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藍山縣農村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08-01 18:54張淑華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5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摘 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藍山縣作為湖南省重要的農業大縣,為提高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及規模,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助力,簡要介紹藍山縣農業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面臨的發展困境,提出加強人才培訓、加大農村金融支持力度、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產業融合、破解種養成本高和風險大的難題等對策。

關鍵詞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查與思考;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5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石。藍山縣作為湖南省以農業為主的縣城,為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須走鄉村產業化之路。

1 藍山縣鄉村產業發展情況

1.1 農業產業發展良好

1)藍山縣糧食生產連續5年實現增產增收,糧食生產面積2.3萬hm2,糧食總產量13.5萬t;油料8 973.33 hm2,總產量1.74萬t。2)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藍山縣現有規模養殖場201家,其中生豬養殖場192家,主要分布在新圩鎮、太平圩鎮、楠市鎮、土市鎮及塔峰鎮。截至2021年7月末,藍山縣生豬存欄49.8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68萬頭。其他畜禽品種養殖情況基本保持穩中有增,其中牛存欄4.18萬頭,上半年出欄0.91萬頭,羊存欄3.05萬頭,上半年出欄2.5萬頭,禽類存欄245萬羽,上半年出欄132.1萬羽。3)蔬菜水果產業不斷壯大。水果種植面積5 000 hm2,總產量8萬t;蔬菜播種總面積1萬hm2,總產量26.3萬t;黃花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沙糖橘、沃柑、貢柑等柑橘類產品初步形成規模,黃桃、獼猴桃等水果產業不斷發展。4)林業產業初具規模。目前藍山縣竹木加工企業34家,年產值9億元。油茶種植、精深加工、銷售形成了良性循環。茶葉面積2 233.33 hm2,年產茶葉500 t。中藥材種植面積2 666.67 hm2。5)烤煙產業持續平穩發展。藍山縣烤煙常年保持在2 000 hm2的種植規模,收購煙葉約7.5萬擔,煙農總收入為4 000元/667 m2。糧油、生豬、水果、蔬菜、烤煙、茶葉及藥材等優勢產業已初步成為藍山縣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支撐。

1.2 品牌農業扎實推進

藍山縣積極創建湘江源系列農產品品牌,農產品質量認證數量逐年增加,現有“兩品一標”認證109個;有“百疊嶺”知名品牌1個,“志昱”葡萄、“湘藍”水果、“博億”葡萄、“舜玉”蔬菜、“蛙皇”蔬菜、“雷家嶺”蔬菜及“苗圃”蔬菜等企業品牌7個,其中“百疊嶺”品牌被認定為“湖南省名牌產品”。藍山蜜梨、藍山生姜、藍山香芋、藍山葡萄、藍山葛根、藍山大白苦瓜、藍山小籽花生、藍山黑湖酒及藍山竹編家具等地方特色產品也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

1.3 經營主體不斷壯大

1)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藍山縣現有湖南地大農牧有限公司、湖南三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藍山縣鑫旺竹業有限公司等6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擁有湖南舜妃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等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百疊嶺生態觀光茶園等省級五星級休閑農莊3家。2)農民合作社不斷發展。藍山縣共注冊登記各類農民合作社793家,其中種植業540家、林業20家、養殖業162家、漁業7家、服務業60家及其他產業4家,注冊資金17.71億元,入社成員1.28萬戶,帶動農戶2.12萬戶。先后創建省、市、縣級示范合作社28個,藍山縣毛俊香芋專業合作社、藍山縣希望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入選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名錄。3)家庭農場快速發展。藍山縣家庭農場1 020家,已在工商部門注冊的有220家,由藍山縣農村經營管理局認定的有800家。經營類型分為種植型、養殖型、種養結合型、休閑觀光型、其他類型(冷鏈物流)等。藍山縣發展以水稻種植為主的示范家庭農場90家,家庭農場流轉土地總面積約2 080 hm2,年銷售農產品總值10 450萬元,家庭農場有品牌和產品包裝的有20家,如旺利生態家庭農場的葛根、土市鎮蜜橘、運來靈芝、瑤雞、葡小萄家庭農場的葡萄等。

1.4 休閑農業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1)藍山縣休閑農業企業共43家,其中省級5星農莊3家、省級4星農莊1家,有休閑農業精品路線3條,休閑農業集聚村2個,示范農莊1個?!跋娼搭^·神美藍山”旅游品牌日益響亮,云冰山景區成功獲批國家4A級景區,百疊嶺景區、大洞悠樂園分別獲批國家3A級景區,近5年,藍山縣共接待游客1 248.6萬人,實現旅游收入66.5億元。2)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建立電商縣級運營中心,建網店(微店、扶貧小店)239個,引進農村淘寶、蘇寧易購、京東商城、郵樂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培育藍山綠野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藍山藍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電子商務企業30家。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人才隊伍匱乏

鄉村振興靠人才支撐,產業興旺更需要穩定的鄉土人才支撐。當前藍山縣農業產業發展面臨嚴峻的人才匱乏問題。1)農村常住人口少。根據筆者實際走訪調研,藍山縣太平圩鎮里田村總人口2 600余人,常年在村人口400余人,且基本為16歲以下的學齡人口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口,青壯年人口極少。2)農村人才短缺。當前藍山縣農村人才整體較少,農業方面的專業化程度偏低,專業性人才大多外流入城市,從事農業產業的積極性較低。同時,以藍山縣農業、林業、畜牧業等直接服務農村的部門為例,中高級職稱人員數量少,無法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助力。

