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導入”優化設計方法

2023-09-10 07:20孫宏偉
小學生 2023年10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本課文檔

☉孫宏偉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已意識到傳統“填鴨式”教學對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因此,很多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都能夠在認真研讀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將課堂劃分為課堂導入、知識講授、鞏固練習和知識總結等多個環節,希望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其理解并內化新知識,并促進其發展信息素養。其中,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對后續教學活動有著較大的影響。然而,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導入經驗,經常會遇到課堂導入效果不佳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需要認真探索課堂導入的優化策略,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研究意義

從教育角度分析,“導入”包含兩個要素,即“引導學生”和“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課堂導入是指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初,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的教育環節。當下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導入環節,遇到以下三種困境。第一,部分教師開門見山引入知識點。這種導入傾向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學科知識教學內容復雜,課時有限,教師想要快速進入教學狀態,使學生盡可能多地獲取知識并鞏固知識。但通過分析教育成果,可以發現,這種導入方法很難使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出現事倍功半的問題。第二,導入活動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部分教師能夠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在備課過程中力求設計新穎奪目的導入話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卻出現導入環節占用時間過長,影響教學進度的問題[1]。第三,部分教師能夠設計精彩而簡短的導入流程,但卻花費了大量的教學準備時間。一些教師在設計導入流程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卻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可以提升當下的教學質量,從長遠角度分析,教師難以將更多精力集中于教學反思和教學研討活動中,導致自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課堂導入是師生之間思想交流與碰撞的第一個“音符”。教師通過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導入環節,擺脫了上述困境,可以高效完成教學準備工作,從而在導入環節就能讓學生順利進入到學習狀態。導入內容能很好地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學生在導入環節的引導下,能高效參與后續學習活動,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師生共同在課堂教學期間“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樂曲”的目標。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導入”優化設計策略

鑒于優化課堂導入活動對教學質量提升的積極影響,本文將結合教學案例,分享幾點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導入的優化設計策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喜好特點及近期的教學計劃等靈活選擇一種或多種導入策略,從而高效完成導入環節設計工作,并實現讓導入為教學服務的目標。

(一)緊扣教學重點,增強課堂導入針對性

課堂導入的設計要做到有的放矢,顧全大局。因此,在尋找課堂導入優化方法期間,教師要注意緊扣教學重點,增強課堂導入的針對性,在確保導入環節與整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前提下,再探索構思別致的導入語言和精巧有趣的導入資源,從而避免因過分追求“花哨”的導入形式而浪費導入時間。

以四年級《初識WPS 文字》教學為例,教學重點挖掘期間,教師要分析教材和學情。從教材角度分析:本課教學為四年級第一課,也是《WPS 文字文檔》大單元教學的第一課。從學情角度分析:本課教學的內容相對簡單,受到過往學習經歷的影響,學生可以快速掌握“WPS 文字的啟動與退出”“輸入文本”“保存WPS 文字文檔”等基礎知識。因此,本次教學的重點為:幫助學生對WPS文檔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激發學生深度學習WPS 文檔的熱情,并幫助學生明確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學習內容。這樣,在明確教學重點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自然明確后續課堂導入設計流程:首先,教師要結合本次大單元教學內容,開發導入微視頻。微視頻中,教師可以通過剪輯和倍速播放等手段,展示一個精美的主題板報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設計和美化流程,突出“輸入文字”“插入圖片”“美化文檔”“修飾表格”等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意識到新知識的“神奇之處”,從而產生探究意愿。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開展對話,介紹WPS文檔,從而讓學生對WPS 文檔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最后,教師就可以自然引入本課課題,指出學生將通過本課學習活動,初識WPS 文字。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導入活動,實現了增強課堂導入針對性的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期待,使其能夠長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

(二)搭建學習支架,突出課堂導入啟發性

近年來,啟發式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多教師的認可[2]。通過啟發學生思考,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在學習期間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還可以有效鍛煉其思維品質,強化其學習能力。鑒于此,在優化課堂導入設計環節中,教師也可以強化課堂導入的啟發性,通過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感受到新課知識學習的樂趣,并使其能夠在課前導入環節的輔助下,嘗試獨立探索簡單的新知識,提升其課堂學習活動期間產生的成就感。

以四年級《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教學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在WPS 演示中插入剪切畫、來自文件的圖形和自選圖形”的方法。雖然本課知識內容相對復雜,但學生在第五課《插入圖片》中已經掌握了在WPS 文字中插入圖片的技巧,鑒于此,在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復習《插入圖片》一課的重點知識,并以此為支架引導學生探索在WPS 演示中插入圖片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在WPS 演示中插入圖片的動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哪位同學會在WPS 演示中插入圖片嗎?”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其次,教師可以設計本次課堂導入的關鍵環節:“雖然我們還沒有學習新課知識,但是我們已經學過了在WPS 文字中插入圖片的方法,大家還記得插入圖片的流程嗎?”這樣,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受到一定的啟發。而教師也可以將導入環節作為本次教學的重要支架,輔助學生自主觀察WPS 文字和WPS 文字演示菜單欄的異同點,使其自然受到啟發,嘗試使用“舊方法”完成“新任務”,并獲取成功的學習體驗。

