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繪本閱讀課程的研發與實施策略

2023-08-23 02:57孔瑋
考試周刊 2023年28期
關鍵詞:主題閱讀學科融合繪本閱讀

摘 要:學生的閱讀往往從興趣出發,圖文精美的繪本更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學校研發和實施繪本閱讀課程能夠豐富特色校本課程。在課程研發之初,北京市石景山區廣寧村小學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層面確定了這門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進而在實施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蒙教育以及學科知識的鞏固與延展,培養學生觀察、審美等能力;在促進學科間融合的閱讀活動中,提高師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繪本閱讀;特色校本課程;課程目標;主題閱讀;學科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8-0001-04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使命。那么,學校該如何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呢?繪本閱讀無疑可以作為實施途徑之一。學生的閱讀往往從興趣出發,興趣使學生主動閱讀,進而開展廣泛閱讀,而圖文精美的繪本更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且繪本的內容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基于以上考慮,北京市石景山區廣寧村小學課程領導小組決定研發和實施繪本閱讀課程,豐富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通過繪本閱讀課程,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蒙以及學科知識的鞏固與延展,促進學科間的融合,培養學生觀察、審美、交流、辨析等能力。

在比較充分的調研與分析基礎上,學校邀請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市石景山區課程室的專家到校指導學校閱讀課程目標的設定,共同討論構建課程內容框架,探索閱讀課程模式,編寫繪本導讀手冊,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最終形成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

一、 設定課程目標,明確培養方向

繪本閱讀課程的目標是學校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校本課程做出的總體定位。學校課程領導小組在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三方面確定了繪本閱讀這門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一)學校層面的目標作統領

學校層面的課程目標要為課程實施指明總體方向,因此,學校對學校層面的課程目標做出如下設定:抓住兒童從親子伴讀走向獨立閱讀的關鍵期,將各學科的素養培養目標滲透于繪本閱讀課程中,充分發揮繪本獨有的文圖結合并有機補充、主題鮮明、想象空間大等特點,改變學科教學中的程式化模式,給課堂注入新思路、新創意,形成繪本閱讀教學模式,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

(二)教師層面的目標重引導

教師是校本課程的主要設計者和實施者,因而學校在設定教師層面的課程目標時,注重引導教師增強研究意識,更新教學理念,進而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提升教師的人文情懷,提高教師繪本課堂教學的思考力、行動力,以及課后的反思力等綜合能力,同時培養和提高教師的課程研發能力。

(三)學生層面的目標重培養

學校在設定學生層面的課程目標時,注意思想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通過思想、能力“兩手抓”,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

1. 在積累繪本閱讀體驗的過程中,產生比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積極地向純文字閱讀進行過渡,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 通過繪本閱讀,初步學習一些閱讀方法,了解一些文化、藝術、生活、自然等方面的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3. 通過閱讀活動,提高閱讀與觀察、思考與表達、審美與創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 構建課程體系,豐富閱讀資源

作為校本課程的繪本閱讀課程,不能游離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之外。因此,學校課程領導小組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注意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中的相關課程與繪本閱讀課程一起構成一個課程群,努力構建立體的三級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學校重視豐富繪本閱讀資源,為后續閱讀課程的實施、閱讀活動的開展做必要的準備。

(一)豐富學校課程形態,完善學校課程體系

在對國家、地方課程進行梳理后,學校構建了“四加”課程體系,形成“更加理性”“更加文藝”“更加靈巧”“更加健康”四個課程群。其中的“更加文藝”課程群,包含國家課程的語文、美術、音樂,以及地方課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閱讀。該研發什么校本課程與之相匹配呢?以繪本閱讀為主的校本閱讀課程,無疑是對前兩級課程的適當補充。因為圖文并茂、包羅萬象的繪本,能夠以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情緒飽滿的生命力,讓學生獲得把握未來生活的核心素養,進而擁有成就幸福和高尚人生的基本能力。同時,繪本教學的研究過程,可以提高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慢慢顯現出自己的課程特色。

(二)加強校內外的合作,豐富繪本閱讀資源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是實施繪本閱讀課程的前提條件。為此,學校一方面通過自身投入資金購買繪本供師生借閱,另一方面與社會單位合作豐富繪本閱讀資源。

1. 提供閱讀資源,方便閱讀體驗

繪本的圖文制作精美,因而與一般圖書相比售價較高。北京市石景山區廣寧村小學有85%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對收入不高的外來務工人員來說,繪本的高價格使得家長不舍得為學生購買,這不利于學生開展閱讀。為此,學校分批次從有限的辦公經費中撥出款項用于繪本圖書的購買,師生均可在學校圖書館借閱到喜歡的繪本,這為課程的研發提供了保障,為教師的教學實踐、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方便。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學校分享自己的繪本,不僅豐富了閱讀的資源,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和諧的班級氛圍。

