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丘特色與中醫藥傳統文化的融合策略

2023-09-04 06:36耿艷芳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融合策略校本課程

耿艷芳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醫藥傳統文化,通過在校本課程中融合中醫藥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對傳承中醫藥優秀文化理念的充分學習理解和認同,提高其國家民族認同感、歸屬感。目前,我國對中醫藥校本課程的探討主要集中于“名著導讀”“經典誦讀”“傳說故事”“美文選粹”等方面,學校將借鑒這些方面的優點,摒棄不足,不斷豐富、完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特色文化,傳承家鄉特色文化的情懷。

關鍵詞:校本課程;中醫藥傳統文化;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1/24-0021-04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積淀的文化特征,同時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醫藥文化進入校園與教學實踐有效融合,為中醫藥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創新,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提高師生中醫藥文化素養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一、依托內丘縣生態環境和特色資源的校本課程開發價值

(一)本土價值

內丘縣秦時置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孕育出“扁鵲”這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是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內丘縣作為扁鵲行醫、采藥的故里,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和水土條件,非常適宜多種中藥材生長。近年來,內丘縣依托扁鵲文化,立足資源優勢,先后舉辦了三屆扁鵲文化節、兩屆扁鵲學術思想傳承發展大會、第三屆冀港澳臺中華傳統醫藥文化大會暨祭拜醫祖扁鵲典禮等重大活動,都為傳播扁鵲中醫藥文化搭建了平臺。扁鵲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校園,為學校教書育人、文化育人提供更多選擇。

(二)校本價值

據資料記載,內丘縣中藥材資源達400余種,主要盛產酸棗、決明子、王不留行、黃芩、知母、射干、板藍根、金銀花、沙參等50多種中藥材,這些都是校本課程的重要資源。平安小學基于內丘縣豐厚的中草藥資源,在校園內開發了中草藥花圃,成立了中草藥社團,創建了內丘中草藥展室,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校內外中醫藥文化實踐活動。在教育部2020年“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單中,本?!吨嗅t藥進校園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名列其中,這些資源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展現形式均可適當納入校本課程體系之中。

二、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現狀分析

(一)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情況

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課程開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的實踐性不夠強。因此在進行課程開發時,應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多媒體技術、網絡等,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吸引力,從而使其更容易被廣大師生所接受。但也有一些人對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同時,由于對中醫藥文化的了解不足,很多教師不重視,甚至覺得不愿意開展這項工作。從學校角度來說,首先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其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這樣才有利于校本課程的推廣與普及。

(二)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這里有充足的物產資源,課程資源豐富,內容多樣。內丘有很多關于扁鵲和草藥的傳說,校本教材可以巧妙地將故事與知識相結合,使閱讀與思考并存,感性與理性碰撞,讓學生輕松有趣地學習知識。而教材中精選的中草藥插圖,會給學生以直觀的畫面感知,讓學生了解中草藥的外形特點。

2.課程目標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建立在當前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下,結合內丘種植中草藥的地理優勢、豐富資源而開發的。

3.實踐性強。內丘有扁鵲藥谷、五大中藥材種植基地(王不留行、決明子基地;金銀花基地;酸棗仁、知母基地;黃芩、連翹基地和天麻基地),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實踐。學校是河北省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特色學校,和中醫院聯合,讓學生學習中草藥知識、了解中醫藥文化,直觀感受文化的熏陶;還可以邀請一些中醫藥名家舉辦中醫藥傳統文化講座,普及中國傳統文化。

4.評價方式多樣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的討論當中,不斷完善自我。

三、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是一種動態的、系統的、持續的活動。它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教育,也不是單純的學科教學,而是要以內丘中醫藥文化為載體,多學科、多元化的融合課程。開發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集多方合力初步開發《內丘中草藥》校本教材;第二階段,開設中草藥課程,開展有關中醫藥文化的特色活動;第三階段,完善校本教材,優化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育人目標。

(一)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首先,要使學生對中醫藥文化課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建立起中醫藥文化課程的興趣和愛好,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其次,要達到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等去發現并挖掘其內在價值。最后,要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內丘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條件

第一,教學資源。內丘縣有面積12000余畝的扁鵲藥谷,核心區共1500畝,種植了馬鞭草、雞冠花、菊花等26種中藥材,形成扁鵲藥谷獨特的花海。還有面積1萬畝左右的杜家臺野生酸棗基地;占地580平方米的中藥材展覽館等。平安小學校園內有岐黃園、中醫藥知識角等。這些資源為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了有力保證,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圖書資料、網絡等多媒體資源,使課程內容更加形象生動,提升學習興趣。第二,學科專業的建設與培養。學校加大資金投入,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第三,師資力量。教師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因此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才能保證整個課程的順利實施。學校聯合中醫院和縣醫院有關科室,對教師開展知識講座,參觀內丘縣中藥材基地。

(三)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步驟

第一,課程目標制定,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地域特點確定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并結合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對教材、大綱等進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從而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第二,課程實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就可以開始具體地規劃課程的實施方案。首先要明確所要教授的內容,然后是將其融入到課堂中,最后是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在整個計劃的指導下,教師在課前就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包括課前備課,上課時的示范講解,以及課后的作業布置等。同時還要注意,在安排好每節課程之前,都應設計好相關的活動環節。比如:中醫藥知識問答小組競賽、采集中草藥、中草藥標本制作、制作香囊、講中草藥的美麗傳說、分享中草藥的觀賞價值及藥用價值、演繹中醫藥名人故事、談課堂感悟,通過這些一系列的任務來達到最終的預期效果。

