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示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運用

2023-08-10 15:34孫歡
教育界·A 2023年18期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英語

【摘要】結合暗示教學法的運用原則,通過分析英語教學案例來闡述如何在小學英語教育中運用暗示教學法以及暗示教學法的運用效果。

【關鍵詞】暗示教學法;小學英語;小學教育

作者簡介:孫歡(1986—),女,江蘇省宜興市學府路實驗小學。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小學教育。小學教育意義深遠,一個自信的學生往往是在童年時期接受了較多的鼓勵和肯定,一個喜歡學習的學生往往是在學習初期就品嘗了學習的快樂。自信陽光、愛學習、愛思考是筆者一直想要看到的學生的模樣,而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無法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贊揚就可能讓學生暗暗高興一上午,教師一個安慰的眼神就可能讓緊張的學生慢慢放松,增強自信。筆者認為,要教好學生,不光要教給他們知識,更要小心翼翼地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帶領他們快樂地走進知識的殿堂。暗示教學法是筆者一直推崇的教學方法,筆者覺得它是有人情味的教學方法,極具人文主義關懷。在實踐中,筆者給予學生積極的暗示,讓他們放松地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喬治·洛扎諾夫在19世紀60年代創立的一種教學方法。暗示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影響學生的心理來創造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激活學生的潛能,刺激他們的無意識。暗示教學法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等原理,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綜合運用暗示、想象和聯想、智力活動、身體活動、音樂等元素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的熱情,使學生在放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

暗示教學法認為學生是有著對知識和情感雙重渴求的完整的人類,它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教法。暗示教學法的可貴之處在于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不僅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而且通過研究學生的性格、需要、身體和心理活動來為教育理論提供依據。

暗示能產生強大的力量,在學習領域運用暗示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放松并克服焦慮,以此來使學生獲得快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小學生是極易受暗示的群體,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話會讓他們的內心產生很大的波瀾,他們敬畏教師,尊重教師,希望有人能給他們信心和力量,帶領他們翱翔天際,體會飛行的快感。所以,筆者一直推崇暗示教學法,希望增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體會快樂。

二、暗示教學法的運用

學習一門外語到掌握一門外語的過程是漫長的,甚至是有點枯燥的。學生的情感狀態就像過濾器,可以自由地通過或者阻礙習得語言的輸入。學生如果處在消極的情感狀態下,如焦慮、沮喪等,會影響到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暗示教學法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等手段調節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處在積極的情感狀態下,如自信、愉快等,這有利于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1]。

下面筆者結合暗示教學法運用的原則,通過分析幾個教學案例來闡述如何在小學英語教育中運用暗示教學法和運用后的效果。

(一)創造愉快、和諧而不緊張的環境

暗示教學法認為環境對人有暗示作用。教師創造愉快、和諧而不緊張的顯性環境和隱形環境,能讓學生獲得愉悅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洛扎諾夫認為,人們會對明顯的刺激物有反應。因此,教室明亮的裝飾和室內學習環境的布置等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

例如,在執教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之前,筆者在教室墻上張貼了平時生活中常見的水果的圖片,并將教室內的桌椅排放整齊,把教室布置得寬敞明亮、整潔干凈。學生在等待上課的過程中感到心情愉快。受到環境的刺激,學生開始期待將要學習的內容。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表現得很積極。

洛扎諾夫主張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隱形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教師要努力通過贊揚學生、不給學生施加壓力等方式來營造和諧的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也可以通過真實物品、表情和手勢,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體會說英語的快樂。

又如,在執教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筆者指著菠蘿的圖片問一個平時不敢開口的學生:“What's this?”。筆者很期待該名學生的回答,但是他很緊張,于是筆者告訴他“Its OK.”,消除他的難過情緒,并示意他坐下。有的學生小聲或大聲地說:“Pineapple.”。筆者在黑板上寫下這個詞,贊揚回答問題的學生:“Yes, you are right.You speak English well! How nice!”。然后筆者對全班學生說:“Let me hear you say‘pineapple,ok? Now, all together.”。

一方面,筆者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不斷用“Thats all right.”“Dont worry.”“Now you understand.”“Yes, you can.”“See, you can do it.”“It is easy, isnt it?”鼓勵學生,含有負面意義的語句被筆者小心地刪掉了。在教室里,筆者允許學生用中文提問。當然,在必要時,筆者也會用中文來更正錯誤的理解。這些都是為了不讓學生在心理上有壓力,營造愉快、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筆者盡可能多用英語和手勢來回答問題,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英語。

創造良好的環境能夠讓學生更輕松地學習英語,體會到說英語的快樂。盡管學生可以使用中文提問,但他們也開始嘗試說英語。慢慢地,學生喜歡上了英語這門課。

(二)體會運用語言的快樂,做語言學習的主人

外語的習得過程是一個有意識的自我約束的過程,體會不到語用的快樂是很難讓學生一直堅持下去的。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讓他們覺得學習外語是有用的。

