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一精鍛:“專精特新”企業,以專注鍛專長

2023-08-25 09:25
鍛造與沖壓 2023年15期
關鍵詞:專精特新精鍛連桿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支撐,也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所謂“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以專注鍛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目前,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有4 萬多家,根據相關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動形成10 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作為中國兵器東北工業集團內典型的“專精特新”企業,白城中一精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精鍛”或“公司”)在汽車連桿領域銳意創新,穩健前行,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五的汽車連桿生產基地。此次,《鍛造與沖壓》雜志記者走進中一精鍛,與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黎建林就公司和行業的發展做了深入交流。

悠久歷史鑄輝煌

回顧中一精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紀90 年代初。彼時,中一精鍛的前身——白城通業集團的精密鍛造廠引進了德國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全進口的精密脹斷工藝連桿生產線和模具加工中心。這一舉措不僅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更為中一精鍛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4 年4 月,中一精鍛獲大眾第一款國產化連桿的獨家配套權項目。項目的成功開展,標志著中一精鍛與國內汽車行業的緊密結合。近30 年來,中一精鍛的連桿發展與國內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相輔相成,共同開啟了脹斷連桿在國內快速發展的新篇章。

2014 年,通過資產重組,中一精鍛成為東北工業集團二級子公司,為其現在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后的幾年中,中一精鍛不斷擴大其業務范圍和市場份額,成立全資子公司成都東光中一精鍛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啟動退城入園計劃,建立了一個精益化的現代化鍛造企業。

穩中求進布新局

如今,中一精鍛擁有329 名員工,12 條領先國際的精密鍛造生產線、模具生產線和自動化檢測線,年產連桿毛坯達到2400 萬支,模具2000 余套。公司設有一個省級技術中心,擁有國內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8 項。多年來,中一精鍛與吉林大學輥鍛研究所、中國一汽材料研究所、德國蒙庭卡鍛造咨詢公司等國內外研究機構保持長期的技術合作和戰略伙伴關系。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產品研發和生產工藝方面,中一精鍛始終走在行業前沿。中一精鍛是國內最早布局脹斷連桿的鍛造企業,牽頭起草了《發動機脹斷連桿毛坯技術條件》團體標準,并榮獲2022年工信部百項團體標準之一。中一精鍛與國內外研究機構保持長期技術合作,不斷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的鍛造工藝和技術,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公司鍛造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然而,隨著純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傳統內燃機的需求逐漸減少,對發動機鍛件的市場需求也面臨巨大挑戰。黎建林認為,在可以預期的5 ~10 年內,燃油、混動、純電會成為三足鼎立的格局,這就意味著需要用連桿的還有將近60%的市場份額?;诖?,中一精鍛做出了穩中求進的應對策略。

“穩”即在保持內燃機連桿的市場份額前提下,繼續穩定發展,在小蛋糕中爭取更大的份額。通過持續優化工藝、實施自動化鍛造等方式,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此外,公司與戰略合作伙伴合作,拓展產品范圍,從連桿毛坯向連桿總成拓展,將市場從單一向多元發展,拓展到高端商用車、工程機械、特殊車輛等領域。

“進”則是基于汽車市場格局的發展,聚焦精密鍛造的需求,定位10kg 以下的精鍛件,重點服務于汽車輕量化、電動化產品,圍繞空心電機軸、電機法蘭、底盤件、有色金屬鍛件、IGBT 散熱片等開展產品布局和市場調整?!澳壳皝砜匆呀浫〉昧顺醪匠尚?,今年非連桿類產品占收入比重約10%?!崩杞终f。

質量為先鍛精品

作為一家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的企業,中一精鍛始終堅持“質量即是生命”的理念,并將這一理念實實在在貫徹到每一根連桿的生產中。采訪中,黎建林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公司的質量體系建設:

“一是嚴標準,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研發、物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到產品交付等全過程進行管控。同時,建立不同頻次、不同層級的審核計劃,及時發現問題并改善,達到持續改進,以保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過員工入廠培訓、質量知識滾動屏幕宣傳、質量問題回顧、質量問題解決經驗分享、質量條幅懸掛及各類質量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方式對員工進行質量意識提升培訓,增強員工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人人有責的觀念,堅守‘質量三不原則’,不傳遞、不制造、不流出不合格品。

“二是重過程,著力質量問題攻關。2023 年針對質量缺陷TOP5、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模具等多方面成立了6 個專項攻關小組,從人、機、料、法、環、測、安全等各環節采取改善措施。鼓勵每位員工參與到攻關、改善活動中,強化質量分析和共性問題治理,針對產品、過程出現的實物質量問題、過程管理問題,綜合運用5W1H、8D 方法等質量工具,深入查找問題背后的深層次根本原因,針對性采取措施,閉環管理,完成PDCA 循環。

“三是育文化,強化工作質量提升。公司堅持‘產品即人品’‘人人工作質量100 分’的質量理念,對工作要高標準,不單是指產品質量,還有工作質量,良好的工作作風是質量的重要保障,要弘揚敢于斗爭,勇挑重擔的工作作風,要深入一線,查找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樹立‘產品質量即是人品’的理念?!?/p>

