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意義及策略

2023-09-11 15:05陳秀玲
新教師 2023年1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課堂核心素養

陳秀玲

【摘 要】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及優勢是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內在驅動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傳統文化視野下重塑并建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體系,教師就應整合小學語文課程資源,找準傳統文化的融入點;要注重生活引領,讓學生提高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要創設多媒體情境,增強傳統文化的融入度。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 語文課堂 核心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各學科教學的目標。以語文學科為例,傳統文化既是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核心素養中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重要體現,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根植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氣節?;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在教學實踐中圍繞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塑并構建語文課堂教學體系,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學生的心靈。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內在驅動力

傳統文化是民族團結的根基,它有助于將全體中華兒女的力量匯聚在一起迸發出巨大的能量。然而,任何一種文化只有通過教育完成從儲存形態到活躍形態的轉化,才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诖?,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也有助于為弘揚傳統文化提供內在驅動力,讓傳統文化的發展契合時代發展的需要,讓傳統文化在少年兒童的心中扎下穩固的根。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處于重要的發展時期,“三觀”還沒有完全建立,是非觀并不牢固,容易產生盲從心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翱思簭投Y”引導學生提高個人的基本素養;“人無信不立”教導學生遵從誠實守信的交友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教導學生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提高個人修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學生帶來了積極而深刻的思想啟迪,有助于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在成長的道路上抵御不良思想的誘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涵蓋了小學階段學生所應當具備的語文能力,是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作為良好的教育與教學契機,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古詩詞的教學為例。閱讀古詩詞,優美而又簡潔的詩句讓人驚嘆,有助于推動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解讀古詩詞,文字背后的思想內涵讓人深思,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鑒讀古詩詞,反復地欣賞與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推動學生審美創造力的發展;熟讀古詩詞,有助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古詩詞獨特的文化魅力,自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可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有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整合課程資源,找準傳統文化融入點

課程資源通常分為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兩種類型,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先把握課內資源,并圍繞課內資源的基本主題,引入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源,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傳統文化融入的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步較晚,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難以精確地找到傳統文化的融入點,以至于傳統文化教育一直流于表面,教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兩大特點,其人文性對融入傳統文化是一種優勢。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出發,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藏的傳統文化元素,并適當引入課外閱讀文本,疏通傳統文化的融入渠道,整合課程資源,精準把握傳統文化的融入點,幫助學生構建多元化思維體系,提高人文素養。

例如,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日積月累”中的《二十四節氣歌》,這首歌謠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的經驗與非凡的智慧,為記憶我國古時歷法中的二十四節氣提供了方便。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先帶領學生熟讀詩歌內容,并引導學生初步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特征和時間,讓學生對二十四節氣有相對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引入課外古詩《小暑六月節》,這首古詩重點描繪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夏季之美,從詩歌中品味節氣特點??梢宰プ≡姼柚械摹爸瘛迸c“苔”,讓學生感受夏季事物的成長變化,體會小暑的物候特點,并從對“竹”與“苔”的描寫入手,帶領學生從詩中品清幽、品心靜,品讀詩人如何在綠竹與青苔的陪伴下消除暑熱,也品讀詩人愛書好學的精神。

《小暑六月節》作為引入的課外教學資源,雖然只展現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卻激發了學生對二十四節氣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掌握了對其他節氣的學習方法,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我國節氣文化的認識程度。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后作業:先選取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節氣,并搜索相關內容的古詩詞;然后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順序,對這一節氣進行分析和鑒賞。

(二)注重生活引領,讓學生提高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活動往往以興趣為主導。因此,教師在融入傳統文化方面便不能采取循規蹈矩、照本宣科的教學策略,否則不僅難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能會引發學生的抵觸與厭煩心理。另外,傳統文化在很多小學生眼中宛若“鏡中花水中月”,是觸及不到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將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感覺到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

例如,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北京的春節》和《臘八粥》,這兩篇文章都向我們展現了中華傳統節日——春節的民俗,表現了春節熱鬧祥和的美好氛圍。教師在教學這兩篇課文時,可以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抓住“春節”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春節的。

在學生的講述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學生言語中所體現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進行深入的講解。例如,當學生提到“包餃子”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述餃子的歷史——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學家張仲景發明的,原是幫助窮人治療凍傷耳朵的藥材,如今成為了我國北方的年節食品之一,寓意合家歡樂幸福團圓。當學生提到“貼掛錢兒”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講解唐宋時的“幡勝”,并且告訴學生這就是民間“貼掛錢兒”的來源。

《北京的春節》和《臘八粥》這兩篇文章讓學生對我國的春節民俗文化有了基本的認識,教師的講解讓學生不再盲目地過節,而是對節日背后的歷史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挖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增強傳統文化的融入效力

小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理解方面之所以存在困難,是因為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這讓處于新時代的學生難以形成充分的認識,更難以激發出他們的合理想象?;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媒體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學習與品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以四年級下冊《墨梅》的教學為例。這首詩描寫了一株用墨畫成的梅花,表現了梅花高潔、清雅、勁秀、芬芳的特點。詩人托物言志,借梅花表達出了自己高潔、淡泊的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入“歲寒三友”的概念,并通過大屏幕為學生展現古代文人墨客筆下所畫的梅花,和學生一起感受梅花的特點與風骨,從而由物及人,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與文化品質,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重塑與構建,通過課程資源整合、生活引領、多媒體情境創設等方式,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將家國情懷根植于學生心間。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語文課堂核心素養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