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行教育”讓教育之花絢麗綻放

2023-08-12 18:15王雅婷楊立群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校本化實踐研究

王雅婷 楊立群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小學階段是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把判薪逃笔谴龠M氣質、愛好、品德、操行等人格因素完善和發展的教育,也是深入推進課改本土化的體現,更是學校鑄就品質、走出特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雅行教育 校本化 實踐研究

“雅”源于《詩經》,潛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好內涵,可以作為現代教育追求素質教育的挖掘點。針對當下兒童教育的難題去挖掘“雅行教育”新的滲透點,是對素質教育的響應,也是提高兒童文明素質、培養良好品格的需要,更是對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改革之路的不懈探索。

一、根深而樹壯——深耕“雅行教育”之理念

“雅”,源于《詩經》,是“發于情,止于禮,顯于行”?!把拧?,是由內而外的氣質,高貴、典雅,是人經過不斷訓練而穩定下來并能夠向外展示的精神品質?!靶小?,是人的行為能力及行動表現,是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不自覺展現出來的習慣和自主的行為模式。

立足小學教育特質,在尋求當代素質教育的探索之路上,“雅行教育”能更好地迎合時代要求,它在內涵上體現了傳承和發展的融合美?!把拧?,是善美、優秀的氣質與素養,是高尚、可貴的精神與品質;“行”,是人知行統一的能力,是通過學習而培養出的穩定的行為習慣;“雅行”的具體內涵就是慧中的素養和秀外的表現?!把判薪逃本褪峭诰騼炐銈鹘y文化的精髓,對學生進行“知行合一”的培育和熏陶,讓學生言行規范有禮、舉止文雅大方、興趣高雅廣泛、品格正直敦厚,即“說雅言”“踐雅行”“養雅趣”“培雅格”。

二、厚積而薄發——廣辟“雅行教育”之路徑

(一)教育實踐,環境先行

學?!把判薪逃笔切@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致力于育人環境的建設,營造“雅行”空間,對校園的教育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合理開發,主題設計,形成“雅行教育”的操作與實踐載體。

如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中,利用教學樓連廊展示“雅行教育”文化,讓學生“目之所及皆屬文明”,逐漸養成“雅”的用語習慣;利用櫥窗、樓道、墻壁展示“雅行教育”的相關活動與成果,讓“雅行”可見可檢驗;合理開發樓道文化,分主題式布置趣味道場;以生態園為特色開發項目,設置各班種植區,讓學生體驗勞動趣味;在班級展示“各雅其雅”文化,彰顯班級文化,浸潤“雅”的品格。

(二)學科滲透,吐納芳華

教育之宗,不離課堂。推進“雅行教育”,首要以開發“雅行課堂”為探索渠道,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雅行”的教育元素,寓“雅”于教?!把判姓n堂”應是高效的、養成性的課堂,應遵循多方面、經常性的滲透原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雅行教育”因素,將“雅行教育”有機地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培養學生敦厚、典雅的文化品格,讓“雅行教育”元素在各學科教學中“遍地開花”。

“雅行課堂”的文化特質,在于對學生由外及內的關注和助力,以課堂教學為實踐載體,從“彰顯良好行為習慣”“生成積極情感體驗”“助力善美品質養成”“獲得有效學習能力”四個層面構筑學生的“收獲圖景”。

因此,“雅行課堂”的教學方式應追求更深入的挖掘、更全面的關注、更積極的引導、更巧妙的化解 。如教師通過設計巧妙的教學環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從而獲得深層的學習體驗,或者以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為線索,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給予方法指導、學生合作探究等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挑戰和成功的體驗,日益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效學習的方法,服務于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

(三)活動體驗,助力雅行

校園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基地,是學生在學中玩、在學中樂的最佳場所。廣泛開展形式豐富的“雅行教育”活動是助力“雅行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步驟。通過活動體驗,助推學生“說雅言”“踐雅行”“養雅趣”“培雅格”。在校園活動開發時,需要分步、分層推進,有主線、抓細節,有陣地、有延展,形成豐富的“雅行教育”活動板塊。

例如,以習慣養成為教育抓手,結合八禮四儀內容,著力培養學生文雅的言行。結合重大活動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重大節日、紀念日為契機,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借助生態園建設制定家園、校園、田園、社園“四園聯動”的勞動課程等。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作品,如繪畫、手抄報、板報以及節目表演等,同時也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了道德品質。

校園活動開展可以著力于家庭親子共同參與,通過評選“書香家庭”“最美家庭”等活動,發揮家庭教育功能,形成完整連貫的教育環境。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能體會到家庭的愛,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責任與價值,提升了道德境界和精神層次。

