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零售時代下,渠道品類的創新

2023-09-01 01:13徐雪迎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品類零售渠道

文|徐雪迎

創新正在引領世界變革,技術的升級、科技的迭代在零售行業中催生了無數品類機會。零售行業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被顛覆,但萬變不離“多快好省”四字宗旨??呻S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零售店帶給消費者的體驗邊際效應逐漸遞減,“多快好省”的演繹也逼近臨界點,那新零售是如何顛覆舊零售的?放眼未來,渠道品類又能如何創新?

零售業態的四個階段

對中國零售過去40年的發展進行復盤及管窺,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可以發現零售在每個階段發展至臨界點的時候,新的零售業態都會依托新趨勢在“多快好省”上滿足消費者與日俱增的潛在需求,實現漸進式或顛覆性的創新。

1.0階段:傳統零售

傳統零售也就是零售業態的雛形,在1990年以前,當時主要包括三大業態,即便利店雜貨店、批發市場、百貨商店。但受制于規模經濟及商家追求贏利的制約,此階段的零售業態不得不對滿足用戶的需求進行取舍,不可能在“多快好省”每一個特性上都做到極致,所以彼時的零售業態,只能滿足消費者的某一需求。

便利店雜貨店依存于鄰里關系,滿足“快”的需求,居民可以直接在社區門口買到所需的產品;

批發市場依存于分銷關系,滿足“省”的需求,通過規?;咒N為消費者提供更低價格、更劃算的產品;

百貨商店依存于供需關系,滿足“多”的需求,百貨商店內以分散式、柜臺式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逛街場景,消費者可以在一個場內購買到更多的產品。

在1.0階段,商品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供應鏈水平、城市化水平都處于萌芽階段。

商品化水平:當時處于供小于求的工廠時代,商家區分商品通常只是用商標來區分,核心是用來做質量背書,比如蓋有商標的豬肉意味著品質合格;

信息化水平:當時商家和工廠更多使用實體本記錄、雙方處于信息孤島——零售者和供應商的信息是割裂的且信息高度不對稱;

供應鏈水平:以產定銷,且沒有高鐵干線物流的支持,造成商家庫存風險;

城市化水平:只有一個核心商圈,媒介大多為報紙。

所以在物理及技術條件的制約下,三大業態都無法做到“更快”“更好”“更多”,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全部訴求。

2.0階段:現代零售

隨著商品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供應鏈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基礎條件蓬勃發展,基礎設施能力也推動著零售渠道的漸進創新。

商品化水平:供需趨于平衡,由工廠時代邁入市場時代;

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開始提升,逐漸引進IT技術;

供應鏈水平:可以實現產銷制衡,實現快速轉運,更好地管理庫存;

城市化水平:開始有多個核心商圈,居住形態也發生了改變,媒介從報紙轉為電視……

零售業態依托于設施不斷完善、社會不斷進步,已經可以滿足消費者“多快好省”的多種需求。

1.滿足“多”和“省”的全品類渠道,比如大型商超;滿足“多”和“省”的垂類渠道、服裝行業的Zara和優衣庫、家電行業的蘇寧和國美等;

2.滿足“多”和“省”的折扣店,比如社區門口的華聯超市、德國的ALDI(奧樂齊)、名創優品等。

2.0階段的現代零售推動零售業態實現了一次飛躍,但并不屬于顛覆性的創新。

3.0階段:電商零售

1990年起,移動互聯網及電商平臺的出現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滿足了消費者對多、快、省的需求,商品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供應鏈水平、城市化水平均已達到巔峰,也直接誕生了新品類創新機會。

商品化水平:進入供大于求的心智時代;

信息化水平: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直接聯網記錄,比如動態調度庫存;

供應鏈水平:以銷定產,干線零擔快遞互相協同;

城市化水平:互聯網無界化。

在3.0階段的電商零售下,所有品牌均可同時滿足多選、廉價、便利三大核心需求,其中淘寶穩坐頭把交椅;京東后期以3C為品類切入點,主打“更快、更好”;拼多多切入空白的下沉市場,主打“更便宜”,都是意圖將“多快好省”進一步做到極致。

