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文化意識的路徑分析

2023-09-11 02:46楊明月
新教師 2023年1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

楊明月

【摘 要】文化意識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導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助于落實新課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诖?,教師應注重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梳理教材,明確系統教學目標;尋找融合點,自然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托主題語篇,滲透文化內容和傳統;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味文化底蘊和內涵。

【關鍵詞】語言知識與文化意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從育人角度出發,提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其中文化意識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導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引導學生形成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新的課程視角和課改理念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充分挖掘語篇蘊含的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并滲透和融合于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使之形成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的現狀

1. 教師文化意識不強,語言教學主導課堂。

語言與文化是緊密相連的,學習外語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語言中蘊含的文化的過程。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存在偏重知識解讀,以語言知識輸入和語言技能訓練為主,對語篇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帶而過,缺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缺乏文化意識的培養。并且,部分英語教師在文化教學方面也存在著短板,不僅缺少對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知之甚少。

2. 忽略教材“隱性”因素,缺少拓展延伸。

以閩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為例,教材編寫者們將許多中國元素添加到教材內容中,但一些教師缺少文化意識,沒有去挖掘話題內容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文化知識與內涵,從而使得教學僅僅停留于教材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忽視了對于文本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動和深入講解,沒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更難以引導學生提升文化意識。

二、文化意識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 新課標引領的落實。

與2011年版課標相比,2022年版課標更強調培養文化意識,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墩n程標準》指出,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發展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觀;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樹立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作為體現中外優秀文化碰撞與對比較有優勢的課程,英語學科承擔著幫助學生培養文化意識、樹立文化自信的重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并用好教材中隱藏的文化元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育,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

2. 學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熟悉西方國家的節日,如感恩節等,對西方的飲食文化趨之若鶩,而對于中國的地方傳統節日、習俗卻所知不多。這樣的情況使得他們既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和認同感,也無法很好地用英語去介紹或者表達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的教育要從源頭抓起,貫穿于教育全過程。在小學英語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了解、比較與鑒別不同文化差異,提升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三、文化意識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1. 梳理教材,明確系統教學目標。

教材是目前英語教學的主陣地,教材的許多話題都存在“顯性”與“隱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素。因此,教師應深度研讀教材,明確每個學段的目標,系統梳理教材中的文化知識;融會貫通,進行教材內外資源的二次加工,使得教學內容呈螺旋式上升,成系統化、整體性。

以閩教版《英語》(三年級起點)為例,教材提出了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段目標要求:3~4年級學段目標為開展啟蒙教育,以培養認同感與親近感為重點,培養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5~6年級學段目標為開展認知教育,以提高感受力為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下圖)。

為了落實不同學段目標,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學段特點和認知能力,以主教材話題和篇章主旨為骨干支架,靈活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文化閱讀教學;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習渠道;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真實的情境和內驅任務,綜合英語學科及跨學科之間的知識鏈進行文化內涵的探究與學習,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

2. 尋找融合點,自然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尋找適切的整合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然流暢地融入其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例如,五年級上冊Unit 5 Months of the Year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語篇中的月份知識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二十四節氣進行融合,設計相關的學習活動:基于語篇中Lily與Yang Ming談論三月份、六月份的主題背景,向學生滲透“隱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The 24 Solar Terms(二十四節氣)。首先,通過觀察語篇中的圖片和觀看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三月份春季的萬物萌發、一派生機盎然的美好景象,并在師生交流中自然滲透二十四節氣的春分(Spring Equinox);而后,以節奏明快的chant讓學生感受激情四射的夏日活動,強化學生對熱情而充滿活力的夏天的理解與表達,自然而然地引出夏至(Summer Solstice);通過朗讀《九字歌》的諺語Timely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瑞雪兆豐年),讓學生走進秋分(Autumn Equinox)和立冬(Start of Winter)等。

在本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月份的相關語言知識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夏至、秋分、立冬”這一體現自然發展規律的知識點巧妙整合,讓學生在學習二十四節氣知識的過程中,通過環環相扣、不斷遞進的思維、語言、文化相融合的活動,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提升文化自信。

3. 依托主題語篇,滲透文化內容和傳統。

教學中,教師可依托教材的主題語篇,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生增強民族自信、提高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Olympic Games以奧運會為主題情境,介紹了奧運會相關的知識。教學本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國際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的相關知識后,繼續深入了解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會徽、吉祥物、火炬、獎牌等承載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而后,通過中西體育運動對比,讓學生了解中國有悠久的體育文化傳統,如投壺、象棋等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以及充滿少數民族風情的狩獵、摔跤比賽。通過中華傳統的體育文化滲透,讓學生了解中國悠久的體育歷史和輝煌的文化成就,從而讓學生不斷提升自我的文化意識與文化自信心。

4.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味文化底蘊和內涵。

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創設主題情境,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例如三年級下冊Unit 6 Clothes,課文依托動物們開運動會的背景情境,圍繞著“衣服”這個話題而展開。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校園體育節”的文化背景,引導學生分組圍繞著“開幕式運動員入場三分鐘展示”的話題,運用“What color...?/What size...?”問題鏈展開服裝選擇的討論與調查。而后,教師可滲透與提升學生對于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感知與欣賞: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中,選手一襲青綠、一身水藍,翩翩起舞仿佛徜徉山水之間;頒獎時,穿戴“瑞雪祥云”“唐花飛雪”服飾的禮儀人員托起獎牌,讓古老文明與奧林匹克于方寸間交相輝映。這些異于西方的傳統服裝文化,可引領學生去品味那承載了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內涵的東西,增強文化感知力。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感知與品鑒,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提升文化意識,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增進文化理解,開拓文化視野,涵養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性。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