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17世紀湖州文化的域外傳播
——以韓國古代小說《九云夢》為例

2023-09-03 03:55
名家名作 2023年1期
關鍵詞:驚鴻云夢湖州

馬 敏 曹 飛

《九云夢》是韓國作家金萬重(1637—1692)1687年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其命名源于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云夢者,方九百里”的典故?!毒旁茐簟繁辉u為韓國古代小說中文學性最突出的作品,在韓國學術界被譽為韓國版《紅樓夢》,并將其與《紅樓夢》進行比較研究。其創作特色主要在于小說以“幻夢”的敘事結構描寫了男主人公楊少游與八位美女之間坎坷曲折的愛情經歷,講述了主人公從天界因犯色戒被貶,到人間享盡情欲、功名與榮華,最后對世俗醒悟超脫重返天界的故事,以此來傳達“人生無念”的佛教超越思想。作者以出色的想象力穿梭于夢和現實之間,有效傳達了作品的“幻夢”主題,兼具趣味性和思想高度,是反映韓國古代典型貴族社會理想的代表作。

《九云夢》雖然創作于古代韓國,但是和中國關系密切。首先,作者將小說的時代背景設定為中國唐代;其次,將男主人公楊少游設定為浙江嘉興籍;最后,作品中出現了大量江浙一帶的文化形式,尤其多處出現了能夠體現湖州地方文化色彩的元素。最具代表性的三大類為“湖詩”(湖州藉詩人)、“湖事”(湖州地方典故)、“湖絲”(湖州絲綢),這為湖州地方文化的域外傳播提供了切實的文本依據,充分說明了湖州文化向韓國傳播的歷史事實。探析三種文化元素的呈現方式,展現17世紀湖州地方文化向域外傳播的多樣性,能夠為湖州文化的再次輸出提供幫助,為實現域外文學作品中的湖州文化研究注入新鮮血液,為弘揚湖州文化不斷發掘新方向。

一、“湖詩”

湖州作為江浙一帶文化底蘊深厚的代表,涌現出很多湖州藉文臣學士和詩文家。這些文人所代表的湖州文化影響力也在《九云夢》中得以體現。例如第三回“楊千里酒樓擢桂 桂蟾月鴦被薦賢”中,就出現了男主人公楊少游以湖州籍詩人沈佺期(656—715)《洛陽道》中的詩句為典作詩的片段。

沈佺期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是推動初唐詩風向盛唐詩風轉變的重要詩人。因為才華能力出眾受到武則天的器重,一生大部分仕途是一帆風順的,也一直活躍在最高權力集團周圍,這一點從他的部分作品中也有所體現,《洛陽道》就是其中之一。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

白日青青道,軒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嬌。

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

我們從以上詩句可以看出這首詩洋溢著沈佺期生活的風光與得意。詩中從“軒裳半下朝”展現了沈佺期在洛陽做官時的風光生活及洛陽城中的無限春景,其中就包括“拾翠美人嬌”和“香塵撲地搖”,即“探春的美麗女子”及“探春女子留下的撩人心弦的芳香”。

“香塵”一詞最初出自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石崇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北簧騺缙谟迷凇堵尻柕馈分凶髋幼哌^留下的芳香之塵。這一意象又陸續出現在唐杜牧的《金谷園》、溫庭筠的《蓮花》、韋莊的《秦婦吟》;宋蘇軾的《浪淘沙·探春》、李清照的《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晏殊的《踏莎行》、柳永的《柳初新》;元王實甫的《西廂記》;明唐寅的《題為陸勛杰》等作品中,用來表達對女性的贊美。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部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譯本中省略了詩歌中的大部分內容,直接從“楚客西游路入秦”開始,沒有“香塵欲起暮云多”的意象描寫。所以這一部分直接參考韓文原作的內容進行分析。

香塵欲起暮云多,共待妙姬一曲歌。

……

月中丹桂誰先折,今代文章自有人。

——《九云夢》91 頁

男主人公楊少游擬“香塵”作“香塵欲起暮云多,共待妙姬一曲歌”來表達其見到桂蟾月時的心境,也憑借這首詩在作詩會上碾壓眾人,捕獲了嬌艷名妓桂蟾月的芳心。

金萬重受沈佺期詩歌影響不僅體現在對詩歌內容的擬作上,還體現在詩歌的創作背景上?!奥尻枴弊鳛樘频赜蛭幕闹匾M成部分之一,是反映唐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的代表。在唐代,描寫洛陽美景的詩歌不勝枚舉,“洛陽道”正是洛陽美景中的代表。唐人喜借“洛陽道”的意象以歌詠寄興,或表現享樂之欲望,或表現帝國之繁榮,或表現盛衰之嘆息。唐詩中的“洛陽道”是城市歷史的積淀和盛衰的見證。據《舊唐書》和《唐會要》中記載,唐代的洛陽與長安同時作為士人的貢舉中心,在洛陽獲得認可是實現個人價值、成功走向仕途的重要體現。

