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的內涵、價值及實現路徑

2023-09-04 00:25金永建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實現路徑內涵理念

編者按: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渠道,“讓學”理念下的“生動課堂”指向高中育人方式變革,力求克服應試思維定勢,改變課堂教師講授過多、學生學習被動低效的狀況,以教師能動地教、適切地教、機智地教,引導學生主動、互動和靈動地學,讓學習在課堂上主動、真實、高質量發生,讓課堂成為生命躍動、生態自然、生機盎然的高品質育人場域。

【關鍵詞】“讓學”理念;生動課堂;內涵;價值;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9-0083-03

【作者簡介】金永建,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江蘇蘇州,215200)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以學為中心已成為共識,教學應彰顯學科本身的內在精神價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理解和價值判斷,通過學科教學指向未來生活的育人目標。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在“讓學”理念下引導教師重新審視教與學的關系,并形成讓一線教師容易理解、深刻認可及可操作、可復制的“讓學”實踐方法和模式,讓教師能動地教,學生有效地學,打造高品質育人課堂。

一、“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概念的界定

“讓學”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人,詩意地安居》一書中提出的教學理念。他認為“為什么教難于學?這并不是因為做教師必須腹笥宏富,常備不懈。教難于學,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讓學”?!白寣W”表達了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不是僅讓學生獲得有用信息,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習真實發生,讓學生終身學習。由此,教師的教是橋梁,學生的學才是目的,但“讓學”又并不意味著“不教”,而是強調為高質量學習而教,強調在時間實施上、方式方法上實現“以學為中心”的“優教優學”,即能動地教、適切地教、機智地教。

“讓學”理念下的“生動課堂”是指通過教師能動地教、適切地教、機智地教,實現學生主動、互動和靈動的學習,使課堂成為彰顯生命、生態和生機的學習場域?!爸鲃印笔菍W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互動”是學習的方式,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等;“靈動”是學習的狀態,是思維碰撞的生成?!吧敝刚n堂上的師生是有著豐富情感和蓬勃力的生命個體,表現出蓬勃向上的生長力;“生態”是指學生雖有不同性格和表現,能力有差異,但都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符合自然生態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生機”是指建立在“生命”和“生態”得以尊重基礎上的課堂氣氛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因此,“讓學”理念側重強調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進。構建“生動課堂”要求教師在“讓學”理念的指引下,以教學方式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狀態的改進,讓學習在課堂上主動、真實、高質量發生,讓課堂成為生命躍動、生態自然、生機盎然的高品質學習場域。

二、“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的價值意蘊

1.理論價值

以“讓學”理念下普通高中生動課堂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我們進一步梳理“讓學”理念與“生動課堂”之間的內在聯系,總結歸納普通高中“生動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形成“生動課堂”內涵特征、設計框架、實施策略及評價標準的校本研究成果,豐富“生動課堂”教學理論的闡釋,形成包括評價工具、設計模型、教學模式等內涵式“生動課堂”理論體系,為同類研究提供有效借鑒。

2.實踐價值

通過本項研究,促使教師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學觀和學生觀,在遵循學習發生發展機制和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優化教學方式,引導教師在“讓學”理念下能動地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靈動思維、互動合作,創造性構建生命躍動、生態自然、生機盎然的“生動課堂”,改變當前高中課堂沉悶、低效的狀況,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與學科建設內涵,打造學校教育品牌,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并在實踐中形成可供復制、推廣的教學經驗與模式。

三、“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的實現路徑

1.開發“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教學評價工具

從學習結果開始逆向思考,以探索基于“讓學”理念下高中“生動課堂”教學樣態為路徑,以育人效果為指向,圍繞學生素養外化表現,確定評價理念,研制評價量表,豐富評價方式。評價工具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同伴互評、專家評價、家長評價等針對不同評價主體的紙質量表或軟件工具。教師評價表分“學習設計、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三部分。學生互評自評表分“學習態度與方法、學習行為與表現”兩部分。教師評價表突出對課堂時間分配、課堂學生演示表達時間、學生展示課堂人數等的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表突出學生對學習內容及學習環境的認可度,對自身及同學在課堂內外對學習任務及學習過程的表現評價等。

