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檔案在校本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2023-09-06 01:32陳傳華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檔案館
浙江檔案 2023年6期
關鍵詞:遺產校本校園文化

陳傳華/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檔案館

劉學應/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施華群/浙江農林大學檔案館

校本文化是指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文化認同又特色鮮明、健康向上、有親和力并體現育人價值觀的文化,是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1]。檔案是學校辦學歷史的真實寫照,記錄了建校、發展、壯大的歷程;校史、特色檔案等宣傳、展覽使師生對校園文化產生情感共鳴,實現校史校情教育與文化傳播;學校的人文景觀、里程碑事件、特色檔案等重要元素在檔案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資政留史、存憑育人的傳承與育導作用,沉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獨具魅力的檔案,為學校進行“三全育人”的堅實后盾,是校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 檔案全面記載校本文化精神圖譜

檔案是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模式、建設人才隊伍的工作經驗總結、凝練與積淀,記載著學校的歷史脈絡與特色發展之路。學校是文化繼承和知識傳播所在地,而檔案是學校的發展見證和精神延續,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發展中所形成的檔案是學校寶貴的資源,作為信息資源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有不可再生性、唯一性和歷史價值[2]。檔案不僅是歷史記錄,同時貯存并傳播知識,是一種重要的文化、信息資源,具有文化積淀、文化傳播和教育功能,在校本文化建設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促進了校本文化的發展和完善,兩者相互滲透,提供了校本文化生動素材。記錄、記憶等基本環節,傳世與傳承等基本功能,文化歷史的保存與記憶等基本特征都是檔案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體現“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與價值導向,彰顯辦學特色、展示深厚底蘊、繼承優秀傳統、弘揚先進理念的一種校本文化。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校園環境、歷史建筑、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并由此形成了特有辦學理念、精神氣質和人文氛圍。校本文化從精神層面可以理解為學校長期積淀形成的大學精神、校訓、大學品質、校歌、辦學理念等,其作為物質層面則內涵更廣,如學校規劃、管理體制機制、教學科研管理系統、建筑等物化資源。檔案與學校發展同步,檔案是辦學過程中所直接形成的歷史記錄,為辦學的歷史見證,記錄著招生、教學、科研、管理等活動中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實物、聲像等,是在教書育人中產生,反過來服務學校教育工作,以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檔案多元化的原始載體和媒介作為積淀文化有效手段,真實全面不間斷地直接記錄和積累校園文化,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特性;其檔案特征描繪的就是該校校本文化的精神圖譜。

利用檔案資源編研各種材料,如《學校規章制度匯編》《校志》《學校發展歷史》《年鑒》《優秀成果集》《大事記》《學術論文匯編》《名人名師檔案》《校友名錄》《學生優秀作品集》等,檔案館編研的《組織沿革匯編》《歷年先進匯編》《歷年數據統計》《職稱匯編》等,這種獨特信息資源有效整理與開發成果,源自于檔案,是檔案的精髓。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可以更系統、方便地將檔案進行展示和傳播,給師生們直觀感受,并從中汲取營養和精華,成了影響校本文化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從而使檔案更好地融合在學校的各項建設中,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和創新,人們憑借檔案可以探究校本文化發展脈絡,可更好地解決校本文化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檔案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助力校園文化發展,發現挖掘并形成新校本文化元素,提煉和深化校本文化內涵。

2 檔案信息化助推校本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近幾年,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級檔案部門大力建設數字檔案館。檔案館根據學校特色,整合數字檔案資源,建設檔案專題數據庫;建立照片、音視頻等聲像檔案數據庫,整理接收掃描建校以來學生畢業合影照片以及大型活動、口述歷史的視頻、錄音、錄像,實現網絡化查詢;建立學生招生錄取名冊、畢業生名冊、干部職務任免庫、館藏字畫、校際交流禮品等檔案專題數據庫;建立《名師名人》檔案專題數據庫;建立有學校特征的《建筑簡介》專題數據庫;數字檔案館具有完善的數據資源對接利用系統,實現目錄和全文的網絡化查詢利用,為開展檔案的宣傳展覽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和資源保障。

