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地區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簡介

2023-08-24 06:24
南方農業 2023年5期
關鍵詞:鞍山間距大豆

高 靜

(鞍山市千山區東鞍山街道農業服務中心,遼寧鞍山 114000)

穩糧、擴油是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穩定糧食生產、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是農業調整的重點方向。大豆和玉米分別是遼寧鞍山地區種植面積最廣、總產最多的糧食作物,如要進一步增加產量,又要兼顧兩者的種植面積,就需要改變當地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鞍山地區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嚴守耕地紅線,始終保證糧食播種面積在21.33萬hm2以上,產量140萬t以上;在不減少玉米播種面積的前提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此背景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逐漸得以發展完善。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集中支持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因此,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是實現穩糧食、增產量的有效途徑。

雖然近幾年鞍山地區在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實際操作中還是存在農戶思想觀念傳統、種植觀念落后、技術操作不規范等問題。為使更多的種植戶了解掌握應用此項技術,需要就該技術的優勢、技術要點等開展深入分析并宣傳推廣,可從根本上解決大豆和玉米種植中存在的耕種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問題,節約了土地和肥料,實現大豆及玉米的雙豐收。

1 技術優勢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即為在相同的耕地上同時進行玉米和大豆的種植[1]。在田間先種植玉米,之后利用玉米植株之間的空隙種植大豆,實現了土地及光照資源的充分利用;二者采取寬窄行種植、形成帶狀結構,采用機械化作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空間及成熟時各株間的光照條件等,均可對其產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此種植方式更能適應我國現代化機械化耕種趨勢,大大縮短了傳統模式的耕作時間,從而提高了農作物種植的經濟效益[1]。

1.1 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玉米與大豆進行帶狀復合種植,可以在有限的耕地資源上實現玉米、大豆的同時種植,在不增加耕地面積的基礎上采取獨特的帶狀復合結構種植,實現2種作物的豐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種植效率,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

1.2 提高了耕地地力水平

大豆是一種典型的生物固氮作物,其體內所需要的氮量中,大豆固氮作用提供的氮占比達到了30%,且大豆的固氮作用也利于提高氮磷肥的利用率。由此可知,通過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對土壤中的氮素進行吸收利用,利于降低施肥成本,提高地力水平。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中,通過大豆的固氮作用不僅可以為大豆的生長提供氮源,還可供給玉米生長中所需要的氮源;而玉米在生長中根部分泌的酸性物質能將土壤中不能被植物吸收的物質分解,為大豆提供更多可吸收的養分。整體來說,通過玉米、大豆的帶狀復合種植,提高了耕地的地力水平,利于玉米、大豆的增產增收。

1.3 實現了玉米、大豆作物間的生長互補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保證了玉米播種面積,且大豆與其形成互補的種植生長方式,此種模式下,玉米的莖稈可以為大豆提供遮陰的效果,降低大豆病蟲害發生的幾率,利于大豆的高產。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2 種作物之間形成良好的鑲嵌生態模式,玉米的受光由單一凈作模式下的平面受光轉為立體多面受光,每行均發揮出很好的邊際優勢,在玉米不減產的基礎上可實現大豆增產1500~2250 kg·hm-2的效果。

1.4 提高了農戶種植積極性

玉米、大豆的帶狀復合種植,不僅有利于種植戶的增產增收,而且有利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國家穩定糧食生產及提升大豆產量。按照國家穩糧、擴油的農業結構調整方向,遼寧省2022年進一步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全面推廣優質高產高蛋白大豆,部分地區推廣了油料大豆,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耕地優勢,全面發展多種種植模式。農業生產的根本就是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種植模式,2022年遼寧省加大了對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補貼,嚴格按照補貼標準、玉米大豆實際種植面積開展補貼工作。由此可知,此模式的推廣,不僅實現了增產增收,還可獲得國家補助,激發了廣大農戶的積極性。

2 技術要點

2.1 耕地選擇、準備

推廣玉米、大豆的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時,首先是科學選擇地塊,要求地勢較為平坦、土質疏松透氣,充分整平地面,清理干凈土層中的雜物,耕作層深度控制在約20 cm,之后備播[2]。

