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背景下的高校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研究

2023-08-31 16:54李皓軒
互聯網周刊 2023年15期
關鍵詞:智慧校園工程建設信息化

摘要:智慧校園建設是教育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與實際運營效果直接體現了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本文以國內某高校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為例,介紹了基于教育新基建的智慧校園建設主要內容,分析研究了新基建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特點,從工程建設角度提出了適應實際工程的智慧校園建設思路及框架,并進行了具體分析。文章按照頂層設計、統籌兼顧、分期實施的思路,整理并總結了一套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與基建工程建設相融合的新校區建設分工方案,研究成果可為類似高校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新基建;智慧校園;工程建設;信息化

2021年7月1日,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發布的《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1]指出,教育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信息化為主導,面向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教育新基建)是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的牽引力量,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舉措。其中還特別提出,要重點建設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利用信息技術升級教學設施、科研設施和公共設施,促進學校物理空間與網絡空間一體化建設。由此不難看出,新校區建設是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實施途徑,是高校教育環境與裝備信息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契機。

1. 智慧校園建設主要內容

智慧校園信息化是指借助當前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校園內開展的工作與教學活動等進行整合,基于實際需求構建出對應的功能模塊,以滿足學校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的需求,讓整個校園環境更具智能化,從而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智慧校園建設概念提出于2016年,其最大特點便是數字化和智慧化,本質仍是信息化建設[2]。但同時,智慧校園建設更加重視融合創新,更加重視與人的交互,是在數字校園各類基礎設施齊全運行的基礎上,借助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通信(5G、6G)、虛擬現實等現代高新技術,為師生提供各種智慧服務,推動教學、科研、管理、決策更加高效的創新信息化建設模式[3]。

智慧校園建設從建設形式上可大致分為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軟件平臺系統建設兩個方面。硬件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弱電管線、校園網絡設備、中心機房、智能化信息交互設備等。軟件平臺系統則可分為支撐平臺系統(云儲存平臺、大數據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等)和應用平臺系統(辦公OA系統、財務報銷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后勤報修系統等)。兩者相輔相成,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為軟件平臺系統功能的發揮提供物質基礎,而軟件平臺系統設計則為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框架和引領。

從主要功能及應用場景上看,智慧校園建設又可分為物聯網建設、互聯網建設、網絡空間建設、大數據平臺建設、智慧運行等五大部分[4]。

在教育新基建強勢崛起的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相比傳統的信息化建設內容更加豐富,要面向學生、教師、行政管理人員、校友、家庭等多方群體,提供一系列個性化、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融合化、協同化、一體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資源平臺[5]。智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的支持,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滿足各類平臺系統運行需要,是真正實現智慧校園建設的關鍵。

2. 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特點

如果說智慧校園建設是“集成”“融合”,那么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便是“布點”“升級”。教育新基建視角下的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是一項規劃超前、建設到位、充分利用的系統性工程,需要高位規劃、預留發展、因校制宜、建設有度。

2.1 高位規劃、基建超前

智慧校園建設是系統性建設,不僅涉及高校信息化建設部門,還涉及教務、后勤、基建等部門,需要從學校事業發展的高度出發,充分結合實際需求和未來信息化發展方向。當今時代,信息化發展迅速,智能技術基本年年迭代,可是對于學校而言,特別是新校區建成后,校園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可能年年更新,擴建或翻新的周期可能達到5年或者更長,逐步造成了學校信息化技術發展需要和日漸落后的校園基礎設施之間的矛盾。

因此,在教育新基建背景下,統籌規劃智慧校園在當前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基礎設施適配需要,適度將智慧校園基礎設施在建設初期一次性規劃、設計、施工、安裝完成,既滿足當下需求、又留足發展余量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從基礎設施工程造價的角度上看,“高位規劃、基建超前”的建設思路更可以節約建設周期和建設資金,避免了信息化基礎性設施(如管線橋架、埋地管廊、建筑信息采集點等)重復建設、重復開挖、重復拆除[6]。

