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供應鏈的發展路徑探究

2023-08-24 18:44鹿貝貝
中國商論 2023年15期
關鍵詞:發展路徑供應鏈

摘 要:數字經濟時代對供應鏈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依托數字化核心技術賦能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以外,還要借助新型數字化平臺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使其帶動國民經濟獲得更快增長與發展,開展數字經濟時代下我國供應鏈發展路徑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聯系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對我國供應鏈行業發展情況及顯露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從數字新基建、供應鏈強鏈補鏈、打造新型數字平臺、穩定供應鏈發展根基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有效供應鏈數字化發展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經濟時代;供應鏈;制造業供應鏈;發展路徑

本文索引:鹿貝貝.<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5):-061.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8(a)--04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信息,2012—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至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1.6%提高至39.8%,2021年數字經濟增長規模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是2012年的4.09倍、1.84倍。新型基礎建設的提速,使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加快融入工業、醫療、交通、農業等領域,在促進這些產業進行數字化升級轉型的同時,數字化供應鏈建設發展愈發先進完善。然而從實際來看,我國數字化供應鏈存在諸多問題,需立足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實際,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對數字化供應鏈進行建設和優化,為新時期國民經濟發展賦能[1]。

1 數字經濟發展態勢

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21年以來我國GDP同比增長速度小幅回落振蕩,第一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長5.0%,第二季度DGP兩年平均增長5.5%,呈現出較好的經濟復蘇態勢。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恢復較快,尤其是第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4%,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為近幾年同期的最高水平;服務業也在穩步恢復,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7%,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3.0%,在外需強勁和內需優化協同配合下,我國公共財政收入得到明顯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新冠疫情之前。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不斷加深,數字強鏈穩鏈成為重要方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5月,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5%,產業數字化的加速轉型也使網絡零售市場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7月快遞業務量已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對于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前者依然為穩定外貿的重要力量,后者則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新鮮活力,為數字經濟朝著縱深方向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

2 我國供應鏈行業發展情況及顯露問題

2.1 發展情況

我國供應鏈行業發展情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涵蓋從生產制造到流通消費的全環節服務。以快遞物流企業為例,供應鏈是基于所服務目標市場企業客戶提供的外包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和組織內外部資源進行落地運營的綜合服務,涵蓋了生產、制造、流通、消費全部環節。隨著物流企業整合資源和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供應鏈聯通壁壘也被徹底打破,通過供應鏈為客戶提供計劃、采購、交付、售后全程服務,使企業運營效率和成本均得到優化。另一方面,供應鏈市場增速比較快。2020年,我國供應鏈物流市場規模約為1.79萬億元,隨著經濟雙循環發展和數字經濟的持續滲透,供應鏈物流服務需求呈現不斷上升趨勢,預計未來五年供應鏈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12%,到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可以達到3.14萬億元,如圖1所示[3]。

2.2 顯露問題

現階段,我國供應鏈發展顯露出以下問題:(1)上下游協同開展工作困難重重。供應鏈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協調統一的整體,只有促進上下游高效協同發展,才能有效地利用供應鏈上的各項資源,但是傳統供應鏈信息技術應用較為落后,上下游企業溝通聯系存在滯后,特別是在參與決策制定方面,未能從整體宏觀視角考慮優化,最終供應鏈整體成本最優目標無法完成。(2)客戶提出需求無法及時響應滿足。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客戶需求日新月異,無疑對供應鏈快速響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供應鏈主要是以制造為中心的推式供應鏈,客戶處于被動地位,無法滿足其個性化需求,不利于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4]。(3)存在信息偏差滯后情況。供應鏈的構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僅涉及許多企業,還包含眾多產品,通過傳統供應鏈將客戶需求信息傳遞到上游企業需要耗費較長時間,且易受到中間環節影響,出現信息缺失、不正確的情況,不利于上游企業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決策。(4)現有供應鏈應對風險彈性能力偏低。當供應鏈上的任意節點遭受到外部風險沖擊后,整個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會受到影響,不能對風險加強監控、預測、防范,會降低供應鏈運行效率。傳統供應鏈對危機事件管理較為忽略,應對風險能力弱,會影響供應鏈的運行發展,因此需結合實際優化改進,提高數字經濟時代下供應鏈應對風險的能力。

3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數字化供應鏈發展路徑

3.1 通過數字新基建穩定供應鏈基礎

數字經濟時代下的供應鏈發展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比如鐵路運行網絡系統、公路運輸體系、航空樞紐系統等,通過打通世界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絡節點,穩定數字化供應鏈基礎,助力當下數字經濟發展。因此,從數字網絡、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等設施設備入手,建設、完善新基建設施,使之成為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的新方向,積極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通過對新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多元化投資,構成基于新一代數字技術的運營體系,為雙循環體系有效運營發展夯實基礎[5]。