數字檔案建設對于深度挖掘檔案資源,充分利用檔案各類載體,提高檔案利用廣度,如建設校史館等多途徑進行檔案展覽宣傳,有效地推動校本文化建設和傳播,同時也為校史館等建設提供了保障。

校史館的資源大多來源于檔案館,包含聲像檔案、實物檔案和文書檔案、教學檔案等,主要內容有校志、院志和歷年年鑒;檔案館整理編研學校歷史沿革、大事記和學院變遷等黨群行政類檔案;各個歷史時期上級領導來校參觀調研的照片、題詞、歷任校領導照片、歷年重大活動照片、歷屆班級學生照片合影等聲像檔案;各個歷史時期的?;?、印章等實物檔案及各個時期的數字檔案。校史館是展示學校發展歷程,弘揚學校文化,傳承學校精神的重要陣地,充分展示檔案資源整理編研開發成果;包含杰出人物的突出貢獻和教學、科研育人過程中的一系列優秀成果等,讓廣大師生更加熱愛學校;讓師生們在視覺享受的同時,汲取檔案文化精粹,陶冶自己的人格和靈魂,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浙江大學學者在研究大學文化傳承時提出,要通過各種校史教育增進校園文化在師生、校友及社會人士等不同人群之間的傳播,從而達到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的目的[3]。校史館是檔案傳承歷史和文化傳播的體現,為一個學校的歷史文化載體,以其真實性、直觀性、可溯性等方面在宣傳教育與文化傳承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檔案工作者在處理好檔案公開和保密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宣傳檔案工作。在網絡系統高度發達的時代,應積極探索網絡檔案文化信息資源的共享途徑,可以通過開展檔案培訓、建設檔案館網站、制作檔案宣傳冊、開通檔案文化研究宣傳微信公眾號、在學生中開設檔案選修課、利用國際檔案日開展檔案主題宣傳、檔案館開放日活動、建設檔案展廳來傳播檔案知識,展示館藏實物等各種方式進行檔案宣傳,進行文化傳播,讓檔案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進入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用活檔案資源,在開設檔案選修課時,提高同學們的檔案意識,要求學生注重對個人檔案、名人家庭檔案、家譜族譜、地方特色檔案文化、老照片的保存和收集,提高師生們對檔案的認知感和認同感,并有效利用檔案,挖掘檔案文化功能,宣傳核心價值體系,充分發揮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如浙江農林大學在檔案校史研究宣傳微信公眾號系列推文等,有介紹校史和校名書體由來的主題,也提供了學生、干部和綜合等檔案小知識;以后將在公眾號上繼續發文,從學校特色出發,開展學校名人名事宣傳系列,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將學校長期積淀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特色等融入常規的文化宣傳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榮譽感;繼續傳播檔案小知識,使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這些即是發揮檔案文化的教育功能[4]。

在建設美麗、開放校園環境的同時,可以有選擇地利用數字化檔案來豐富校園特色文化,釋放歷史人文氣息,增添歷史厚重感,增強歷史文化內涵,突出檔案宣傳的權威性,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氛圍,通過潛移默化的“空氣養人”,培養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實物檔案中的名人字畫,雕塑可以充實校園人文景觀,老照片、名人名師、名人校友墻、名言警句等建立校園文化長廊,利用檔案建設有歷史痕跡的建筑群等等。同學們通過檔案理解校訓、?;盏膬热莺x通過雕塑的檔案了解雕塑的寓意,不僅融入了學校的傳統文化,而且營造出了一種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氛圍,促進了校園文明建設。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具有特色的水文化,建有水文化展示館,數字化互動平臺,展示特有的水文化及水工程等歷史信息[5]。通過對數字檔案的挖掘、分析與整理,可展示與眾不同的校本特色文化。水工程遺產保護團隊主持申報的“白沙溪—三十六堰”“里運河—高郵灌區”“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等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通過數字化傳播,社會效果更加彰顯,在國內外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3 特色檔案彰顯校本文化亮點

