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性課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023-08-25 14:21張倩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
關鍵詞:隱性課程語文教學

張倩

內容摘要:隱性課程是一種以間接的、潛在的方式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課程,中學語文教學中沒有充分認識到隱性課程的價值,忽視了隱性課程的重要性。本文從情感體驗、課堂氣氛、語文實踐三個方面對隱性課程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探究,提出應用策略,旨在通過對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學習與發掘,更好地去探究語文的魅力,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隱性課程 顯性課程 語文教學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語文教學重視顯性課程,忽視隱性課程。事實上,隱性課程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隱性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要開發利用好隱性課程并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才能使學生更徹底地學習好語文知識。

一.隱性課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隱性課程是學生在學習環境、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體系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等。隱性課程是以潛在的方式對教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課程資源,如學校和社會風氣、家庭氣氛、師生關系等。隱性課程對中學語文教學活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指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1]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共同形成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行為、思維、審美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是學生必須形成的能力。語文課本中每一篇課文都在強調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學習了《論語》、《大學》、《孟子》等先秦諸子散文,在學習了課本知識后,教師還可以利用這次的學習機會,開展誦讀傳統文化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傳統文化的研究。耳濡目染當中掌握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逐漸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初步學習語言文字特點及其應用規律后,通過思考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對古文的審美感受能力,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味,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寬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從而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在語文課程中傳授道德知識是提高學生道德素養最重要的手段。通過語文課程學習,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語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是直接流露情感表達,有些并沒有直接說明,而是要從閱讀當中反復體會。例如,學習八年級上冊的《背影》,除了對基本知識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深深的父子之情,課文中沒有明確告訴學生這是一種親情,是一種父愛,這需要從文中的字詞句中去感受。課文中的“再三”“躊躇”“忙著”等詞語以及對父親穿過鐵道買橘子的動作描寫都能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根據重點字詞反復閱讀學習,學生就會漸漸明白這篇課文想要表達的一種情感。高三語文教材中《陳情表》強調忠孝兩難全,全文深刻懇切,真情流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教學下很快就能感受到李密對祖母的孝心,體會到孝的含義。在實踐過程中轉化成自身的行動,提高道德品質。這兩篇文章都在強調語文課程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道德品質會延伸至學生今后的行為活動,對學生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這些道德品質就隱藏在語文教學當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深入體會,提高學生道德認知。

(三)提升課堂氛圍

楊家榮老師在上世紀末發表的一篇名為《語文學科隱性課程試探》的專題論文中將隱性課程的基本范圍劃定為如下幾點:校園里的文化氛圍;課本中的文化積淀;課堂內的精神生活;教師身上的人格力量;學生身上的主體意識。[2]由此看出,隱性課程它涉及的范圍是多元的,廣泛的。課堂氛圍當中都包含著隱性課程的因素。師生之間的聯系更多的是在課堂上,如果一堂課中,學生眼神呆滯,課堂氣氛死板,只有老師喋喋不休,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很難獲得知識。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欲。運用各種教學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把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新知識,而且會在學習當中感受到樂趣。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介紹的都是有關新聞的內容,單看文字,學生很難體會新聞的真實性和重要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新聞,上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新聞內容,調動起課堂的氛圍,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再對課文進行講述。這樣就會更清楚直觀地理解文章內容,這也就強調了隱性課程在課堂氛圍中的重要作用。教師的人格力量也包含在課堂氛圍當中,學生會從教師身上獲取知識,提高思想。尤其是語文教師,語文教師會賦有很強的語文素養功底,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能感受到人格魅力,久而久之,教師把自身的人格素養帶入課堂氛圍中,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在學習教師身上的優秀品質,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這也就是隱性課程的價值所在。

二.隱性課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經常會忽略隱性課程的應用,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教學中才能將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發展。隱性課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忽視文章的情感體驗、課堂氣氛壓抑和缺少語文實踐。

(一)忽視文章的情感體驗

教學中的隱性課程是間接的、隱蔽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的。但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即使對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有簡單的學習,學生往往也難以理解,教師還是把重點放在基礎的字詞等方面。例如對《小石潭記》的教學,大多數教師更注重課文的翻譯,解釋生僻字詞和重點句子,很少有教師通過《小石潭記》寂寥無人、悄愴幽邃的環境描寫來抒發作者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愴的心緒。沒有體會到更深一層的含義也難以感受到課文中悲涼的環境,實際上學生并沒有讀懂課文。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就相當于機械地學習,學生沒有思考,只要按部就班地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把老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就可以了。為了應付考試,多數教師都會這樣做,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因為它并沒有把學生的內心情感激發出來,學生對課文的好奇心沒有得到解答,還是不會學習,即使是學會了基礎的字詞,對課文情感還是不能做到深入理解,連課本中的情感都難以消化,生活中的情感體驗肯定也是淡薄的,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就成了難題。

