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在重大項目引進中的得與失

2023-08-09 23:34劉德冰
經濟導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重大項目燃氣輪機國家

劉德冰

在中國高質量對外開放中,重大項目引進是我國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微觀上解剖一個麻雀,談談在“術”的層面我們應該怎么應對,談談過去我國在重大項目引進當中的得與失。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技術引進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開展國際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無論當時內外部的環境如何艱難,國家千方百計地利用當時的各種機會和條件來決策部署推動和國際社會的合作。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1949年全國鋼鐵總產量不足16萬噸,因為依賴進口,多數工業品都冠以洋名字、洋商標。新中國百廢俱興,迫切需要一個和平、友好、寬松的國際環境,以便開展對外貿易和技術引進,促進國家工業化建設,改善人民生活。但是,1949年10月美國西方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后,隨即就建立了“巴黎統籌委員會”,對所謂“共產主義國家”實行技術封鎖和禁運,其中對中國的封鎖清單達到500多項產品和技術,比針對蘇聯東歐國家的封鎖措施還要嚴厲。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對中國的禁運清單達到1600多項。在這一形勢下,中國外交采取“一邊倒”政策,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展大規模合作。

20世紀50年代初“一五”時期,我國啟動了著名的“156項工程”,其中包括一汽、一拖、一重、一機床等一大批國有重要骨干企業。156項工程的實施,是中國工業化邁出的第一步。

20世紀60-70年代,我們陸續引進了一些重大工業項目,如1972年的“四三方案”。1978年12月,中國技術公司與日本新日鐵簽訂了關于訂購上海寶山鋼鐵總廠成套設備的總協議,這個協議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的前一天,在上海簽訂的。

當時,上述國家重大項目對外引進工作,都由外貿部的兩家中央企業負責實施,即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

改革開放后的重大項目引進工作

改革開放后,國家加快了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技術裝備的步伐,批準了數千項引進項目,包括從輕工家電到基礎設施等一些重大技術裝備,包括能源、電站、石油開發,核電,以及各類工程機械和加工設備的專有技術、專利產品、生產線和成套設備,涵蓋了我國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遍及全國各地。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90年代初我國引進了一批國家級重大項目,如三峽工程、西氣東輸、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關鍵裝備。這些關鍵設備或從國外進口,或采取技術引進的方式在國內搞合作生產。

21世紀初,我國實施了燃氣輪機電站建設和技術引進項目,AP1000型核電站自主化依托工程,以及青藏鐵路和高鐵全系列項目。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經過40多年飛速發展,中國GDP已經穩坐世界第二,貨物貿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1978年,全國的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額僅3.3億美元,其中有1.8億美元是各類工具農具等小設備?,F在我國機電產品(含成套設備和高科技裝備)的出口,已經連續六七年超過了1萬億美元。這是全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戰勝重重困難所取得的成果,當然也與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吸引外資來華投資興業的歷史密不可分。

在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中,我們堅持了毛主席和周總理制定的基本方針: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時積極爭取與國際社會進行平等互利的貿易和技術合作,即“兩條腿走路”。從156項工程開始,國家就建立了比較周密的工業化布局,也建立了行業和地方間有效的協調機制。

重型燃氣輪機電站技術引進項目

我們從一個燃氣輪機電站的建設和技術引進來看項目是如何操作的。這是2001年,在朱镕基總理的關心下,由國家發改委領導實施的一個國家重大項目。

20世紀末,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世界經濟發展乏力。而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經濟高速增長,導致電力供應出現缺口,當地拉閘限電幾乎成為常態,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國家需要盡快建設一批發電站。燃氣輪機發電技術與其他類型的發電技術相比,明顯的優點是建設周期短,有可靠的調峰功能,污染排放低。不過燃氣輪機技術復雜,被譽為機械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當時這項技術被美國GE、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菱重工這四大巨頭壟斷。

當時我國重型燃氣產業還沒有起步,國家希望引進一批國外燃氣電站,同時引進重型燃氣輪機制造技術。但西方公司只賣設備,沒有絲毫轉讓技術的意愿。為了以較合理的價格買到燃氣電站設備,確保外方向我國企業轉讓制造技術,就需要組成聯合體參與設備采購的招標;要確保項目的運作,又要符合國際貿易通行規則。于是我們籌劃了一種特別的項目運作模式“招標+談判”,后來國際上稱為捆綁采購。

招標分兩步走,第一是資格預審,第二是設備采購。資格預審是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這是不可撼動的,但我們同時要求國外制造廠家做出兩項承諾:一是必須向中國制造企業轉讓技術;二是必須與中國的一家企業組成投標聯合體。這兩個承諾是硬指標,我方實行一票否決,不能做出有效承諾的外國企業,無權參加以后的設備采購。德國西門子就是在資格預審階段被排除了。

這個資格預審和后來的商務談判很有挑戰性,當時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和部門以及參加這個項目的人員,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這個項目首批涉及六個國家的大型發電集團,一共有11個電站,23臺重型燃氣輪機;國內制造部門涉及三大動力集團(哈電集團、上海電氣、四川東方電氣)以及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南京汽輪機集團,和一些國內的制造廠。

引進的燃氣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E級、F級燃氣輪機。項目的爭執難點是外商能否向中國企業轉讓技術,并組成聯合體一起投標;價格能否控制在合理區間;國內制造部門和發電部門的關系如何協調。能否從第一臺設備引進開始就逐步實現本地化生產,形成中國燃氣輪機產業體系。