建檔存史是檔案部門的特有職能,檔案部門可以專題、立體、多維、有序的方式來開展建檔存史工作,使檔案資源建設更加系統完整,更加立體生動,更加富有特色。制定明確全校各單位檔案歸檔范圍,收全收齊檔案;不斷拓寬收集渠道,多層次、多渠道拓展檔案資源,不僅收集紙質檔案,還要征集實物、聲像、書籍等。除常規渠道收集產生的檔案外,還可向教師、家屬或校友等征集,采集離退休教職工口述學校不同階段的歷史,征集學校長期發展過程中的名人故事或歷史事件,學校特色專業的發展史和實物等等。檔案可清晰完整地再現一個事件、一個名人、一段歷史的發展軌跡,折射出不同時代的文化氣息,充分運用檔案和檔案文化特有的元素和魅力,使師生、校友以及社會人員得到檔案文化之熏陶、體驗檔案文化之精髓,激發其積極主動參與校本文化建設。

水利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建的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具有水利水電行業背景的,服務行業并具有特色的檔案備受各界關注,如古代水利工程及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的相關檔案、史料等。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灌溉工程遺產種類最多、仍在發揮效益的灌溉工程遺產中面積最大的國家,許多仍具有灌溉功能,如都江堰、寧夏引黃古灌區等,具有獨特的生態循環與可持續發展模式,承載著水利精神、傳承著數千年的民族文化。水工程遺產保護團隊在申報世界水工程遺產中,利用檔案線索挖掘水工程遺產,先后成功主持江蘇里運河—高郵灌區、浙江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麗水松古灌區、四川通濟堰、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及“甌江古堰”首批國家水利遺產申報;如白沙溪—三十六堰、松古灌區等遺產具有獨特梯級群堰、江南山溪型流域等地貌特征通過影像視頻、數字等檔案形式展現,其“山水林田湖草”緊密生態共同體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申報文本圖文并茂再配上數字媒體等形式,全面展示了灌溉工程遺產及水文化的獨特魅力,各遺產地自然景觀、氣候與生產、生活條件,歷史、文脈、民風民俗、祭祀、文化活動,及各種灌溉遺產獨特工程技術特征、技術原理和耕作技術等,以形象生動方式展現優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風貌,以及獨特的水利與灌溉工程建造技術、建造方法,引起了全校師生對中華民族祖先治水文化的興趣并極大地提高了對水利遺產保護意識,以及灌溉工程遺產所蘊含科學原理學習的熱情,已經成為學校非常自豪并可向全社會展示的一張金名片。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2020年通過浙江省檔案局、浙江省教育廳規范化數字檔案室驗收。校園中的浙江水文化展示館及“水文化教育”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等,大量運用數字檔案與影像技術,讓時間留存、讓歷史復原。利用數字影像技術等形式進行文化遺產保護,對傳統檔案工作是一次十分有益的補充。今天,數字影像與數字檔案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傳播方式,其傳播方式能讓更多的師生多方位了解水利及灌溉工程遺產,感受其獨特的檔案文化魅力。這些持續記錄的數字影像檔案不僅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完整再現不同時期、地域、民族的灌溉工程遺產原貌的同時,使我們感受其所蘊含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工程技術價值,提升了師生的自豪感與校本文化的自信,可以更好地對浙江水文化、中國水文化加以傳承和弘揚。

為順應“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培養既具有“遠大抱負”又能“腳踏實地”社會急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應用型人才培養所需要解決的難題。我們經過十余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積極探索情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貫穿于教育教學各環節的方法與路徑,從教育與辦學規律出發,形成價值引領、和諧融入、協同育人為指導思想的“一核、四維、十二向度”的特色模式。我們形成了完整的“情懷教育”檔案文件資料體系,使學校思政教育方式從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向“精準滴灌”系統化轉變。完整、生動、齊全的檔案,所形成視頻材料豐富有度,提升學生報國的使命感、行業的自豪感、基層的責任感和文化的歸屬感,孕育出大批具有“家國情懷”的應用型人才。

4 結語

檔案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地位及功能特征,認真挖掘、凝練、深化、拓展并進行廣泛傳播,對促進檔案建設、發揮檔案館藏文化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檔案工作者和建設、管理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從而使檔案在校本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猜你喜歡
遺產校本校園文化
遺產怎么分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千萬遺產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