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的 母 校 平 遙 中 學
——紀念母校建校100 周年

2023-09-12 04:59董培良
文史月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文廟中學老師

◇ 董培良

平遙中學是我的母校,1954至1957年,我在這里度過了愉快而難忘的初中學習階段。我上平遙中學時,平遙中學是當時平遙縣唯一的一所省立完全中學,設在平遙文廟院內,也是全縣僅有的一所普通中學。

細說起來,我家好幾代人都和平遙中學這個地方有緣。平遙是明清晉商主要發祥地,一向注重對后代培養教育的公益事業,全縣商家自發成立“大成社”“賓興社”,捐設“助學基金”,以培養經商人才為宗旨。直到我們這一代上小學時,從小學二年級起,珠算、書法、禮儀照舊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平遙文廟從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開始就設立了超山書院,我的爺爺董樞(字星一)和堂伯董允炆都是光緒年間秀才,都曾在書院就讀,師從朱善元(字子欽),廟中現存碑文可考。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興辦新學時,超山書院改為“平遙工商實業學?!?,爺爺在這里任教,并任總務主任,沒有像其他縣那樣直接興辦普通中學,個中緣由不言而喻。

平遙文廟大成殿

1924年,隨著社會進步的需求,平遙工商實業學校由商家捐資,改辦為“平遙勵志中學”,當年的校門現在仍保存完好,磚雕陽刻隸書校名,落款為時任平遙縣知事(縣長)郭學謙,實際是該校國文教師、光緒庚子、辛丑并科舉人侯廷翰(字墨林)所書;勵志中學數年后由公家接管,改名“平遙中學”,校址從文廟移到小察院街原明清時代“布政司”駐平遙衙門處。校訓是:“急公忘私,求智解愚;學藝濟貧,保健起弱?!笔兹涡iL喬鳳耀(字映遠,平遙金莊人),之后歷任校長有雷在霄(字雨三,平遙岳壁人)、尹周(字弼卿,平遙城內人)、侯梁生(字汴春,平遙城內人)、段謙謹(字靜哉,平遙段村人)。20世紀30年代,我二伯父董光照(字耀遠)1933年畢業于中四班;我父親董光燿1934年畢業于中六班,同年考入太原成成高中。我的大表兄康凝1933年畢業于中五班,二表兄康靖也是畢業于平遙中學,他們于1937年參加八路軍。

1938年正月十四,日軍侵占平遙城后,平遙中學被迫停辦,1944年7月,平遙一些紳商、富人集資在原校址恢復平遙中學,隸屬于日偽縣政府,留日學生崔永忠被推薦為校長。1945年日軍投降,國民黨山西省閻錫山政府接管了學校,我的叔叔董光春當時在校就讀,校長趙如玉。1946年10月,王尚文任校長。

1948年閻軍44師和縣長尹遵黨(河南內鄉縣人)在逃離平遙時,把全體師生裹脅到太原充當炮灰,平遙中學又被迫停辦。1948年平遙解放,195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決定把太岳中學遷到平遙,同原平遙中學的殘存機構和人員合并,校址遷回平遙文廟,成立“山西省立平遙中學”,并把文廟對面的娘娘廟、三官廟、太子寺等舊址,也劃給該校使用。娘娘廟、三官廟中原來的平遙第一完全小學遷到小察院街平遙中學舊址。1951年起,平遙中學設立高中部,當年高中招收了兩個班。

太岳中學、平遙中學合并成立“山西省立平遙中學”全體教職員工合影

太岳中學是中國共產黨太岳區委于抗戰時期在太岳山區創辦的一座中學,在艱苦卓絕的抗日烽火中,太岳區委為日后新中國建設培養自己的人才計,創辦了自己的中學。學生們一手拿書,一手拿槍,在戰火中求學,在學習中參戰,先后由裴麗生、劉舒俠、南川等擔任校長。我們入學時,南川校長已榮升至省教育廳任職,暫由郭維藩副校長主持工作,張進壽、梁蘊山任教導主任;教導員郝雅齋、王葳蕤;校醫郭世英、郭繩周。該校一直為省直中學,縣處級單位,黨委書記由省委組織部任命,校長由省教育廳任命。

