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支撐與優化路徑

2023-09-07 14:10夏金星
職業技術教育 2023年21期
關鍵詞:農村職業教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戰略

夏金星

摘 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促進國家經濟社會轉型、實現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的關鍵。農村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鄉村建設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振興鄉村、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度驵l村振興視域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一書就農村職業教育培育高質量新型職業農民進行了深入詮釋與解答。該書回顧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歷史,梳理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結合現實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共同培育制度、建立培育內容更新機制、創新培育方式、拓寬培育對象范圍、建立完整評價體系等新型職業農民高質量培育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 全面鄉村振興;農村職業教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3)21-0051-0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人。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鄉村振興的受益者和建設主體理應是農民。這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得力政策并將其落到實處,為鄉村振興提供切實的人才支撐。

由光明日報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的祁占勇教授的新著《全面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依循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事實與價值相統一、定性與定量相統一、本土與國際相統一、解構與建構相統一的基本立場;深入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狀,發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存在不足的原因;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立足于國情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路徑。

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需要強大的政策支撐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以權威形式標準化規定出來的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村的建設者,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加快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具有指導作用。

該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作為資料來源,篩選出與新型職業農民有關的有效政策文本36份,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等。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厘清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主要涉及的四方面內容。

一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多元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客體相對應,是指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的傳播者,即實施培育的組織或機構,包括官方組織和民間機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官方組織包括涉農職業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廣機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民間機構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和專業技術協會。涉農職業學校以中高等職業學校為主,主要是通過開設生產種養植、農業工程和管理服務三類專業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使他們具有自我發展能力、較強農業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能力。

二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與時俱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是指為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目標,經選擇而納入到培育中的知識、技能、科技和價值觀念等,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形式相對應,包括“基本能力”培育和“綜合素養”培育,一般通過課程來體現。新型職業農民“基本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專業理論、生產技能、經營技能、管理技能等。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素養”包括農業素養、文化素養、科技素養、生態素養、法治素養等等。

三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式多樣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式是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所采取的模式和方法,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方法能夠改善培訓效果,進而提高培訓質量。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包括“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和“校校合作”?!靶5睾献鳌笔菂⑴c性、互動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模式,即采取強調農業生產技能提升的“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或強調以產業發展為立足點的“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靶F蠛献鳌笔峭ㄟ^產教融合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起來的模式?!罢蠛献鳌笔菆猿终鲗?,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支持農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承擔培育任務?!靶P:献鳌奔匆赞r業廣播電視學校為中心輻射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模式,即統籌利用農廣校、農技推廣機構等各類公益性培訓資源,形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強大合力。

四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主要來自農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相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是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的客體,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的最終接受體,包括“就業型對象”和“創業型對象”。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型對象”包括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農村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軍人等。新型職業農民的“就業型對象”包括農業規?;洜I主體、農村信息員、農村基層干部、農技推廣人員、農村經紀人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等。

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發展歷程與自身特點

書中認為,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職業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不僅僅取決于當下的抉擇,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在歷史中已然存在根基。中國最早的職業教育可以追溯至商朝,學徒制是我國民間職業教育的主要開展形式,及至元朝在“社學”中開始設置農業教育課程,雖然比歐洲農業學校的開辦早四百多年[1],但農村職業教育或職業教育并未作為專有名詞被正式提出。直至清末,在“西學東漸”的大背景下,實業教育逐漸在中國落地生根,以注重實用為標志的近代職業教育開始生根發芽。歷經數次戰爭的破壞,農村經濟已接近崩潰,農業生產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所需,學習西方先進農業技術勢在必行,農業學堂適時而生。農業教育尤其重視種植、桑蠶、畜牧等科的設立,強調內容的實用性和學生的實踐性,通過學堂與試驗農場鄰近而建的方式,強化學生從事農業的動手能力。農務學堂雖然側重于學生實用知識和技術技能的獲得,但也設置了修身、中國文學、體操等普通科目,以彌補學生思想與體格之不足。