(三)引入生活案例,增強課堂導入的現實性

信息技術教學期間,教師要突出課堂導入的生活化特征。很多小學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樣解決問題”,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導入環節中,適當引入生活案例,使其意識到通過學習新課知識,可以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3]。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案例設計期間,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思考的動機,使其能夠更快進入到課堂學習的狀態。

以四年級《使用云盤儲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找文件”這一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并設計以下導入流程:第一,創設生活情境。教師提出:“學校要舉辦大型活動,老師需要為活動設計幻燈片,希望大家可以幫忙檢查幻燈片是否有可以優化的地方?!钡诙?,制造問題。在調動起學生觀看幻燈片的積極性后,教師要提出問題:“幻燈片是使用辦公室的電腦制作的,怎么才能在教室展示呢?”第三,分析交流。問題的提出可以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使用U 盤”“使用微信”等,隨著討論的深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提出“可以使用硬件儲存并分享文檔”和“可以使用互聯網儲存和分享文檔”。第四,教師可以提出與“云盤儲存”相關的問題,即“怎么用互聯網儲存文檔?相比于用硬件儲存文檔,這種儲存方式有什么優點?”這樣,在“儲存和分享幻燈片”這一生活常見案例的引導下,師生討論活動可以自然發生于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就可以自然引入新課題——使用云盤儲存。同時,在導入環節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都會產生對云盤儲存方式的好奇心,并能夠積極學習本課知識。

(四)凝練導入語言,增強課堂導入精煉性

通常來說,課堂導入環節不應占用過多的教學時間。因此,教師應注意在導入過程中凝練導入語言。所謂“凝練”,既要求教師做到語言簡短,又要做到語言有趣,突出導入環節的簡潔性、藝術性和生動性,從而避免過長的導入時間影響教學效率和過于干癟枯燥的導入方式淡化師生情感交流的問題。在凝練導入語言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年段學生認知水平和信息素養的差異,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簡單易懂的導入語言創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愿意和計算機交朋友;針對中年級學生,教師要使用幽默的導入語言對其進行肯定,從而激發其不斷提升自己的意識;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使用規范的導入語言,讓導入語言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以五年級《花朵繽紛》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隨著音樂《春天在哪里》觀看電腦屏幕,引導其觀察屏幕中的內容,并闡述自己觀察到的場景。學生表達自己看到的場景時,教師要使用專業且簡短的語言概括學生的觀點,并通過簡潔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更多的關鍵信息。如學生提出“看到了很多花”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很多花朵”這一關鍵詞,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問題:“花朵在什么位置?”并借助“任意位置”這一關鍵詞概述問題答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借助新問題:“花朵是什么顏色?”而后將“五顏六色”作為第三個關鍵詞。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關鍵詞,思考:“如何做出這樣一個精美的動畫?”順利進入到新課課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使用精煉的關鍵詞完成了課堂導入工作,并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了鋪墊,借助關鍵詞引入多個探究任務,可以很好地輔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本課知識。

(五)輔助查漏補缺,突出課堂導入鞏固性

知識掌握難度較高的單元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適當借助課堂導入幫助學生完成查漏補缺工作。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其快速轉變思維,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中,又可以使其在導入環節快速復習所學知識,找出自己無法熟練運用的知識點。需要注意的是,在通過課堂導入輔助學生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導入方式的趣味性,從而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或畏難情緒,幫助其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以五年級《設計花瓶》教學為例,本課課堂導入設計期間,教師要考慮到3D 建模相關知識的復雜性,主動通過課堂導入幫助學生鞏固《設計筆筒》一課相關知識。課堂導入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小小指揮家”游戲,引導學生站在“指揮家”的角度“指揮”教師通過直接拉動的方法建立一個立體模型,在“被指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例如“‘拉動’工具在什么位置”“如何使用‘殼體’工具設計立體模型厚度”。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實現快速完成立體模型建立工作、節約導入時間的目標,又可以使學生在教師問題的輔助下,快速復習《設計筆筒》一課的知識。在發現部分學生存在知識掌握不扎實的情況下,教師也需要適當調整后續教學計劃,在新知識講解期間,巧妙幫助學生透徹理解和記憶舊知識。最后,完成知識復習后,教師可以引入課題:“新課課題是‘設計花瓶’?;ㄆ亢凸P筒有什么區別?能否用設計筆筒的工具設計花瓶?”這樣,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學生既可以通過與教師互動復習舊知識,又可以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探索新話題,為“旋轉”工具的學習與操作教學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期間,教師要認真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幫助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初就順利進入到學習狀態,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針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的差異,教師要科學選擇課堂導入設計策略,優化導入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發展自己的專業素養的同時,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本課文檔
淺談Matlab與Word文檔的應用接口
有人一聲不吭向你扔了個文檔
Let’s play football.(部級優課)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從“聽唱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tzsch ring in Rn
基于RI碼計算的Word復制文檔鑒別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