南川校長是晉南人,還是一位精通晉南蒲劇的全把式“票友”,當時為了宣傳抗日、活躍師生文化生活,南校長親自主持,由學校師生共同組建了太岳中學蒲劇團。記得我上小學時,還看過他們在城隍廟戲臺演出的蒲劇《岳飛傳》《三打祝家莊》,文戲武功都很過硬,深受廣大群眾歡迎。但南校長榮升后,劇團就封箱入庫,偃旗息鼓了。

1954年7月,我從平遙城內三完校高小畢業,據說那年平遙每9名高小畢業生中才能有1名升入初中,我和堂兄董培文都考上了,我們沒有辜負老師和父母的辛勤養育和期盼。在同院住的各位老舅媽也都嘖嘖稱道,夸我們董家先人有德行,夸我爸爸媽媽教子有方!媽媽激動得直掉眼淚。

1954年9月1日,爸爸親自送我和培文哥到平遙中學報到。那時候上中學學費3元,書費也不貴,伙食費每月7.5元。當時已實行統購統銷,按政策我們的戶口轉入學校,成為城鎮人口,享受學生供應,每月成品糧30多斤。我被編到初中47班,班長董全盛(冀郭村人),團支部書記裴顯哲(戈山村人),大成殿后新修的四間房是教室,東北角的那間供我們班使用。培文哥編到初中55班,在早年晉商雷家四合院的南廳,院子開偏門,和文廟的“東學”舊址相通。

1954年,平遙中學初中部共招收新生450名,分9個班(47—55班),每班50名新生。我們這一屆同學,由于新中國成立前貧窮和戰爭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后的1948年小學入學時,積攢了好幾年的兒童并肩入學,年齡差別很大。我算年齡最小的,同班女同學趙端比我大九歲,裴顯哲大我六歲,他們上中學時已是成年人了,有的已結婚生子。班里還有外縣籍同學,有文水縣的李世英,沁源縣的王樹政、雷步青。

平遙文廟泮池、狀元橋及欞星門

平遙中學初中47 班(1954-1957)畢業合影,最后排右三為作者

平遙中學的正門開在文廟尊經閣往北,校門開向北面城隍廟街,尊經閣頂脊左角上,用支架懸掛著一口古鑄鐵鐘,每天上下課都由工友趙邦憲(洪洞人)大爺拽纖繩撞擊,上課用連擊兩聲節奏,下課用連擊三聲節奏,鐘聲嘹亮,可達城周圍十數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鐘聲從來是一分鐘不差,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同學們無論走到哪里,從事什么職業,永遠不會忘記母校的鐘聲和打鐘的趙大爺??上?958年為新建筒子教學樓,尊經閣被拆除,鑄鐵鐘聲也成為了歷史。

文廟欞星門、影壁往南,隔著文廟街,有新修的生活區,稱為“南?!?,大門向北(1958年后架修了“天橋”)。大門兩旁的兩排平房為總務處、事務處辦公用房,再往南是大禮堂兼大飯廳,禮堂內西部為舞臺,臺下平時擺放著幾張乒乓球臺。開會或看晚會時,移去球臺擺上許多排圓木椽,權作坐席。灶房為南北走向,同大飯廳成“丁”字形相鄰。南校東半部有十幾排平房,多為三開間學生宿舍。我們班的住校男生就住在這里。宿舍里面是倒“U”字形木板通鋪,18個同學擠在一起,中間吊著一盞小功率電燈。宿舍里人多事雜,每天打熄燈鈴以后還平靜不下來,所以每晚都有值班的“查號”老師督促。升初二后,我們搬到了明倫堂后面的超山書院舊址住,那里保留著原來的一些小平房,每間小平房里有一盤土炕和連著炕的吸灶火,可睡四人。

欞星門往北是泮池和狀元橋,一直保留著原樣,但欞星門拆除后修建了一排平房,用作教導處、校長室、主任室、團委會、文印室等;大成門和兩側的“更衣廳”“齋宿所”改建成三個獨立的大房間,供語文、數學等教研組使用。文廟的“東學”“西學”分別改作女生宿舍和教工食堂。大成殿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是國保文物,一直保持原貌。我們在校時,殿內供臺上還擺放著高1.5米、加須彌座和云飾邊框的木主,紅底金箔宋體字書寫“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位”。在不動原貌的前提下,用作圖書館、閱覽室,圖書管理員是栗子祥老師,孝義人。東西廡殿改為六間教室,高中班占用。明倫堂隔成三間,中間為通道,兩側為教室,其余殿閣及尊經閣都作為教室或實驗室使用;大成殿和明倫堂之間還增建了四間教室,那時候是47—50班的教室。大成殿以東為擴展后用夯土墻圍起來的200米跑道的運動場。

