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導入的“三形式”

2023-09-06 07:06張琴
教育界·A 2023年22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初中歷史

【摘要】學生對課堂是否有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導入方式。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文章分析了初中歷史課堂的三種課堂導入方式,以期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導入;歷史典故

作者簡介:張琴(1977—),女,江蘇省啟東市鶴城初級中學。

初中階段的歷史知識具有雙重屬性:一是從歷史知識尤其是歷史結論表述的角度來看,歷史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來學習和內化所學知識;二是從歷史知識形成的角度來看,歷史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歷史背景,當學生能夠感知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之時,歷史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會體現出來。在這雙重屬性的交替作用之下,初中歷史教學要想取得有效的結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聲奪人。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歷史教學經驗,對初中歷史課堂的三種導入方式進行論述。

一、借助復習導入,激活原有認知

復習導入是最基本的導入方式之一。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維·保羅·奧蘇貝爾最精辟的理論之一,就是對原有知識的強調,“弄清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然后據此進行教學”?;谠兄R去構建新的知識,是最基本的學習規律。學生需要基于一定的歷史背景知識,才能開始學習新的歷史知識,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復習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激活原有認知。

在開啟新內容的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把握好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搭建知識橋梁,由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讓學生在興趣濃厚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在進行復習導入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突出教學的獨特性和新穎性。

比如,教師在進行“新航路的開辟”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時,就可以巧妙結合歷史背景與現實背景,將航路開辟與學生學過的“一帶一路”倡議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向學生講述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又可以深挖課題內容,帶領學生認識新航路的開辟在歷史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引導學生整合升華。

筆者讓學生站在歷史與現實的雙重角度,對本章內容展開深入探索和學習。學完后,學生對絲綢之路的意義有了以下認識:對當時的漢朝來說,絲綢之路意義重大,它打開了實現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

最后,筆者帶領學生將本節內容總結為兩大方面。

一方面,絲綢之路實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東西方經濟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東西方融合。絲綢作為一種禮物被送給西域,傳達出了漢朝對外界的友好,同時漢朝也收到了西域的禮物回贈。

在這種產品交換中,我國向外界展示出了禮儀之邦的文明形象,對漢朝的政治穩定也有一定的促進

作用。

隨著絲綢、茶葉等不斷流入西域,西方國家的人們使用到了前所未見的產品。由于貨量的稀缺,這些產品也都能賣出不菲的價格,西方人也因此將中國視為經濟發達的國家,促進了大國形象的建立。

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在收到中國的絲綢和茶葉后,也將西方特有的葡萄、黃瓜等產品作為禮物相送,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中國農產品的種類,并且打開了農業產品在東南亞一帶的銷售市場。

西方優質葡萄的不斷涌入,促進了我國葡萄釀酒事業的發展??梢?,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學生在學習“新航路的開辟”這部分知識時,就不會覺得這部分內容過于遙遠,而能夠將自身較為熟知的知識與“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起來,在具體的例子的支撐下,迅速建立起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且形成較高的學習與探究

興趣。

由此可知,復習導入是學生將新舊知識融合為一體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由調動舊知轉入學習新知的有力跳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有助于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大大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真正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借助歌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事實表明,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歌曲也是一種有效的新課導入手段。對于很多教師來說,這樣的引入方式可能有點另辟蹊徑,但實際上,這卻是中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

大部分中學生對音樂感興趣,他們常常會通過唱歌來表達心聲,或是釋放學習壓力。歌曲也具備創設教學情境的效果,能夠將學生帶入歌曲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在歌曲營造的意境中感受和學習,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

于學生而言,這樣的導入就如期待一場探險,步步被“誘”入彀中,但挖掘真相的好奇心也愈來愈重,漸入“我想學習”“我必須弄清楚”的心理臨界,這樣,授課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筆者在教學“民族團結”這一節內容時,開課前,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愛我中華》這首歌曲。這首歌的歌詞將五十六個民族比作五十六個星座和五十六枝花,烘托出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具有很強的民族凝聚力。

在播放完歌曲后,筆者向學生這樣提問:“從歌曲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總共有多少個民族?在這些民族中,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在分布上有何特點?另外,我國都頒布了哪些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從少數民族政策進行考量,西部大開發是否對少數民族有利?”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學生產生了較強的探求新知的欲望,也順利地從新課導入過渡到學習新知這一過程。

《愛我中華》這首歌曲節奏明快,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唱。但是以往,在傾聽或者學唱這首歌曲的時候,學生大多只關注這首歌的旋律,而在課堂上播放這首歌曲的時候,筆者引導學生跟著輕快的旋律,將歌詞中的內容與歷史學科所要學習的知識聯系了起來。

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學習視角的突破,因此很容易就激發了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這個時候再加上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就可以發現這些歌詞背后隱藏的許多歷史知識。

播放完歌曲之后,教師還設計了相關的問題串。如果說歌曲的播放是創設了學習情境的話,那么問題的提出就引導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入,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確保了學生學習的逐步深入。

以歌曲作為歷史課堂的導入,可以說是抽象的歷史知識與形象的音樂體驗相結合的產物。通常情況下,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往往只是聽其旋律,記其歌詞,很少有學生會深入研究歌詞的內涵。

可見,運用歌曲來導入課堂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對歌詞的研究中獲取歷史知識,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導入方式。

三、借助典故導入,引導自主學習

歷史學科蘊藏了豐富的歷史典故??梢哉f,歷史知識與典故密不可分。當歷史知識以典故的形式出現時,學生更容易產生探究興趣,更愿意主動了解歷史知識。

如果說,情境創設更側重于對情境的創設,側重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一步步深入探究,那么典故引入的側重點和優勢在于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歷史典故往往具有多重意義。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典故的多重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歷史基礎知識,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比如,教師在進行“林則徐禁煙”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該歷史事件的影響和意義,收獲深刻的歷史感悟,可以將“林則徐禁煙”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整合起來,以講故事的形式展開教學,帶領學生感受林則徐身上所具備的民族品質和英雄氣概,使學生對當時那段歷史產生更深刻的認知。

又如,在講授與誠信相關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可以用“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來導入課堂內容,向學生介紹西周周幽王點燃連臺烽火,讓諸侯帶兵聚集都城,戲弄諸侯以博取妃子一笑的歷史故事。

后來,當犬戎人真的攻擊都城之時,卻無諸侯來救,于是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有趣的歷史典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知識。

典故的魅力在于其引人入勝的情節,而歷史教學的課堂導入,首先要關注的就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典故來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符合中學生好奇心強的認知特點,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持續的學習動力。

學生會在對典故的理解中,慢慢形成自主學習的動力,同時也能在對歷史典故的聆聽中快速厘清學習目的,突破學習難點,進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歷史核心素養。

結語

總之,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而言,“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課改的推進下,初中歷史教學有了新的指導和方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及時更新和優化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基于新課標要求調整教學計劃,其次,可采用復習引入、歌曲引入和典故引入三種課堂導入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榮.芻議初中歷史課堂導入方法[J].廣西教育,2013(42):55.

[2]錢金燕.有懸念,亮相才精彩:也談初中歷史課堂導入技巧[J].中學歷史教學,2017(1):53-54.

[3]呂作銀,陳家旺.例析初中歷史課堂導入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14):24.

[4]陳珉.歷史典故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47):135-136.

[5]徐剛.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研究,2023(2):138-140.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初中歷史
談英語課堂無痕導入的策略
“活化”課堂,讓英語教學更精彩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