《九云夢》中楊少游遇到名妓桂蟾月的地點正是河南洛陽,初到洛陽的楊少游從聽說“洛陽自古帝王之都,繁華壯麗甲于天下”,到為其“山水”之勝“人物”之盛而震撼,能夠看出他對盛世繁華的渴望與野心。

楊少游在洛陽偶遇十幾名洛陽才子聚會飲酒賽詩,即興創作了一首詩,讓所有洛陽才子瞠目結舌。這一段描寫在利用其他人“平平無驚語佳句”(21 頁)來襯托楊少游才華卓越的同時,也為楊少游之后能夠取得功名、得到重任做好了鋪墊。

“香塵”與“洛陽”兩個意象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金萬重在創作《九云夢》時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是全方位的,體現了17世紀韓國文壇對中國文化的接受和理解。而沈佺期的作品對小說整體結構及人物情感表達起到的推動作用,體現出“湖詩”文化在韓國古代小說中的敘事價值。

二、“湖事”

《九云夢》借用了很多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和人物典故,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班婕妤、唐姬、秦穆公之女弄玉等以推動敘事發展。其中的楊越公和紅拂女,正是湖州地方典故的代表。紅拂女的典故在《九云夢》第七回“金鸞直學士吹玉簫 蓬萊宮仙娥乞佳句”和第十四回“樂游原會獵斗春色 油壁車招搖占風光”中共出現兩次。

紅拂女是江南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最早出現于唐中葉杜光庭所作的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紅拂女本是隋權相楊素的侍妓,卻對拜訪楊素的李靖一見鐘情,并私奔追隨以身相許。這個故事到明中后期被改編為戲劇廣泛傳播,之后又被湖州文人凌濛初改編為《北紅拂》(《識英雄紅拂莽擇配》),馮夢龍將其改編為《女丈夫》,不斷流傳。雖然在小說故事情節中紅拂女的行為因有悖禮教受到批判,但不可否定她是一個勇于沖破封建禮教束縛、勇于追求婚姻自主的女性形象。

紅拂女的形象和事跡與《九云夢》中的狄驚鴻如出一轍?;蛘呖梢哉f,金萬重仿照紅拂女的形象創造了一個女性人物。在《九云夢》第七回中狄驚鴻為找到才華卓越的如意郎君自愿寄身于風月場所,卻被燕王占有,雖享受著榮華富貴,但終日郁郁寡歡。

“……賤妾雖貌不逾人,才不如人,平生愿從君子人矣?!m口飫珍味,身厭錦繡,非妾之愿也?!暼昭喙_大宴也,妾穴紗窗而見之,則實妾愿從者?!蚀喙珕⒊毯笫?,偷騎燕王千里馬,第二日追及于邯鄲……”

——《九云夢》61 頁

狄驚鴻所追求的愛情也是如紅拂女一般,紅拂女大膽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在狄驚鴻身上都有體現。當看見風華正茂的楊少游出現時,便決定一路追隨以身相許。但相比于紅拂女,狄驚鴻在形象上有了進一步的突破。狄驚鴻在追求楊少游的過程中沒有立即行動,而是為躲避燕王追蹤等待十幾日后,竊取了燕王的千里馬,女扮男裝與楊少游稱兄道弟。在楊少游和桂蟾月重遇時,趁機假冒桂蟾月之身與楊少游相好并表明心意,也體現出了狄驚鴻形象的沉穩、機智與善變。

聽說了事實經過的楊少游將狄驚鴻比作楊越公的紅拂女,以稱贊她有膽有識,稱自己“愧無李衛公將相之才而已,欲相好豈有量哉?”(61 頁)以一種謙卑的姿態表達自己的情感,用紅拂女的故事回應狄驚鴻的愛慕之情,實際是楊少游表達自己對狄驚鴻傾心的一種方式。紅拂女典故的融入對兩人情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另外,在小說的第十四回又一次出現了紅拂女的形象,同樣也是形容狄驚鴻的,但這一次是出自越王之口。

越王撫掌笑曰:“狄娘子俠氣,非楊家紫衣者比也……”

