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曇花一現官山衛

2023-08-23 02:32劉媛
文史月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官山蒙元衛所

劉媛

官山衛是明朝建國初期設置的邊防衛所,遺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卓資縣北的灰騰梁。雖然只短暫存在了一年的時間,但《明太祖實錄》對官山衛從誕生到消亡的全過程做了詳盡記錄。

《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洪武三年(1370年),故元宗王扎木赤指揮把都、百戶賽因不花等一十一人,自官山來降,詔中書厚加燕勞,立官山等處軍民千戶所,以把都為正千戶,賽因不花等三人為百戶,賜以文綺銀椀衣物有差,就大同給賜田宅?!瘪v扎在官山的蒙元貴族們率部眾投降大明后,朱元璋給予了他們豐厚的賞賜。在大同給他們田地、宅院,在官山就地成立了千戶所,隸屬大同,任命蒙元投降將領繼續就地任職,讓他們轉而為明朝戍邊。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同官山千戶所百戶速哥帖木兒、捏怯來等,詐言故元將王保保率兵至上都,遂謀叛殺其千戶把都等,事覺,伏誅?!边@一年,附近地區還處于兩個政權爭奪地盤的混亂狀態,官山千戶所內部發生叛亂,叛軍放出“元主力大軍就在附近”的謠言,并計劃謀殺千戶。叛軍計劃被發現后,叛亂得到及時平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官山一帶的政局在明朝初期并不穩定,投降的將領也并沒有全部死心塌地地為明朝效力。

明洪武八年(1375年),發生了重大的事件?!肮试翰活伓鋬褐坏葋斫?,賜羅綺衣服有差,不顏朵兒只者,即元國公乃兒不花也。于是詔置官山衛指揮使司,隸大同都衛,以乃兒不花為指揮同知?!边@一年,蒙元的國公乃兒不花投降了大明,朱元璋不僅給予他豐厚的賞賜,還把官山千戶所升格為官山衛,并封乃兒不花為指揮同知。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洪武九年(1376年),“官山衛指揮同知乃兒不花叛入沙漠,大同衛指揮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衛將士討之,追及白寺塔灘,獲其輜重,乃兒不花遁去?!蹦藘翰换ㄍ督狄荒旰?,又叛變了大明,率部眾離開了官山衛,進入大漠深處。大同衛指揮使周立集結其他各衛的將士追討叛軍,截獲叛軍的物資,但乃兒不花已經逃走了。自此,官山衛徹底退出了明朝的政治舞臺,甚至在《明史》中都沒有留下只言片語的記載。而周立因立此戰功,獲得了皇帝朱元璋的大力嘉獎。據《明太祖實錄》記載:“丁卯,遣使敕勞大同衛指揮使周立曰,古之馭天下者,君用臣之能,臣奉君之命,上下各盡其道,以圖至治,是以功著史冊,名垂不朽。今朕有天下封疆之廣,四際遐荒,各選能臣,握強兵而守險塞。卿北鎮云中,當沙漠苦寒之地,晝驅馳于戎馬,夜運謀于機密,心神俱勞,朕甚閔焉?!?/p>

周立之所以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集結部隊,對叛軍快速做出反應,還得益于此前朱元璋對邊疆地區軍政部署的調整。明洪武八年(1375年),“以在外各處所設都衛,并改為都指揮使司……大同都衛為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敝芰⒉坏毼惶嵘?,權力也大大增加。當時,并非只有大同都衛升級,整個邊防都衛的地位都有了大幅提升,所以當時北部邊疆的局勢對明朝極為有利。

無論是最初的官山千戶,還是升級后的官山衛,都是朱元璋打下疆土后,就地分封降將,以達到籠絡控制目的的機構。不僅官山衛,附近地區的明朝其他早期衛所,例如察罕腦兒衛也是在蒙元原先的地盤上,分封舊主、使用舊址建成的。武力打下的疆土,要靠有才能且忠心的人才來治理。官山衛曇花一現后,周邊的衛所也都經歷了各種波折動蕩。明朝沒有足夠的武力和人才守衛包括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東勝衛等衛所,這些衛所都被迫內遷或者被放棄了。待河套地區重新回到蒙元勢力范圍,大明的北部疆域已經向南回縮了幾百公里,一直退到今山西省大同市,邊疆才基本穩定。