4.0階段:新零售

盡管電商渠道已經滿足消費者的三大核心需求,看似已然到達穹頂,但仍然面臨解決不了的難點。

1.“多快省”均已經無限趨近于失速點,近乎過剩狀態,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邊際效應遞減,新的渠道很難再針對淘寶、京東、拼多多實現超越;

2.電商渠道難以滿足非標產品的接入,比如生鮮很難線上化,難以在線上購買到標準化的生鮮產品;

3.消費者除了需要便利,總歸還是需要線下體驗的場景,但電商本質上缺乏消費線下體驗的場景。

如此困局下,新零售概念對舊零售實現了革命性的顛覆。在DT+AI+IoT(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的技術環境下,新供應鏈水平(柔性制造、直銷寄售、即時配送、中轉倉+前置倉)打開了“無界零售”,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

基于市場洞察、心智洞察,以及技術支持,新零售業態對用戶需求進行了重構,提供了優惠、優選、優體驗的零售環境,也催生了無數新興渠道品類的創新機會。

新零售渠道品牌的品類創新

在技術的支撐下,“多快好省”的競爭已幾近白熱化,渠道品牌起步的重要機會在于依托趨勢性的品類,而渠道品牌所提供的價值同樣有賴于品類所處的發展階段,不論是盒馬鮮生的生鮮超市,還是TOPTOY的潮玩集合店,都是對新零售渠道創新的一次實踐,也都對“人貨場”進行了創新的定義。

盒馬開創“生鮮超市”新品類

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的先驅,開創了“生鮮超市”新品類,為消費者帶來優惠、優選、優體驗的購物體驗。在新零售時代,新品類的背后是數據驅動,它不僅是盒馬鮮生創新的底層,也是新零售的基礎設施。

基于新品類構建新配稱,盒馬鮮生新品類的新配稱“人貨場”都是依靠數據驅動:

人(用戶運營能力):基于數據算法,通過實體店鋪將消費者引流至私域會員機制,通過精細化運營客戶了解客戶需求;

貨(供應鏈能力):非標品標準化(如帶魚先在中轉倉打標)、商品組合有彈性、商品快速周轉;

場(渠道構建能力):借用大數據精準定位和設計配送路線,由此實體店面也是變相的倉庫。

但把握新的品類機會需警惕思維慣性:當新品類確立后,需搭建全新的運營體系,否則將錯失品類機會,陷入“超級物種”的泥淖。

永輝是2.0階段現代零售時期的生鮮之王,但它的新品類孵化卻是失敗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新品類的運作難以脫離固有的價值體系:在選址上,在已有的地址里篩出適合改造新門店的地址;在選品上,從永輝原有的品類中挑選商品;在系統上,依舊使用原有的IT系統,在此基礎上進行線上化、移動化改造;在體驗上,在原有的業態設計上增加餐飲體驗。

以上比對下來,都缺乏盒馬鮮生將一切從0起步的戰略魄力。

TOPTOY開創“潮玩集合店”新品類

消費主力逐漸年輕化,盲盒躥紅帶動潮流玩具市場的快速發展。TOPTOY基于以上市場洞察,決定提供潮玩品類的渠道整合價值,鑒于中國主流消費人群 Z 世代更傾向于沉浸式的體驗消費,TOPTOY搶先占據“潮玩集合店”這一新渠道品類,并在新品類之下,打造全新的“人貨場”新配稱。

人(用戶運營能力):打造“線下引流線上—轉化—復購”新鏈路,門店是獲客的流量入口,同時通過直播內容運營、私域高質量運營,最終引入電商形成引流閉環;

貨(原創和供應鏈能力):打磨原創 IP——大力招財貓,構筑競爭壁壘;

場(渠道構建能力):以線下門店為核心,通過場景提供消費者的“峰終體驗”,比如門店商品配置可將最有吸引力的IP放置在顧客逛店路線中途。

渠道品牌品類創新的新配稱“人貨場”

