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中國式數字化轉型?

2023-09-01 01:13文|香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數字化微信企業

文|香 帥

這幾年,制造業老板們之間流傳著一句話:“上帝要懲罰誰,就讓他去做制造業?!?/p>

為什么?

因為之前“中國制造”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拼的是低價格,掙的是辛苦錢。

但近年,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辛苦錢”也沒那么好掙了——中國制造業亟須進行數字化轉型,從低附加值的“中國制造”,升級為高附加值的“中國智造”。

不過,方向都知道,但數字化這個型到底該怎么轉?畢竟,數字化轉型是要花錢的,稍不小心,型沒轉成,成本過高,反而會拖垮企業。

帶著這些問題,我去了佛山的一家企業——日豐,做了一次沉浸式的參訪。

日豐的主要產品是各種管,大都被埋在地下,比如家里的自來水管、電線管,運輸天然氣、暖氣的各種管道。

但當我走進日豐的工廠時,和印象中的“中國工廠”完全不一樣:數十米的自動化流水生產線縱橫有序,偌大的車間只有一個工人盯著控制面板,觀察和記錄成品的過程。整潔、純白的空間里,只有機器單調、有序的轟鳴聲,就像一幅后工業時代的抽象藝術作品。

在參訪過程中,日豐的CIO(首席信息官)尹浪跟我說了很多細節、很多故事,也讓我對于什么叫中國式數字化轉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

數字化就是一連串的小事

這幾年,“數字化轉型”這個詞站在了鎂光燈下,在各種展會和論壇上都被討論得熱火朝天。

“數字化”仿佛是金手指,施個魔法,就能讓企業與時俱進更炫酷。

但是在日豐這樣的傳統制造業企業眼中,數字化轉型其實不需要太炫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能解決實際問題。

在日豐人的眼里,“業務發展了,企業規模大了,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企業會不斷找各種工具,想各種辦法,盡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問題。然后幾年過去,回頭看,哦,企業數字化了?!?/p>

某種意義上,數字化就是貫穿企業全局的一連串的小事。

例如,在管材的成型加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溫度,一有偏移,就容易造成廢品。怎么辦呢?很簡單,在生產線上加一個溫度感應器,一旦超過預定范圍就報警。

日豐人說:“香帥老師,你說這個叫數字化嗎?”

然后,為了進一步解決其他問題,除了溫度,日豐還將成材率、合格率、巡檢合格率等數據,經過系統處理之后,推送給相關人員。如果一些重要的生產數據有問題,即使管理人員在出差,不在工廠總部,也能收到報警,只要拿出手機點開企業微信,進入應用平臺查看,并快速作出決策。

而且因為有數據沉淀,日豐得以發現最常出現問題的幾個生產環節,通過優化原料配方、設計、執行環節的標準來改善。

每天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連成串,就是巨大的效率提升。

精益管理領域有一句經典的話:“制造過程降低10%的成本,等于經營層面在市場擴大了一倍的銷售額?!?/p>

在業務管理與數字化加持的雙重提效下,日豐產品交付率從3年前的7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準交率提升到80%以上,廢品率降低了50%——僅這些就讓日豐節省了1200萬—1500萬元的顯性成本。

從2017年到現在,6年之間,日豐產值也從30億元上升到80多億元,生產基地從5個變成了8個,但員工數量仍然是6000人左右,沒有變化。

數字化讓中國制造業向高附加值環節攀升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p>

一點一滴的數字化改造看似不起眼,但一路走來,回頭再看,日豐正在完成一個大命題——利用數字化,提高中國制造業的附加值。

數字化如何提高制造業附加值?

第一,攀升至產業更高附加值的環節。

微笑曲線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在產業鏈中,專利、技術和品牌、服務的附加值高,而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見圖1)。

圖1 微笑曲線

如今,日豐正在向創新研發、品牌標準和售后服務領域發力。

比如在售后服務領域,管道行業原本是沒有“服務”這個概念的。管道焊接安裝完后,水電工的活兒就結束了,萬一哪天管子漏水,消費者也只能認栽,自己找人修,然后把責任歸咎于管道的質量。

日豐則決定在售后服務方面做得更多一些。在水電工上門安裝完管道后,日豐會委派遍布全國的服務工程師,主動給客戶提供免費的“試水試壓”服務,確認管道產品質量以及焊接安裝都符合驗收要求。

像這樣的服務工程師,日豐在全國有5000人以上,這些工程師還要與全國各地近200萬名水電工師傅進行協同,共同為客戶提供服務,這樣大規模的協作難度是極大的。

但是日豐卻把這件事做得很好,搭建起了非常出色的服務網絡,企業微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幾乎沒有哪個成年的中國人不使用微信,而企業微信能連接微信,日豐通過企業微信,建了不同區域的工程師群,在群里通過直播,還有會議的錄制回放等功能,高效地完成了新品教學、安裝培訓、產品反饋等工序,水電工師傅們不用下載任何其他軟件,只要一個微信,就可以接受所有培訓,確保了最終服務的質量。而且在群里,工程師還能看到來自水電工師傅們的反饋。

這樣一來,終端客戶的需求、喜好、偏好、習慣,終端產品的質量、口碑、效果,都在最小的顆粒度上被最快地反饋到業務和生產部門,然后進入迭代、優化的過程。

日豐工作人員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企業有一名山東的水電工師傅,在上門為用戶進行維修時,發現產品的分水器在特定場景下總會漏水,然后在群里直接@日豐的相關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快速在現場進行響應,診斷問題又迅速反饋給總部。