3.2 依托數字技術賦能供應鏈強鏈補鏈

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需要引入數字化核心技術,通過數字技術融入供應鏈研發、生產、物流等環節,真正實現供應鏈智能化管理。依托現有互聯網平臺,將5G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核心數字化技術深度鑲嵌到產業鏈、供應鏈運行體系中,在促進這些技術與產業數據深度融合形成數據資產價值鏈中,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數字智能水平,在資源共享和聯通上下游中補齊短板,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掌控,最終獲得穩定、可持續發展。

3.3 利用新型數字平臺增強供應鏈韌性

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經濟競爭已逐步變成數字化平臺的競爭,側面說明新型數字化平臺打造迫在眉睫,通過構建新型數字化平臺,可以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充分發揮數字平臺處理使用數據資源方面的優勢,通過打通線上線下溝通聯系壁壘,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各個環節真正實現互聯互通,在增進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有效聯動中,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另外,可以建立統一開放的供應鏈數字化共享平臺,依托平臺對線上線下資源數據進行整合、溝通與互動,利用這些數據資源創新優化產業鏈;建立產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平臺加強內部合作,改變數字平臺供應鏈連接方式,打通供給端到用戶端,提升價值鏈和縮短供應鏈,提高整個供應鏈運行效率與質量 [6]。

3.4 以完善支撐體系穩定供應鏈發展根基

數字供應鏈建設和穩定發展需要完善支撐體系的支持,具體表現為數字化專業人才、制度政策體系、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等。對于數字化專業人才,需要結合數字化供應鏈運行實際需要,采用高校培養、內部培訓等方式,為數字化供應鏈運行發展提供更多需要的技術管理人才。在制度政策體系上,政府部門要準確把握與分析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圍繞數字化供應鏈建設發展需求,頒布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制度,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進行賦能。在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方面,依托構建的新型數字化平臺,對整個供應鏈運行進行智能化監測管理,針對供應鏈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出現的問題,通過數字運行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推動供應鏈獲得安全穩定運行與發展。

4 數字經濟時代傳統制造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探究

本文分析了我國供應鏈的發展情況及顯露問題,引入傳統制造業供應鏈數字化發展轉型案例,對數字經濟帶給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發展的契機、困境和措施進行分析,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其他行業供應鏈數字化建設發展提供方法路徑指導。

4.1 數字化轉型迎來契機

數字經濟時代為傳統制造業供應鏈數字化發展帶來的契機有:(1)大規模定制消費需求的出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個性化產品追求越來越多,而數字經濟的出現與快速發展,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在定制產品方面,借助互聯網可以將人們的個性化產品需求有效傳遞給傳統制造業。在完成相關產品生產制作后,生產商可以直接通過電商平臺將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直接跳過了中間商,使生產商到消費者的距離更短,兩者之間的聯系也更緊密。另外,傳統制造業供應鏈上的上中下游企業,可以依托數字經濟構建相應合作關系,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了解、分析潛在消費者的產品需求,甚至可以通過平臺直接與消費者取得溝通聯系,并在此基礎上對產品研發設計方案進行持續優化改進,使生產出的產品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數字化工具的有效利用可以促進上中下游企業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最終以較低的成本完成大規模的產品研發、生產和制作。(2)數字化合作整體降本增效?,F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使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模型等技術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驅動制造業加快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發展步伐,通過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投入力度,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核心技術融入制造業供應鏈的核心領域,使供應鏈各環節信息傳輸反饋速度不斷加快,涉及的供應鏈各環節流通物流成本也會明顯降低,甚至在研發環節能依托數字化技術實現協同創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其進行監督管理,最終在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有效實現制造業供應鏈整體降本增效的目標[7]。(3)云制造消耗富余生產力。依托工業互聯網公眾服務平臺,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互聯互通,在促進優勢互補中取得多贏效果。同時,云制造模式的引入可以為小微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提供較大助力,尤其是在技術短缺、營銷方案等方面,有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支持,可以為其提供從研發到營銷整體環節的方案幫助,進而取得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經營利潤的效果。另外,通過云制造平臺發布的采購信息,能依托大數據技術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在加快推進智慧制造產品進程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2 數字化轉型面臨困境

數字經濟時代,傳統制造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境有:(1)數字化轉型需要較高的資本投入。傳統制造業開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發展工作需要投入較多資本,尤其是在通過供應鏈促進上下游信息共享方面,雖然通過傳統供應鏈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制造業帶來較多隱形價值,但是數字化供應鏈的建設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而現有制造業企業不具備全鏈條數字化的能力,特別是小微企業,供應鏈數字化建設能力比較薄弱。(2)數字化專業人才較為欠缺。傳統制造業在開展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時,要有更為專業的數字化人才提供支持,特別是復合型數字化人才的加入可以提高數字化供應鏈運行效率。但是受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發展時間較短的影響,支撐數字化供應鏈運行的專業化人才較為稀缺,再加上人才激勵機制較為欠缺,導致數字化人才成為制造業供應鏈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最大障礙。(3)獲得高端信息支持較少。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加快了全球供應鏈進程,而一些傳統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還處于較為低端的位置,無法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尤其是在產業結構上,這些傳統制造業的主要業務是代加工與組裝,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也較少,無法拓寬其發展價值鏈。比如,對兒童玩具進行生產制造,涉及的供應鏈環節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倉儲運輸、訂單處理等,我國傳統制造業只是在生產制造這一環節創造較低的價值,而產品研發設計這一價值較高的產業鏈環節在國外,難以實現資源共享,也不利于數字化供應鏈的形成與發展。