辛亥革命后,政權更迭,為使農業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對其作出相應調整。經過醞釀與思考,1922年確立新學制,采用美國的“六三三制”,由軍國民教育轉向平民教育,農村職業教育受到極大關注。一批先進教育界工作者意識到,中國以農業立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占據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必然不能被教育所忽略。因此,以改善農村落后現狀與農民生活為目標的鄉村教育運動得以蓬勃開展,推動農村職業教育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氣象。晏陽初在“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以及華工服務經歷的影響下,認識到中國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礦產,“而是三萬萬以上不知不覺的農民,只有把農民的智慧培養、發展起來,民族才有真正復興之一日”[2]。梁漱溟面對鄉村的破敗狀況,提出“中國社會是鄉村社會,辦教育的往前走,天然要轉到鄉村[3],鄉村建設不取道于民眾教育將無辦法可行”[4]。陶行知呼吁“中國向來所辦鄉村教育,完全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里跑,教人吃飯不種稻……教農夫的子弟變成書呆子,像這種教育決不能普及,也不應該普及,應另圖生路”[5]。鄉村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大計”,應以活的鄉村教育教農民生利,“職業以生利為作用,故職業教育應以生利為主義……凡養成生利之教育,皆所謂之職業教育”[6]。農村職業教育應與鄉村實際生活相聯系,以生利為基準,以“教學做”合一的方式承擔提升農民道德品質、生產生活技術的重任,培養全面發展的“真農人”,解決鄉村發展之憂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征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在土地改革的推動下,農村地區的生產熱情高漲,農民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的不足成為提高生產效率的“攔路虎”,以“掃盲”和“發展生產”為主要目的的農村職業教育陸續展開,中等農業學校、農民業余學校和農業中學成為主要開辦形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加快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建設對生產技術和科學知識的高要求與相應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逐漸凸顯,農村職業教育的重建獲得黨和政府的廣泛關注。農村改革使以縣辦農民技術學校、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等為載體的農村職業教育進入以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為基礎,以技術技能培育為重點,長期教育與短期培訓共存,實施系統化、多元化、差異化教學的新階段。農村職業教育不僅承擔培養適用于當地的初、中級技術人才和新型農民,而且發揮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作用,以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服務。

雖然我國農村職業教育從萌芽走向成熟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政治、經濟的復雜變化推動農村職業教育產生相應的變革,不同時期農村職業教育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所滿足的社會需求、開辦的機構、開展的形式、傳授的內容以及承擔的責任等均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但農村職業教育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地位從未改變,其始終遵循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價值取向,立足農村,以滿足“三農”實際建設需求為基礎,強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適宜性,理實結合,實現培養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知識、技術技能全面發展并留在農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工作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農民的目標,充分體現其“為農”屬性。

三、新時代農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亟需不斷優化策略

一直以來,解決好“三農”問題都是全黨工作的重點,農村職業教育必須順應時代需求,圍繞“三農”建設進行轉型和回歸。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鄉村振興建設有效對接是現階段的重大戰略任務。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志、智、技”依然是農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關注點和落腳點。因此,立志以定向強化農民務農動力、強智以引領塑造農村現代氣息、持技以立農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是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三農”,培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全面鄉村振興的應然實踐路徑。

一是加快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共同培育制度。隨著市場機制的成熟,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應更多元化。在培育主體上要加快完善共同培育制度,要根據勞動力市場情況滿足需求,制定適宜的政策,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更新機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是培育對象學習主要內容的來源,影響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政府應根據當地規劃、發展目標,按照類型、產業、階段和等級的差異制定培育標準,形成更新培育內容的機制,使培育內容除了具有規范性外,更具有針對性。

三是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方式。選擇不一樣的培育方式將產生不同的培育效果。在現代農業的要求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方式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與完善,使教師在培育過程中可以選擇恰當的培育方式,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標。

四是拓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范圍。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生產與農業再加工的人力資源,首先要能運用科學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其次要運用科技對農產品進行加工。而就業型培育重點不突出、創業型對象不足、后生長的新型職業農民未涉及等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農業人力資源的發展。

五是建立完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評價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跟蹤評價是指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后,及時組織力量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后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估,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跟蹤評價,包括對新型職業農民利用培訓中所學的知識進行農事活動的過程、農產品銷售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以及自身給他人、環境帶來的影響,從而及時提出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同時,也要健全新型職業農民評價反饋機制,新型職業農民評價反饋是培育主體與學員雙方教與學的互動活動,利于提升培訓效果。

六是深入拓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保障。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首先,應保障新型職業農民的低層次需求;其次,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有自己的產業,通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來獲取自己的尊嚴,我們要給予其相應保障;最后,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是接受了較高教育的人,以及被黨和國家賦予時代使命的人,他們通過自己的事業來帶動周圍的群眾獲得價值的實現。因此,我國應大力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給予新型職業農民充分的保障。

參 考 文 獻

[1]李延平,陳鵬,祁占勇.我國當代農村職業教育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8:73.

[2]馬秋帆,熊明安.晏陽初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1.

[3]馬秋帆.梁漱溟教育論著選[M].濟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7.

[4]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論文集[M].上海:開明書店,1945:75.

[5][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85.80.

Policy Support and Optimization Paths fo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Review of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Xia Jinxing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achieving the goal of a modern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bound to have an incomparable role and value in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side and 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es an in-depth interpretation and precis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through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book reviews the history of new vocational farmer cultivation, sorts out the policies on new professional farmer cultivation, and proposes optimal paths for high-quality cultivation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such as improving the common cultiv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updating cultivation contents, innovating cultivation methods,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cultivation targets, and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real-life case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Xia Jinxing, professor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猜你喜歡
農村職業教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戰略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長效機制初探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民航運輸企業的發展探究
從財務角度分析公司發展戰略問題探討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湖南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農村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