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與遮蔽:試說陸游“愛國詩人”形象

2023-09-01 03:44張子康
文學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愛國

張子康

內容摘要:近代以來,在民族危機與救亡思潮的時代語境下,陸游被制造為“愛國詩人”的典型。新中國成立后,放翁及其愛國詩在意識形態的官方背書下,成為宋代文學的研究高地。但不容忽視的是,“愛國”標簽遮蔽下的鄉村世界,才是陸游的人生主場。

關鍵詞:救亡 愛國 意識形態 鄉村世界

陸游是著名愛國詩人,幾是共識。作此定論,誠然不錯,他本人也以恢復為志,《示兒》等詩更流傳千古。梁啟超說“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1]682,即強調放翁的家國情懷。但一貫如此,未必盡然,也可能是陳陳相因的“刻板印象”。求是而論,陸游“以感激豪蕩而出以沉郁者”[2]660的愛國詩,《劍南詩稿》中只有少數。若目光不止逡巡于此,而關注近代以來的救亡圖存,透過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來看待陸游詩歌的顯揚,或許會別有一番天地。

一.近代救亡與愛國詩篇

王夫之有一著名論斷:“宋自南渡以后,所爭者和與戰耳?!盵3]3472建炎以來,對北方的態度一直是南渡君臣的重要議題。陸游主戰,史所公認,但他壯志未酬,令人扼腕,也使其文學人生極具張力。王立群認為“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陸游的愛國詩章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盵4]74其實早在南宋,陸游的愛國詩即引人注目。

羅大經曾言:“(陸游)詩號《劍南集》,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其《題俠客圖》……壽皇讀之,為之太息?!盵5]127至于放翁詞,劉克莊亦云:“其激昂感慨者,稼軒不能過?!盵6]139可知在本朝,“多豪麗語”、“激昂感慨”即被認為是陸游創作的一大特色。

以《示兒》為例,可一窺陸游愛國詩的經典化歷程。王騫指出:“這首詩首次引起專家學者的重視,是在南宋末年宋亡之際……元代,此詩寥落依舊……此詩在明代罕見有選本收錄,直到清代之后方廣為選本選錄,并最終成為經典?!盵7]39選本的取舍,體現選者的文學觀念。乾隆御定《唐宋詩醇》即看重陸詩“愛國”:“其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于詩,酒酣耳熱,跌宕淋漓?!盵8]993沈德潛也說:“少陵一飯不忘君,放翁至死不忘復仇。忠君愛國,唐宋重此二人?!盵9]60作為“漸進型經典”[7]37,《示兒》等詩在陸游身后大放異彩,成為文學史名篇,詩人也成為愛國君子典型。

但“陸游愛國詩章真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的時代,是伴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洋槍洋炮敲開了閉關鎖國的天朝大國大門的清代末年的到來而到來的?!盵4]尤其上世紀30年代以來,民族危機空前,與宋室南渡的時局何其相似乃爾,陸詩便迎合了救亡圖存的愛國口號,放翁也一舉成為“愛國詩人”“民族詩人”的典范。如1934年柯進明選《國民古詩必讀》,就“以激發軍國民思想為主”,所選皆“有愛國及尚武精神者”并“專取激昂慷慨一派”??率细毖裕骸耙庠诰葒辉诤霉?,識者諒之?!盵10]1該選本收放翁《示兒》《書憤》諸詩,足見陸詩此時的振作人心之用。

報刊時評也借陸游事跡,宣傳救亡思想。介紹陸游的文章中,以“愛國詩人”“民族詩人”為題者不勝枚舉。如《愛國詩人陸放翁》,就有《讀書中學》1933年第1卷第3期、《行健月刊》1935年第6卷第6期、《學術世界》1936年第1卷第10期、《現代青年》1937年第7卷第3期、《經世戰時特刊》1938年第29期等同名文章,大都托古諷今,借南宋境遇指出當下國事危難,進而宣傳抗戰、共克時艱。

在前人的不斷推重下,陸游成為了具有廣泛聲譽的古代作家,有關其“愛國主義”,也在持續普及中成為“常識”。據《紹興文史資料》,蔡元培曾為友人之父題寫遺照,即借《示兒》題“家祭毋忘”四字。[11]36沈航還指出抗戰時的教育現狀:“在淪陷區,雖然日偽對學校教育實行高壓政策,禁止教師向學生傳播愛國主義思想。然而大部分教師不懼日偽壓力,仍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陸游等人的愛國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盵12]76可知陸游的“愛國詩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救亡的精神偶像。

二.官方背書與知識敘述

在群星璀璨的兩宋詩人群中,陸游作為“愛國詩人”備受矚目,除歷史傳統和民間評論外,也離不開官方話語的背書。1949年以后,愛國主義成為學術討論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階級”燭照下,要成為世所認可的大詩人,陸游應具備兩大特征:愛國性和人民性。