例如,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了一張大海報,上面有很多英文名和工作名稱。筆者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海報上的任何英文名和工作,并創設“English Block”情境,讓學生試著用簡短的語言、簡明的肢體動作來進行交流。剛開始學生還有點害羞,漸漸地,筆者發現他們的語言或許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他們已經真正融入這些角色中,體會到語言應用帶來的自信和快樂。

創設語用情境能夠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快樂,做英語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潛能。

基于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筆者在執教中高年級英語時,經常讓學生表演課文,或者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的文章來讓學生表演,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表演帶來的樂趣和滿足。

例如,在講解完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My family”后,筆者鼓勵學生進行課文表演。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道具,比如,爸爸系領帶,媽媽手上拿著包。有些學生比較內向,筆者便鼓勵他們,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機會表演課文。當學生讀錯單詞時,筆者溫柔地糾正他們的錯誤,尊重他們,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體會表演的快樂。

課文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表演欲望,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表演中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課上的專注力。

(三)運用藝術手段,將學生的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相結合

將豐富的藝術元素引入暗示教學法中能夠刺激學生的潛意識,幫助學生獲取大量信息。

在經典的背景音樂中,教師像詩人或歌劇者用激動人心的聲調或嚴肅的聲調讀課文,能讓學生處于“假消極狀態”,即身體上放松,思維上活躍。在這種狀態下聽文章和看翻譯,學生能夠很快同時吸收單詞讀音和單詞含義。筆者嘗試在五年級的英語教學中運用音樂元素。

例如,在講解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Our animal friends”后,筆者給每個學生發了一份教材的復印材料,并在經典的背景音樂下讀了兩遍課文。

在讀第一遍時,筆者讓學生可以一邊聽一邊看右邊的中文翻譯來理解文章。筆者在莫扎特的第五小提琴協奏曲下,用慷慨激昂的音調朗讀課文。筆者讀得比正常速度要慢,但是讀得很有力,和平常講話時的聲音截然不同。同時,筆者通過停頓和重讀來表明某些劃線的單詞的重要性。

在讀第二遍時,筆者建議學生不要看課文,想象在場景中發生了什么。這次筆者播放的是巴赫的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筆者坐在椅子上等這支曲子的前奏結束后,才開始朗讀。聲音像第一次清晰,但是這一次筆者是用自然的語調和速度讀的。當筆者讀完,學生似乎還意猶未盡。

這兩次朗讀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較多學生在課后能背誦課文。

筆者嘗試運用圖畫元素,讓五年級的學生通過繪畫表現單詞,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好地記憶英語單詞。

例如,為了復習之前學過的單詞,筆者給學生布置了畫單詞的任務。第二天,筆者收到了學生的作品。一名學生畫了一條狗,并在紙上寫了“dog”;一名學生畫了一只小鳥,同時在這張紙上寫了“bird”;還有學生畫了一個人在爬山,在下面寫了“climb”。筆者把學生繪制的作品掛在教室中其他藝術張貼畫之間。學生看到他們的作品和藝術張貼畫一起被掛在墻上,感到由衷的開心。筆者在課堂上多次提到這些單詞,學生只要看到他們的作品,就能夠理解和使用這些單詞。雖然這些圖片在幾天之后會被移走,但學生只要看一眼教室的那塊地方,就能回憶起這些單詞。

將單詞以形象的方式呈現,能夠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的潛意識,讓學生在無意識中記憶單詞,這比筆者以前采用傳統背誦法取得的效果要好很多。通過這種方法,更多學生能夠記住單詞,并且學生記住單詞的時間更長。

三、暗示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人格上應該是威望高、值得信賴的人。小學生的三觀尚未形成,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是學生們的模仿標桿。作為學生的引領者,教師要為人師表,對自己有嚴格要求。同時,作為學生的陪伴者,教師應該有博大的胸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才能滋養學生的心靈。教師應該閱讀大量的學習材料,學習暗示教學法理論。

結語

暗示教學法對語言教育有特殊的幫助。筆者的親身實踐證明,運用暗示教學法后,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學習效果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覺得學習英語不再是枯燥的過程,而是快樂的旅程。教師要帶著初心、愛心、恒心進行教學,了解暗示教學法的本質以及運用原則,根據實際的教學資料,運用暗示教學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運用暗示教學法的最終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學習自律能力,使他們能夠給自己積極暗示,成為內心強大、身心健全的人。

【參考文獻】

[1]崔艷麗.暗示法與少兒英語教學[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增刊1):56-58.

猜你喜歡
小學教育小學英語
簡析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