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增長

2023-09-16 17:21徐文軒王如淇劉黨社
遼寧經濟 2023年7期
關鍵詞:空間效應綠色金融區域經濟

徐文軒 王如淇 劉黨社

〔內容提要〕基于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必要性,構建綠色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框架,通過選取我國30個?。▍^、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數據,建立綠色金融指標評價體系,實證研究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通過將綠色金融分解為不同維度,發現從不同維度來看,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也不相同。進一步研究得出,綠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程度上有著空間上的異質性,綠色金融發展對東北地區的影響遠高于西部地區。通過建立空間計量模型發現,綠色金融在空間上能夠很好地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且因其存在空間溢出效應,故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依據研究結果,本文為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綠色金融;區域經濟;異質性;空間效應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雖然當今我國各個區域的經濟呈高速增長態勢,但與此同時所帶來的自然問題也亟待解決。為此,我國提出了“碳中和”與“碳達峰”的愿景目標?!半p碳”目標的確立給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以綠色經濟發展為主導的新發展模式的推行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當中,綠色金融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綠色金融能夠催生綠色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傳統意義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各種傳統的產業。隨著綠色金融的發展,綠色產業能夠持續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區域內消費的增加。其次,綠色金融為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為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注入活力,從而增加了區域經濟的整體效益。由此可見,綠色金融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二、文獻綜述

現如今,綠色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的關系問題也已經逐漸成為當前學術界和實踐界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學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對于綠色金融這一概念,鞏欣蕊(2022)認為,綠色金融概念擁有兩層含義:一是在保持能耗不變的前提下,利用金融工具扶持低能耗、低污染行業發展,最終令其取代大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二是利用金融工具,為環保工作提供充足資金,帶動技術創新,以高新技術為依托降低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王冰和張揚森(2022)認為,綠色金融作為一種全新的金融活動,與傳統金融活動相比,能夠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提升綠色治理水平。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綠色金融是一種能夠通過降低能耗與污染,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入綠色產業,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活動。而李曉西(2015)認為,綠色金融是金融理論和金融實踐的一個新概念,其又被稱為環境融資或可持續性金融,主要從環保角度重新調整金融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政策和業務流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此以外,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綠色金融發展狀況,國內學者也已經展開研究:文書洋等(2022)使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股票四個方面衡量綠色金融的發展程度,以億元人民幣為單位等權重加總,并取對數,作為衡量綠色金融發展程度的指標。鐘萍(2022)認為,綠色金融產品主要包含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碳金融等,并選擇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投資、碳金融四個維度作為二級指標來綜合評價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故本文通過對學者現有研究進行分析,最終得到本文中對于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測度。

綠色金融有利于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劉釩和馬成龍(2022)認為,綠色金融通過促進綠色技術創新、改善金融市場環境和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影響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杜赫和趙爽(2021)認為,綠色金融作為融合了社會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區域經濟可協調發展的全新發展理論,有效實現了環境效益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兼顧,并且在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之間尋找到了最佳的平衡點,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經濟發展以及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

針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劉金石(2017)認為,部分?。▍^、市)對發展綠色金融的認識和重視還不夠;大部分?。▍^、市)綠色金融法規政策體系不健全;大部分?。▍^、市)綠色金融規模較小,產品和服務較單一;部分?。▍^、市)政府與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動力不足。趙以邗(2018)認為,由于短期利益的不一致,中央、地方、金融機構三者目標各異,導致綠色金融政策執行往往與既定的方向背道而馳。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水平還有待提升,多位學者對綠色金融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任宇光等(2022)分析了中國綠色金融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討了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的發展情況,并提出了綠色金融在未來發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楊崢(2018)從新時代背景出發,探討了中國綠色金融戰略定位和對策,提出了綠色金融應該實現可持續性、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李冉等(2019)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出發,研究綠色金融的創新發展,包括環境壓力下的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創新等,同時提出中國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應該注重可持續性、系統性和國際合作性。

