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探究

2023-08-15 06:54施霞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3年21期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日語大學

[摘? ? ? ? ? ?要]?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大學日語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提出結合學校實際,根據學生日語水平及學習動機的不同,明確不同的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對不同的班級設置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使用不同的教材,進行分班教學,因材施教,改進考核機制,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不同日語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對目前大學日語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關? ? 鍵? ?詞]? “以學生為中心”;大學日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3)21-0161-04

筆者所在的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自2016 年開設了大學日語課程,是與大學英語課程同等性質的公共必修課,學生可自愿選修大學英語或大學日語。自日語納入全國高考科目以來,日語高考生越來越多,進入大學后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的學生也逐漸增加。每個班均有學生五六十人,有的班甚至超過了100人,每個班的學生來自全校不同的專業。筆者對2022級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的148名學生做了調查,從高考日語成績、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的動機、學習目標、興趣點、是否贊成根據學習基礎與學習動機及目標進行分班教學等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了分析,提出改進大學日語課程教學的措施。

一、大學日語課程教學相關的問卷調查

148名2022級學生參加的問卷調查情況如下。

在“高中是否學習過日語”的單項選擇中,根據學生的選擇結果,高中學過日語的學生84人,占比56.76%;未學過日語的64人,占比43.24%,從大學零基礎開始學習日語。

在“你的高考日語成績?”單項選擇中,148人均參與了答題,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可看出:高考日語成績為其他的67人,在60分~70分的學生8人,占5.41%;70分~80分的學生13人,占8.78%;80分以上的學生占17人,11.49%;90分~100分的學生26人,占17.57%;100分以上的學生17人,占11.49%。60分~80分的學生人數為21人,占學過日語人數的25%;8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共計60人,占學過日語人數的71.43%,其中,90分以上人數達43人,占學過日語人數的51.2%,及格率遠高于2022年云南省英語高考及及格率,80分以上人數占比與同期英語高考成績80分以上人數占比比例更高??紤]到高中階段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迫,一般來說,選擇高考外語科目時均會選擇本人有優勢的科目,相比較目前英語作為初中階段必須學習的科目,甚至大多數地區從小學已開設英語課程,大多數人英語學齡較長,未學習過日語人員直接參加日語科目高考并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很小,他們參加英語科目高考更有利??赏茢?,60分及以上人員應均為高中階段已學習過日語的人員,對比高考日語成績各分數段人數和高中學過日語的人員數量,高中學習過日語的人員僅6人高考日語成績為其他,反映出高中學過日語的學生日語水平也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應付高考,提高外語成績進而提高高考總分而學習日語。

在選修大學日語課程動機方面,設置了考研、參加日語能力等級考試、出國、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簡單易學、獲取學分、其他七個選項的多選題。根據學生選擇,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有87人選了“獲得學分”,占參與調查人數的58.78%,有76人選了“參加日語等級能力考試”,占參與調查人數的51.35%;“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有73人,占49.32%;有53人選擇“簡單易學”,占35.81%。其余選項學生選擇的人數從多到少依次為:“其他”38人、“考研”35人、“出國”15人。在七個選項中,沒有單一選項選擇的學生人數達到80%以上,獲得學分選擇的人數最多,也只是87人,其他選項則更分散,選擇大學日語課程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不相同。

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目標方面,設置了考研、通過日語能力等級考試、能進行日??谡Z交流、能閱讀簡單的日語文章、了解日本及日本文化、獲取學分、其他七個選項的多選題,每人選擇不超過4項。根據學生選擇,選了獲取學分的學生96人,占64.86%,選了通過日語能力等級考試的有89人,占60.14%,把能進行日??谡Z交流作為學習目標之一的有84人,占56.76%,把能閱讀簡單的日語文章作為學習目標之一的有72人,把了解日本及日本文化作為學習目標之一的有73人。其他選項選擇的人數分別為考研44人,其他28人。從此可看出,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的學習動機并不相同。

在“是否贊成根據學習基礎及目標而進行分班教學”的單項選擇中,贊成分班教學的學生133人,占比高達89.86%,不贊成的僅15人,占10.14%。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習目標和基礎不同,因材施教進行分班教學,實現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符合絕大多數學生的期望,是非常必要的。

