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分析與實現途徑

2023-09-16 04:23景靈紅
求知導刊 2023年20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幼兒園教師

摘 要:幼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包括發展理論的建設,還包括教育發展的實踐需要。幼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穎的幼兒教育理念,這一理念要求幼兒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思路,立足可持續發展來制訂幼兒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模式,為幼兒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促進教師教育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在不斷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以此來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水平。文章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概念進行分析,并深入探討具體的實現途徑,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景靈紅(1979—),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幼兒園。

幼兒教育的進步離不開教師團隊的發展,教師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是保證幼兒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保證幼兒教育的長期穩定發展,教師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成長,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素質和教育能力。教師要立足幼兒教育的工作特性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探索和研究,著力抓好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工作,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將推動整個幼兒教育實現質的提升。

一、幼兒園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發揮著重要的奠基作用,這一階段的教育質量關系到國民的整體素質水平。加強幼兒教育能夠使廣大國民在幼兒時期就打好基礎,因此,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水平是實現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幼兒園教師需要將個人的教育能力視為一種資源,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不斷對資源進行補充和完善,使自身的職業素養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同時,協調好學習與實踐之間的關系,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幼兒教育的先進性[1]。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能使其工作與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同時還能夠確保教育內容與教育過程始終呈現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狀態。為了實現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教育部門與教育工作者應當持續探索更有效的發展路徑,為廣大幼兒園教師提供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更加專業的培訓支持。只有使每一個幼兒園教師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推動整體幼兒教育水平的提升,實現幼兒教育事業的進步。

二、幼兒園教師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缺乏敬業精神

目前,部分幼兒園教師僅僅將教育工作視為個人謀生手段,缺乏將其看作推動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神圣職責的意識。在實際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師缺乏敬業精神,對幼兒園教師角色的定位不準確,教育思想不穩固,教育理念相對滯后。

(二)專業教育能力較弱

部分幼兒園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專業教育能力較弱。他們對實際的幼兒園教育工作尚處于熟悉和適應的階段,在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三)知識結構存在漏洞

部分幼兒園教師本專業以外的相關知識相對匱乏,難以正確指導幼兒進行豐富多彩的知識活動,這對于幼兒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會產生不利影響[2]。目前,一些幼兒園教師在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無法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這一問題與部分幼兒師范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缺乏科學性有關,導致培養出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學科綜合性方面明顯不足,無法滿足幼兒園教育的實際需求,影響青年教師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的表現能力。

(四)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不足

當前一些幼兒師范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更加側重教育理論培養,缺乏必要的教育實踐支撐,這使得其培養出的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盲目借鑒他人的教育模式,無法正確指導幼兒進行教育實踐活動。這對幼兒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五)幼兒園教師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與科研能力

部分幼兒園教師對教育科研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認為科研活動是教育專家和學者的工作任務,缺乏必要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還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部分幼兒園教師局限于幼兒教育的基礎科研內容,對于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缺乏反思意識和能力,無法實現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發展。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創造性,教育觀念沒有與時俱進,始終拘泥于模式化的教育框架,無法適應日益多元化的教育環境,長期忽視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育的標準也相對單一。這些問題都對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

三、幼兒園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

(一)幼兒園教師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與職業道德

幼兒園教師在承擔教育工作之前,首先要端正教育態度,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他們應該將教育工作視為一項有利于推動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神圣職責,并始終保持一顆熱忱之心。幼兒園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通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補充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職業道德修養,并在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引領下,發揮自身職業魅力,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健康、優秀的人才。同時,相關教育部門和社會應高度重視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發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心理健康維護,提升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以保障教師的權益和維護其心理健康為目標[3]。

除此之外,幼兒園及相關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也要為教師提供更多持續學習的平臺與機會,努力營造和諧、健康的職業環境,積極推動幼兒園教師實現可持續發展,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向幼兒提供更加積極正向的影響,從而為幼兒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二)幼兒園教師要持續開展專業化學習