2. 引進校外資源,豐富閱讀書目

為了豐富校內的繪本閱讀書目及數量,學校主動挖掘區域內的社會資源,積極地與其建立起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閱讀書目。例如,本校與“皮卡書屋”建立合作關系,將書屋定期替換的繪本引入學校。伴隨繪本書目的豐富、數量的增加,學生的閱讀環境不再局限在學校圖書館,繪本開始走進各班教室的圖書角,在各班之間進行流動,這方便了學生的課間閱讀,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便利。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間、午休時間進行繪本的閱讀,常常能夠看到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那閱讀的身影、專注的神情形成了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由于學校繪本資源的豐富,極大限度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參與繪本活動,開闊閱讀視野

近年來,北京師范大學每年都會組織全國性的活動,推動繪本閱讀及相關教學研究的廣泛開展。學校抓住活動契機,積極參與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獲獎作品插畫展暨原創繪本進校園活動”“小圭璋中國原創繪本插畫展暨優秀繪本教學研究活動”,通過欣賞優秀繪本插畫,閱讀組織者精心挑選的內容豐富的繪本,拓寬了師生的閱讀眼界,豐富了繪本閱讀體驗。

三、 開展主題閱讀,促進學科融合

在繪本閱讀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校主要通過開展主題閱讀,研究學科融合視野下的繪本閱讀模式,提升了教師的教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真實有效地助力師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精心選擇繪本,開展主題閱讀活動

當前兒童繪本內容雖百花齊放但質量良莠不齊,因此,理性甄別、優化挑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繪本是課程建設的關鍵。而具有優美文字圖畫、故事性強且簡潔清晰、設有懸念的繪本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和交往能力。為此,學校成立了以骨干教師為主、普通教師為輔的跨學科繪本教研組,圍繞繪本閱讀課程目標確定主題內容,結合學情篩選優秀繪本,確保課程閱讀資源的質量,為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課程目標的實現奠定必要的基礎。

1. 精選“國風”繪本,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蒙

(1)以中華優秀傳統為主題內容的繪本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學校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之一。提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就是傳統節日。近年來,與“中國節”相關的繪本層出不窮,如《灶王爺》《團圓》《鬧元宵》《小艾的端午節》等。其中的《團圓》更是走出國門發行了英文版。通過閱讀相關繪本,讓學生明白過年為什么要穿紅衣放鞭炮?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為什么會選在這一天?清明節為什么要祭祖?不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嗎,為什么十五號是中秋節?如此,在每個學生心中種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是學生日常學習的必備要素。以中國漢字為表現素材創作的《三十六個字》《中國的十二屬相傳說——用甲骨文做游戲》《水墨漢字繪本》等,以地方方言為創作素材的《一園青菜成了精》《月亮粑粑》等,均是與漢字有關的繪本中的經典。

另外,神話傳說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此類繪本中有《龍的傳說》《九色鹿》《尾生與金魚》等,講述傳統建筑的繪本《四合院里的小時候》《北京——中軸線上的城市》等,解讀傳統藝術的繪本《墨·中國藝術啟蒙系列“看懂的名畫”》系列、《八音的秘密》等。學生閱讀影響深遠的古代神話故事,更好地了解歷史典故的出處、天文地理知識以及生活的風情習俗。

這些繪本都被教師們精選出來列入校本閱讀課程的書目,通過閱讀課程指導學生“讀出門道”,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2)以傳統藝術為表現形式的繪本

以傳統藝術為表現形式的繪本,包括以布藝為表現形式的《烏龜一家去看?!?,堪稱剪紙藝術品的繪本《梁山伯與祝英臺》,受到中國傳統漆器的啟發創作的繪本《別讓太陽掉下來》。它們都是借助中國民間藝術的元素,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對讀者進行傳統藝術熏陶。

2. 精選“學科”繪本,進行學科知識的鞏固與延展。

參與繪本篩選的教師來自不同的任教學科,因而常常會自然而然地以任教學科的視角對繪本進行審視與選擇。

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選擇了《你別想讓河馬走開》,引導低年級學生通過閱讀加深對教材內“禮貌的力量”的理解,《大衛上學去》這本關于尊重、鼓勵與愛的故事,通過大衛上學的故事,增強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語文教師選擇《蚯蚓日記》,配合課內應用文寫作的指導與練習,讓學生體會蚯蚓日記的內容,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長大后做什么》這個關于成長中夢想的故事,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夢想進行思考;結合數學學科認識鐘表的學習,數學教師選擇了《金老爺買鐘》;音樂教師選擇《鼴鼠的音樂》,向學生描摹了音樂的魅力……

