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化學雙語教學案例設計

2023-09-20 04:06楊靜王霞密霞張京玉孔媛芳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3年10期
關鍵詞:芳香烴有機化學思政元素

楊靜 王霞 密霞 張京玉 孔媛芳

摘? 要? 通過全面分析教學目標、學情與策略、教學重難點和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對有機化學雙語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并將課程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式融入教學中。以芳香烴為例,通過問題導向、實驗現象、分析討論、課堂訓練、課后練習及問題反饋等教學措施,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教與學無縫對接。同時,課程改革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教學相長。

關鍵詞? 有機化學;雙語教學;課程思政;思政元素;芳香烴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3)10-0086-04

Bilingual Teaching Case Design of Organic Chemistry: Tak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as Example//YANG Jing, WANG Xia, Mi Xia, ZHANG Jingyu, KONG Yuanfang

Abstract? The bilingual course of organic chemistry was designed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s well as re-flecting o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Meanwhile, we?imperceptib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Tak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as the example, teaching measures, such as problem orientation, experimental phenomena,?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lass training, after-class?practice and problem feedback will make seamless?join among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fore-during-after clas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iculum reform also improve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nefit each other.

Key words? organic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omatic hydro-carbon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China, 450046

0? 引言

教育部早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當年就發文明確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1],促使很多高校積極申請雙語教學的教改項目,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雙語教學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雙語教學并不是一門簡單的語言課,也不僅僅是能用英文授課就能達到教學目的。以有機化學這門專業基礎課為例,該課程的雙語教學需要教師的英文表達和專業知識并駕齊驅。2014年提出的“將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中”是一項艱巨而又偉大的任務。在有機化學的雙語授課中引入思政元素,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立德樹人[2],使學生在知識和精神層面獲得雙豐收。因此,一門雙語專業課程對授課教師三個標準要求是:語言表達、專業知識、高度的立德樹人理念和思維。

有機化學是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七個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理論性和抽象性強,與其他本科專業課程相比較,學習之路更加荊棘叢生。傳統的授課僅注重灌輸給學生專業知識以及實驗或實踐技能,育人環節不被重視。2011年,學校對雙語教學方面給予了師資培訓及項目經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為此,專門設立雙語教師庫,對實行雙語教學的教師在課時上按雙倍課時量計入學時。今年申請的推動新時代中醫藥院校有機化學雙語教學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實踐教學項目已獲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立項重點項目,推動了有機化學雙語課程思政教學的發展。本文選擇芳香烴的授課內容,融入思政元素,對其進行雙語課程教學設計和實施。

本章節芳香烴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內容、教學反思與改進四大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分析與策劃,可為其他章節的學習提供教學參考依據。本課程的教學大綱均采用中英文雙語書寫,為避免內容重復和篇幅過長,本文以中文表達為主。

1?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首要元素,教育本質就是一種培養人的行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新型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和產出為導向”的理念[3],結合本章節的授課內容與思政育人目標的有機融合,明確本課程芳香烴的教學目標(表1)。

2? 學情分析

本課程教學對象是本科一年級新生。作為“00后”主體,他們求知欲強,善于利用信息網絡獲取新知識,擁有較強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缺乏深入分析的能力,應用和創新能力亦明顯不足。求知欲強烈與認知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可能會形成學生思維判斷培養的一個不利因素。同時,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化學知識,特別是對化學實驗技能操作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思維活躍,積極配合教師安排的各項教學活動。河南中醫藥大學無機化學的授課是在大學一年級上學期完成的,有機化學授課安排在下學期,此階段,學生對化學鍵和常見的化合物性質均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可以為接下來的有機化學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3?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雙語有機化學課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思政元素的切入點[4]。在教學中要巧用對比法,引領學生瞬間抓住問題的本質差異[5]。芳香烴的思政教學設計為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取材帶入思政元素—導入問題—引入對比實驗現象探究思索—找到突破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再次引入思政元素等環環相扣的教學措施。

3.1? 創建情境,導入新課

正式講授具體章節內容之前,先列舉生活中熟知的與芳香烴相關的實例,展示其功能和應用。接下來進一步引導學生沉浸于知識點的思索中,再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列舉你所熟悉的與芳香烴相關的例子,并解釋其特點和性能。

問題二:比較苯與乙烯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側重穩定性。

問題三:苯的雙鍵結構是否具有獨立雙鍵的特點?