2.2 充分利用,建設有度

當下,對于新校區的建設而言,雖然房屋建筑、管線設備等基礎設施均須新建且適度超前建設,但是仍須考慮軟件系統、數據平臺兼容問題。各類高校經歷長期信息化建設的摸索探究,智慧校園建設框架已基本形成,老校區信息化建設相對成熟,新校區智慧校園的建設不能完全脫離現有框架和現有數據平臺,“另起爐灶”式地重新設計并建設一整套全新的智慧校園硬件、軟件系統,非但不能節約建設資金,更有數據斷代和管理混亂的風險。因此,新校區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在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發展需要適度開展,對于可以利用的、老舊校區已有的或市場上較為常見或成熟的設施設備或數據軟件平臺,在新校區智慧校園的規劃和建設中應當充分考慮繼續沿用。

2.3 因校制宜、突出特色

近年來,江蘇、重慶、浙江、江西等多個?。ㄗ灾螀^、直轄市)發布了“高校智慧校園評價指標體系(或指南)”,并對智慧校園“特殊創新”給出了評價指標,如江蘇和浙江“特殊創新”指標權重達到9%~10%。由此不難看出,特色發展是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重點,而新校區的智慧校園建設最直接、最根本的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同類型、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高校在新校區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其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校區基礎設施如建筑布局、設施設備等,往往最能深刻體現各個學校獨特的辦理理念和辦學特點?;诖?,新校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應當在配合智慧校園特色創新上“下足功夫”,根據智慧校園建設后續發展的實際需要,創新性地采用一些新設備、新技術、新模式。

3. 新基建背景下新校區智慧校園建設

江蘇開放大學是教育部批準,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具有本科辦學權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新型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江蘇廣播電視大學,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江蘇開放大學,成為全國首批試點建設的6所開放大學之一。江蘇開放大學現有應天路校區、古平崗校區、定淮門校區、龍池庵校區共4個校區,占地面積合計237.2畝。狹小、分散的校園現狀與當前學??焖侔l展之間產生尖銳的矛盾,是學校辦學和發展過程中無法突破的瓶頸??臻g狹小同時導致智慧校園建設無法大面積開展,進一步削弱了江蘇開放大學對市縣開放大學、全省社區教育辦學點的引領和輻射。為此學校擬建設浦口新校區,拓展學校辦學空間,改善辦學條件,構建“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維服務、虛實結合”的智慧校園環境。

3.1 整體規劃、同步設計

江蘇開放大學新校區建筑規劃設計與智慧校園建設規劃設計同步啟動、同步實施。在規劃設計階段,建筑規劃設計與智慧校園設計分別委托兩家在專業領域排名前列的設計院完成全部設計工作,充分發揮設計團隊在專業領域的設計經驗。學校組成新校區建設專門部門統籌負責建筑規劃設計與智慧校園規劃設計的交叉同步推進工作。這種學校牽頭、分專業設計、同步實施的模式,一方面,保證了智慧校園基礎設施在建筑設計階段能得到充分建設空間預留,同時根據智慧校園規劃設計成果進一步深化的建筑規劃設計,可以大幅度節約智慧校園基礎設施成本;另一方面,建筑規劃設計與智慧校園建設規劃設計交叉配合進行,既能充分發揮不同設計單位的專業優勢,也節約了設計時間、避免設計反復。

3.2 針對特點,突出亮點

江蘇開放大學以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為宗旨,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了主干帶寬40G的校園網絡和學習平臺,創設了基于網絡自主學習、遠程教學導學、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過程性、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構建“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維服務、虛實結合”的智慧校園環境是江蘇開放大學辦學理念的延伸,也是江蘇開放大學新校區建設的目標之一。