本文的邊際貢獻為,對現有學者對于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測度進行分析,建立對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測度,并且在進行研究時還考慮了空間異質性以及空間效應的影響,不僅分析了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該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同時分析了其對周邊地區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并提出本文的合理化建議。

三、模型構建與數據說明

(一)模型構建

其中G表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

(二)數據來源

考慮數據獲取的完整程度與難易程度,本文選取我國除香港、澳門、臺灣以及西藏自治區以外的30個?。▍^、市)2011—2020年共十年的面板數據,研究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所用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等各類統計年鑒,其余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等權威機構網站。對于存在缺失值的部分數據,本文選擇采用插值法進行插補。

(三)指標選取

1.被解釋變量

由于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GDP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因此本文選擇采用各省份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實際GDP作為代表區域經濟發展的數據。由于每年統計年鑒中GDP數據存在價格影響,故本文數據采用依據GDP平減指數計算以后得到的實際GDP作為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的數據。

2.核心解釋變量

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是綠色金融指數。目前,已有多位學者對綠色金融指數這一指標建立測度,通過對一些學者的測度進行分析,最終,本文選擇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碳金融等5個指標作為二級指標,以此為依據來測算各個?。▍^、市)的綠色金融指數,并構建各個二級指標所對應的三級指標:綠色信貸的三級指標是規模以上的高耗能行業利息支出占工業利息總支出的比重,為負向指標;綠色證券的三級指標是規模以上的6大高耗能行業總市值與A股總市值之比,為負向指標;綠色投資的三級指標是用于環境污染方面的投資占各省份GDP的比重,比重越大,說明該?。▍^、市)在環境污染方面的投資額越大,體現對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為正向指標;綠色保險的三級指標是農業保險收入所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該指標反映了綠色保險的發展水平,故為正向指標;碳金融的三級指標是碳強度,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各省份GDP的比值,比值越大說明該?。▍^、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越大,為負向指標(表1)。

本文采用熵值法對綠色金融指數進行測算,該方法利用各個指標之間的差異程度來反映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是一種客觀評價的方法,能夠有效地避免因主觀賦予權重從而造成模型的實際偏差。在數據處理中,本文采用極差規格化處理。之后運用熵值法計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然后進行加權處理得到各?。▍^、市)2011—2020年綠色金融指數(gfi),如表2所示:

各地區按我國區域劃分綠色金融指數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

從圖1中能夠看出,除了西部地區以外,其余地區除個別?。▍^、市)外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總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西部地區各?。▍^、市)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長期趨勢不是很統一,說明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區域間的差異性。

3.控制變量

由于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受到綠色金融發展的影響,還受到其他一些經濟變量的影響,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為投資、消費、出口,由于一個地區的科技發展也同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長,故最終本文設置了如下的控制變量:資本投入、科學技術投入、出口總額和社會最終消費。資本投入與科學技術投入是從投入方面進行考慮,資本的投入數量和科學技術的投入量能夠較為直接地影響經濟。而對于出口總額和社會最終消費而言,則是通過產出角度,有需求才能有市場,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促進經濟增長。設置這些變量是為了消除其對區域經濟增長所產生的影響。其中,資本的投入主要是通過每年各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額來反映;科學技術的投入則是選取各個地區規模以上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出口總額是每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各地區貨物出口總額;社會最終消費則是通過該地區一年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行表示。

變量的符號表示及說明如表3所示。

綠色金融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取對數以后關系如圖2所示。

由圖可知,綠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大部分數據點相對密集,說明數據相對平穩。

四、實證分析

(一)全樣本回歸結果分析

由于本文選擇的數據為面板數據,所以建立面板回歸模型,首先對模型進行選擇,作出如下假設檢驗:

