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形式

2023-08-24 04:39李冬青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4期
關鍵詞:心理課應用方式課堂導入

李冬青

摘要:課堂導入作為心理健康活動課的起始環節,是一節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設計巧妙的導入活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會出現導入時間過長,導入與主題無關,內容不符合學生身心特點,沒有創新點等問題。通過對數十篇優秀教學案例的分析,歸納出課堂導入的幾種形式以及應用場景。

關鍵詞:心理課;課堂導入;應用方式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4-0029-04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又稱心理輔導活動課程,是我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發展性輔導形式[1]。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第一條明確指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課堂導入的作用和目的

要上好一節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要需要組織好課堂活動的三個主要部分:課堂導入,主題活動,課堂總結。這三個部分相輔相成,每個部分都有相應的教學計劃,環環相扣,達到課程設置的教學目標。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闭n堂的導入環節奠定了整節課的基調。雖然導入部分平平并不一定就意味著一堂課不優秀,但是一個設計精良的導入活動能夠事半功倍,對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非考試學科,比較容易被學生輕視,出現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其他學科作業等不集中注意力的情況。加之心理課的內容不像語文、數學等學科,一堂課過后可清晰地列出所學的知識點:如上完一節英語課,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學了幾個新單詞,掌握了幾種新語法。而心理課以體驗和感悟為主,有些教學內容難以量化,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在心理課上吝嗇于投入。因此,課堂導入的設計非常重要:有趣的、新穎的導入活動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活動中。

(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課堂導入作為課程的起始環節,需要構建起整節課的框架和基調。如果一節課一開始就課堂紀律混亂,學生不聽講,教師授課隨意,教學效率自然會大打折扣。而一段設計精簡的課堂導入活動不僅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快速讓學生從課間休息狀態平穩地過渡到上課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進而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2]。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心理健康教育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我探索,解決自身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更加需要學生的參與,因此,營造輕松、安全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如果在課堂伊始,教師隨意切入,課堂狀況亂七八糟,學生的心理狀態就不容易調動,也就不愿意在課堂上敞開心扉,完成與課堂主題相關的分享。因此,需要適宜的課堂導入,促使學生快速地投入課堂環境中,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奠定課堂氛圍的基調,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自我探索。

二、課堂導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一)課堂導入的時間過長

一節課的時間非常有限,小學35分鐘,中學40分鐘。在這有限的時間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體悟,因此需將大部分時間分配在主題活動中,課堂導入和課堂總結并不會占用太多的時間。但是有的教師在導入活動中花費時間過長,導致無法在課堂時間里完成教學計劃;有的教師甚至在發現學生喜歡導入活動中的游戲后,直接讓學生在課上繼續玩游戲,讓導入活動代替了主題活動。導入活動在課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為授課教師,應該在課前預先設定好各個環節的時長,合理規劃時間,更好地掌握整節課的進度。一般來說,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導入活動在5分鐘左右最為適宜。

(二)課堂導入與主題活動關聯性不大

心理健康教育課內容豐富,課堂內容選擇范圍較大。而這非??简灲處熃M織素材的能力:恰當的導入活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但導入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也會造成如使用不當,前后環節沒有邏輯關聯等問題。

比如在心理課中使用較多的導入游戲——“大風吹”。該游戲讓有對應特征的學生起立,目的主要是活躍氣氛,推動課程主題活動。但部分教師使用“大風吹”僅僅是因為其規則簡單,容易操作,并不考慮游戲內容與主題活動之間的關系,這樣,活動結束后學生只是覺得玩了游戲,不能將活動期間的感受遷移到主題活動中,達不到導入環節應有的作用。這種為了導入而導入的做法會影響課堂的整體節奏。