據清《平遙縣志》載,平遙文廟大成殿初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本為佛教太子寺的大雄寶殿,明嘉靖、崇禎和清康熙年間,太子寺同北面的文廟歷經三次互換,才定型為現在的文廟格局。尊經閣最初建于明隆慶二年(1568年),由知縣崔元吉捐俸倡修,隆慶四年(1570年)又由知縣孟一脈捐俸完工。大成殿背面仍可看出當年佛殿的后門,雖經磚砌,門檁尚存,痕跡依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葺文廟時,以麻刀石灰補抹了一個碩大白灰圓底,臨摹墨書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字文山)的楷書“魁”字。

平遙中學的三年初中生活,我一直是住校生,每周日休息一天才可以回家。這使我從13歲就開始了獨立生活,得到生活磨練。宿舍、教室每天都有同學輪流值日灑掃,開飯時每十人一組,每組發給一只白鐵皮桶,一個搪瓷臉盆,一個勺子;每人自備一個陶瓷撒碗,一個小碗,一雙竹筷。大家輪流打飯分盛,有稀飯饅頭(或玉米面窩頭)、燜小米、炒白菜、炒西紅柿茄子、炒茴子白等,口味不錯,那時糧食供應雖不算多,但副食供應充足,能管飽吃。過元旦或國慶時還會改善生活,食堂統一拌肉餡,各班自己擦剁胡蘿卜,再到大灶把肉餡領回去拌上,并領回白面來大家自己動手包餃子。

每次過節吃餃子都是皆大歡喜的事。跑校生們從家里拿來擦子、簸箕、案板、菜刀和面盆等,大家自己動手捏餃子。但是捏餃子技術良莠不齊,實在不好恭維;好多男生根本就不會捏,硬瞎搗亂,個別人(例如我)甚至在餃子皮里包上焦炭、紙團等搞惡作劇,常讓個別“倒霉”的同學第二天吃餃子時“享受”到“成果”。晚上把捏好的餃子擺放到柳條笸籮里,第二天早晨抬到大灶上,按班級依次在幾口大鐵鍋里煮,煮熟后許多餃子張著口,簡直成片兒湯了,但大家照樣在歡聲笑語中吃得津津有味?;貞浧饋?,三年初中生活是我記憶中最單純最幸福無憂的一段時光。

20世紀50年代初,晉中地區21個縣市中,完全中學只有六所,分布在榆次、太谷、祁縣、平遙、汾陽、離石(賀昌中學)。那時候平遙中學的師資力量很強,有各科權威教師,如尹昌明、張育康、張之金、李嘉貴、劉樂村、霍聯光、呂家瑜、王毓華、關維鏡(滿族)等,在原有教師的基礎上,后又有各大學分配來的畢業生,如田振尭、王振芳、何慶文、王干青、湯淥、藍文華、陳耆夫等,也有老知識分子侯維垣、王正一、陳定一、劉子睿、廉治國等。為了保證中學教學質量,并讓社會上散落的真才實學者發揮作用,1950年,政府曾向社會為平遙中學招聘錄用了一批教師,如民國時期《中央日報》編輯田生玉、曾游學歐洲數國的張學良的表弟劉國英、民國初年的高級法官趙時雍等,平遙中學一時人才濟濟,各顯神通。

平遙中學學生話劇團劇照

在那個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時代,不僅教學質量有保障,而且學生課外興趣活動組也培養了不少人才,例如后來成為《晉中日報》副主編的范岐山,平遙政府辦文筆秀才冀民貴,平遙書畫界名人段滋明、閻兆吾、胡啟中、王直山等,晉中文工團臺柱子演員王治安,著名音樂人趙昌本、侯鳳鳴等,都是那個時期課外興趣活動培養出來的學生。