2.2 農民經營主體融資困難

通過調研走訪發現,藍山縣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農業生產具有高風險、低收益及農產品不可抵押的特點,導致農村信貸市場發展困難,農村金融機構投放貸款時會因風險因素等減少貸款金額,甚至拒絕貸款。同時,農村金融機構尚未開發適合投資農業生產的金融產品,導致農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不足。

2.3 農業產業發展轉型存在困境

1)生產用地困境。藍山縣的柑橘類產業、葡萄產業、獼猴桃產業等農業產業,是在基本農田上發展起來的,但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隨著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政策出臺,柑橘類、葡萄、獼猴桃等產業的發展面積逐漸縮小,產量逐漸降低。同時,隨著全面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及林長制,藍山縣部分地區的耕地還林,農業產業發展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縮小。2)建設用地困境。藍山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用地困難,農村地區無法批復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設用地,但又不符合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例如藍山縣有34家竹木加工企業,正面臨著批不了地、入不了園的建設困境。3)轉型困境。農業企業的轉型升級,須在產品開發、設備更新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取得突破,但由于人才、資金等因素的制約,藍山縣農業企業轉型升級困難。

2.4 產業融合不夠

1)農業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不足。藍山縣糧食、果蔬、茶葉、生豬、木材等主導產業都以銷售原料或初加工產品為主,與農業產業配套銜接的加工、物流、餐飲服務業等均未能實現協調發展,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嚴重滯后,優質稻、蔬菜、水果等的初加工率低,導致當產品銷售困難時,大量農產品爛在地里,農戶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帶動農戶增收能力不強。龍頭企業或農民合作社尚未與農戶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與訂單農戶之間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合作層次低,帶動農戶增收空間較小。

2.5 種養成本高、風險大

1)自然災害及病蟲害影響。受極端天氣及自然災害影響,農產品產量及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例如2020年春夏,藍山縣出現干旱、秋季寒露風,導致早稻、晚稻大面積減產。同時,當地常見的稻飛虱、花葉病毒、果蠅等均對水稻、煙草、水果等產業造成了嚴重危害,導致減產和品質下降。2)生產成本高。近年來,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土地流轉費用相對較高,產量和價格普遍較低,水稻種植大戶種植利潤持續下滑,影響了糧食發展和種糧大戶的積極性。例如,在脫貧攻堅期間,藍山縣大量種植柑橘類、獼猴桃等水果,導致相關產品價格下降。

3 發展對策

3.1 加強人才培訓

1)加強對種養專業戶的技能培訓,每年組織農業、林業、畜牧業等部門依托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開展切實有效的培訓工作,為鄉村振興及農業產業發展培養實用人才。2)當地政府可支持部分高職教育、中專教育開設涉農專業,讓有志回村就業創業的青壯年接受系統、專業的農業知識教育,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3.2 加大農村金融支持力度

1)整合支農惠農資金和涉農基礎建設項目,建立專項基金,對發展計劃可行、經營風險小、管理科學的經營項目,采取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予以扶持。2)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經營性服務公司等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免征土地管理費等費用,并按照國家稅收政策規定,合理減免或返還相關稅收等。3)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在政策及資金等方面支持金融機構向農村延伸布局經營網點,增加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等。

3.3 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1)破解用地難題。嚴守耕地紅線,確保耕地實有面積基本穩定、耕地質量不下降。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處理好糧食生產發展與發揮比較效益的關系,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規范土地流轉責任和措施。同時,在確保糧食生產耕地紅線的前提下,規范土地流轉的程序和合同,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土地流轉的合法性。有關部門可根據相關政策,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行確權、確地,在部分村組進行規范透明的政策試點,既保證農民的切身利益,又化解企業經營型用地的難題。2)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入市、入股、租賃。3)從政策支持及資金支撐等方面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促進當地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從而依托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

3.4 加強產業融合

1)藍山縣可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新型農村合作組織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和種養業;鼓勵社會工商資本參與農業基地建設,發展現代農產品深加工和物流實體。2)結合藍山縣實際的資源情況,發展地域特征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小眾類、多樣性的鄉村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例如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以特色小鎮引領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3.5 破解種養成本高和風險大的難題

1)加強自然災害和病蟲害預防。政府通過資金補助等措施加強農業種養基礎設施建設和購買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同時派遣農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科學地進行病蟲害防治及自然災害預防,并解決種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2)降低生產成本,穩定農產品價格。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應用,以機械化生產替代人工,化解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的問題。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保障糧食種植大戶的種植收益,同時,可適當為種糧大戶提供農機、種子、化肥等的補貼,提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4 結語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仍聚焦“三農”工作,持續關注農民增收問題,側重農業產業化發展。目前,“三農”工作重心已發生歷史性轉變,需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 景舒相.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徑[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9):4-6.

[2] 陳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產業化內生式發展模式:基于閩南下河村楊桃產業的實證考察[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0(4):20-29.

[3] 石榕清,王波,郭嘉偉,等.基于農業產業化的宜賓市鄉村振興路徑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1(9):260-262.

[4] 李艷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升級發展[J].農家參謀,2020(16):17.

[5] 陳真.基于鄉村振興視角下的酉陽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徑探析[J].重慶行政,2019,20(6):105-107.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3-04-15

作者簡介:張淑華(1983—),女,湖南永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政府公共管理、鄉村振興。E-mail:shuhua1192@163.com。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