(三)課堂導入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了解學生是有效組織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需要“備教材”,更需要“備學生”?;A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涵蓋了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年齡跨度大,身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年段的學生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也不盡相同。加之課堂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雙方的投入和互動,因此教師設計的內容需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沒有了解并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特點的導入活動。比如在討論有關“偶像”的話題時,有的教師在導入過程中會通過展示明星照片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所選的卻是教師熟悉而學生不熟悉的明星,或者是選用了爭議較大的明星,這樣不僅沒有引起學生的共鳴,還會適得其反,讓導入活動無法順利進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還有上文提到的“大風吹”導入游戲,在小學或者初中低年級的學生中會較受歡迎:學生參與度高,課堂互動效果好。但在初中高年級或者高中課堂上,則會出現學生不愿意配合老師,互動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情況。

(四)課堂導入內容缺乏新意

在心理課發展過程中,教師們設計出了很多經典的導入活動,它們規則簡單、容易上手、適用范圍廣,比如“烏龜與烏鴉”“抓手指游戲”“數字炸彈”“大風吹”等。上述活動幾乎可以運用到各種類型的課程當中,因此有的教師為了省時省力,會重復使用這些活動。學生可能在開始時會比較感興趣,但是使用次數多了,便會覺得索然無味,令導入效果受到影響。

三、課堂導入的形式創新

好的導入活動就像跳水比賽中的跳板,給學生提供有力的支持,讓他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獲。筆者翻閱數十篇優秀教案發現,每一節課都有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導入活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教學情境。

不同主題的課程選用的導入活動不盡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導入形式。

(一)熱身游戲導入

顧名思義,熱身游戲類似于體育比賽前運動員的熱身運動。此種導入活動是心理課當中運用最廣泛的導入方式之一,目的是讓學生盡快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將自己的身心放開,為接下來主題活動的分享做鋪墊。

不同的熱身游戲在不同形式的課程中有不同的作用。在團體輔導類的課程中,它的設計可以與后續的主題活動有關,也可以不設定明確目標,僅僅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并創設輕松、安全的環境。此類課堂導入需要有方便活動開展的空曠場地。比如經典的熱身游戲“松鼠與大樹”,它既有同伴之間的競爭,也有協作。因此該活動既可以運用在團體剛剛形成的初期,幫助學生彼此熟悉,也可以運用在團體中期的活動中,只作為熱身運動,活躍氣氛,不強求與后續課堂內容的聯系。

除了團體輔導之外,在其他形式的課堂中,熱身游戲的設計需要與主題活動緊密聯系,這樣更容易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促進教學效果。比如在情緒管理專題“面對心中的暴風雨”一課中,教師使用“天氣預報”游戲進行導入。游戲規則是學生用肢體動作來播報各種氣象。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將游戲中的氣象和情緒聯系起來:“天氣預報游戲到此結束。天氣或晴或陰,就像我們的心情。比如晴天像什么天氣(預設答案為快樂)?陰天呢(預設答案為郁悶)?雨天呢(預設答案為難過)?暴風雨呢(預設答案為生氣)?我們希望每天都是藍天白云,每天過得都很開心,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常會有陰雨天,甚至出現暴風雨。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如何面對各種消極情緒,即如何面對我們心中偶爾會出現的暴風雨?!苯處煂⑻鞖獾淖兓c個人情緒相互聯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各種情緒表達的不同方式,繼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二)直接導入

直接導入指的是不利用任何素材,直接用簡潔的語言引入主題。它以最快速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探索熱情。運用此種導入活動,可以加快課堂進度,把更多的時間運用在主題活動的分享上,給學生更多體會、感悟的機會。

比如在生命教育專題的“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一課中,教師就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引出課題:“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課以前,我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沒有很好地正視過自己的生命?如果沒有,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的生命,來思考如何才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敝苯訉刖褪情_門見山,直接引出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就聚集于主題,跟著教師的思路,進入到課堂活動中。

(三)提問導入

提問導入指的是教師通過提出與主題相關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進入主題。在心理課上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為主題活動的開展做出有效的鋪墊。在提問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所提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相關,并幫助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深入的、遞進式探究[3]。

