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因、困境和紓解

2023-08-29 10:59朱雨嫣高陳茜孫逸涵
中國商論 2023年16期
關鍵詞:工業經濟動態能力企業經濟

朱雨嫣 高陳茜 孫逸涵

摘 要: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數字化建設的主力軍。當前,我國數字化轉型發展極不平衡,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初步階段。本文基于南京、南通、溫州、鎮江四地中小企業進行調研,對其數字化轉型的境況進行分析,發現中小企業轉型的整體進度尚處于中低水平,并且資金匱乏、技術薄弱、人才稀缺是中小企業無法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原因。由此,本文認為應從制定政策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明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路徑、積極培養復合型人才等方面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動態能力;企業經濟;工業經濟

本文索引:朱雨嫣,高陳茜,孫逸涵.<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6):-148.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8(b)--04

1 引言

近年來,面對愈發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來順應新一輪數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億元,占GDP比重為32.5%,產業數字化已然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在相關政策及科技變革發展的推動下,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治理理念融入企業經營戰略中,進行組織管理架構、業務流程、財務管理等全方位的變革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要舉措。

中小企業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僅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還是國家數字化建設的“主戰場”。根據埃森哲最新發布的《2022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為52,處于中下游水平,領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指數得分高達84,與其他企業拉開高達38分的駭人差距,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極不均衡,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仍處在初步階段。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工程,數字商業模式的轉變、數字渠道與營銷的建立、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智能支持與管控的實施等無疑需要資金、人才、技術的長期支持。如何根據企業的既有資源和能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轉型模式,是中小企業轉型的重難點。在數字經濟發展迅猛的浪潮中,中小企業亟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才能抓住時機成功轉型,實現高水平發展。

本文在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分布在長三角地區的南京、溫州、南通、鎮江四地多家中小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境況進行研究,共分為以下四個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回顧國內外中小企業轉型的研究,第三部分簡單介紹問卷調查的方法,第四部分是調查結果與分析,主要涉及企業轉型面臨的困境,最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2 文獻綜述

對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題,現存文獻主要集中于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轉型動因、轉型困境與對策的研究。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問題,李勇堅(2022)、呂程成(2022)等認為,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正處于數字化探索階段,起步不久且數字化技術應用不足。張海峰、孟亞潔(2022)認為,部分領頭企業已經具備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條件,擁有信息系統作為支撐。李凌浩等(2022)、耿維(2022)等表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行業、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我國中部地區高于東西部地區。

對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因,絕大多數企業是因有利可圖,可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參與其中的。此外,外部因素對企業戰略的制定也產生較大影響。鐘雨龍、陳璋(2021)認為,新冠疫情下的經濟困境與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在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契機。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困境問題,不少學者表示企業在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短缺和認知偏差阻礙了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不僅如此,裘林燕(2023)、朱小艷(2023)研究得出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政府激勵與引導水平不足、精度不高的問題。

目前的文獻多將目光聚焦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問題與解決方法上,但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具體轉型路徑、推動轉型的動因等內容提出較少,內容具有局限性,研究不夠全面。與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研究相比,著眼于中小企業的研究數量較少,且程度較淺。

3 調查方法

在正式開展調查工作之前,本文通過文獻搜集、摘錄信息、文獻分析三個環節,全面了解調查課題的研究現狀和進展,最終完成文獻綜述來陳述自身觀點,以便支撐后續的整體研究工作。

此次問卷調查針對化工、制造、零售、建筑四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制作了4份問卷,涉及調查人員的基本信息、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看法、所在企業的轉型進程、企業在轉型中遇到的問題、對轉型的建議等。調查共發放問卷276份,回收276份,其中化工類53份,制造類102份,零售類51份,建筑類70份,均屬于有效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4 調查結果和分析

4.1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基本狀況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60%的中小企業都處在數字化轉型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未開始轉型的企業占18%,進程過半的企業占22%(見圖1)。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數字化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不斷加深,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變革。然而,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一些小微企業看來,數字化轉型是不必要且難以實現的。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仍然存在18%的中小企業未開始轉型,還有22%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已經過半,其在資金支持、領導者決策、人才引進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自身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了更大的主動權。