原假設H0:個體效應都為0,應建立混合效應模型。

備擇假設H1:所有個體效應不全為0,應建立固定效應模型。

其中i代表本文選取的30個?。▍^、市),t代表時間,gdpit代表省份i在時間t上的經濟發展水平,t=1代表2011年,t=2代表2012年,以此類推。gfiit表示省份i在時間t上的綠色金融指數,αi表示個體效應。εit代表隨機擾動項,βi表示各解釋變量前的系數,模型的控制變量為:資本投入(inv)、科學技術投入(tec)、出口總額(tmx)、社會最終消費(con)。

下面本文對使用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采用hausman檢驗的方法,該方法做出如下假設檢驗:

原假設H0:應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備擇假設H1:應使用固定效應模型。

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數據可得,hausman檢驗的P值小于0.05,所以此時需拒絕原假設,改選備擇假設,故應選擇固定效應模型。

運用stata統計軟件進行固定效應模型回歸,并采用穩健標準差對模型進行修正,修正后結果如表6所示。

由上述結果可知,核心解釋變量綠色金融水平在固定個體效應模型中有1%水平下的顯著性,且為正向影響,具體表現為:綠色金融水平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提高0.1835%,而在個體、時間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中呈現10%水平下的顯著性,該模型中綠色金融水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體表現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每提升1%,經濟發展水平提高0.0731%。由此可以發現,系數仍然為正但數值減小了,說明時間效應也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了影響。所以選用個體、時間雙向固定效應模型更為合理。

對于控制變量而言,資本投入量、科學技術投入、社會最終消費、出口額四個控制變量在個體、時間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中有顯著性,且系數都為正,說明這四個控制變量都對經濟增長有正向影響,且影響顯著。其中社會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最大,說明消費對市場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消費增加,需求增加,進而導致產出增加,從而促進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符合經濟學意義。

(二)綠色金融不同維度的影響分析

由于本文在構建核心解釋變量時采用了不同維度,故現在對綠色金融的不同維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做進一步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從表7可以看出,綠色金融的不同維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不同,綠色信貸系數有在1%水平上的顯著性,且系數為負,表明從綠色信貸和碳金融角度而言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是負向的,即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一定的遏制作用,具體表現為綠色信貸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就降低0.07%;碳金融在10%水平下有顯著性,且為正,具體表現為,碳金融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降低0.0871%,說明我國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綠色保險維度系數有在1%水平上的顯著性,系數為正,說明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具體表現為綠色保險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提高0.0552%,其余兩個維度在模型中不呈現顯著性。本文在前文中對綠色金融測度時曾提到綠色信貸、碳金融為負向指標,綠色保險為正向指標,通過對綠色金融不同維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研究得以進一步論證。而對于前文提到的綠色證券和綠色投資,在模型中的系數與前文相悖,且不呈現顯著性,故也能夠從反面印證了前文對綠色金融指數這一一級指標測度的準確性。

(三)空間異質性檢驗

由于本文選擇樣本為我國30個?。▍^、市),地理范圍跨度較大,故本文認為,由于地理位置差異,且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為了檢驗綠色金融對于區域經濟的影響是否存在空間上的異質性,本文將30個?。▍^、市)依據我國區域劃分分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四個區域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8所示。

由結果可以看出,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是東北地區,具體表現為綠色金融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就提高1.0789%,相比之下東部地區提高0.2560%,中部地區提高0.2351%,而對于西部地區而言不呈現顯著性,即在西部地區,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本文認為,綠色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影響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水平,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導致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綠色金融不能夠很好地發揮效能。東北地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結合東北地區當地的經濟情況,綠色金融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故綠色金融發展能夠很好地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綠色金融對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一定的依賴性。由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故綠色金融并不足以成為該地區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綠色金融對該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程度略低。

(四)空間計量回歸

由前文我們能夠看出,東部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整體較高,而且由空間異質性檢驗得出的結論是東北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最顯著,從我國地理位置上來看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距離較近,于是本文提出以下問題:是否東部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能夠對東北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并因此促進了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基于此,本文將該問題進行延伸:一個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會對鄰近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產生帶動作用。下面本文建立空間計量模型進行研究。