2.構建“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設計模型、教學模式

我們以“12345”設計模型引導教師進行“生動課堂”設計?!?”指以構建“教學評一致”的課堂生態系統為設計目標,強調“生動課堂”是一個結構優化的生態系統?!?”強調“優教、優學”兩個基本點,是對教師實施“讓學”最基本的要求?!?”強調“主動學習、互動學習、靈動學習”三類學習狀態,是“生動課堂”所指向的學生課堂狀態愿景?!?”指“知識、情境、問題、任務”四項要素,是各學科學習設計必須體現的基本要素?!?”強調“目標高階、內容適切、方式主動、活動生動、評價精準”五個原則,這是對“生動課堂”教學環節的整體規劃和過程性要求。

課堂教學以“301515”教學模式推進實施,要求教師合理推進課堂45分鐘的教學:課堂累計講授時間不超過30分鐘,連續講評不超過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各類互動的時間15分鐘左右,“兵教兵”、回答問題、板演、操作或計算、互動等人數15名左右。該教學模式以“簡顯易懂”的“時間”“方法”要求提醒教師重新審視“教”與“學”及其關系,提醒教師要能動地、適切地、機智地“讓學”,引發學生思考,深度參與課堂。當然,“301515”教學模式不是“僵化”的套式,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

3.開展“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的實證研究

我們以課堂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以課例研究為主要載體,對“讓學”理念下的“生動課堂”能否實現學習主動、真實、高質量發生進行了實證研究。常態課堂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課堂觀察記錄與分析。示范課采用現場觀察與錄像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從教師教學分析和學生學習分析兩個視角,以“環節、方法、取得效果、證據、用時”為研究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實證研究進一步探索“生動課堂”的教學規律。

4.推進“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的全學科建設

通過名師工作室,各類中心組、協作組、教研組等組建研究共同體,推動全學科及跨學科建設。以覆蓋高中所有學科的教研組建設為核心,根據“生動課堂”的一般理念模式,規劃實施共性規律與學科特色融合的實踐方案,通過協同式教學,匯集“生動課堂”好課資源。以不同學科組成的協作組為核心,形成融學科的課堂研究,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使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理解生活和社會現象,解決復雜情境問題,實現精神能量提升與鮮活生命成長。

5.豐富“讓學”理念下“生動課堂”轉型的平臺建設

以平臺促活動,以活動建平臺。整體規劃“常規公開課”“金秋示范課”“優質課評比”等各類展課、評課、賽課活動,尤其是“推門聽課”等常態化聽課、評課活動,建設好“征鴻書院”“九校聯誼”“課題研究”“項目建設”等已有平臺,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大數據與教學教研的融合,改革創新課堂轉型大數據平臺建設。組建“生動課堂”研究項目組,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專家指導、開展課堂教研、匯集教學“金課”、實施教學研討等。

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對“讓學”理念、“生動課堂”的校本解讀,形成“12345”“生動課堂”設計模型,“301515”“生動課堂”教學模式,“生動課堂”學習評價量表,“生動課堂”教與學要求細則,“生動課堂”課堂觀察量表等。教與學理念、要求細則等以展板的方式呈現在教室、辦公室及學校走廊中,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成為教研組、備課組教研的主題,成為教學日常的實踐研究方向。另外,以我校為試點,我們正積極聯合兄弟學校進行共同研究及論證,不斷完善“讓學”理念下的“生動課堂”實施可操作可推廣的教學樣態,并堅持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改進實踐成效,將理念轉化為教學實效,將教學經驗提煉為理論成果。

猜你喜歡
實現路徑內涵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