從本次調查情況可以看出,選修大學日語課程的學生中,有些未接觸過日語,有些已學習過日語,且水平參差不齊;有些以獲得學分為學習目標,有些以通過日語能力等級考試為目標,有些是為了了解日本及日本文化,提高日??谡Z交際能力,學習日語動機和目標不同。還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均贊成根據學習基礎及目標進行分班教學,說明分班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學日語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班級設置不合理

由調查問卷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并不一樣,并在一起,同一個班級開展大班制混合教學,有基礎的學生會感覺教師的教學進度太慢,能力得不到提高;沒有基礎的學生又會覺得教學進度太快跟不上,整體教學效果得不到提高。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大學日語課程在我校開設時間為四個學期,大一學年兩個學期每周4學時,大二學年兩個學期每周2學時,不僅單詞與語法知識要達到一定標準,還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課時明顯不足,教學任務比較繁重,而且學生日語水平參差不齊,在有限的時間內導入文化知識方面的教學力不從心,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比例失衡,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時間安排方面,為了不與學生各自的專業課沖突,上課時間安排在了晚上或雙休日,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影響,教學質量很難提高。

(三)教學模式不新穎

目前以教師授課為主,灌輸式課堂教學多,學生參與度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加上課時本身就少的緣故,教師往往在課堂上只能講解語法知識,很少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覺課堂很無聊,喪失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四)教材陳舊

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一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標準日本語》初級教材。此教材經歷了1988年版到2005年版新舊版本的更新,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單詞部分:單詞不夠新穎;動詞不是以原形出現,并且自動詞及他動詞沒有進行細分,詳細注明詞性;外來語沒有注明語源;課文內容選材沒有與現代日常生活緊密貼近,時代性不強;語法知識沒有連貫性與系統性。新版自出版至今十多年的時間,很多體裁都略顯陳舊,滯后于新時代的發展,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五)考核方式單一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大學日語課程目前的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占綜合成績的40%,期中考試成績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己朔绞奖容^單一,沒有注重平時主動學習的過程,對不同學習動機、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同一考評方式也并不合理。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支持多樣化學習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展自我的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日語水平及學習動機的不同,進行分班教學,因材施教,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不同日語水平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明確不同的培養目標,并完善教學組織,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調整教學內容,完善考核機制,解決目前大學日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激勵學習好的學生通過考研及日語國際能力考試;同時創造條件,鼓勵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最大的進步,讓所有學生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水平及大學日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策略探究

在學生選課前,編制選課說明,對不同班級的課程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為不同班級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做好鋪墊。有日語基礎、考研目標及通過日語國際能力考試目標的學生可選擇競爭班;對日本文化動漫時尚感興趣,希望提高日??谡Z交際能力的學生可選擇興趣班;為了學習日語基礎知識獲取相應學分的學生可以選擇學分班。不同的班級制訂不同的課程標準,安排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及不同的師資,采用不同的教材及考核方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考核的差異性。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建設思路探究

根據人才培養計劃,以學生為中心,適應學生學習的需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課程的結構體系。根據不同班級的需求,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挑選對應的課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競爭班的學生以考研或是通過日語國際能力考試為目的,教學可以加快進度,加重學習任務,授課的側重點以考研內容及日語國際能力考試內容為主。在講授語法時,可以適當加入考研或日語能力考試的語法內容,鼓勵學生多做多練,提高學生的日語應試水平。也可以適當為學生提供會話練習,以提高學生在研究生面試環節中的日語口試應試能力。而國際能力考試內容里有聽力測試,平時的課程里面也應適當加入聽力技巧講解及練習。不定期地組織小測,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發現薄弱環節以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復習。

興趣班的學生主要是對日本文化、動漫、游戲等感興趣,教學以學生為主,可以多加入一些日本文化元素,采用能反映日本各方面文化的圖片、短視頻、動漫、歌曲、影視作品等資料,讓學生接觸活生生的日語,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日本人在人際交往、日常習慣、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能提高學生的視、聽、說能力和準確運用日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利用傳統講授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手段,實施情景化、交際化教學。

學分班的學生零基礎開始學習,基礎比較差,教學可以調整教學速度,通過播放音頻帶讀單詞、課文,糾正學生的發音和音調。給學生總結語法知識點,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負擔,提升學習效果。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改革方法探究

要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重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這種翻轉模式中。