4.2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因

4.2.1 外部動因分析

近年來,國家堅持大力推進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工業4.0如火如荼,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呈井噴式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生產設備的信息實現可視化,切實改變了企業的生產力、生產技術、商業模式等,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是提高業務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新冠疫情使我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沖擊和影響,不少企業被迫停工停產,甚至退出市場。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為傳統企業帶來原料、員工、管理等方面挑戰的同時,也激發了遠程辦公、視頻會議、智能制造、數字營銷等數字化轉型需求,客觀上脅迫傳統企業提升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性,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劑催化劑。

4.2.2 內部動因分析

數字化轉型可以捕獲新的市場機會,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在未來商業市場中提前占位。從企業來看,數字化浪潮的到來,打破了信息壁壘,基本上改變了傳統以生產為主導的商業模式,以客戶為中心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存活的關鍵。企業的本質是盈利,降本增效是企業永恒的追求。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采購、生產、營銷的在線化、數據化、協同化,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同時,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實時監控,能夠幫助企業優化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效率。

4.3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境

4.3.1 企業資金投入不足,轉型進程難以推進

據調查問卷反饋的結果來看,企業的資金問題是阻礙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因素。在收集到的276份問卷中,無論是對轉型持“觀望”態度的還是已經起步的企業,78%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推進轉型進程緩慢的主要原因是資金的匱乏(見圖2)。轉型領頭企業涉及的業務廣、利潤大,其轉型的試錯成本比中小企業低很多,不僅如此,領頭企業憑借其豐富的資源研發升級數字平臺及系統,高薪招攬大量高技術、創新型人才,促進內部創新,爭奪更大的市場,為企業的未來孕育新機。反觀中小企業,部分迫于生存壓力和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暫緩了研發的投入,或是領導者擔心現有投資難以獲得等量回報,甚至利潤下滑、失去市場。中小企業“沒錢轉”的尷尬處境導致企業間轉型發展水平愈發不均衡。

4.3.2 企業數字化能力較弱,數據利用效率不高

在漫長的轉型進程中,幾乎每一項業務都需要技術支撐和賦能,技術可謂是轉型的底座和加速器。相較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基礎較差,多數企業尚在轉型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技術僅應用于個別部門或少數場景中,普及化程度不高。有70%的被調查者反映本企業操作流程、管理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公司在生產運營過程中仍然主要靠人力(見圖3)。同時,各職能部門間的協調能力薄弱,不同類型的業務易陷入“信息孤島”的困境,信息集成和數據共享難以實現,極大阻礙了整體策劃和資源協同。

4.3.3 企業數字化人才缺失,難以掌握核心技術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在人才方面受到制約已是老生常談,企業缺少數字化專業人才與復合型人才,數字化水平難以提升。一方面,企業缺乏熟知數字化轉型的管理型人才來統籌規劃,從戰略上就難以摸清數字化轉型的方向與途徑;另一方面,擅長數據分析與技術應用的數據型人才匱乏,即使企業有相應的機器設備或數據平臺,也難以進行正確操作與分析。由于專業人才的稀缺,市場上供不應求、招攬成本高昂,中小企業的經濟待遇難以吸引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此外,多數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經營模式單一,日常工作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較低,人才招攬的必要性不大,企業難以構建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

4.3.4 企業對數字化認知有限,轉型無法深入推進

因中小企業基礎薄弱且規模較小,存在資金、技術等問題,數字化轉型結果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機會成本過高使管理層對轉型持消極態度。部分企業管理者受限于傳統認知思維的影響,且擔憂轉型耗費的巨額成本,對數字化轉型并未有足夠的重視,制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無法提上議程。同時,一些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對數字化轉型概念存在錯誤認知,其對數字化轉型的了解有片面性,將數字化與信息化畫上等號,企業數字化轉型只能聚焦在單個或少數幾個部門的系統信息化協同,各職能部門間依舊壁壘突出,數據無法共享公用,企業整體運營管理流程銜接差。

5 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在數字化轉型逐步滲透至各個行業的時代,企業應緊跟時代潮流,把握機會實現自身的蛻變。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無法與領頭企業匹敵,要求這些企業單憑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成功轉型確實難于登天,故在發揮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要組成部分作用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支持,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數字化轉型環境。