——《九云夢》129 頁

《虬髯客傳》中對于紅拂與李靖的故事有這樣一段描述:衛公李靖以布衣上謁,獻奇策。素亦踞見……其夜五更初,忽聞叩門而聲低者,公起問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公問誰。曰:“妾,楊家之紅拂妓也?!惫试酵蹩谥械臈罴易弦?,也正是指代紅拂女。越王聽說兩人的故事也將狄驚鴻與紅拂女做比較,稱贊狄驚鴻在追求感情時的勇敢與豪氣,指出了狄驚鴻的有勇有謀。

紅拂女典故的兩次融入體現出《九云夢》中女性人物對待婚戀時勇于突破傳統束縛,敢于追求的態度,對人物形象塑造和敘事推動產生了正面影響,同時也展現了金萬重對社會的美好期望,充分說明了“湖事”文化在韓國古代小說中的影響力。

三、“湖絲”

蠶桑與絲織技術作為中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發明之一,自古就為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搭建了堅實的橋梁。據《浙江蠶業史研究文集》和《浙江絲綢及其藝術》記載,我國的絲綢中心起初在北方,從夏、商到春秋戰國時代,絲綢中心開始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其中湖州地區是我國絲綢文化最重要、影響最大的發源地之一。1958年從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4700 多年以前的“綢片”“絲帶”“麻布”等證實了湖州是桑蠶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推測。

湖州絲綢自六朝時期開始生產并出名,經東晉、西晉戰亂后加速發展。唐代,湖州已成為蠶絲的重要產區,湖州的絲織品開始嶄露頭角?;ňI、綿綢、烏眼綾、吳綾、纖縞、重面絹、絲、綿等絲和絲織品均已列為江南東道上貢的貢品。并且唐與新羅、百濟及日本等國的直接交往都有記載,這些國家都是唐的朝貢國。而唐帝國的絲織品便是與之交往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到宋朝,臨安已有綾、羅、錦、緞、絹、紗等二三十種絲織品;四川的蜀錦湖州也在仿造。加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使絲綢、瓷器、茶葉等貿易品得以更多更快地向朝鮮半島、日本出口。韓國保存的朝鮮李朝《備邊司謄錄》就記載了中國從寧波港口與韓國通過海洋交流進行絲織品及其他商品交易的事實。

明代中葉,全中國蠶絲產業的重心移向湖州一帶,福建之綢絹,廣東的粵緞、粵紗,江西的綾綢,會昌的葛絲,西北潞安的潞綢,以及江寧、蘇州、松江等地的絲織原料,都取給于“湖絲”。到了清前期,湖絲的數量和質量更勝一籌,湖州地區得以加強絲綢的對外貿易,將出口范圍從南洋、朝鮮、日本轉向歐洲。

《九云夢》中伴隨不同人物的出場出現了許多絲織品,如:第四回中的“絲綢”;第五回中的“紅絹”“宮布”;第五回與第六回中主人公用來作詩的“綈”“羅巾”;第八回中的“禮緞”;第九回中的“錦帳”;第十二回中的“織錦”“蜀錦”;第十三回中的“錦衾”“宮錦袍”等。

《九云夢》創作于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以在考察絲織品產地時要綜合考慮從唐至清期間湖州絲綢的發展狀況。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中國的出口生絲,幾乎全部產于杭嘉湖三府。而其中湖州產量最多,占比約70%。當時湖州出品的上等湖絲“輯里絲”由南潯鎮的七里村特有的繅絲技術制成,被嘉興、蘇州、杭州等地效仿。為湖州絲綢被古代韓國所接受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翰林驚見其女子,身著紅錦之袍,頭插翡翠之簪,腰橫白玉之佩,手把鳳尾之扇……

——《九云夢》43 頁

“……郎君若不忘舊情,必有重逢日矣?!彼祛}別詩于羅巾,以給翰林。

——《九云夢》44 頁

雖然單純依靠文本分析無法找到切實的證據證明還有哪些絲織品產自湖州,但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搜集,以及對湖州本地文化遺產的考察,再加上小說社會背景和實際寫作時間、湖州絲織業發展狀況及人物的活動軌跡等,都能夠推測出“綈、羅、絹、宮布”等這些絲織品產自湖州的可能性很大。

四、結語

地方文化是城市發展的精髓和養分,湖州豐厚的文化資源是經過勞動人民數千年的積累而形成的珍貴財富。研究域外小說中的湖州文化元素,能夠加強對湖州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同時對于湖州文化影響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

猜你喜歡
驚鴻云夢湖州
云夢古鎮
云夢天堂
湖州出土郡國五銖錢
湖州特色小鎮的“特”與“色”
論古云夢的地理位置
《九云夢》中人物命名分析
你是我心中永世的驚鴻
一次驚鴻,從此比肩
曾是驚鴻照影來
不悔驚鴻夢歸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