作為專業的幼兒園教師,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應不斷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尤其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必須通過持續不斷的專業化學習來適應新的教育需求和應對不斷變化的教育問題??沙掷m發展的學習內容應體現專業性,注重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評價教師教育能力的標準不應局限于教育理論知識,還應注重對教育實踐能力的考察。教師團隊要避免功利化傾向,將理論與實踐能力有效轉化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本身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主體,他們應建立主動學習的意識,積極參與各種教育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中汲取經驗和總結教訓。通過持續開展專業化學習,教師個人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教育團隊的綜合素質也因此得到提高,從而真正成為推動幼兒教育發展的力量。

(三)幼兒園教師要加快角色轉變,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幼兒教育的功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幼兒園教師需要加快角色轉變,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滿足時代發展的新要求,致力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激發幼兒的潛能,并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實現積極有益的互動與交往[4]。幼兒園教師的角色轉變意味著他們不能局限于傳授知識,而是將教育的重心放在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上。在實際教學中,幼兒園教師應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為幼兒拓展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喚醒幼兒的主動學習意識。通過角色轉變,幼兒園教師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將教育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將教育評價轉變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從而實現幼兒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此,構建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必要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積極溝通,為幼兒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四)幼兒園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教師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和理念,這一理念不僅能夠很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還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自身的發展。尤其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幼兒園教師面臨更高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要求。教師應具備與時俱進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并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相關教育部門和管理者應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通過系統的培訓提升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反復驗證教學成果的有效性,以實現個人的發展與突破。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個人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只有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才能最終實現質的飛躍。因此,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進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注重高效學習,以促進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幼兒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五)幼兒園教師要深入研究、刻苦鉆研

幼兒教育工作者應重新審視職業定位,涵養長遠眼光,深入鉆研幼兒教育工作,以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研究者,教師應具備發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遵循教育工作的發展規律,采用科學、規范的研究策略探索教育工作的發展路徑。幼兒園教師深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工作不能脫離教育實際,應立足幼兒園教育的實際情況開展研究。特別是在傳統教育模式改革方面,更應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深入研究當前幼兒教育的特點,了解幼兒的健康發展需求和興趣愛好,從而靈活調整教育教學策略。教師要充分發揮教育研究工作的積極作用,探索更科學有效的教育規律,并在學習、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實現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六)幼兒園教師要積極投身教育創新實踐

為了推動教育改革,構建創新型的教師團隊,幼兒園教師需要積極參與教育創新實踐。第一,需要對幼兒園教師的管理與評估機制進行調整與創新,避免單一化的教育質量評估標準,營造更和諧、民主的教育環境,鼓勵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展現創新能力[5]。第二,幼兒園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廣泛涉獵多領域的學科知識,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教師要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培養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研究習慣。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改革,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順應時代發展。教師要具備自律能力,以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思想影響和培養幼兒。教育部門與管理者應為幼兒園教師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探索有效的培育策略,促進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可持續發展中找到更多有效的創新路徑。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師要將教育工作視作持續學習的過程。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持續且動態的過程,需要與教師個人的專業素質和發展環境相結合。同時,相關教育部門和管理者應搭建多樣化的發展平臺,為幼兒園教師提供更多實踐機會。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可以實現個人教育能力的突破,使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需求。幼兒園教師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支持,以推動幼兒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艷.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提升對策[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2,24(1):70-74.

[2]鄧昭贊. 可持續發展視野下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19(24):24-25.

[3]王位. 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 教師,2019,(17):92-95.

[4]孫曙. 可持續發展教育視野下幼兒教師教育的革新[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6):14-17.

[5]虞永平,蘇寅珊. 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與可持續發展[J]. 河南教育(幼教),2018(2):3-6.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幼兒園教師
最美教師
我愛幼兒園
教師如何說課
歡樂的幼兒園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愛“上”幼兒園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