這三個問題的設置是出于以下邏輯思維:

發散性的問題一雖然不拘一格,但能引發學生的導向思維,瞬間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注意力,既使課堂充滿活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實際上是引導和聚集思維的教學手段;

接著提出并討論固定概念性的問題二,在問題一的基礎上引出本設置環節呼之欲出的關鍵知識點“共振論和共軛體系”;

目的性的問題三是在前兩個發散性問題與固定性問題的基礎上,對即將聚焦本章節重點內容進行的熱身準備。

這樣引導學生將前面章節已學烯烴結構作鋪墊,很自然地導入新課內容,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了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用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此,將芳香烴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中所見所聞實例密切結合,以達到“開門紅”的教學效果。

3.2? 剖析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突破難點

以苯環為例,對苯的Kekulé結構和共振雜化體進行解析:采用動畫及視圖講解等多媒體教學,從而讓學生對苯環的結構特性有根本性的理解。繼而提出問題:苯與烯烴相比結構特點有什么異同?其不同之處是否決定了其性質的差異?要求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準確判斷出二者性質不同之處,但對于芳香烴發生的反應屬于什么類型、反應位點在哪個節點發生并不清楚。此時教師應及時指出苯環雙鍵與烯烴雙鍵結構和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閉環的單雙鍵共軛結構決定了苯的主要化學性質(圖1)。同時,結合PPT課件進行知識點講解。

3.3? 剖觀察實驗現象,找出影響因素,突出重點,引出反應機理

此環節仍是采用動畫及視圖講解多媒體教學,并著重板書講解。

進行動畫演示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相同體系的反應裝置(圖2),兩個燒瓶內裝等量溴水,再分別加入乙烯和苯,可以觀察到左邊的反應瓶內溴水顏色很快褪色,右邊瓶內溴水沒有變化。在前面章節烯烴內容已經演示過該實驗,所以學生對實驗過程并不陌生。

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兩個相同的實驗操作,但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完全不同,如何解釋這個現象?正是因為有前期烯烴知識鋪墊以及對苯的基本性能的了解,教室瞬間熱鬧起來,發出了各種解答的聲音。此時正是抓住學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關鍵時刻,亦是提出親電取代反應機理的絕佳時機。教師在此可以先作簡單提示:苯雖然穩定,很難像烯烴一樣進行加成反應,但是易于發生親電取代反應。隨即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將教材上的反應歷程大致看一遍(此部分內容已要求課前預習),自行練習寫出關鍵的反應式,帶著疑問再悉聽教師一步步詳解。此部分是整個章節的重點及難點,也是后續知識點的前奏。學生進入大學前亦未接觸過此類理論知識,比較生疏,一時不能適應此類機理的分析思維,盡管前面烯烴章節已經學習了親電加成反應,但是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屬于兩類不同的反應類型,在學時數有限的情況下,此節點安排1學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有充分時間消化吸收。本章節總體安排4學時。

3.4? 拓展所學,根據授課節點選擇性引入思政案例

芳香烴在很多領域應用廣泛,剛學到的溴代芳烴類藥物具有抑菌能力強、低毒無腐蝕性、能抑制與致癌有關的微管蛋白的組裝,聚苯乙烯塑料在人們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思政案例的自然引入更是教學改進與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表2)。

4? 教學反思與教學改進

此章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學生對芳香烴結構和性質關系的學習把握,并明確性質是由結構決定的這一研究物質的基本科學思想,反思教學過程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步驟。

整個教學過程既抓住問題本質所在,又注重對概念的理解討論過程。同時,為了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課后既有固定的基礎知識作業,也有開放思維的思考題布置開放性作業,加深學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記憶,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意識。該專業大部分學生具備了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查詢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對于其他途徑獲取新知識的技能與日俱增,但融會新舊知識點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穿針引線,基本作用是搭建引導學生銜接和關聯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舉措進行提升和改進。

1)個別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在課后作業和知識拓展中對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表現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增強互動交流,注重課堂反饋調控,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因材施教。

2)學生在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時發現,相關資源較多,占用學習時間較長。教師應結合本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定相關資源共享課程,使學生能夠高效地進行課外自主學習。

3)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中探究、討論、解決問題。大一新生能獲取來自各方的知識信息,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和征服欲,敢于質疑教師的講授內容。然而,從學生的知識水平來看,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即使學生積極地學也容易陷入盲目狀態,學生融合新舊知識點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應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

5? 結束語

通過課前—課中—課后有機銜接,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在傳統授課方式的基礎上,采用動畫演示、分子模型和圖片展示相結合的方式,使抽象的理論內容視覺化和生動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節奏和方法運用得當并有創新意義。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入、觀察實驗、分析討論及師生互動等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此外,恰當引入思政內容,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習專業知識的標向及動力所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運用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得以提升和凝練,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6?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A/OL].(2001-08-28)[2020-08-11].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5664/moe_1623/201001/t20100129_88633.html.

[2] 劉志蓮,崔玉,劉思全.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J].大學化學,2020,35(9):31-35.

[3] 劉開華,向小川,馮偉林.專業認證理念下“一流課堂”質量評價體系探索與實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21,37(6):116-124.

[4] 戴潔,何奕潔,陳帥,等.有機化學雙語教學的課程思政探討[J].大學化學,2022,37(3):131-137.

[5] 鄭敏燕.問題、項目引領式教學法在高校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化學,2017,32(8):20-24.

猜你喜歡
芳香烴有機化學思政元素
系列芳香烴在土壤中洗脫規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探討
有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思考
先天性心臟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肺組織芳香烴受體的表達及其與肺血管重構的相關性研究
一種酶可改善芳香烴硝化反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