“新零售”概念起于中國,目前也興于中國。在新零售環境下,底層邏輯趨于同質,在數據驅動支撐下,未來基于品類分化的垂類渠道將成為可能的創新方向,同時企業也需要圍繞“人貨場”三大層面進行重構,在提高消費者感知的情況下也能優化自身經營,構筑可持續的增長飛輪。

人:站在消費者視角進行共創,數字化賦能用戶運營

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提到過,日本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戰后產品匱乏時代、經濟起飛后產品泛濫的平臺時代、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時代,這同樣適用于中國的發展。

目前解決用戶的剛性需求,逐漸成為成功品牌的必備條件。在傳統零售渠道下,用戶經營主要靠流量、品牌來驅動,但在新零售環境下,單向媒介變為多邊媒介,標簽算法也可以聚集同樣圈層人群。因此消費型企業將從過去經營產品的思維轉換到經營用戶,即圍繞原點人群建立持續關系和連接。這也是會員制模式、社群經濟興起的核心原因。

用戶運營固然適用于新企業,但對于傳統企業而言,突破思維的桎梏(從內部產品邏輯轉變為外部消費者邏輯)存在較大挑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新的落地,這也為新品牌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許多新品牌均采取用戶共創的思想,在產品研發、公關設計等各個環節都得以體現。

例如,黃小豬等一眾新品牌一直以用戶共創的邏輯進行產品研發;阿那亞品牌一直標榜自身的社群運營與內容運營,為社區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成為近3年比較火爆的地產項目;蔚來一直基于技術創新并致力于將用戶體驗打造到極致……品類創新是品牌增長的重要基石,而用戶共創也將成為未來品牌增長的關鍵引擎。

貨:極致的商品效率,包含創新化制造及智能化上架

傳統零售下,商品基本靠進貨然后賣貨,產品選擇盡管眾多,但加大了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商家庫存也處于高度承壓狀態。

在新零售環境下,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體驗,柔性生產+數據選品必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

KKV作為全新的潮流集合店,選品采取買手制并經過四層篩選機制:品牌初篩(品牌庫篩選)、買手背調(產品口碑、公司口碑)、選品會(投票制)、試賣考核(根據試賣成績再決定是否大規模采購)。

不僅通過數字和技術驅動賦能選品快速迭代,還能解決傳統的庫存壓力,降低產品成本;而后期產品是否下架都不是由人為因素決定的,而是通過各個維度的數據決定的,若每一個產品的數據都位于末位,那就隨之淘汰。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淀下來的產品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場:數字化賦能經營終端鏈條,優化用戶體驗

便利店渠道憑借高密度滿足了消費者對“快”的訴求,成為近幾年的趨勢性渠道。

在一切均可以被數字化賦能的情況下,便利蜂的數字化極大程度地提升了運營效率。其不僅在員工職能、員工排班等方面進行數字化賦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人員利用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更是通過數據驅動產品選擇、精準選址,實現銷量及利潤的總體提升。

例如,在選品上,算法可以學習當前數據,發現要引進的商品,之后通過機器學習改善結果,算法選品成功率70%;在選址上,數據可以驅動選址策略,基于一系列變量預測模型(包括辦公人員數和居民人數,到商店步行距離、商店規模、購買力、競爭對手等),進行智能化選址;在配送上,為便利店量身定制物流網,自動化降低成本。

結語

如今,在零售行業中,渠道品類的創新依托于渠道價值,但也離不開產品品類。隨著中國逐漸邁入新的消費時代,周遭環境持續更迭,將會有一批創新的渠道品類涌現,模式的創新性、產品品類的趨勢性僅是渠道品類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在“人貨場”中實踐創新,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零售體驗,也同樣重要。

猜你喜歡
品類零售渠道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門店零售與定制集成,孰重孰輕
零售工作就得這么抓!
干不過老大,就創造一個品類成為老大——通過GUNNAR聊聊自建品類
參展推薦品類索引
萬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新零售 演化已經開始
渠道
渠道與內容應當辯證取舍
2013年二季度全國玩具品類進出口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