在規劃設計階段,江蘇開放大學新校區建設充分開展智慧校園建設需求調研,統籌考慮智慧校園實際應用,分別從基礎設施層、智能化子系統、支撐平臺、智慧應用系統角度提出了智慧校園功能架構規劃,確立了“底座—園區—應用”三位一體總體框架,為新校區基礎設施中的智慧校園實體專項建設提供了分步實施、按序推進的基本遵循。在實際建設階段,江蘇開放大學新校區根據功能架構規劃完備建造了室內管網系統、室外管網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等為實現智慧校園功能特點而配備的新型基礎設施。

3.3 統籌利用,分步實施

智慧校園建設是一項不斷發展、長期演進的系統工程,特別是智慧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精心規劃、充分利用、分步實施、逐步推進,在項目過程中,根據技術發展變化情況適時優化調整。

江蘇開放大學新校區的智慧校園建設,綜合考慮項目招投標、設計、實施、試運行以及技術更迭等因素,制定了三階段實施方案。第一階段:到新校區土建工程總體竣工,夯實基礎、完成“一網、一云、三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第二階段:到新校區整體竣工,互聯互通,示范應用,全面建成新校區智慧校園;第三階段:到新校區全面投入使用,創新引領,持續提升,實體校園與數字校園深度融合。

其中第一階段是智慧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也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階段,這一階段包括了智慧校園相關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采購安裝以及調試運行,是智慧校園各項功能實現的基礎。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能否順利實施也取決于第一階段工作的成果和質量,因此第一階段的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是根據學校智慧校園規劃特點,根據實際情況適度超前完成管線、信息點等后期難以二次建造或再次建設成本大大增加的智慧校園基礎設施。

3.4 加強管理,強化隊伍

在高校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對信息化知識的全面掌握,直接影響智慧校園系統功能的發揮水平,應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促使現代教學場景變得更加深刻,提高智慧校園建設的整體作用,促使所有信息化工作人員增強責任意識,適應工作要求,推動智慧校園的整體質量。構建智慧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在智慧校園構建時,海量的數據信息是無形的資產,所以必須保證信息管理安全。

目前智慧校園建設要實現信息標準化,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平臺為一體,確保信息安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及時處理出現的緊急網絡事件,避免信息泄露;其次,要加強對網絡安全團隊的建設,明確基本的網絡安全知識,安全管理人員還要做好緊急處理;最后,要加強數據備份,云計算技術實現分布式備份,保證網絡安全得到全面增強[7]。

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應對參與者的綜合素養和大數據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確保相關人員可以靈活應用大數據模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處理,避免智慧校園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受到限制。在對相關人員進行綜合培訓時,還應保證具體培訓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彰顯相關人員在智慧校園建設以及高校大數據規劃調整中的作用,確保智慧校園建設不會因人為因素干擾而出現問題。

結語

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是基礎設施設備建造安裝與信息化平臺系統的高度融合,無論是智慧校園教學建設、管理建設、安全建設,還是環境建設,都離不開完善、配套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持。因此,在工程規劃設計階段需要根據學校特點充分考慮智慧校園的建設需求,在實際運營階段充分利用現有智慧校園建設成果,不斷優化完善。通過統籌規劃、超前布局、分步實施,讓教育新基建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堅實基礎,為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教科信〔2021〕2號)[A/OL].(2021-7-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2]王克平,肖源.高校智慧校園的構建與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7): 252-257.

[3]蔣東興,付小龍,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園技術參考模型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6,(9):108-114.

[4]徐青山,張建華,楊立華.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及實踐應用——以“智慧北航”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6, 26(12):112-118.

[5]趙曉偉,沈書生,翁子凌.教育新基建賦能智慧校園轉型升級:可能與可為[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11):42-49.

[6]張永波,胡小杰.高校智慧校園評價指標的設計與組成框架[J].現代教育技術,2020,30(9):71-78.

[7]賈晟.某學院智慧校園設計探討[J].現代建筑電氣,2022,13(5):25-29.

作者簡介:李皓軒,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與土木工程。

猜你喜歡
智慧校園工程建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B/S結構的學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智慧校園”浪潮下大學課堂教學改革與設計
智慧校園關鍵技術分析與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新型軍隊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研究
智能云教學系統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