?

基于知識產權視角的廣西莪術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2023-07-31 10:43覃杏柳梁善婷蘇聰學楊冬妮李超明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4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知識產權

覃杏柳 梁善婷 蘇聰學 楊冬妮 李超明

摘要:廣西莪術產業是廣西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上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知識產權具有激勵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傳承農耕文化遺產、保護種質資源與植物新品種、培育及壯大農產品品牌等功能,是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競爭力。文章通過調查廣西莪術產業概況及其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發現地方存在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復合型人才、欠缺農業傳統知識利用與品牌培育體系、商標注冊與地理標志認證滯后、專利布局與高附加值產業不足等問題,建議應該盡快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人才培養,推進中藥材傳承創新與本土品牌打造,提升專利保護與布局,強化產業融合與“政、產、學、研”合作,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進而推動廣西莪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廣西莪術;知識產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2; G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3)04-0006-04

0 引言

產業振興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與競爭力的客觀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1]。中醫藥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獨特的醫療資源、寶貴的生態資源和重要的經濟資源,是農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2]。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結果表明,廣西中藥新物種數量和新分類群總數排名全國第一,查清中藥資源物種數超過1 000種的縣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優異的資源成為廣西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廣西莪術(學名: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是中藥材姜科姜黃屬植物的干燥根莖,又稱桂莪術,在廣西主要分布于欽州、玉林和貴港等地,常見栽培于向陽、濕潤肥厚的土壤中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桂郁金也稱廣郁金,為廣西莪術的干燥塊根,與溫郁金和川郁金皆作為郁金入藥[3]。廣西莪術具有抗炎、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凝血和護肝等多種藥理活性作用,桂郁金則常用于治療心腹脹痛、乳房脹痛、熱病神昏、經閉痛經、黃疸尿赤等病癥[4]。2020年,廣西莪術(含桂郁金)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公示的“桂十味”道地藥材及區域特色藥材品種名錄,其產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成為當地鄉村產業端牢特色飯碗的致富產業之一。落實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能促進廣西莪術產業突出特色資源優勢、發揮知識產權經濟作用,推進廣西莪術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傳承創新民族地區中藥材傳統文化,加強廣西莪術產業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是廣西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目前以知識產權多維度視角研究廣西莪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為此,本文基于知識產權視角,分析廣西莪術產業存在的問題,調查廣西莪術產業的發展概況,從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的角度探討廣西莪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策略。

1 廣西莪術產業及其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1.1 廣西莪術產業概況

廣西莪術及桂郁金是廣西道地藥材大宗種植品種,而欽州市則是全國最大的莪術、郁金產品生產加工地,其中桂郁金產量占廣西總產量的65%以上。廣西莪術早在2011年就被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列為廣西重點扶持的中藥材,隨后欽州市制定《關于加快實施“特色農業提升工程”的意見》,明確要積極發展廣西莪術等十大特色優勢產業。2021年,廣西莪術(含桂郁金)在欽州的種植面積超4 000 hm2,產量達1萬t以上,帶動農戶收益2.5億元以上。其中,廣西欽州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靈山片區)是欽州最大的莪術產業區,已建立莪術種植基地12個,全縣約2萬戶農戶種植莪術超2 333.35 hm2,其中又以武利鎮和伯勞鎮為主產區,兩地種植面積已達1 200 hm2。此外,陸屋鎮、三隆鎮等地也已建立20 hm2連片基地5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個,建成全國最大的廣西莪術原產地和交易集散地。

興業縣是玉林市種植廣西莪術的主要基地,其中大平山鎮依托中藥材市場發展“訂單藥材”種植莪術,種植量達640 hm2,產值在5 760萬元以上。貴港市創建“中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其主要種植區域集中在港南區,面積達200 hm2以上。

1.2 知識產權保護對廣西莪術產業的意義

從中藥材道地性與品牌保護來看,近年來大宗道地藥材廣西莪術深受市場歡迎,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等地積極開展廣西莪術種植。由于桂郁金、溫郁金、川郁金和姜黃等形貌類似,龐大的市場需求可能致使市場魚目混珠,易混品將嚴重沖擊正品行情,容易導致廣西莪術(含桂郁金)聲譽受損,影響“桂十味”公用品牌打造。為加強廣西莪術道地性保護,提升“桂字號”的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對廣西莪術產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從民族文化守正創新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來看,包含廣西莪術在內的“桂十味”蘊含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醫藥文化,知識產權可有效傳承創新當地世居民族的文化精髓。此外,在鄉村開展知識產權科普是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相輔相成,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必將有效支撐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從地域發展與產業融合來看,欽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陸交匯點,擁有廣西自貿試驗區內面積最大、唯一臨海、面向東盟的欽州港片區;玉林則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其中藥材市場交易規模位列全國前茅。欽州、玉林兩地對廣西莪術產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可幫助莪術產業迸發港口經濟活力,促進廣西道地藥材產業深度融合港口經濟,讓地方鄉村振興駛向海經濟發展的新通道。