(四)四韻雅系,社團花開

打造豐富多樣的社團,也是踐行“雅行教育”的路徑之一。學校社團開設需要綜合考慮發展學生的知識水平、動手能力、藝術情操、身體素質,以從興趣出發,自選加指導教師考核篩選為手段,全種類開設,覆蓋全校師生。

“博雅系”“思雅系”“韻雅系”“風雅系”組合成了“雅行教育”下的“四韻雅系社團”。在社團活動中,開課教師結合“強健體魄、拓展才藝、創新思維、傳承文化”等培養目標,提前創設符合“雅行教育”的活動內容。如“筆韻翰墨”“妙筆生花”“奇思妙想”“書香滿屋”“數學故事”等,每一個社團活動都充滿童趣性和創造性,充盈著學生的思辨與歡笑,雅韻盎然,行之有效。

“博雅系”體現談吐文雅、品德敦雅、內涵嫻雅,指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國學啟蒙社”“中華成語社”等;“思雅系”體現有學識、有能力、有創新,指向創新發展,如“創意編程社”“逐夢家園”“綠色田園”“紙上談‘花”等;“韻雅系”體現韻律雅正、韻致風雅,指向錘煉多才多藝,如“數謎園”“追夢暢想”“藝美畫社”等;“風雅系”體現外表健朗、心態積極、胸懷曠達,指向塑造身心健全人格,如“追風少年”“柔力球社”“扣響夢之隊”等。

(五)多維評價,著眼成長

“雅行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品質的人,學校通過挖掘“雅”的教育元素,從課堂、活動和環境熏陶等方面開展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言行規范有禮、舉止文雅大方、興趣高雅廣泛、品格正直敦厚,并且外顯為學生的“行”,知行合一,做文雅少年。學生是“雅行教育”實施的對象,也是接受評價的主體。

在評價的內容上,文雅少年的標準從言行習慣、思想品質、審美情操三個維度展開,分別表現為:言行有禮,習慣優良;繼承傳統,品德高尚;興趣廣泛,情趣高雅。

在評價方法上,采取多元評價方法,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并舉。以特別制定的評價量表為依據,參評對象包括個人、同伴和父母,倡導發展性評價,以激勵進步為出發點,讓學生在肯定中健康成長、快樂發展。

(六)儒雅教師,團隊保障

教師是“雅行教育”的行動和實踐者,是學校發展和教育實現的團隊保障。為深入高效地探索和實踐“雅行教育”,實現“培養高品質人”的目標,學校非常重視師資的形象打造和修養提升。實踐“雅行教育”的教師理應具備“雅”的風范和學識,具體體現在四個層面:儀表言行合乎規范、學識豐厚不斷進修、理念先進熱愛教育、品德雅正克己愛生。

學校的教師培養活動以“雅行教育”的推進目標為指導,綜合打造“儒雅教師”的成長平臺。如開設儒雅教師禮儀培訓、儒雅教師微講座等,通過集中學習訓練教師的儀表規范、基本功、專業技能等,以交流展示、競技提升為宗旨,讓教師將儒雅風范展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

儒雅教師應具有身份認同感和職業使命感,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積極投身工作崗位和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汲汲而求索——描寫“雅行教育”之愿景

“雅”文化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能量和營養,其豐富而積極的內涵符合素質教育的育人目標,因此由“雅”衍生出的實踐研究日益豐富。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品質形成和行為實踐相生相輔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既要達到“雅”的內涵,又要能夠有“行”的表現,“雅行”則在這樣的教育訴求下應運而生?!把判薪逃钡哪繕司褪峭诰騼炐銈鹘y文化的精髓,對學生進行“知行合一”的培育和熏陶,讓學生言行規范有禮、舉止文雅大方、興趣高雅廣泛、品格正直敦厚,即“說雅言”“踐雅行”“養雅趣”“培雅格”?!把拧笔恰靶小敝?,“行”是“雅”之端;“雅”是教育載體,“行”是目標呈現。

追溯“雅行教育”從提出到豐富發展,它的內容與形式在不斷變化。學校要在自己研究實踐的征途上汲汲求索、慎思謹行,力圖通過系統、深入的研究,挖掘“雅行教育”中的精髓內容,進行本土化改造和創新,建構起校本化教育模式,從而更優質地服務于學生成長和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潔.開展雅行教育,拓展德育管理新途徑[J].名師在線(教學管理),2018(28).

[2]馮杰婷,鄧坤.以“雅行”校本課程促學生習慣養成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1).

[3]陳映華.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實踐“雅行”教育[J].甘肅教育(理論探索),2017(17).

[4]周燕玲.雅成教育培育文雅學生,核心素養成就全面人才——試論海富小學在養成教育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3).

猜你喜歡
校本化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課改新教材的“校本化”使用
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國外高水平教材的引進與“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基于“項目導向”的稅法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能力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