(二)課堂氣氛壓抑

要在語文教學中開發利用好隱性課程,就需要教師的幫助引導。但是很多學校強調應試教育,注重學生成績,不關注教學方式,更不會在乎隱性課程的開發。語文教學和數學、物理等科目相比起來是比較枯燥乏味,缺少邏輯思維的開發,有些學生還認為語文課可以不用認真聽,“國語誰都會”這種思想在學生當中存在。正因如此,教師就更應該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習氛圍,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改變學生的錯誤思想。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傳授考試內容,常常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即使學生在學習中有一些想法,教師沒有引導,他們也不敢表達,這就使整個課堂氛圍壓抑、死板,教室里只有教師激情的講授,而學生已經游離在課堂之外了,既沒有調動起課堂氛圍,更會影響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使得整個語文教學氛圍處于低氣壓的狀態,這就對隱性課程的開發產生了影響,成為阻礙隱性課程開發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缺少語文實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盵3]針對語文的學習,我們更多停留在教科書當中,學生片面地學習文章,很難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的場景相距甚遠,有些文章更是有著濃濃的歷史韻味,學生難以理解。這時,學生就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一定只有在課堂中才能進行語文學習。通常,學?;蚪處熀苌儆羞@種意識,常常把語文學習局限于課本知識,他們認為沒有必要進行語文實踐,這些觀點過于狹隘。學校和教師沒有帶領學生進行語文實踐,因此學生也就認為語文教學不用實踐,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欲會直線下降。隱性課程是存在于實踐過程當中的,但正因為缺少了語文實踐,所以隱性課程才會難以得到開發。

三.隱性課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要將隱性課程和中學語文教學相結合,需要各方面的幫助支持。學校、教師、社會都是語文課程的隱性資源。通過校園環境的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和社會的配合支持使隱性課程應用在中學語文教學當中。

(一)校園環境的創設

校園環境氛圍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除了家,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最長的,這就意味著學校的環境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語文隱性課程的開展要首先在校園、班級物質環境的營造上下功夫,這是基礎性的策略,正如學者闡述到的那樣“這種‘隱性課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刺激到學生的器官,提高他們自身的審美能力,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環境育人的方式”[4]對于校園環境的創設我們有很多種方法,例如在校園中,在學生經常路過的地方創設藝術長廊,把學生們優秀的書法作品或藝術作品張貼上去,每當學生經過時,就會看到這些優秀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受到藝術熏陶,提高審美水平,激起個性發展。教學樓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我們可以把一些名人名言張貼在樓道的兩端,在空余時間,學生會看到這些經典名句,耳濡目染地受到影響,提高思想文化認識。他們不僅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文學水平。課間,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最近的國內外新聞,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大事,使學生對國家大事產生興趣,激發愛國之情。校園廣播傳播范圍廣,涉及校園中的每個方位,學生也就難以忽視這種潛移默化的隱性課程。校園中有很多優秀的資源等待著教師和學生去挖掘、開發,我們要利用好學校這豐富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們能在校園生活中獲取所需的隱性課程,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一般是在課堂上,在教學當中,課堂氛圍就尤為重要,教師不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學生,師生雙方應在民主的氛圍中平等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并且進行對話、交流、溝通。教師是傳授知識,而不是灌輸知識,在對課文的理解上,要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生經過思考后各抒己見,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還調動起課堂氛圍。要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互動,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友好關系。教師可以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例如對曹禺《雷雨》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戲劇表演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當中,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人物,通過課后自學課文,練習人物語言、動作,在課上表演出來,一起感受語文的魅力。這種方式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可以抓住學生的眼球,促使他們更好地去學習和了解課文內容?!罢Z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一的特質,決定了它的教學模式應該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豐富的感情色彩、靈動的個性特征、濃郁的生活氣息?!盵5]因此,語文教學中活躍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三)社會的配合支持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在學校中呈現,更要注重在社會中進行語文實踐。大街小巷中的每一堵墻、每一個標語都是學生所需要的隱性課程資源,但并不是所有的隱性課程都會對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們常常會看到路上張貼低俗的廣告,學生處于未成年人,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會受到這些廣告的影響,做出不正確的事情。隱性課程有利有弊,學生難以分辨,這就需要引起有關人員的重視,盡可能張貼對學生發展有利的標語或廣告。例如,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能使學生提高思想意識,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認字階段,對廣告中的錯別字,不雅字沒有正確認識,這就需要有關人員做出相應整改措施,盡量不要出現這種錯誤的招牌、廣告。這并不是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大力配合。隱性課程具有多元性,它存在于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教育是潛移默化形成的,學生們生活在大社會當中,除了自身約束、教師引導,還需要社會的支持幫助來獲取更多的隱性課程,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社會當中進行語文實踐,把所學的語文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

隱性課程有利有弊,并不是說所有的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都是積極的,我們要正確地把它應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談論隱性課程時不要忘記它和顯性課程是相伴而行的,不能只強調隱性課程而忽視顯性課程,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應用的,顯性課程是隱性課程的基礎,隱性課程是顯性課程的補充。教師應該努力開發隱性課程,思考如何去正確地利用隱性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激起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使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結合起來共同應用在語文教學當中,促進學生更好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楊家榮.語文學科隱性課程試探[J],玉溪師專學報,199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江麗.隱性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探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5]戴婧婧.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發展趨向研究[D].蘇州大學,2014.

[6]錢洪宣.“隱性課程”在高中語文教學推動作用和運用策略[J].情感讀本,2019.

[7]崔茜茜.聚焦隱性課程的研究 ——如何讓高中語文的審美教育更有效[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

(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隱性課程語文教學
校企合作開發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隱性課程的優勢與機制研究
中職校語文課堂隱性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中國古代教育對高職院校隱性課程的啟示
淺析隱性課程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影響
論小學隱性課程的德育功能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