1.3 廣西莪術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1.3.1 地理標志產品與商標注冊

當前,廣西莪術還未入選廣西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而同為“桂十味”藥材的“廣西肉桂”“上林八角”“永福羅漢果”“博白桂圓肉”等已被評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廣西對莪術地理標志資源的布局與挖掘相對滯后,仍需加快推進其品種、產地、地理標志產品等認證力度。商標建設是提高中藥材附加值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提升“桂”字號中藥材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目前,關于廣西莪術的商標注冊并不多,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康美”牌醋莪術和安國藥源商貿有限公司的“墨源”牌莪術是網上銷售量較多的廣西莪術產品,其產地均來源于廣西,但商標卻非廣西本土企業所有,因此區內企業對廣西莪術及其相關產品的商標注冊意識急需加強。

1.3.2 種質資源及植物新品種

廣西莪術具有不少適應性強、性狀遺傳穩定的地方品種,如欽州的青塘種、玉林的六萬種和成均種等,然而長期栽培的過程中會出現品質混雜、變異類型多及品種退化的現象。為此,學者們針對廣西莪術持續開展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繁育研究。廣西中醫藥大學的王建教授團隊選育的“廣成種”和“廣吉種”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非農作物新品種登記證書[5]。楊傳強[6]等通過對王建教授的研究成果進行良種選育,確定了廣西莪術“B97”品系為最優品系,并指出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莪術種植基地尤其符合廣西莪術的栽培要求。此外,廣西莪術花形多姿,目前已培育出瑪瑙桂莪術、宮粉郁金和香凝南嶺莪術等高觀賞性的園藝品種。

1.3.3 傳統知識

莪術在古代被稱為蓬莪蒁,始載于唐朝唐甄權的《藥性論》:“治女子血氣心痛,破痃癖冷氣,以酒醋摩服?!彼纬R志編纂的《開寶本草》記載:“蓬莪術生西戎及廣南諸州?!蓖瑸樗纬摹侗静輬D經》則指出蓬莪蒁不僅種植在四川、廣西和廣東,也在江浙等地有種植?!蹲C類本草》中的“溫州蓬莪術”與“端州蓬莪術”圖譜分別被人們推斷為溫郁金和廣西莪術,成為《藥典》中莪術基源的依據[7]。

1.3.4 專利

以IncoPat全球專利數據庫為數據源,確定專利的檢索式為TIAB=(廣西莪術 OR 桂郁金 OR 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AND AD = [20020101 TO 20221231]),檢索范圍包括全球國家、地區和組織,核對IPC主分類項,結合標題和摘要的人工判讀與剔除,最后得到42個專利。在這些專利中,除了1個應用于癌癥治療的草藥組合物為美國專利(US11088022),其余的均為我國專利,其中有17個授權發明專利和1個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按中國省份分布來看,廣西以26件專利申請量居首位,占總申請量的61.9%,廣東以7件專利申請量緊隨其后,天津、北京和山東各有2件專利申請,浙江和遼寧各有1件專利申請。廣西專利申請人的地域分布在南寧、桂林、百色和欽州4個城市,其中南寧市的專利申請量高達21件,占區內申請總量的80.8%。廣西的專利申請人中,科研院所為12件,個人為6件,高校為2件,企業為1件,科研院所中又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居多,其申請量達到7件。以上數據表明,南寧市以其較好的科技資源、市場活力和知識產權服務在廣西莪術相關專利布局上更有優勢,而欽州市在新品種栽培與精深加工方面的研發仍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有待提高。按專利的技術領域區分,42件專利主要分為藥用保健和種植栽培兩大類,前者占比為40.5%,后者占比為35.7%;而廣西在藥用保健和種植栽培領域的專利申請分別為7件和11件,這表明廣西需要在高附加值產業領域加強研發投入。

2 知識產權視域下廣西莪術產業存在的問題

2.1 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

在玉林市銀豐國際中藥港的調研中發現,許多中藥材銷售者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不足,遇到中藥材品種糾紛與不正當競爭時,不少經營者選擇私下協商解決。此外,當地企業的商標注冊意識薄弱,一些從事中草藥種子種苗繁育、種植、示范、推廣與銷售的企業沒有對自家藥材進行商標注冊。除了商標工作滯后,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專利布局上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據《中國(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評價報告暨引企引智資源導向目錄》資料顯示,廣西生物醫藥企業的專利申請量排在全國第21位,技術創新與專利布局工作明顯落后于其他發達省份,包括廣西莪術在內的中藥材在原料提純、藥物合成與制備等精深加工領域存在輕專利申請、重論文發表的現象。