針對競爭班的學生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和激勵教學法。競爭班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好預習任務,通過雨課堂發布預習課件;推薦一些相關學習網站、學習App和公眾號。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教師有的放矢只講解重點、難點,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會更加跳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外的學習投入增多。同時利用微信小程序里面的“小打卡”,要求學生對所學詞匯、語法、文章內容、會話等進行及時復習打卡,打卡內容可以發自己復習的音頻、視頻、圖片等,教師可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在相對較少的課時內,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提高教學效果。

針對興趣班的學生采用情境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轉移教學的重心,由“知識傳授”轉向“引導交際”。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提前查閱相關感興趣的資料,準備PPT進行分享;課堂上進行情景對話、小組演練、角色扮演等,讓學生扮演課文對話中的角色;也可讓學生自己設置如餐廳就餐、商城購物、旅行等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學日語,多開口練習日語,提高學生的日語口語交際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講授日本文化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對日本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縮短學生與日本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他們了解日本的欲望及學習日語的欲望。

學分班采用提示教學法和鼓勵教學法。盡可能地多帶讀單詞、課文;用最簡潔、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語法知識,為學生系統地整理歸納知識點,精講精練,減輕學生的負擔。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讀”以及自由思考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將教師講解的知識當場消化、理解;多鼓勵學生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增加他們學習日語的信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日語。除了布置一些課內書面作業之外,還可以安排學生課后拍攝相關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音頻、視頻資料,以文化為載體更好地理解語言,輔助課堂內容的學習。

積極開展課外課堂。定期舉辦日語專題講座、日語角、日語演講比賽、歌唱大賽、配音大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營造日語學習的人文環境,讓學到的相關文化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材選用思路探究

根據不同班級的學習進度和興趣合理挑選教材。

競爭班應挑選中級日語教材或者專業日語教材,比如《新時代大學日語》2或者3。此教材比較新穎,2021年才出版的,知識點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每課分為課文、單詞、語法、會話、練習,專項都較全面,自成一個系列。也可以根據考研內容及國際能力考試內容自編教材,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過級率。

興趣班可選用《大家的日本語》初級教材,此教材是日本本地的教材引進中國,符合日式思維,能較好地提高口語。同時適當加入一些日本文化、 交際類等相關書籍,比如《日本概況》《日本事情》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提高學習效果。

學分班可選用《實用日語教程》,此教材是以《大學日語第二外語教學大綱》為依據編寫的,以實際應用為第一出發點,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特點,采用了適合日語初學者學習的語法講解方式,主要使用對象是零起點的日語學習者、大學第二外語學習者,課文內容比較新穎,適當加入了日本文化要素。教學過程中遵循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原則,實現課文內容的簡約化,適當減輕學習者的負擔,使學習者在一兩年內基本掌握日語基礎知識。

(四)“以學生為中心”的考評機制探究

考核評價方式應該靈活多樣,而不應該僅從卷面分數及出勤率來評價學生。不僅應該注重學生期末成績的提高,更應該注重平時的學習過程,主動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大平時分的比例。多維度形成性評價,提升測評的有效性,實現日語教學評價的量化管理與過程化管理。

競爭班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好,學習能力比較強,平時的學習進度比較快,目的是考研或者通過國際能力考試,所以平時的小測、考試成績都應該納入平時成績,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興趣班的學生日常教學中日本文化元素加入的比較多,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應該將課前分享、情景對話、角色扮演、小組演練等開口練習日語的成績也納入平時成績里面,提高學生的日常日交際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分班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平時打卡背單詞、課文;課后拍攝相關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音頻、視頻資料;指定部分與課程相關的文化、文學、歷史等方面的書籍閱讀撰寫各類學習心得、個人感想體驗等都應該納入平時成績里面,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五、結束語

學習的動力源于學習目標和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大學日語課程教學質量,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及日語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進行分班分層教學。不同的班級設立不同的課程、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教師、采用不同的教材及不同的考核方式,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不同日語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水平及大學日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浩.“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日語教學模式構建[J].林區教學,2023(2):95-98.

[2]黃麗.“金課”標準下的高校第二外語日語課堂教學改革要點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2(7):41-44.

[3]肖東娟.應用型高校大學日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6):77-79.

[4]祁春花.高校二外日語學生學習現狀調查及教學改革:以吉林化工學院為例[J].學園,2021,14(10):47-49.

[5]鄭榮榮.基于“金課”理念下的大學日語教學改革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0,33(6):47-49.

◎編輯 馬燕萍

作者簡介:施霞(1984—),女,漢族,云南玉溪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日語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以學生為中心日語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大學求學的遺憾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關于日語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