4.3 數字化發展有效路徑

在準確把握數字經濟時代傳統制造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境后,可以結合實際采用有效措施,推動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獲得數字化轉型發展,具體措施包括:(1)推動供應鏈從點到鏈的數字化升級。對傳統制造業供應鏈進行數字化升級,需要從整體角度入手,進行統籌規劃,實踐中要積極引導供應鏈上的上中下游企業之間增強溝通聯系,在大力開展合作中,逐步完成供應鏈數字化發展的轉型。中小微型制造企業,可以邀請其加入云制造平臺,在平臺上獲得更多優勢資源,再參與到智能協同制造中,加快自身工藝技術優化創新,中小微制造企業設備開工率和企業收入水平也能獲得同步提升。大中型傳統制造業企業,可以嘗試從點到鏈的漸進式數字化升級,要將重點放在關鍵環節上,比如將虛擬仿真和人工智能數字化技術引入研發設計環節、在生產車間引入大數據技術實現智能監控運行、借助現代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產產品質量進行模擬檢驗等,隨著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成熟經驗的不斷增多,傳統制造業數字化供應鏈也會盡快形成,提高整體行業競爭力。(2)構建數字化專業工作隊伍。傳統制造業進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還需要更多專業數字化人才提供支持,而要滿足這一需要,就要采用多種措施加強相應人才培養訓練。實踐中,一方面,可以采用校企合作、院企協同等方式,對供應鏈數字化專業人才進行集中培養,圍繞企業供應鏈數字化運行管理內容及工作能力,組織開展各類實踐訓練活動,讓培養人才在參與過程中學習掌握更多工作技能,最終為制造業數字化供應鏈運行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提供更為豐厚的物質精神條件,比如較高的薪資待遇、定期的進修學習、加強人文關懷等,吸引更多國內外相關人才的積極參與。同時,將注意力放在核心工作隊伍打造上,為我國傳統制造業數字化供應鏈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此外,還要積極鼓勵供應鏈數字化人才開展跨區域、跨行業和跨企業流動,以實現對各自優秀技術與經驗的學習與借鑒,為數字化供應鏈協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8]。(3)加大創新力度,實現供應鏈閉環演化??紤]到一些傳統制造業供應鏈較長,涉及環節較多,開展供應鏈數字化建設工作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人才。同時,上下游信息共享難度可能有不可跨越的鴻溝,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展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工作時,可以從科技創新角度入手,尋找新突破口,尤其是本身就具有一定研發能力的制造業企業,應進一步加大自身研發投入力度,打破供應鏈上游環節受到發達國家控制局面的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對整個供應鏈條實施自主控制,在促進供應鏈從長鏈、復雜鏈向閉環供應鏈轉變中,實現制造業供應鏈全面數字化。另外,傳統制造業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核心企業及其他企業信息,比如企業采用談判的方式與核心企業簽訂合作共贏協議,在尊重這些企業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制造業企業供應鏈數字化發展進程[9]。

5 結語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企業供應鏈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在促進信息流、資金流等進行高效流通運轉方面,需要融入現代數字化技術打破供應鏈核心環節與溝通聯系壁壘,使整個供應鏈上中下游溝通協作更為緊密。在促進各項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降低供應鏈整體運行成本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具體實踐中,加強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就要對數字經濟帶給數字化供應鏈建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全面細致地了解,并結合實際情況,從加強新基建建設、培育數字化人才隊伍、加強創新實現供應鏈閉環等層面入手,完善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供應鏈服務,要引起極大關注,執行時可以融入現代先進技術手段,使開展的數字化供應鏈服務更為便捷、高效與靈活,最終有效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劉一騰.數字經濟驅動中國制造業升級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李征.美國對華“全政府”科技遏制戰略與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李鑫.數字經濟背景下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轉型升級策略[J].山西農經,2023(2):130-132.

李美羽,王成敏,朱艷新.數字經濟下生鮮供應鏈創新機理與路徑[J].商業經濟與管理,2021(11):21-33.

邵軍,楊敏.數字經濟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 推動機制與路徑選擇[J]. 南京社會科學,2023(2):26-34.

李丹.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問題與提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17):52-54.

許正中,行偉波,梁云燕.數字時代的大國經濟博弈:模式變遷與發展戰略[J]. 全球化,2023(1):19-28+133-134.

韓藝.江振,數字化供應鏈在數字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的優勢作用[J].通信企業管理,2022,20(3):197-199+203.

曹玉娟.數字經濟時代中國企業創新的鏈式重構和政策適配[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5):36-43.

猜你喜歡
發展路徑供應鏈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解鎖西貝供應鏈的成功密碼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互聯網+農業”信息化發展路徑探討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