(二)開展學科融合視野下的繪本閱讀研究

繪本是“畫出來的書”,其構圖巧妙、造型生動、色彩優美,對學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富含節奏的韻律,幽默和諧,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帶著好奇的心情融入繪本的故事情境中。繪本作為一種美好的課程資源,它蘊含著知識的傳遞、美學的浸潤、哲學的啟迪、品格的塑造,更有文化的傳承。與各學科教材相比,繪本有更大的教育教學延展性和黏合性,它可以在同一領域不斷向縱深方面進行延展,也可以橫向與其他領域發生關聯,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從而發生意料之外的有趣效果。因此,繪本課程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實踐探索,給教師的常規教學注入了催化劑,使之產生更大的創造力。

1. 學科融合視野下的繪本課堂教學實踐

繪本是教學資源和素材,是為教學服務的。繪本包羅萬象的特點,使繪本閱讀活動能夠達成不同學科教學的目標。每一個學科教師教繪本,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元認知和本學科的教學手段。面對同一本繪本,不同學科的教師挖掘本學科教學的元素,形成突出學科特色的閱讀教學方案,這是一個很有創新性,同時也是很有挑戰性的嘗試。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擅長采用朗讀、角色扮演等方法,數學教師有推理演算的手段,美術教師也會設計創作體驗的活動等。

例如繪本《小鼓兒噠噠響》的閱讀教學設計中,語文教師制訂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能夠根據故事發展的情節,感受人物之間情感的變化過程,并能運用詞語表達出這種情感;二是根據故事情節,揣摩人物內心世界,體會情感,創編人物對話,提高表達能力。共同執教這本書閱讀的美術老師,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欣賞繪本繪畫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水墨技法表現北京的胡同。語文、美術共同的教學目標是情感方面的:通過咚咚的鼓聲,帶領學生返回那個灰瓦紅墻的年代,感受街坊鄰居間的親切和熟絡,人與人之間滿滿的善意,體會四合院中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誼。課堂實踐證明,這樣的學科融合的繪本閱讀課,更好地挖掘了師生的發展潛能,對師生的素養提高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學科融合視野下的繪本閱讀實踐活動

參與繪本閱讀課程研究的教師,努力打破學科壁壘,設計促進學科間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的閱讀實踐活動,力求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閱讀繪本的同時,觀察、理解、推理、審美、聯想和想象、語言表達、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綜合素養的形成。

(1)“小主播”講繪本。在師生共讀賞析繪本后,學生運用語文朗讀方法模仿教師練習講繪本,然后讓中高年級的學生走進低年級班級,嘗試在閱讀課上做“小主播”,將自己剛學習過的繪本講給低年級學生聽。教師也可以選出口齒清晰、講解清楚的學生,利用校園廣播講給全校學生聽……“小主播”講得津津有味,聽故事的學生聽得興致盎然。例如,給低年級的學生講《小魔怪要上學》,通過這個關于成長與熱愛的故事,不僅讓低年級學生明白上學的意義,還提高自身對學習的熱愛。

(2)“小工匠”做道具。繪本故事中常常涉及一些與故事相關的物件,這些食品類、玩具類、衣飾類等物件既與故事情節密不可分,又常常是學生的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對這些物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如學完《牡丹小仙人》做一做故事中的糖葫蘆、風車,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技術應用能力。

(3)“小畫家”畫插畫。在閱讀繪本時,美術教師引導學生用美術的眼光欣賞繪本插畫,進而讓學生運用繪畫方法和技巧畫一畫繪本中的場景,甚至可以進行想象補白繪畫,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了培養。

(4)“小導游”揚傳統。在學習了關于古代建筑、文物等傳統文化主題的繪本后,學生將學到的繪本中的知識梳理后,利用學校組織的社會大課堂活動游覽名勝古跡或博物館的契機,作為“小導游”講給同伴或游客聽。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學生在講述過程中提高了交流能力,鍛煉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文化自信。

通過繪本閱讀課程的研發與實施,學校的課程體系更加完善,課程內涵建設走向深入,在市區級課程建設成果評比中獲獎。伴隨著繪本閱讀課程實施,教師們的相關教研活動也逐步由淺入深,學科實踐、學科融合的意識不斷增強,教研能力、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少教師在市區級評優課、論文評比中喜獲佳績。更加令人驚喜的是,繪本閱讀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日益增長,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閱讀能力、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鄧玉秀.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繪本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20(4):63-65.

[2]王艷霞.基于傳統文化啟蒙的“中國風”繪本閱讀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究[J].小學語文教學,2022(1):33-37.

[3]姚穎.跨學科整合視角下的小學繪本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育科學研究,2018(11):88-92.

作者簡介:孔瑋(1974~),女,漢族,河北衡水人,北京市石景山區廣寧村小學,研究方向:學校課程建設。

猜你喜歡
主題閱讀學科融合繪本閱讀
多元互動,開展主題閱讀
初中英語教師開展主題閱讀的實踐分析
基于項目的中學學科知識融合路徑探析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探索
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探究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統整 比較 聯結
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