四、依托內丘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中醫藥傳統文化的融合策略

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以“學”為主導,在開展活動、學習教材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設計、實施,使其達到“學”的目的。同時,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從而激發其求知欲,提高其自信心,使之去主動地探索未知的知識。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全面而豐富的成長機會,實現個人的價值最大化。

(一)確保課程規劃整體性的策略

內丘縣生態環境和特色資源蘊含豐富且有價值的教育資源,開展校本課程開發“是學生、教師、課程和環境等課程因素相互協同的過程”。協同建構校本課程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確保課程規劃的整體性。內丘縣生態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校本課程開發必須以學校課程建設為主線,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使命,體現素質教育的改革導向;處理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之間的關系,有效整合三級課程資源,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其次,注重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靶1菊n程開發應考慮到學校整體的教育目標和學生整體的學習需求”,考慮學生培養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之間的關系;在課程內容的建設上既要有基礎性課程,還要提供可選擇的個性化課程,確保課程結構清晰有序、層次分明,滿足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需求。

(二)促進校本課程研發的策略

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和系統的方法、手段、內容的選擇和組織的設計過程。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種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的形式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與培養。而校本課程的建設與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師是影響校本課程質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校本課程開發成功的重要條件。對此,需要教師具備以下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首先,教師應具備對課程資源篩選、分析與整合的能力。內丘縣蘊含豐富的生態環境和特色資源,但不是所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適合納入校本課程體系中。因此,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篩選、分析和整合能力。其次,教師要能夠捕捉到課程和學生之間的增長點,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同樣資源的呈現方式和呈現內容應存在差異。最后,教師應具備較高的執教能力,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熱情,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培養具有積極性、主動性的學生。

(三)構建多元校本課程評價機制的策略

構建校本課程評價機制的目的在于提升校本課程的教育質量。學生在通過網絡學習中醫藥的過程中,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并對其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認識。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設計出合理的課程體系,使課程的實施更加符合中醫藥的特點和規律,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與質量。同時應尊重內丘生態環境和特色資源的特殊性和獨特性,堅持多元的評價體系,秉持開放、共享的基本原則,讓地方區域文化和資源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來源,弘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以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四)編纂中醫藥文化校本教材的策略

學校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詢問、考察、搜集、整理,與當地中醫院對接、和內丘縣知名中醫藥家交流,進行多次修訂、審核,出版了平安小學內部使用的《內丘中草藥》校本教材,并不斷改進又整理出分年級的《珍鵲小本草讀本》教材,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在一、三、五年級推廣《珍鵲小本草讀本》課程,并邀請中醫院醫生來校,為不同年級學生上課。為檢驗學生學習情況,每學期舉行內丘中草藥知識大賽。

(五)開展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的策略

1.校內實踐:平安小學在校園內開辟岐黃園,種植了薄荷、枸杞、金銀花、蒲公英、清香木、艾草等十幾種中藥材。

(1)讓學生親歷中藥材的種植、管理、采摘、加工等過程,對中草藥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寫觀察記錄,制作中草藥標本;觀察中草藥特征,制作中草藥畫冊。

(2)學習中醫藥文化,編排《中醫謠》《柴胡》等節目,并在國旗下進行展演。

(3)積極開發中醫藥衍生作品,如毛猴、藥枕、青團、藥茶飲等。

2.校外活動:依托扁鵲文化資源優勢,在校外開展多樣化活動。

(1)尋找扁鵲文化,探究內丘中醫藥文化之“源”。內丘縣作為扁鵲行醫、采藥的故里,是扁鵲文化的發祥地。學生除了從書本上了解扁鵲故事外,學校還組織學生通過網絡、民間傳說、拜謁醫祖圣地——扁鵲廟等形式感受扁鵲文化。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一是扁鵲廟廟會,學校利用這個時機與醫院聯合,組織學生實地感受扁鵲文化,聆聽中醫專家教誨,并親自體驗,為群眾“把脈問診”。

(2)參觀中草藥種植基地。我縣有扁鵲藥谷產業園、王不留行產業基地、金銀花產業基地等十一個中草藥種植基地,學校以此為契機組織學生去參觀中草藥產業基地,了解中草藥種植知識,感受產業種植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影響。

(3)尋找身邊的中草藥。利用周末讓學生到野外尋找中草藥,并將自己采摘的中草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4)學習中醫藥知識。學校充分利用節假日讓學生走進醫院,學習把脈、刮痧、拔罐等中醫知識;走進藥房,實地了解中草藥的色、形和功能療效;假期布置中醫藥特色實踐作業,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查詢資料、實地走訪、尋找中草藥等方式,了解內丘中醫藥文化,并以圖畫、思維導圖等形式呈現出來。

中醫藥傳統文化與校本課程的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了解了內丘扁鵲文化的歷史,領悟了鄉土文化精髓,使內丘扁鵲中醫藥特色文化從小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激發了學生愛家鄉文化和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懷,增強了學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歡
融合策略校本課程
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
淺談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在電商大趨勢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淺談數學游戲的指導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結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