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討

2023-08-21 09:24王紅滿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5期
關鍵詞:新文科思政元素金融學

王紅滿

摘?要:金融創新背景下,新的金融業務、金融產品及金融服務層出不窮,金融人才需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為順應新時代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結合新文科建設背景及教學數字化轉型的理念,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應形成課程總設計、教學內容整合、課堂教學數字化、多方面評價協同的實施路徑,以期為培養具備問題意識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做出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新文科;教學數字化;金融學;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81

0?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大會的啟動,標志著“新文科”建設正式開啟。新文科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傳統文科課程中,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及中國特色文科話語體系的構建,以達到復合能力及創新思維的培養。2022年1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并將其列為當前教育部工作的重點及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課堂是推進教育教學深度改革的主陣地,探索課堂教學過程中各種數字化方式,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教學數字化轉型,是落實課堂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培養學生新型能力的重要路徑?;诖?,本研究結合新文科建設背景以《金融學》課程為例,通過深化課程理念、重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教學改革,形成對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以應對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發展給傳統金融工作帶來的挑戰。根據教學數字轉型的要求,形成數字化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協同發展的實施路徑,以期實現教育現代化、提高教學質量。

1?新文科建設與數字化教學對課程建設的要求

1.1?重構課程教學內容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課程需從加強多學科融合、融入信息技術,滲透中國優秀文化價值等方面整合教學內容。與傳統課程相比,新文科背景下的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難度大、體系復雜,這就需要改變教學方式,才能在有效時間內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數字化教學應充分挖掘與課程匹配的優質數字資源,形成對課程內容的有效補充。數字化教學過程中,采用場景模擬、VR及AR等技術呈現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方式響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高質量開展。借助智能化教學工具,學生可以主動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使課程內容更容易理解,個人潛力得到激發,最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

新文科建設、數字化教學能否做好,關鍵看教師。教師既應具備正向積極的思想政治品質和文化自信,也應具備學科交叉的知識儲備及數字教學的信息素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學習課程所涉及的跨學科知識。相鄰專業、相鄰學科的教師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協作,以此來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量。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引入數字化資源,使教學內容不再局限單一教材。教學過程中,師生需要切實轉化各自的教學主體角色,教師不在以“教”為主導,而是幫助學生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盡快地獲取需要的信息。

1.3?構建多樣化評價體系

新文科建設及數字化教學轉型背景下,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課程應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重等多樣化評價體系。通過體系評價的反饋,教師需及時改進教學資源及教學方式,以適應教學要求,最終實現數字思維、數字能力、創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2?《金融學》課程教學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應當從課程總設計、教學內容整合、課堂教學數字化、多方面評價體系等維度入手,促進全領域、全流程、全要素轉型升級,以此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進而培養具備數字思維、數字能力、創新復合型金融人才。

2.1?課程總設計是課程教學改革的起點

金融學課程總設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金融學課程知識探究、學生價值觀塑造、教師與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為目標。結合新文科背景,金融學課程應重視學科知識交叉,將歷史、法律等知識融入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的學習環境。金融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過程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文化認同、制度自信等方面的意識,進而發揮金融知識的啟航作用。數字化課堂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途徑,學生不僅從教師那里獲得知識,還可以從共享數字資源處獲取,促進學生搜集、分析、處理信息等更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最終實現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F代化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增加學習樂趣,提高課堂參與度,使得課程教學提質增效。

2.2?教學內容整合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

2.2.1?充分利用數字資源

數字化背景下,學生知識的獲取不止局限于45分鐘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優勢,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學生也可以參與課程資源分享與貢獻。隨著數字教學資源的不斷增加,形成多個版本、適應不同需求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借助大量教學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升級,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2.2.2?加強學科知識融合

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金融領域滲透,金融科技正不斷重塑著金融行業,金融行業更需要“懂科技+懂金融”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復合型金融人才不僅精通金融專業知識,還應具備多學科相融合的跨界知識。金融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將相關學科知識融入其中,比如,進行貨幣產生過程講解時,融入歷史知識以突顯我國貨幣歷史悠久,種類繁多的特點;在講解網貸陷阱時,加入法律知識,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和權利意識。不同學科的交叉滲透,開闊了學生視野。如果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將有利于學生辯證思維養成,從而提升綜合能力。

2.2.3?加入思政元素

金融學課程內容要注重課程思政、德育智育并重。課程教學過程引入案例分析、政策解讀、題材鑒賞、專題研討等方式,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全過程,以此提升學生金融素養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認知,進而發揮金融知識的啟航作用。

2.2.4?設計章節主題

金融學課程主題設計實現了教學內容的整合及知識的融會貫通。圍繞主題,學生通過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及問題主動探究等實現對主題的逐步深入理解,從而實現課程知識、社會與學生等多維度的整合,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講解完信用與利率兩章內容后,設計“金融反詐”主題。學生查找資料,走向社區,向居民解釋什么是金融詐騙、有哪些金融詐騙類型,揭露金融詐騙的不同“套路”,引導居民遠離金融詐騙陷阱。主題式教學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同時知識廣度與深度得以提升。

2.3?課堂數字化教學實施決定了教學改革的實效

數字化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課堂教學轉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智能化教學工具、情景實踐、實驗模擬、泛課堂等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利用“超星”“雨課堂”“智慧樹”等智慧教學工具,課堂上開展“搶答”“討論”“在線測試”“小組互評”等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交互式學習環境,使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教學活動可以超越教室的空間局限。講到貨幣內容時,帶領學生參觀校內“錢幣陳列館”,讓學生深刻了解中國古代貨幣在流通方式、形狀、材質、鑄幣機制等方面發生的幾次重大演變。教學活動也可以超越傳統課堂45分鐘限制。講到匯率內容時,課堂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預測人民幣匯率走勢,課下關注人民幣匯率變動,檢驗預測與實際的偏差,分析原因。虛擬仿真實驗也是數字化教學的重要部分。講到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內容時,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實驗的練習,加深對教學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并運用于實踐。數字化課堂教學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

2.4?多方面評價促進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

有效的評價體系對教學改革推進及教學效果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跀底只虒W轉型背景,根據金融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該課程從教學背景、教學投入、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四個方面構建評價體系。教學背景評價包括學生數字能力目標、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相符程度等指標。教學投入評價包括具有獲得校外優秀數字資源的途徑、是否有相應的實驗實訓平臺或合作基地等指標。教學過程評價包括授課內容是否按照教學要求進行設計、是否注重學生數字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等指標。教學結果評價包括學生對課程教學滿意度、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教學目標實現等指標。根據指標評價結果不斷地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改革的實效。

參考文獻

[1]杜尚榮.數字化時代課堂教學變革的現實困境與路徑反思[J].現代教育管理,2015,(7):9297.

[2]劉寶存,岑宇.世界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動因、趨勢及鏡鑒[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2,(6):1223.

[3]謝幼如.“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探索與演進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22,(9):1421.

[4]朱揚清.大學學科課程主題教學的實踐探索[J].大學教育,2021,(6):4247.

猜你喜歡
新文科思政元素金融學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淺述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在價值投資中的應用分析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淺析數學方法在金融學中的應用
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