2.2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中,一定要注重品種的選擇。玉米品種選擇上可根據鞍山當地的實際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一般以株型緊湊或者半緊湊、株高較矮、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強、早熟或者中早熟、適合機械化收獲的品種為好,要求穗上部葉片與主莖之間的夾角在21°~23°,結合鞍山實際,可選擇農大372、豫單9953 等品種。大豆品種選擇上以耐密植、耐蔭、抗倒伏能力強、分枝少且主莖結莢數多、中晚熟、不易炸莢、適合機械化收獲的品種為好,結合鞍山地區實際,可選用齊黃34、石豆936 等品種。要求大豆的成熟期晚于玉米,可以充分利用成熟后玉米葉的遮光作用而實現豐產。

品種確定后,在播種前精心選擇沒有病蟲害發生、個體飽滿、色澤健康的種子進行曬種、拌種處理[2]。一般曬種3 h 左右,利于提高發芽率。之后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及抗倒伏效果,建議進行藥劑拌種處理。一般選擇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進行玉米種子的拌種,用量為玉米種子1 kg 拌和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15 mg 左右。大豆種子的拌種藥劑可選擇根瘤菌制劑、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等。拌種完成后盡快完成播種。

2.3 播期的合理調整

結合氣候條件及品種特點等,確定適宜的播期,盡量縮短2 種作物共同的生長期,尤其是生殖生長共同期,以確保其長勢、取得高產[3]。一般玉米播種時間在適播期內宜早,大豆在適播期內宜晚,具體的結合實際氣候而定。結合鞍山地區實際,玉米、大豆的播種可同時進行,可選擇一體化專用播種機對大豆、玉米同時進行精量播種,實現播種施肥一體化,也可選擇不同的機械、更換播種盤等方式分開進行。

2.4 適宜株間距確定

在適合的品種搭配基礎上,合適的間距有利于實現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高產。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及所選品種的特點,做好行距、株距等參數的具體設置,一般控制玉米密度為單作模式下的80%以上、大豆密度為單作模式下的70%以上。目前主要采取寬窄行種植模式,涉及到的類型很多,如2 行玉米+4 行大豆,或4 行玉米+6 行大豆等[4]。間距控制在能使正常的農業機械進去操作即可。一般的農用機械設備都能夠在150 cm 的寬行距下正常耕作。通過控制合理的間距實現農業機械收割,大大節省了耕種時間,提高了耕種效率。

1)擴大作物的間距。即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下,利用植株的生長特性采取寬窄行播種的方式,將玉米與大豆的間距適當擴大,而玉米之間的間距適當縮小。目前鞍山地區一般選擇大豆2 行+玉米4行的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寬行在150 cm 左右,寬行內播種2 行大豆,行距在40 cm 左右,播深3~4 cm;窄行40 cm 左右,播種玉米2 行,播深4~5 cm,大豆行與玉米行保持距離50 cm 左右;此種模式下可以推廣機械化。適當縮小玉米之間的間距,玉米種植密度較單獨種植模式下稍有降低,但是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擁有邊行優勢的玉米產量沒有明顯變化,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大豆的豐產[5]。

2)縮小作物的株距。即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對小行之間的行間距、玉米與大豆的穴間距等進行適當縮小,可實現種植密度的整體增加,最大化取得豐產。具體的間距及穴距可結合地塊及所選玉米、大豆品種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鞍山地區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玉米播種密度在7.5 萬株·hm-2左右,單株玉米之間的株距控制在20 cm,每穴種植1 株玉米;大豆播種密度為15萬株·hm-2左右,穴距控制在20 cm 左右,每穴保留2株大豆,玉米與大豆之間的間距控制在12 cm 左右。

2.5 科學田間管理

2.5.1 控旺防倒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大大增強了玉米的邊際效應,倒伏減產的風險大。一旦發現大豆、玉米植株有旺長趨勢,則需要在玉米處于大喇叭口期、大豆剛開花階段分別選擇矮壯素、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300~750 g·hm-2等葉面噴霧,可以對株高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提高植株抗倒伏的能力[2,6]。