時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同志,為這個項目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項目由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牽頭,編制招標文件、技術轉讓協議、設備采購合同和相關的全套技術附件,以公開、公平競爭的市場化原則進行商業運作。國家有關部委如機械工業聯合會、國家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等,也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國內相關領域多位院士和頂級專家也參加了該項目全過程運作。

首批項目于2003年3月5日在北京簽字,美國GE、哈電集團和日本三菱重工、東方電氣集團正式簽訂了合同。項目啟動時確定的生產目標——引進制造技術、爭取合理價格、落實本地化生產,在合同中都得到了落實。

事后復盤時我們注意到,雖然有少量的高溫部件技術,外商沒有同意轉讓,但這些部件都以獨資或者合資的方式建立了制造基地??傮w來說,合同執行的情況是令人欣慰的。外商免費轉讓技術,免費為中國企業相當數量的人員提供在國外的培訓、在中國國產化過程當中進行技術指導等方面,都得到較好的落實。設備價格也較大幅度地低于同期國際市場同類設備的采購價格。特別是四川東方電氣集團克服了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極大困難,2009年就通過通用技術集團的海經公司,向白俄羅斯出口了兩套用日本三菱重工的技術在國內生產的燃氣輪機發電設備。朱镕基總理曾經專門打電話對項目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燃氣輪機項目運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為后來的核電、青藏鐵路機車和高速鐵路全系列項目的運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當時外貿部的兩家老公司(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通過對幾十年積累的設備采購和技術引進經驗的總結和摸索形成的一套模式,對項目進行了成功運作,這是技貿結合模式的升華。燃氣輪機項目順利完成后,張國寶同志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現代化是買不來的》一文。

現代化是買不來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國際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只要我們堅決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的決策,做實做好各項工作,我們一定會迎來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的新局面。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高端制造、高科技的不少領域,我們的研發創新能力和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像我們經手引進的這些重大項目和技術,盡管當時是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由于國內體制和政策方面的一些原因,沒有真正的及時做好產業化、讓這些產品投入市場;而國外公司新的一代又一代的技術和產品問世了,這些新產品又進一步擠壓了我國的產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在一些領域,我們總是擺脫不了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這樣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面。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引進的一些技術,消化吸收能力仍然保持在當年的水平,而國外的技術已經進入21世紀第三個10年了。

我們有很多裝備的核心部件,幾十年來一直沒有實現本地化,不得不長期依賴進口。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有關方面往往是把工作重心放在項目的籌劃和前期運作上,而忽略了要“扶上馬送一程”的必要,使得很多項目成了虎頭蛇尾,甚至成了爛尾工程。

國家一直在鼓勵產學研一體化,但在實施當中缺乏強有力的牽頭單位和責任人,形不成合力,導致遲遲出不了成果。

有些地區和企業在對外合作中比較自大,不注意尊重知識產權,缺乏專利保護意識?;蛘呙つ扛L,不顧自身的客觀條件和市場需求,拼命搶項目落地,造成很多部門產品的產能嚴重過剩。

最后,我們在對外引進中存在比較嚴重的浮躁現象,缺乏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性和恒心。

引進技術的建議

21世紀是新技術、新產業、新市場蓬勃發展的世紀,傳統的產業將面臨顛覆性的變革,技術產品的更新換代勢在必行。國家在科技創新、產業振興上的使命和任務依然非常艱巨。我結合工作體會,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國家應該保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和成功做法。要積極捕捉國際高科技和新產品發展的信息,及時統籌部署國家層面的重大技術開發和引進工作。國家在對項目的執行方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的同時,還應該建立一套形成規?;?、產業化的全套流程的監督和保障體系,坦率地說,以前是有這套體系的,有關部門也很重視,但后來交給了企業,就沒人關心了。

第二,落實企業是引進的主體。要強化企業負責人的項目終身責任制,要對項目的實施進行責任審計,保證項目全過程的責任和目標不偏離。

第三,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要以利益共同體的理念和真實親誠的態度?!罢鎸嵱H誠”這四個字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出訪非洲的時候提出來的。應該以真實親誠的態度善待所有愿意和我們合作的國家,特別是企業,要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在專利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爭取自主可控不是要排除與外國技術的合作,而是更要創造機會和條件與他們合作。

第四,要把好引進合同的質量關?,F在的標準招標文件、技術引進合同、協議的范本,都是可以從網上下載的,但這些文件既然能下得來,說明是過期的;它是買賣雙方、引進方和轉讓方經過了多少年、多少輪的談判、讓步最后形成的結果,而且里面可能還會有很多的“地雷”,不能不經過認真分析,拿來主義。

現代化是買不來的,在國際技術轉讓中,最新的關鍵技術是人家的看家本領,是絕對不會賣給你的。所以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從根本上講,還是應該依靠我們自己在技術研發和創新上下力氣。同時,我們對引進的國外的技術和裝備,不管是央企還是民企,應該建立一套共享機制,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平臺來共享這些引進的成果,帶動國家整體層面的技術升級和提高。

(編輯 季節)

猜你喜歡
重大項目燃氣輪機國家
2023年,家門口有哪些重大項目開工?
南京國家農高區9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依托“五大支點”探索重大項目監督的新路子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燃氣輪機技術》2014年索引
SGT5-4000F(4)燃氣輪機夏季最大負荷研究及應用
輕型燃氣輪機LM6000PC與重型燃氣輪機PG6581B研究與對比分析
50MW級SGT-800型西門子燃氣輪機的性能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