比如在人際交往專題“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課中,教師在課前設置了幾個關于贊美的問題:“你有沒有被贊美過?當你被贊美時心情如何?你有沒有贊美過別人?當你贊美別人時你的感受如何?有誰從沒有贊美過別人?如有,請說說你不贊美別人的原因?!蓖ㄟ^對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和分享,讓學生回顧自己贊美他人和被贊美的生活經驗,為后續主題活動——討論贊美的作用與藝術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四)案例導入

案例導入指的是選取生活、學習中常見的事例進行導入。案例導入的形式多樣,可以通過教師直接闡述,也可以通過學生的現場演繹來呈現。案例的選取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是一些經典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也可以改編在班級中實際發生的故事,還可以是教師在咨詢過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的改編。分享案例的目的是為讓學生能夠有話說,有所感悟。在心理課上運用此種導入方式,可以很好地喚起學生之前的生活經驗,為課堂主題活動中的分享做好準備。

比如在生活輔導專題“精明一族反擊戰”一課中,教師就運用身邊同學的例子進行導入,迅速抓住了同學的眼球:“好東西大家都喜歡,但并不是每樣好東西都是買得起、必須買的。每次逛街,總覺得自己口袋不夠飽滿,眼睜睜看著心愛的‘東西離我遠去。真羨慕同班的吳小慶,每個月光零花錢就有500大洋,平時穿的、用的,哪樣不是名牌!什么新潮買什么,從來不用擔心沒有錢花。

這是一位同齡人的心聲,同學們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感受嗎?”教師運用同齡人在零花錢使用上的現狀,引出這節課“如何做到理性消費”的主題。

(五)多媒體素材導入

多媒體素材導入指的是教師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素材進行課堂導入。隨著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多媒體素材導入在近幾年的心理課堂中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多媒體素材的運用極大豐富了課堂的選擇,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多媒體素材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素材播放前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素材,也可以在素材播放結束之后進行提問,完成導入活動和主題內容的銜接。

比如在學習發展專題“上課這回事”一課中,教師就用到了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進行導入:“今年9月,喜羊羊進入羊村學校,開始上小學了,讓我們偷偷去看看他們是怎么上課的(播放《喜羊羊》動畫片段,學生交流喜羊羊的上課表現)。喜羊羊和你們一樣是一年級的學生,所以他還不是很清楚上課時應該怎么做,今天我們一起通過游戲來了解一下吧!”通過視頻的形式,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將視頻中羊村小朋友上學的場景遷移到自己生活中,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再比如在生命教育專題“生命的四季”一課中,教師運用了四季的風景圖加上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導入,讓學生感悟四季的變化,進而與人生的幾個階段進行類比,順利地引出關于生命的話題。

(六)自我袒露

自我袒露的導入方式指教師在課堂伊始就主動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與感受。在心理課上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導入,可以快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平等、輕松、安全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更多地進行課堂分享。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分享的事例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便于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快地進入角色。

比如在自我認識專題“解心結”一課中,教師對學生袒露心扉:“同學們,其實老師這幾天的情緒不太好——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普通話考試了,由于前兩次都沒有通過,我心里一直很緊張,有些忐忑,想到之前的‘失敗,又有些低落。有誰能幫助我嗎?”在學生們提出各種建議之后,教師繼續補充:“非常感謝大家幫助我,解開我的心結。之所以說起這件事,是因為我在上課前產生了聯想——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解心結?!苯處熗ㄟ^自我暴露,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積極主動提出建議或者分享經驗,打開心扉,順利推進課堂內容。

四、總結

課堂導入雖然在一節課中只占據了幾分鐘的時間,但是作為課堂的起始環節,需要教師重視導入活動的設計。形式恰當,內容新穎的優秀課堂導入活動既能營造開放、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讓整個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也能帶給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蔣薇美. 怎樣上好心理課[M]. 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16.

[2]劉丹. 視頻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研究[D]. 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9.

[3]陳曉芳. 中小學心理課堂導入策略[J]. 江蘇教育,2022(48):38-40.

編輯/黃偲聰 終校/石 雪

猜你喜歡
心理課應用方式課堂導入
同課異構
心理課片段教學技巧探索
教師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
探討高專計算機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方式
讓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插上翅膀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