為了驗證是否存在空間影響,基于30個?。▍^、市)的空間距離矩陣,計算出2011—2020年各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水平莫蘭指數,如表9所示。

由表9可以得出,2011—2020年的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均在1%顯著性水平下顯著且為正值,說明鄰近地區之間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空間正相關性,并且存在擴散效應,本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會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以此為基礎繼續建立綠色金融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空間回歸模型。

空間回歸模型分為空間杜賓模型、空間滯后模型和空間誤差模型,回歸結果如表10所示。

下面采用LR檢驗對三個模型進行選擇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1所示。

由檢驗結果可知,在空間杜賓模型與空間滯后模型檢驗的LR統計量結果在5%水平下顯著,說明空間杜賓模型不能夠退化為空間滯后模型,空間杜賓模型與空間誤差模型的LR統計量在1%水平下呈顯著性,說明空間杜賓模型不能退化為空間誤差模型。故回歸選用空間杜賓模型最為合理。在空間杜賓模型中,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每增加1%,經濟發展水平增加0.0902%,spatial值在10%的水平上顯著,故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空間效應。下面以空間杜賓模型為基礎,對空間效應進行分解,分解結果如表12所示。

由表12可以看出,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效應和總效應都顯著為正,說明綠色金融對本地區以及周邊地區均有著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本文認為原因在于,綠色金融發展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領產業結構向綠色轉型靠攏,且本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能夠起到一個示范作用,間接影響了周邊地區綠色金融發展,并且在鄰近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地區間人才的相互交流與溝通,這一舉動加深了鄰近地區的聯系,從而地區相互之間產生了積極影響。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構建綠色金融對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框架,將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劃分成五個維度進行衡量,并通過熵值法對五個維度分別賦權,然后進行權數加總,最終形成對于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測度。接著選取我國除香港、澳門、臺灣以及西藏自治區以外的30個?。▍^、市)的2011—2020年10年的省際面板數據,實證檢驗綠色金融發展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所得結論如下:

(1)無論從全國范圍還是按我國區域劃分分成東、中、西部加東北地區這四大區域,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

(2)從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區域的影響程度上來看存在著空間異質性。具體表現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東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程度明顯高于對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對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也同樣存在顯著影響,且對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影響相差不大。

(3)通過對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不同維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同維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其中綠色信貸和碳金融維度的影響是顯著的,負向的,綠色保險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顯著的,正向的。

(4)從本文所建立的空間計量模型中顯示出的空間效應來看,綠色金融發展不僅對本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并且還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持續推動各地區綠色金融發展,充分發揮其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一是完善綠色金融建設機制,將所提出的“碳中和”“碳達峰”這一愿景目標作為立足點,明確區域經濟發展路線,加快推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使產業結構能夠逐步符合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并以此進一步提高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二是政府應加大對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的資金投入,并努力做好綠色金融市場的“監督員”,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能。三是重視培養綠色金融發展人才,為綠色金融發展持續高效地輸送高質量人才。

第二,基于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國家要著力于解決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一是要依據區域之間的異質性,因地制宜強化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適合該地區的指導方針。二是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需要找到自身的薄弱環節,重點突破,實現更加充分的高質量發展,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

第三,為了提高國家總體經濟水平,綠色金融發展應該更加注重地區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提高本地區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做到能夠同時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增長。一是要加強地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綠色金融方面的不同地區的人才要互惠互助,努力達到1加1大于2的效果,二是地區之間需要做到優勢互補,發達地區應該多往欠發達地區輸送資源與人才,全面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空間效應綠色金融區域經濟
財政分權、空間效應與產業結構升級?
云南邊境地區交通路網格局變化下的旅游空間效應
空間及非空間效應下中國經濟增長收斂性比較研究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我國綠色金融在發展中如何面對當前的機遇和挑戰
綠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業的運用研究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