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遠市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現狀分析

2023-08-29 02:19清遠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張濤郭慶華薛燕妮張翔吳紹云陳俊興
海洋與漁業 2023年4期
關鍵詞:清遠市種養稻田

■ 文|清遠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 張濤 郭慶華 薛燕妮 張翔 吳紹云 陳俊興

廣東省清遠市稻漁綜合種養水產養殖品種主要有鯽魚、鯉魚,也有草魚、鰱魚、鯪魚等。近年來,清遠市出現了多種養殖模式,如澳洲螯蝦-稻田養殖,羅氏沼蝦-稻田養殖,螯蝦-稻田養殖,鰍-稻田養殖,蟹-稻田養殖,蛙-稻田養殖。本市勞動群眾通過兼顧促漁、增效、提質、節能目標,充分發揮本地生態地理優勢,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快速發展,促進稻米綜合效益、水產品質量全面提升。

一、產業發展情況

1.基本情況

清遠市北部瑤族山區素有稻田養魚的習慣。山區氣候適宜,山泉水、溪水資源豐富,農田種植主要以生產單季稻為主,在水稻和整個生長期一般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其耕作特點和本地的地理、氣候、環境條件都非常適宜稻田養魚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2.5萬畝,水產品986.25噸。清遠市稻漁綜合種養主要分布在粵北山區四縣(連南縣、連山縣、連州市、陽山縣),南部平原四縣(市、區)有零星分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連南縣,種養面積達9500畝,占全市種養面積的38%。2022年清遠市稻漁綜合種養發展迅速,以務工就業、土地流轉、代養包銷、供苗包銷、入股分紅等方式實現戶均增收2100元,有力推動清遠市水稻和水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的發展,對保障清遠市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2022年11月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公布100個豐收節慶特色活動名單的通報》在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清遠唯一上榜的特色活動是“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稻田魚文化節”。

2.技術模式發展情況

調查顯示,目前清遠市在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方面,主要采取“稻+魚”、“稻+蝦”、“稻+蛙”三種生態養殖模式。水稻品種主要有廣8優169、粵禾絲苗、天優3618、深兩優870等;水產品種主要有連南當地土著鯉魚、金元鯉、鯽魚、草魚、鱸魚、羅氏沼蝦、澳洲小龍蝦、小龍蝦等。在經營模式上,有“企業+農戶合作”,“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家庭農場+基地+農戶合作”三大模式,以此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全市稻田漁業一體化種養規?;l展。

3.組織化、產業化發展情況

在清遠市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化組織中,2022年采取訂單方式帶動了38.6%農戶,訂單總量比上年提高了3.1%。目前已有2500畝稻漁綜合種養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完成。建成省級節地節水高質高效漁業示范園區1個、稻魚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一批“三品一標”認證的粵字號產品或著名(馳名)商標領軍企業已經成長起來。

4.科研和技術推廣情況

清遠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清遠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通過提純復壯,選育出“禾花魚”優良品種,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品種優化和模式探索,旨在促進稻漁產業的發展。培育建立本地完善的“禾花魚”良種繁育基地,規范推廣“禾花魚”模式化養殖,形成與本地發展相適應的“禾花魚”優質高效模式養殖技術操作規程,開展“禾花魚”優質高效模式的研究與示范。隨著廣東省雙節雙高漁業示范園的建成,市、縣兩級漁業技術推廣機構以示范園為依托,將稻田養魚這一傳統的耕作方式向現代農業——稻漁綜合種養轉變,推動全市稻漁綜合種養的發展速度,開展了一系列推廣科研活動。

5.產業政策

圍繞稻漁綜合種養,清遠市、縣做了很多工作。清遠市農業農村局近年來印發《清遠市農業“3個三工程”專項發展資金使用方案的通知》,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稻田漁特色農業發展。連山縣政府印發《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扶持農業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撥付專項資金,支持禾花魚繁育基地建設和魚苗經營,積極推動禾花魚產業的發展。連南縣開展稻漁種養示范基地發放稻田魚苗活動,還舉辦多屆“稻田魚文化節”,促進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為鼓勵稻田漁業產業發展。清新區出臺了《2021年水稻漁業綜合種養發展項目實施方案》等。

二、存在問題

1.市場對稻田漁的認可度有待提高

盡管清遠市稻田漁產業初見規模,但產品銷量偏低,嚴重阻礙稻田漁產業進一步發展。

2.“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有待進一步提高

清遠市連南縣持之以恒,連續8年夯實稻田養魚產業,利用稻田養魚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發揮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優勢,創新“農業+旅游”發展模式,但目前該模式僅是星星之火,未能成為燎原之勢,僅在連南等粵北山區有零星發展,未能帶動全市大規模發展。清遠市區位優勢明顯,距離廣州等珠三角城市近,可進一步利用“農業+旅游”發展模式帶火全市經濟。

3.土地出讓速度較慢

全市未建立一張土地流轉信息網,致使土地流轉信息無法對接。部分農民朋友發展副業或外出務工,不愿種地或減少耕種,而從事稻田漁業作業的組織,急需擴大生產規模,需要更多的土地。由于信息渠道不暢通,導致本市土地流轉困難。

4.稻田漁優良苗種供應不足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在清遠市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但適宜稻漁綜合種養的品種數量不足,種業發展滯后于產業發展,成為稻漁綜合種養快速發展的掣肘。目前,清遠市主要實現了鯉魚、鯽魚等傳統養殖品種的苗種繁育,但未能實現本地化蝦苗、蟹苗、蛙苗的繁育,這些特種苗種還需從湖南、江西、佛山等外地調運。

三、發展建議

1.抓好科學規劃

魚米有機結合,做到“米袋子”、“菜籃子”、“錢袋子”三者有機統一,既保證了糧食的穩定供應,又促進了農民的增收。以稻漁文化、稻漁飲食、稻漁農事體驗為特色,延伸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鏈,探索發展稻漁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2.抓好示范片區建設

選擇發展稻田養魚有一定基礎的地區,積極推廣稻魚、稻蛙、稻鱉、稻蝦、稻蟹、稻鰍等綜合種養模式,通過引進生產主體,資金扶持,科技服務等措施,結合高標準農田改造等項目,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冬稻田、低洼田、低產田,打造萬畝特色鄉鎮、千畝專業村、百畝示范主體,形成穩定高效、生態循環、標準規范、特色鮮明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示范帶動周邊農業主體發展。

3.抓好稻漁品牌培育

大力開展優良品種引進、示范、推廣工作,建立健全苗種生產、銷售渠道,加大對優質水稻品種和適宜稻田養魚的優質高價水產養殖品種的開發力度。扶持和引導有實力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結合各類展會、推介會,結合重點宣傳推介,打造優質稻和水產品品牌,在品牌宣傳、包裝設計上,融合稻漁共生“優質、生態、無農殘”理念,提升稻漁共生產品的知名度和稻漁種養綜合效益。

猜你喜歡
清遠市種養稻田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稻田摸魚記
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2021年招生簡章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寂寞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鳳翔小學
稻田里的寫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