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云端教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探索與實踐

2023-08-14 23:02楊霞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智慧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云端教學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趨勢,新時代背景下初中學生接受信息渠道愈加豐富,多元文化發展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是幫助初中學生建立良好道德品質及樹立正確社會主義價值觀關鍵舉措,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云端教學模式的應用,極大地拓寬課堂教學發展空間及路徑,讓教師能夠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新型教育模式應用在實踐課堂教學中。文章基于云端教學模式下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策略及路徑,以期促進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高質量改革。

【關鍵詞】云端教學? 道德與法治? 教學改革? 創新? 智慧課堂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新羅區基地校立項課題:思想政治“三導三學智慧課堂”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LYXL2021015。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7-0037-03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文件中對教育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和規劃,教育現代化建設已成為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關乎學生思想意識及道德品質成長,教師需依托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道德品質,智慧型課堂構建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可有效彌補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的弊端,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實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文章深度剖析基于云端教學的智慧型政治課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針對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智慧型課堂構建策略及路徑,希望實現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構建基礎教育發展新格局。

一、基于云端教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一)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在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依舊采用黑板板書、理論知識背誦等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整體教學環境呈現出枯燥、沉悶、乏味現象,學生難以充分吸收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內容,導致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質量不佳、效果不強,不利于學生道德素養成長及思想意識塑造。智慧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需運用信息技術來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來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專業化、針對性的教育指導,以新穎、趣味、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和知識理解力,增強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內化效果[1]。如教師可借助云端教學平臺來創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課前線上預習、課中重難點突破、課后智慧復習的教學體系,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來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理解程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智慧課堂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極大地拓寬了其教學空間。教師可借助智慧課堂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借助線上云端教學來構建第二課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從教學空間來說,相比于傳統教室教學,教師僅能依靠有限的45分鐘開展授課,通過智慧課堂教師可實現線上預習、線上復習等教育功能,讓課堂教學更加聚焦于重難點授課,從而增強課堂教學質量。從教學內容來說,傳統道德與法治教學資源主要集中在教材資源與教師教學經驗,這樣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深度不足、時代性不強,不易發揮出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思想意識塑造及道德品質培育功能,依托智慧課堂教師可圍繞學生學情及教學目標進行網絡教學資源智慧化整合,為學生構建時代性強、內容新穎、趣味性強的知識內容,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能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因此,智慧課堂構建有利于增強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效果[2]。

(三)推動學生思想意識成長

價值引領及思想意識塑造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教師需依托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內容來實現學生思想意識塑造和道德品質培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信念。讓學生能夠借助健全的思想理論知識來武裝頭腦,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踐行者和接班人。通過智慧課堂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能突出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實現道德與法治知識自主探索,沉浸在道德與法治知識海洋中,完成思想意識升華。同時智慧課堂對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空間的擴展,讓教師能夠借助實踐活動、家庭活動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讓學生能夠深度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及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借助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思想意識成長。如借助紅色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借助革命先烈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等崇高理想來增強學生道德素養。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外表現代,本質傳統

隨著教育現代化發展規劃提出,智慧教學、信息化教學逐漸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智慧課堂教學價值及功能被充分挖掘出來,并得到廣泛的認可。大部分初中學校都為智慧課堂構建引入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線上教學平臺等智慧教學軟件及設備,旨在推動道德與法治學科高質量改革。但在實際教學中,在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上并未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依舊存在刻板傳統問題,教師并未深度認知智慧課堂構建意義與價值。在教學中過度重視教學形式,忽視實際教學效果,并未圍繞學生來打造智慧課堂,導致難以發揮出智慧課堂教學優勢作用。以多媒體教學為例,智慧課堂強調的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構建生活化、實踐案例等情景教學,讓學生借助實踐素材及案例來感受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但部分教師只是將多媒體技術當成PPT播放器,將傳統黑板教學內容照搬在PPT上,兩者并沒有本質區別。再如線上云端教學上,智慧課堂強調的是智慧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針對性、差異化的預習、復習,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內化,但在實際運用中,教師并未針對學生學情制定差異化學習任務,反而將線上教學平臺當成作業通知渠道。因此,說明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教學多流于表象,教學方式缺乏實質性,有待突破與創新。

(二)教學內容:延伸不足,缺少升華

智慧的教學內容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智慧課堂構建的核心要素。云端教學、翻轉課堂、慕課、情景教學、案例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模式都離不開豐富的教學內容支撐。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需立足教材資源,把握道德與法治課堂結構與內在邏輯。依托云端教學平臺、慕課、網絡媒介構建深度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既滿足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需求,也能支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價值功能實現。但目前部分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內容設計缺乏深度,延伸不足,具體表現:一是選材延伸不足。教師在教學資源設計上過度依賴教學資源和個人知識積累,這樣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延伸不足,不能將網絡中具有時代性、代表性的道德與法治資源素材引入到教學中,呈現出“閉門造車”局面。不利于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視野擴展。二是內容加工缺少升華。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主要集中在學生思想意識與道德素養層面,教師需要借助教學知識內容來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思想升華,這樣才能實現價值引領和思想意識塑造。但現階段大部分教學資源過于陳舊,不能實現學生實際生活、社會熱點事件的有效連接,不利于引發學生思想升華。