先說愛國性:陸游一生愛國,毋庸多言,這是其經典化的大前提。絕筆《示兒》即是力證,北大中文系學生的黃皮本文學史說它“集中地表現了詩人對祖國至死不渝的忠誠”[13]444。毛澤東也喜歡《示兒》,還擬詩一首:“人類今嫻上太空,但悲不見五洲同。愚公盡掃饕蚊日,公祭無忘告馬翁?!盵14]3991958年成都會議期間,他圈閱詩詞,其中就有陸詩六首,足見俊賞態度。[15]229后來向旁人介紹放翁詞,還說“他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詩人,年輕時就立志‘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盵15]236可見陸游之愛國,自有官方的蓋棺定論。

再說人民性:陸游是傳統士紳,陸家也是山陰望族,何談“人民成分”?朱東潤說:“因為他始終同情人民,具有人民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人民的希望和愛憎,因此無論他的政治地位如何,他始終是人民的詩人?!盵16]197當主流話語介入知識生產實踐,知識敘述本身或多或少會響應“征召”?!蛾懹蝹鳌芳慈缡?,通篇不下60處言及“人民”二字,其中多直接分析陸詩、評價陸游者。又如“功名”之辨,朱東潤稱陸游“在為人民立功的意義上,是從事業前途出發的,因此是好的,是對于集體、對于國家有利的?!盵16]216該書對陸游文學人生的闡釋,主動適應了階級論話語,雖是以往研究未有的范式,卻也是陸游成為“人民詩人”的必由之路。

1957年教育部頒《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將“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列為“必要性”,要求“確認文學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它的階級性和社會教育意義”[17]5,實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文藝思想的延續。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專列“愛國詩人陸游”一章,主述陸游生平、詩歌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詩人的影響,稱“他的愛國詩篇,不僅在當時打擊了敵人和投降派,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而且也打擊了以后的民族壓迫者和民族敗類,繼續鼓舞著愛國的人民?!盵18]107袁行霈等《中國文學史》也長篇大論,視其為“南宋愛國詩人最杰出的代表”[19]150,稱愛國主題是“陸詩的精華和靈魂”[19]153。

點檢過往,高華利認為,“即便在以政治標準取代學術批評的時代”[20]74,陸游作為著名愛國詩人,也是學界“少有的亮點?!盵21]116相關成果易獲出版,陸游研究也成為宋代文學的學術高地。時至今日,中小學語文課堂仍在講授陸詩,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的推薦背誦篇目中,就有《示兒》等三詩[22]37-39,《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推薦背誦篇目中,也列《書憤》等二詩[23]57。尤其是《示兒》,堪稱陸游流傳最廣之作,不少學人定量分析,更將其列為放翁“十大名篇”[24]9之首、“宋代經典篇目排行榜”[7]12第一。要言之,陸游早已作為愛國主義的生動教材,歷代傳頌不衰。

三.別樣生活與鄉村世界

“愛國詩人”幕后,也有賦閑窮居的無奈?!秳δ显姼濉非岸硎贞懹卧缰衅谠娮?,計2600多首;后六十五卷則收晚年詩歌,計6600多首,大都書寫鄉村生活。在他生活化、日?;?、甚至瑣碎化的日記筆法下,“至于漁舟樵徑,茶碗爐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為歌詠,以寄其意?!盵8]993似與其豪壯氣質大相徑庭。

作為縉紳官僚,放翁并不成功,宦海沉浮是人生常態。陸游早年蓬轉多地,晚年久居鄉間,尤其是紹熙元年(1190)罷歸至嘉定二年(1210)辭世的二十年間,除短暫入朝修史外,都在家蟄居。正是賦閑期間,陸游寫下大量閑適細膩、平和樸素的作品,構成了他“昂揚剛健”之外的別樣旋律。倘只強調放翁慷慨激烈的一面,而淡化鄉村生活的另一面,委實是對他文學人生的一種成見。

陸游詩云:“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25]3577,山陰故鄉的節物風光,日常生活的吟賞紀行,都是他鄉村世界的文學樣本。紹興府城以西不遠的三山別業,是陸游常居之所,也是他的詩意棲息地。他常自稱“山翁”,稱別業所在村落為“山村”?!俺鲩T十步即煙波”[25]2819,別業以南是煙波浩渺的鏡湖,往北數里是浙東運河,河汊縱橫,漁業發達。詩人的日常,就是“漁歌相和葦間起,菱船遠入煙中去”[25]3984的水鄉圖景。

陸游還有云門精舍、梅山寓所、石帆別業等多處住宅,詩詞中常提到的登山采藥,大概就在石帆一帶?!白蚰横烎~天鏡北,今朝采藥石帆東”[25]4237,放翁采藥歸來,“暮煙千嶂”[26]130的石帆山附近,“處處聞漁唱”[26]130?!笆较聵氛l如?八尺輕舠萬頃湖?!盵25]3183陸家還置辦了不少水蕩產業,“石帆山腳下,菱三畝”[26]96,這里也成為陸游漁釣的詩意樂園。