從水電工師傅發現問題,到判定是產品設計漏洞,再到決定推出補救方案,日豐只用了半天;而到派工程師完成上門補救,全程只用了2—3天。

這是我聽說過的唯一一家能讓用戶享受如此待遇的管道廠商,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什么日豐管能做到“管用50年”的最佳注釋。

得益于數字化的生產、銷售、服務,日豐可以提供足夠極致的、人性化的服務。

第二,為質量管理提供附加值。

在佛山工廠參觀時,尹浪給我看過,每根管子上都有一行激光刻的識別編碼。

這個小編碼,就像是每根管子的“身份證”,既是防偽的標配,也記錄了一根管子的整個生命周期:從配料批次到送上生產線,再到車床、車間、生產日期,再到經由哪個工人質檢,由哪個物流運送,發給哪個經銷商,經過哪個水電工師傅,安裝在哪個消費者家中,都能被追溯。

尹浪告訴我,這個小編碼背后的數字化系統提供了各個環節的質量數據,幫助日豐了解到哪些環節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甚至讓質量管理能延伸到過去管控不到的最終端。

為什么日豐管有能力做到“管用50年”?也是因為每一根管子都有全生命周期的記錄。就比如上文提到的日豐派工程師完成上門補救的故事,就是因為日豐可以追溯到那一批次的所有產品都銷售到了哪里,才有可能派工程師去現場幫每一個用戶解決問題。

窺一斑而知全豹。

其實,千千萬萬家像日豐這樣的企業,正在沉默中積蓄力量,正在寒冬中萌發新芽,依靠這樣一步步的數字化效率提升,扛起中國制造的大旗。

這些年,唱衰中國制造的聲音很多,但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在全球制造業增加值中所占比例還是持續提升的,截至2022年,已經占到接近1/3。

中國獨一無二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和尹浪聊天時,他一直強調,數字化轉型是個系統工程,單靠一兩家企業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

單個企業自己吭哧吭哧地去搭建數字化系統,往往是無頭蒼蠅,不知從何開始,而且成本太高,吃力不討好。

幸運的是,這代中國企業恰逢其時:經過20多年數字平臺、消費互聯網的滲透,讓中國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數字基礎設施。

現在的中國,幾乎人人擁有智能手機,還有微信這樣擁有10億用戶的超級APP。你很難想象在任何一個國家,移動終端有這樣高的滲透率,有這樣密集的網絡節點,有這樣開放的集成式數字生態。

利用好這些數字基礎設施,企業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日豐在數字化進程中,就選擇了企業微信作為數字化的協同工具平臺。

我了解到,非常多的企業都把企業微信看成“一個數字化基礎設施底座”,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上面起高樓、做裝修,搭建自己的數字化生態。

很多企業剛剛做數字化的時候,往往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各大業務板塊“煙囪林立”:自己研發數字化應用軟件A,內部溝通又使用軟件B,對外協同又用軟件C……最后導致整個企業的數據散落在不同的板塊,變成了難以流動的“死”數據。

用一個完整的底座,打通“數據煙囪”,才可以讓各業務部門的數據流動起來,客服部門的反饋,才能更加快速地被生產部門、物流部門捕捉到,數據形成閉環,生態才有生機。

而企業微信就是一個能讓數據暢通內循環的底座,日豐就是在企業微信這個底座上搭建起的移動數據生態系統。例如,業務部門的銷售情況、市場動態、新品需求調研,都是通過企業微信的入口,所有信息在總部和業務條線之間直接快速反饋;同樣,生產部門也在同一個工作平臺上,每根管子的設計、制造、包裝運輸、安裝等所有環節的數據都源源不斷地進入生產環節的質量分析,點開企業微信,就能快速進入數字看板查看。

更重要的是,這套內循環系統還可以延展出無數觸角,與企業外部的世界進行連接。比如說,上游供應商送貨時提前預約,削平物流的波峰波谷;下游甚至可以連接數百萬社會上的水電工,日常輸出技術培訓,聽到用戶最真實、最及時的反饋。

我了解到非常多的中國制造企業都在使用企業微信,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微信和微信、視頻號、小程序、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企業郵箱處于同一個生態系統中,作為中國最大的“數字開放生態”中的成員之一,企業微信能以更低成本、更少摩擦的方式,與上下游完成連接和協作。

“林立的煙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大規模更高效率的協作體系,而“中國制造”,也正在這個體系上持續地迭代進化。

寫在最后

從日豐的工廠和數字化展廳里出來時,天色已晚。

從佛山回廣州的路上,我看著窗外一幢幢大樓,一盞盞燈光亮起,心中頗有點百感交集。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工廠調研,對我來說,這可能更像一堂關于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現場課。

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不是空泛的詞匯,而是在我們已有的數字化土壤上,日復一日地連接、創造和精進。

也許,這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轉型,才是真正的中國式創新。

車過了最堵的路段,忽然提速疾馳,我打開天窗,感受到風從頭頂呼嘯而過,忽然想起了奧地利詩人里爾克那首著名的詩《預感》:

“我像一面旗幟被空曠包圍,我感到陣陣來風,我必須承受;

“下面的一切還沒有動靜:門輕關,煙囪無聲;窗不動,塵土還很重。

“我認出了風暴而激動如大海?!保ū疚膩碜晕⑿殴娞栂銕浀慕鹑诮?/p>

猜你喜歡
數字化微信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微信
數字化制勝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