5.1 制定相關政策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針對中小企業擔心的“沒錢轉”的關鍵問題,政府應盡快頒布有關數字化轉型的法規政策,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政策傾斜。首先,政府對轉型中的中小企業要提供“特殊化”待遇,主動給這部分企業減稅甚至免稅,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其次,對積極轉型的中小企業,政府應加大補貼力度,大力支持企業轉型創新,同時設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項基金,為其提供專門的公共服務平臺,協助企業培育數字化技術。最后,政府需建立和完善市場監督體系和產權保護機制,對轉型中的企業進行評估,保證檢查透明公正,根據每個企業的自身情況合理分配資金,防止有“渾水摸魚”的行徑,將政策落實。

5.2 明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路徑

當前存在不少中小企業隨大流、跟風轉型的情況,很多企業沒有制定清晰的轉型戰略和發展路徑,整體目標尚未統一明確,對此政府亟須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生態系統。一方面,政府要鞏固對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持保障,充分利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夯實轉型基礎。另一方面,政府需打造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鼓勵轉型表現良好的企業參與數據共享,讓數據得以共享公用,各個企業能夠在平臺上相互交流,解決在轉型中遇到的難題。

隨著數字化建設腳步的加快,萬物互聯的時代到來,企業需要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共享情報,數據將由信息孤島向共享利用發展,使得生產更加高效和便利。雖然大數據、云計算在快速發展,但與之相關的數據資產、數據標準、法律體系等的制定工作仍大幅度滯后,企業在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財務數據等方面易出現泄漏或盜用。為此,政府需要構建一套基于網絡安全管理定量的、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用于指導整體的網絡安全風險管控,確保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合規依規,給企業數字化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5.3 積極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化人才越來越成為一個企業成功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經濟快速發展對人才產生的大量需求要求政府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為數字化人才的引入提供鼓勵性政策及綠色通道等,加大對人才培育的支持力度。第二,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式,從數字化教育的角度出發,加快培養社會和行業所需的數字化人才,與企業對接。第三,著力解決數字化人才分布不平衡的問題,通過內部提升和外部引入并行的方式引導人才流向。此外,還要建立數字化人才保障體系,避免人才流失。第四,建立數字化領導者的評價體系,敦促領導者本身不斷提升、不斷學習、強化動力、保持敏銳度和洞察力。

參考文獻

吳曉暉,秦利賓,薄文.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現金持有:基于經營不確定性視角[J].經濟管理,2023(3):1-19.

陳強遠.分類施策破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困境[J].中國中小企業,2022(8):37-39.

牛璐,陳志軍,劉振.資源與能力匹配下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23(3):1-17.

李勇堅.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難點與政策建議[J].中國國情國力,2022(6):18-22.

呂程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2(3):20-22.

張海峰,孟亞潔.ICT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的路徑探析[J].通信世界,2022(21):16-17.

李凌浩,呂鵬,劉金龍.中國縣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J].中國經濟報告,2022(6):52-60.

耿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背景下蘇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2(6):11-13.

鐘雨龍,陳璋.防疫常態化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1(10):113-116.

裘林燕.推進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對策探討[J].投資與創業,2023,34(2):120-122.

朱小艷.“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 現實意義、制約因素與推進策略[J].企業經濟,2023,42(1):53-59.

埃森哲.數字化轉型: 可持續的進化歷程[EB/OL].https://www.accenture.cn/cn-zh/insights/strategy/china-digital-transformation-index-2022

周京.數字化轉型助力供應鏈騰飛[J].華北電業,2020(8):78-80.

陶林,李巖.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因分析及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4):124-125.

劉焱.“互聯網+”背景下天津市傳統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8.

肖敏.降本增效釋放新活力[J].新會計,2017(12):48-50.

呂生輝.機遇與困境并存視域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策[J].中國信息化,2022(11):126-128.

劉晨,崔鵬.國內中小企業從“專精特新”到“隱形冠軍”的成長路徑研究[J].西南金融,2022(11):29-42.

猜你喜歡
工業經濟動態能力企業經濟
科技平臺創新和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研討
多元統計分析在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中的應用
發展工業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問題的分析
現代企業經濟的管理模式的規范化解析
新常態下的動態能力戰略理論的價值和企業實踐研究
基于戰略視角的小米科技動態能力分析
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企業動態能力對其績效影響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