智能改造助發展

為適應市場競爭和技術發展的挑戰,中一精鍛積極推進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公司已累計投入1500萬元用于自動化項目的研發,并成功落地了多項自動化項目,成果顯著。

“2014 年,實現自動化上料項目,是中一精鍛自動化項目的第一步。2016 年,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了自動化檢測線項目,并先后在白城公司和成都公司投產了9 條生產線。自動化檢測線項目實現了CS 自動檢測、自動稱重、防銹、半自動裝箱等工步,每條產線每天節約了約4 人的人力成本。2018 年,開發了熱壓機工序自動化項目,引進了6 臺機械臂,實現了熱壓工序的自動化。2021 年,自主開發了探傷機自動上料項目,并已經試驗成功,計劃于2023年進行橫向推廣。此外,中一精鍛還在研究切邊工序自動換工項目,目前已經達到了上線生產階段?!崩杞纸榻B說,“以上自動化項目的成功推廣和試驗成功為中一精鍛帶來了可觀的效益。據統計,這些自動化項目每年節約資金達240 萬元,并節約了680 萬元的設備購置費用?!?/p>

在信息化方面,中一精鍛采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監控、數據分析和優化。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收集,對生產過程進行精確控制和分析,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管理層做出決策并優化生產計劃。

黎建林介紹說:“中一精鍛還計劃推動數字化工廠的建設,實現全面的生產過程數字化和智能化。通過工廠設備的互聯互通、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運用,中一精鍛將建立智能化的生產環境和生產管理體系。為了支持智能化轉型,中一精鍛將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通過加大培訓投入和引進專業人才,公司將提升員工的技術能力和創新意識,為智能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未來,中一精鍛將進一步加大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技術發展的挑戰。在自動化方面,中一精鍛計劃引進更多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技術,實現更高程度的生產自動化。同時,將加強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提升數據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力,實現更精細化的生產過程控制?!?/p>

綠色低碳譜新篇

2023 年3 月30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綠色方式貫穿鍛壓生產全流程,開發綠色原輔材料、推廣綠色工藝、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中國鍛壓協會也出臺了綠色鍛造工廠設計、綠色鍛造企業評價準則等多項團體標準,引導行業內企業向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轉型。

在綠色低碳工廠建設上,中一精鍛也走在了行業前列,從多方面、多維度踐行綠色發展、綠色制造、綠色管理。

⑴輕量化設計。通過采用先進的設計和工藝,以及優化材料的使用,實現產品的輕量化。輕量化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例如,采用高強度材料、結構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材料厚度等方法,可以在保持產品性能的同時降低材料使用量。

⑵能源管理與節能技術。實施有效的能源管理和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如節能鍛造機床、能源回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

⑶清潔能源應用,增加清潔能源的應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鍛造企業可以考慮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來滿足一部分能源需求。此外,通過與能源供應商合作,購買綠色能源和碳交易,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⑷環保材料和工藝。選擇環保材料和采用環保工藝是實現綠色制造的關鍵。優先選擇可回收、可再生和低碳材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采用環保的生產工藝,如水基涂層、低污染化學處理等,降低廢水、廢氣和廢棄物的排放,減少環境污染。

⑸循環經濟模式。鍛造企業可以采用循環經濟模式,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通過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和再加工,減少原材料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同時,推廣產品的再制造和循環利用,延長產品的壽命周期,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

⑹環境監測與管理。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及時監測和評估企業的環境影響,確保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同時,加強環境管理,制定環境保護措施和應急預案,減少環境事故的發生,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急流勇進握新機

過去十五年,中國汽車業走過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當下,汽車行業正處于大變革的洗牌時代,鍛造行業也面臨著結構性、技術性的調整,但危機中孕育著新機。黎建林表示:“中一精鍛將把握歷史機遇,謀劃落實好‘十四五’發展。

“在產品產業結構上,首先還是立足于連桿產品的優勢能力,豐富產業鏈條并拓展配套領域,確保企業連桿毛坯產品收入規模穩定在2 億元左右;其次是聚焦汽車電動化、輕量化要求,圍繞新產品、新工藝,拓寬產品譜系、開放合作思路,實現非連桿類產品收入規模達到1 億元左右。

“在產業布局上,將充分利用成都基地的地緣優勢,緊跟成渝地區的產業發展,組建研發中心,搭建人才引進和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

“在能力調整上,一方面圍繞現有熱鍛工藝中的難點問題,開展技術攻關,爭取實現模具壽命提高20%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內部廢品率下降10%;另一方面圍繞新產品、新工藝,以提升精鍛能力為立足點,做適當的設備補強和能力提升。同時,快速推動切邊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到十四五末期人均銷售收入爭取實現150 萬元。建立員工薪酬與企業共成長的激勵機制,員工收入水平同比增長6%以上?!?/p>

猜你喜歡
專精特新精鍛連桿
會員動態:天海集團,超力電器,龍城精鍛
某發動機連桿螺栓擰緊工藝開發
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新常態下鯉城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突圍發展探析
不忘初心,筑基百年企業——龍城精鍛董事長 莊龍興
連桿的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實體書店多元經營的創新嘗試及思悟
鍛料量對精鍛機錘頭磨損影響研究
一種連桿、杠桿撬斷澆口的新型模具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