2.2 傳統知識挖掘及品牌培育力度不足

廣西莪術的中醫藥傳統文化資源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長習性和藥用療效2個方面,但莪術背后的人文故事、藥食同源的熬制工藝、近現代種植的歷史沿革以及土地利用系統與農業景觀遺址等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有學者對莪術作較為系統地本草考證整理[8],但是相應的文獻古籍、影像文件或地方年鑒記載流失嚴重,從而影響廣西莪術人文、自然地理景觀與旅游、餐飲等產業的有機融合。此外,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中許多藥材產品缺少商標標識與獨特的外包裝設計,不同地方產的廣西莪術在外包裝上區分度不明顯。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的藥材品種豐富、來源廣泛,然而消費者難以分辨出桂字號產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容易對廣西莪術的商業信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2.3 校企合作偏弱,暫無廣西莪術特優區

目前,圍繞廣西莪術產業的“政、校、企”合作不夠深入,企業期望在藥材基地建設、倉儲及物流成本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并希望在專利布局與專利技術質押融資等方面獲得更多的引導和支持;高校則希望把人才優勢、科研實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需要有更多的合作平臺將校企資源有效整合。此外,如今廣西入選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下簡稱特優區)有18個,但“桂十味”道地藥材中僅永福羅漢果與平南石硤龍眼入選。廣西莪術已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建設廣西莪術國家特優區與壯大廣西莪術產業具有高度契合性,但目前廣西莪術特優區的創建進度仍比較緩慢。

3 基于知識產權視角的廣西莪術產業發展對策

3.1 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中藥材復合型人才

地方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普及與落實,在中藥材行業營造“崇尚知識產權、尊重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實施符合自身發展的知識產權戰略,鼓勵支持企業爭創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拓寬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融資渠道,探索在專利質押融資、信貸融資、擔保等方面為這些優勢或示范企業提供融擔、桂惠貸等金融服務。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加強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做好專利布局,加快產品的商標注冊。高校及科研院所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知識產權、電子商務、大數據處理、農學與中醫藥等領域的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既懂專業領域知識,又懂專利實務與法務的復合型人才。

3.2 道地藥材守正創新,推進地理標志保護與品牌培育

一方面,深入挖掘廣西莪術的人文與自然地理因素,搜集廣西莪術區內主要產地的種植歷史沿革,在此基礎上整理歷代醫家診療形成的中醫藥藥性理論、炮制理論、復方配伍理論、中醫辨證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闡述廣西莪術藥效治療的本質。將廣西莪術傳統文化貫穿于鄉村特色旅游產業中,擴大農業景觀及種植區域綜合效益,大力發展“中醫藥+鄉村旅游”產業。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廣西莪術地理標志保護,開展地理標志資源普查,構建地理標志監管體系與地理標志品牌體系。積極籌劃、推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建設國家級、自治區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應加強當地市場監管力度,把控藥材質量,依托商標品牌指導站大力推進廣西莪術及產品的商標注冊與使用,指導藥材企業培養專業化營銷團隊,加強網絡營銷與企業品牌戰略實施[8]。

3.3 強化政產學研合作,爭創中國中藥材類特優區

校企雙方應推進廣西莪術新品種繁育、栽培技術創新、藥理成分應用與藥物食品二次開發等創新研究。地方政府可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引導各方共建道地藥材精深加工產業園,降低產業鏈各環節的綜合成本。統籌政校企各方資源,成立廣西中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堅持專利技術強農理念,開展專利導航與轉化運營,聯合金融機構提供農產品專利技術質押融資服務。在前述工作的基礎上,對標區內其他道地藥材類的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據廣西莪術的適宜性和道地性,開發特色農業潛力,借助欽州與玉林兩地的地理位置及政策平臺優勢,提高特色產品附加值和溢價能力,打造廣西莪術高端農產品品牌,積極創建廣西莪術特優區。

4 結語

廣西莪術產業是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特色產業之一,地方及行業需要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具有知識產權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傳承廣西莪術傳統知識并融合于文旅產業,落實地理標志保護并打造本土商標品牌,同時加強莪術種源保護與新品種培育,推進“政、產、學、研”圍繞產業鏈開展專利強農與知識產權運營,在此基礎上爭創廣西莪術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從而在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中摸索出一條知識產權服務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共同發展的有效路徑。

5 參考文獻

[1]劉璐琳.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 做優做強鄉村產業[J].紅旗文稿,2023(3):33-36.

[2]孫元鵬,袁知洋,劉于思,等.鄉村振興戰略下恩施州道地藥材高質量發展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9,60(8):1408-1412.

[3]黃云峰,徐傳貴,韋貴元.廣西莪術的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20,48(8):104-110.

[4]李澤宇,曹瑞,郝二偉,等.廣西莪術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及其質量標志物(Q-Marker)預測分析[J].中草藥,2021,52(15):4687-4699.

[5]王建,陸善旦,趙應學.廣西莪術兩個新品種的特征特性簡介[J].中藥材,2009,32(8):1191-1192.

[6]楊傳強.廣西莪術良種選育及其規范化種植[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19.

[7]林敬禎,黃鼎,譚勇,等.中藥莪術本草考證[J].亞太傳統醫藥,2023,19(3):189-192.

[8]谷偉濤.廣西富硒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2(12):159-162.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知識產權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之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