那時學校每年“五四”“國慶”“元旦”等節日都要舉辦文娛晚會,各班級出演的好節目也層出不窮,不僅有常見的歌舞說唱,而且還有黃梅調《青草坡》《打豬草》,晉中秧歌《繡花燈》等上檔次的傳統文化節目。我一直是學校文體活動的積極分子,音樂課使我學會了簡譜知識,并能準確視唱,而且由于我的家族是“晉劇票友”世家,所以我12歲就隨父親學會拉晉胡、吹嗩吶,學會晉劇傳統的“工尺譜”。我還參加了平遙中學學生話劇團,擔任主要演員及副團長,團長是高10班同學武賡,另一位副團長是我們上屆同學趙寶琪(女)。我們演過《阿Q正傳》《長虹號起義》等話劇。記得我第一次登臺演話劇是在1956年10月19日,紀念魯迅先生逝世20周年晚會上,演出了《阿Q正傳》。高11班同學王河成飾阿桂,高20班王治安飾趙老太爺,我飾演錢大少爺;后來還演過《長虹號起義》,我飾陳志航,由多才多藝的閻居仁老師執導。假期中我在村里業余晉劇團也是琴師。我曾想將來獻身文藝,報考藝術院校,還給時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石聯星(曾飾演趙一曼)老師寫過信并得到她的鼓勵支持。石老師給我回信,一方面表示支持我的理想,另一方面說我年齡尚小,首先要學好中學的各門功課,因為它是青年人進入社會的入場券,學不好功課,將來干什么都可能一事無成。我看了很感動,一方面努力學習,一方面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編著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以便用專業理論提高自己,還訂閱過期刊《電影藝術譯叢》,這些書籍至今我還珍藏著??上蠋煹幕匦藕髞韥G失了。

1957年春,山西省話劇團來我校演出獨幕話劇,學校派我們服務保障時,我向演員老師們請教了不少知識。恰好那天著名作家孫謙也來我校作報告,晚上在禮堂看戲時我有幸和孫謙老師挨著坐,他鼓勵我學習好語文當作家,還給我留下他在北京的住址,讓我寫好作品后寄給他。第二天晚上在大禮堂我們還共同觀看了他創作的電影《葡萄熟了的時候》。我體會到大膽地接觸名人對自己既是鍛煉,也是一次提高的機會,這些事我仍記憶猶新?,F在回想起來,那種青年時代的所謂“理想”,有時也是好高騖遠或不切實際的“幻想”,但對一個文化和社會知識都嗷嗷待哺的青年學生來說,應當也是大有裨益的。

學校雖然只有一塊200米跑道的運動場,但每年都要舉行春季和秋季學校運動會,也曾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運動員,促進了全體師生身心健康發展。我們班裴顯哲同學,每次運動會都是5000米和10000米跑的雙料冠軍,所向披靡;我也曾榮獲少年組100米短跑冠軍。青年組100米冠軍是高中同學閻振堂,文水人,后來任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多年后我在平遙古城內“苗世明藏報館”景點開館典禮時見到他,相談甚歡。平遙中學男子籃球隊是當時縣籃球代表隊的中堅力量,主力隊員有方榮山、邱爾茂、張光祥、董啟福等,教練老師是畢業于大學體育系籃球班的馬聯祥(祁縣人)。當時全縣除火柴廠隊及小教聯隊能與之一拼外,所向無敵。

我們班的班主任開始是語文老師吳禹門,后來是數學老師陳振河(運城人)。吳老師是河南人,清瘦精干,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表情一貫嚴肅。他原在部隊從事創作工作,后轉業到平遙中學任教,語文水平很高,教學有方,循循善誘,我等受教匪淺。當時我和張秉謙同學(后來曾任山西教育報刊社社長兼總編)大約在作文方面有點“開竅”,每周的作文常被吳老師表揚,并讓我們把自己的作文抄貼到教室后面墻上,名曰“范文”,那時候盡管我還是年幼貪玩的“賴”學生,但在作文方面還很有點小自豪感。吳老師培養我倆的語文學習,可謂“費盡心血”??!