2.5.2 科學施肥

施肥時要對玉米、大豆進行統籌,根據土壤的肥力水平及帶狀復合種植的目標產量等來確定施肥方案。對于玉米,施氮量與玉米單獨種植模式一致,一般為240~360 kg·hm-2,可選擇氮含量滿足要求的玉米專用控釋復合肥。對于大豆,施入平衡復合肥(氮肥含量14%的復合肥150~375 kg·hm-2)。播種時全部作為基肥施入,播種、施肥機械化一次性完成。玉米施肥器在玉米帶兩側20 cm 左右的位置開溝,或者在行間開溝,大豆施肥器在大豆帶內的行間開溝施肥。

2.5.3 防除雜草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雜草的防除策略為“封定結合”,以芽前封閉除草優先,使苗后雜草防除的壓力有所緩解。苗后的除草關鍵期在剛出苗1~2 周內。雜草防除需要結合田間雜草的類型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除草劑。播種后到出苗之前這段時間,如果田間雜草主要為禾本科類時,封閉除草的藥劑選擇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等;如果雜草類型為單子葉與雙子葉共存,則封閉除草的藥劑選擇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劑等噴霧。如果田間芽前除草未取得較好的效果,則在玉米、大豆植株出苗后盡早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對莖葉進行處理,一般以大豆處于2~3 片復葉、玉米處于3~5 葉、雜草處于2~5葉時防治為好。

結合田間雜草實際情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藥劑,要求遵守安全間隔期、杜絕長殘留除草劑的應用。按照說明書要求的劑量實施,如果土壤內有機質含量低于3%,則以藥劑適合劑量的底限值進行噴藥;如果有機質含量≥3%,則以藥劑適合劑量的高限值進行噴藥。選在無風、最低氣溫≥4 ℃的晴天10:00之前、16:00 后進行防除,效果最佳。只要把握好噴灑用量和時間,就可以有效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從而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

2.5.4 病蟲害防治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要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以免農作物遭受外界因素侵害。在玉米生長期間,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可利用赤眼蜂等天敵生物進行防治,也可以在玉米上噴灑辛硫磷顆粒劑750~1500 g·hm-2等進行防治。大豆在生長期間易生豆桿黑潛蠅,要及時關注、提前預防,可以噴灑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75%滅蠅胺等藥劑進行防治,每周噴1次,連噴2 次。另外,在種植過程中還要注意蜘蛛、蚜蟲等蟲害的防治,噴施相應藥劑避免損害玉米、大豆秧苗[6]。

2.6 適時收獲

玉米、大豆的收獲期不同,復合種植時,需要結合實際成熟情況分別進行收獲[7]。大豆黃熟期到完熟期之間、玉米黃熟期可以進行收獲。大豆的收獲標準:葉片豆莢變褐,豆莢飽滿,手搖大豆莖桿有“嘩嘩”的響聲,此時及時收獲,盡快脫粒曬干儲存。玉米的收獲標準:籽粒變硬,植株變黃,果穗苞葉干枯,中部籽粒上乳線消失,籽?;砍霈F黑色層,此時及時收獲、曬干、儲存。收獲時采用機械化收獲。

3 結語

在實際生產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優勢已經突顯:節約耕地、穩糧增產、增收等,有著很好的種植效益,且可以實現土壤條件的改善,促進各地農業穩定發展。鞍山地區未來將繼續響應國家穩糧生產、擴種大豆的政策,進一步在確保玉米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優質高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因地制宜進行種植結構的調整。推廣該模式需要掌握和利用好當地的自然資源條件,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品種,應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確保鞍山地區玉米和大豆的產量。

猜你喜歡
鞍山間距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鞍山烈士紀念館
高速公路指揮中心小間距LED應用探討
等比數列前n項和(一)教學紀實
算距離
鞍山“網格式”服務解難題
鞍山的新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