但放翁詩文流露出的失意無奈,也不難讀見。他自嘆“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26]131,感慨“壯歲文章,暮年勛業,自昔誤人”[26]119,有心報效,現實卻是“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26]57。陸游又何嘗愿為“閑人”?他自言“飽受人間一味閑”[25]3950,“閑”是被動的、無奈的。他說:“老益尊儒術,閑仍為國憂?!盵25]3560“元來只有閑難得。青史功名,天卻無心惜?!盵26]182理想與現實反差之巨,詩人味盡郁結。

“詩”與“窮達”,古來共談,陸游也不例外。他詩文論“窮”處不在少數,其仕途宜概括為“窮”,其生活可形容為“窮”,其詩思又來源于“窮”,其聲名也離不開“窮”。詩人因仕途蹇困而感懷悲嘆,因功名無望而心有耿耿,因文人風骨而清狂自信,因平淡生活而有所釋然,歸根到底不外乎“窮”?!案F”可謂其人生的真實寫照。

放翁一生仕履維艱,卻是文學史巨擘,又何嘗不是“窮而后工”[27]993的詩家之幸?與早年喜論恢復不同,晚年他屏跡鄉野,盡管仍關心國事,但心境開闊許多,所謂“結宇楓林下,久窮吾所安”[25]3627,“自得窮通樂,而無寵辱驚”[25]4565,行文處世方面很少提及時政,基本“恪守退居立場”[28]164。翁方綱就說:“放翁……優游鏡湖、耶溪間,久領林泉之樂。筆墨之清曠,與心地之淡遠,夷然相得于無言之表”[29]1439。放翁此際更在意的自是當下現實,是大塊陽春,是故鄉的山水草木,是自在的蕭散生活。閑淡的筆法,細膩的情調,別有一種白發漁樵的詩意幽情,這是他處江湖之遠的另一面人生圖景。

陸游以愛國著稱,詩詞文章引入了不少愛國主題,在民族危機空前的特殊年代,這種宏大話語,無疑振奮人心;在政治掛帥的主流意識形態下,放翁詩中的憂國憂民與壯志難酬,與階級敘事的人民性投契,陸游也在“愛國詩人”的制造進程中一路行遠。

給陸游貼上“愛國詩人”的標簽,固然有助于知人論世,但標簽化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本質化的抽象概括。以往的文學史教材,目之以“愛國詩人”、“辛派的中堅人物”[19]117,自有道理,卻也部分遮蔽了陸游作品的原始面貌。讀者不能囿于傳統和成見,只看到陸游“愛國詩人”的表象,也要看到他退居鄉野的另一種文學生活。

參考文獻

[1]梁啟超.梁啟超文集四[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錢基博.中國文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3.

[3]王夫之.船山遺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王立群.陸游愛國詩章的雷同現象[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3).

[5]羅大經.鶴林玉露[M].劉友智,校注.濟南:齊魯書社,2017.

[6]劉克莊.后村詩話[M].王秀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7]王騫.宋詩經典及其經典化研究[D].武漢大學,2012.

[8]弘歷.唐宋詩醇下[M].喬繼唐,整理.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

[9]沈德潛.宋金三家詩選放翁詩選[M].濟南:齊魯書社,1983.

[10]柯進明.國民古詩必讀[M].太原:晉新書社,1934.

[11]蔡睟盎.蔡元培在抗日戰爭期間[M].//紹興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紹興文史資料第12輯.1998.

[12]沈航.抗日戰爭時期陸游愛國思想的傳播[J].蘭臺世界,2016(16).

[13]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門化1955級學生集體.中國文學史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14]毛澤東.毛澤東詩詞百首譯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5]孫保義,劉春增,鄒桂蘭.向毛澤東學讀書[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1.

[16]朱東潤.陸游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17]教育部.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8]游國恩.中國文學史第三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19]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0]高利華.陸游研究三十年述評[J].文學遺產,2016(05).

[21]張毅.二十世紀宋代文學研究觀念和方法之變遷[J].文學遺產.2001(4).

[2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3]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4]黃英.陸游詩歌五十首經典名篇的考察[D].江西師范大學,2011.

[25]陸游.劍南詩稿校注[M].錢仲聯,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6]陸游.放翁詞編年箋注增訂本[M].陶然,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7]弘歷.唐宋文醇上[M].喬繼唐,整理.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

[28]包偉民.陸游的鄉村世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29]翁方綱.石洲詩話[M].//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愛國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愛國學·曬佳作
愛國學·曬佳作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伊格爾頓意識形態理論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