官山即今天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灰騰梁山,亦稱奎騰梁山,屬陰山山脈中段,近東西走向,西接大青山,東接大馬群山,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海拔2113米。這一帶水源豐沛、草木茂盛、草原遼闊,自古以來就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更是遼、金、元皇帝的避暑勝地。但官山一名并非自古有之,官山也并非只是一座山,而是周圍山脈、水域、草原的統稱。鮮卑人稱這里為九十九泉,契丹人稱其為百泉湖,女真人稱其為官山,清朝稱其為敖倫淖爾。這些名字都強調了,這一帶不只有山,還多水、多泉,是游牧民族理想的棲居地。

而官山更為人所熟知的是,這里曾是漢代北方匈奴的最高統治中心——單于庭之一。魏晉石崇在《王明君》中寫道:“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痹娭械膯斡谕ゼ垂偕?,在今呼和浩特市內有昭君墓。單于庭是匈奴政權的核心,帶有首都的屬性。單于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匈奴的軍政核心。到東漢時期,匈奴的單于庭曾四度遷移駐地,具體地點仍待進一步確認。

官山衛只存在了短短一年,是整個明長城體系中壽命較短的衛所之一。關于官山衛的具體位置,至今仍沒有定論?,F有研究表明,官山衛的衛所可能建在灰騰梁區域內的三道營古城中。三道營古城遺址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卓資縣梨花鎮境內,這里也是漢代武要古城的遺址。

三處夯土城墻呈“品”字形分布,多處墻體破損嚴重,但總體輪廓依然清晰可辨,部分墻體高度近6米。城墻修筑年代跨度較大,不同位置的夯土層厚度不同。

三道營古城遺址所在位置開闊平坦、依山傍水,南有京藏高速、110國道,北有大黑河、京包鐵路。今古城內有村莊,附近臥佛山上有臥佛寺,位于G6高速臥佛山隧道口所在的半山腰上,佛塔高大,正殿朝東,站在寺內能清晰地俯瞰山腳下的道路,還能瞭望到很遠的地方。

卓資縣境內有一處旅游景區,名叫林胡古塞。春秋戰國時期,林胡、樓煩是北方游牧民族中勢力較大的兩個部族。據《史記》記載,春秋晉文公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設置云中、雁門、代郡治之,并且修筑了從今河北宣化沿陰山山脈西行的趙北長城,這道長城也經過三道營古城附近。

卓資縣境內的長城均為戰國、秦、漢三個歷史時期的長城,既有墻體,又有關堡,更有密集的烽火臺。五處關堡均為西漢時期所筑,分別是三道營古城、桌子山障城、土堡障城、三蓋腦包障城、三岔子障城。從整體布局上看,各處長城所處的位置均與大黑河密切相關,或守衛主要通道,或保障重點城池。這些珍貴遺跡至今已存在了兩千余年,見證了草原民族跌宕起伏的歷史命運。

官山衛所在的卓資縣,縣名也頗有來歷。一說是縣城所傍之山,山頂平如桌面,故名桌子山,后來雅化為卓資山,簡稱卓資??h因卓資山得名,縣治駐地在卓資山鎮。也有學者認為,卓資本是“卓有資產”之意,因為這一帶的工礦業很發達。卓資作為縣名的時間并不長,起始使用時間為1952年5月1日,此前叫龍勝縣。1945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綏蒙政府在此建置。因卓資山的戰斗為賀龍元帥親自指揮,故命名為龍勝縣。今卓資縣城內的部分街道、公園乃至店鋪,仍以龍勝命名。

卓資縣周邊草原如今已是大型風景區,土特產卓資山熏雞更是香飄滿城、遠近聞名。如今,卓資縣這顆草原上的明珠,既“卓有資產”,又“卓有姿色”,還“卓有滋味”,很值得一來再來。

猜你喜歡
官山蒙元衛所
江西九嶺山脈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家在銅官山
論蒙元統治者對“象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臘梅花開(紀實文學)
清代東南四省衛所裁撤研究
燕歸來
清代衛所裁并總論
蒙元京畿區位論
正史與造作——以蒙元時代為例
衛所、藩王與明清時期的宗族建構——以韶山毛氏為中心的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