(三)教學能力:教師駕馭智慧課堂能力不足

教師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及教學實踐的實施者與組織者,其信息素養與教學能力直接影響智慧課堂教學質量,目前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智慧課堂構建中存在教師駕馭智慧課堂能力不足問題,導致難以發揮出智慧課堂教學價值及優勢作用,具體表現:一是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不足。智慧課堂的核心在于互聯網信息技術,云端教學平臺、智慧教學模式、智慧教學環境等教學環節都需運用大量的信息技術和教學設備,教師唯有具備較強的信息化教學素養,才能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但目前大部分教師并不具備對應信息化教學能力,導致智慧教學流于表象[3]。二是信息化教學素養不足。教師并未深度認知智慧課堂內涵價值及功能作用,在道德與法治實踐教學中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讓智能教學設備淪為形式,出現PPT代替黑板現象,信息化教學素養不足也是限制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云端教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構建策略

(一)創新“三導三學智慧課堂”,增強智慧課堂教學質量

“三導三學智慧課堂”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貫徹“目標導向、問題導思、師者導疑”的原則,學生積極進行“自學、議學、悟學”,師生智慧地運用“教”與“學”的方法和策略,獲得知識,習得規律,發展智慧。三導:“目標導向、問題導思、師者導疑”?!澳繕藢颉敝冈谘芯繉W生和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新課標確定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方向;“問題導思”指以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師者導疑”是指學科教師以點撥、精講形式引導釋疑,學習中“先知先覺”的學生以互助形式導學,合作學習的“師者”——教師和小組長以引領形式導學,以對話形式導學。其中目標導向是基點,問題導思是落腳點,師者導疑是支撐點。三學:預學、議學和悟學?!邦A學”是指學生依據學習目標閱讀教材,完成教師安排的練習和課后相關部分練習;“議學”是指學習小組根據問題進行組內或組外互助學習、議論,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或學習疑問,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強調生師議論、生生議論的重要性;“悟學”是指學生自我小結與反思,教師自我教學診斷。其中預學是原點,議學是核心,悟學是升華。在課堂教學中,三導三學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智慧地學和智慧地教,點燃學生的智慧、發展學生的智慧、生成學生的智慧以及讓學生共享智慧,學生能夠做到對知識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緊貼時代發展,精雕教學內容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和思政屬性,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緊密結合時代背景,聚焦學生終身發展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運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來認知世界、解決實際問題,增長學生智慧,為此需要從教學內容的選材、加工、升華等環節進行精心雕琢,首先在選材上,需要多渠道搜集時政素材,著眼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利用大數據技術、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深度挖掘時政熱點和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關聯性,實現教學內容與社會時政熱點的有機融合,彌補傳統教材資源滯后、脫節問題,充分發揮出道德與法治價值引領與思想意識塑造功能,為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其次在教學內容加工與升華上,教師要將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擺在首位,提高教學站位,突破以課堂教學進度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貼合學生的思想發展,能夠用豐富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理論知識來引導學生情感升華、學習態度轉變、價值觀塑造,如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教學資源來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自豪感,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肩負中華民族振興使命,完成思想情感升華[4]。

(三)信息化教學素養提升,增強智慧教師能力培養

教師駕馭智慧課堂能力直接影響到智慧課堂構建程度及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學校需發揮出頂層設計作用,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智慧課堂建設需求,增強智慧教師能力培養,打造高水平智慧教師隊伍。首先,可從內部人才升級出發,學校定期組織智慧課堂教學座談會、名師講座、信息化教學素養培訓等活動,拓寬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成長渠道。其次,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通過招聘兼具信息化素養及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人才,通過一專多能教師人才引入帶動教師隊伍整體質量提升,以雄厚的師資力量來推動道德與法治學科智慧課堂構建及教學實踐。

四、結語

基于云端教學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探索不僅更新了教師教學理念,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模式創新,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成長,有利于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提質增效,切實滿足學生思想成長和道德素養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丁春輝.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2(19):95-97.

[2]姚曄晉.論初中道德與法治翻轉課堂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19):49-51.

[3]張苗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智慧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德育,2022(13):12-15.

[4]趙海霞.基于智慧課堂,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J].第二課堂(D),2022(4):56-57.

作者簡介:

楊霞(1975年9月—),女,福建龍巖新羅區人,漢族,本科學歷,中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

猜你喜歡
智慧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