先后給我們班代課的老師,還有語文老師宋振庭、湯淥,數學老師馬青凡、孫立基,物理老師王九華,化學老師趙寶琦、呂旭光,歷史老師劉子睿,地理老師武子新、生物老師武致中、李積壽、馮效文,還有高岐山、曹巍、肖序崖、馬聯祥等老師。

在平遙中學上學期間,每逢周末晚上,我們就在大成殿院看露天電影,印象較深的有《渡江偵察記》《鋼鐵戰士》《柳堡的故事》《馬路天使》《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仙配》《董存瑞》《秋翁遇仙記》等等。其中有許多美好的插曲和唱段,我都能很快學會。

我在讀初二時,教室里只有兩根日光燈,由于當時電力供應有限,電壓不足,常常弄得燈光昏暗或熄滅。為此,學校給各班配備了一個小型調壓器,一旦電壓不足,就轉動調壓器升壓,太強則迅速調低,以免燒壞日光燈。我們班由任修善同學負責掌握調壓器,他和我同桌,他座位靠窗,調壓器放在窗臺上,下學時拔下來鎖到他課桌里。一天,我覺得燈光太暗,想讓他調一調,他拒絕了,我說讓我來調,他嘲諷我說:“就你那學習成績,也有資格調?”一句話刺到我痛處,他比我大四歲,想發火打架吧,又覺得打不過。這時全班同學也都盯著我,我羞愧無助地低著頭走出了教室,飽含淚水坐在操場的雙杠上,望著月光,心潮澎湃:我真的笨嗎?我就不能努力學習成為優等生嗎?憑什么讓別人小看?我痛下決心從那天起要迎頭趕上去。當時是初二第一學期剛開學,從此,我暗暗使勁,除了專心聽課做到當堂領會外,做作業也非常認真,專心致志地學習,加之自身的一點小聰明,我很快就成為全班的尖子生。譬如,物理課從初二年級開始直到畢業,大小考試我幾乎沒有一個不是100分的,我的物理老師王九華,許多年以后給下一代學生講課時,還總愛拿我舉例,作為他的“吹資”;我的兩個兒子在平遙中學上學時,都聽過王老師在課堂上夸我,這自然主要是襯托了他的“教導有方”。歷史課我也是全班排名第一。歷史老師劉子睿,渾源人,晚清舉人,當過壺關縣正七品知縣,民盟平遙第一任主任委員,歷經滿清、民國、新中國,他講中國近代史可謂“如數家珍”,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媽媽講歷史故事,所以我聽歷史課聽得身臨其境,如癡如醉,記憶深刻。

我的突變,老師和同學們都很不解,其實誰也不知道我這是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的現代版,也象征著我從此度過了幼稚的少年時代,成長到相對成熟的青年時期。那時候我還是少先隊員,當時平遙中學只在初中部設一個少先隊中隊,中隊長王恩龍比我高一屆,后曾任山西大學副校長,小隊長是我們班的耿洪澤,他后來因體操特長被選入山西省體工隊,曾任省體委處長。

我們上初中時,學生很少外出勞動,只有春天植樹和秋天打“茬子”兩次短暫勞動,師生們都是一心撲在教學和學習上,上級教育部門也不許任何部門和單位干擾學校教學,教師更是深受全社會尊重的神圣職業。

當時的中考政策是全省統考,各校按報考志愿錄取,允許在本地區自由擇校,那一年高中招生名額大幅縮減,平遙中學除本校畢業9個初中班以外,還要擔負介休、靈石、文水、沁源等臨近縣的部分中考招生任務,總共才招收3個高中班。我和我們班同學李立業(曾任平遙縣職業中學校長)一起報考了祁縣高中,都以優異成績被錄取。

告別母校幾十年來,我由高中考上山西醫學院,畢業后回到故鄉,在農村基層衛生院工作十幾年,又根據黨的需要,棄醫從政,曾連續四屆當選山西省人大代表,最后從平遙縣政協副主席崗位退休。幾十年來,幾度風雨,幾度春秋,經歷了多少嚴寒酷暑,走過了多少崢嶸歲月,永遠忘不了的就是母校對我的培育,是母校給了我扎實的基礎知識,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母校培養的結果,也是對母校的深情回報。欣聞平遙中學至今仍舊位列全國百強,在母校建校100周年大慶之際,愿母校的優秀傳統和驕人的教學成績薪火相傳,永遠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文廟中學老師
四川省資中文廟的建筑發展史及其修復研究
“祭如在”與文廟祭祀
云南文廟介紹
——巍山文廟
在多解中學創新
文廟開筆大典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六·一放假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