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問題研究評述與前瞻

2023-09-22 09:03王小婭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7期
關鍵詞:研究述評思政教育課程思政

王小婭

[摘 要]課程思政,現階段學界研究主要集中在課程思政的內涵、價值、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問題和實施路徑上,取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內容及研究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著眼未來,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需要持續關注四個方面:一是加強雙師型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二是重視課程思政評價制度構建;三是深入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四是注重各學段課程思政建設。

[關鍵詞]課程思政;研究述評;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7-0009-05

一、引言

課程思政是為了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如何培養人這一教育問題,化解多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孤軍奮戰,未將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功能充分發揮的問題。課程思政與高校如何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如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緊密相連。2004年—2016年間,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文件,如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發布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在這些文件中,主要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還未明確提及“課程思政”,但長期以來,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顯而易見。2016 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提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課堂視為進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

隨后,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課程思政”一詞首次正式出現在中央文件中,并與領導人的講話內容相呼應。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在《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提出要扎實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課程思政”教師專題培訓計劃。同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課程思政第一次出現在文件標題中,更加明確了課程思政的重要戰略地位,且領導人在講話中也多次提到“課程思政”,“課程思政”隨之成為學界熱議且研究的話題。時至今日,課程思政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且成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焦點。課程思政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推動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二、課程思政問題研究的主要領域和方向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界定

從已有的文獻來看,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從2016年開始明顯上升,所發表的論文數量呈加速度增長的趨勢,并逐漸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關于課程思政的內涵,學界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的學術定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觀點:其一,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也就是說不能將課程思政認為是諸如“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的專業課程,或者類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這樣的課程,也并不是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就可以稱之為課程思政,“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2]概言之,“課程思政是一種整體性的課程觀”。[3]其二,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理念,對于走進第一課堂的教育者來說,可認為是一種教育理念,對于在第二課堂的思政工作者來說,可稱之為工作理念,對學生德育的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和引領作用。課程思政指向一種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課程承載思政”與“思政寓于課程”。[4]其三,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思維方式,該觀點從課堂教學的角度,闡釋了課程思政的內涵,認為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或者說手段被教育工作者運用。課程思政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教學方式或者說是手段,即“課程思政”是飽含著科學的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方式。[5][6]其四,有學者從思政課顯性和隱性功能的角度出發,認為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各方面以達到育人的目的。課程思政以隱性思政的功用與顯性思政一道,共同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7]

總的來說,學界關于課程思政內涵的界定,主要呈現出四種思路:一是認為是一種課程觀;二是認為是一種理念;三是認為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是從課程思政的功能出發進行闡釋。但在研究過程中,對課程思政內涵的界定,多數學者傾向于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教育工作理念,或者是將內涵與課程思政的功能聯系起來,少有學者僅僅將課程思政理解為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思維方式。在筆者看來,課程思政既是一種課程觀,也是一種教育理念,在實踐過程中,兩者不存在邊界問題,是相互融合、共生發展的。對課程思政內涵的界定,理應從整體出發,系統地論述課程思政的內涵,不應將課程思政進行割裂,而出現單獨重“課程”或單獨重“思政”的局面。

(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研究

關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的研究,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包含關系,該觀點認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是一種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前者可以涵蓋后者,思政課程是課程思政的題中應有之義。[8]二是補充關系,或者說是升級關系,該觀點認為思政課程存在一些缺陷,而課程思政正好是思政課程的一味良藥。課程思政的效果比思政課程的效果好,前者可以彌補后者的實然不足。[8]這里所說的相互補充關系,指的是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互補,建構兩套互補型的課程體系。[7]三是替代關系,該觀點認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是不相融合的,只能有一方的存在,即課程思政可以終結或者替代思政課程。[8]四是教學體系與課程體系的關系,該觀點主要從課程教學角度闡釋兩者的關系,認為思政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課程體系,而課程思政則是教學體系,[10]即單純的將思政課程看作課程體系,把課程思政看作是教學體系。此外,有學者從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上辨析兩者的關系,在共性上,認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是一個“課程思政共同體”,其核心內涵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求;在個性上,認為二者側重不同。[11]

總的來說,目前學界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關系的研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大致分為上述四個方面。被大多數學者接受認可的是包含關系、補充關系、教學體系與課程體系的關系這三種關系。而替代關系,筆者認為,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是謬誤,是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片面的認識。同時,學界也并未認可,甚至在一些學者的研究中對這一關系進行了批判。趙繼偉從“思政課程”建設以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思政課教學質量年的調研數據等方面說明了思政課程的價值,對“替代關系”進行了批判。關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筆者比較贊同包含關系這一說法,認為課程思政是在思政課程的基礎上,對思政課程的升華,思政課程前期的建設為課程思政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課程思政的價值研究

目前,學界關于課程思政的價值研究主要分為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兩個方面,分析比較全面。具體來說,內在價值包含在大思政格局下、內在邏輯必然性上、價值引領三個層面;外在價值主要包含課堂效果、課程思政結構兩個層面。

一是在大思政格局層面上,這一層面相比于其他,屬于宏觀層面,認為課程思政具有教育人、教化人的價值,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價值是堅持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和確保育人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4]二是在內在邏輯必然性上,將課程思政與思政教育發展的內在趨勢相聯系,認為課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需要;是高校隱形思政教育理念發展的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在本質要求。[12]三是在價值引領層面上,探討了課程思政對人的影響的價值,深刻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責任就在于價值引領并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13]且承載著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 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價值基礎的使命。四是在課堂效果上,課程思政的穩步建設在課程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即豐富了教學內容,讓學科內容更具深度;創新教學方法,讓課堂氛圍更有溫度;提升了教學效果,讓思政教育更有力度。[14]五是在對思政課程的價值升華上,思政課程的實踐由來已久,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是 “因勢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華、“因事而化”的思政內涵轉型、“因時而進”的思政體系重構。[15]

(四)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研究

目前學界對課程思政存在問題的研究分析比較全面,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全課程育人理念’沒有完全樹立起來”,[16]很多高校依然存在著輕視思政而重視專業的現象。課程思政理念有待進一步落實,思政教育吸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17]二是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還未真正建立起來,教師之間往往閉門造車,不同學科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高低不等,各類課程教師缺乏有效的溝通與聯動。[18]三是在課程設置上,有的學校沒有理解透徹課程思政,沒有看到課程思政功能所具備的價值,認為實施好課程思政,就是把專業課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找出來,再進行專門的講解就可以了。這種做法倒置了課程設置的顯性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隱性化,[19]表現為未能正確處理好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之間的關系。四是在思政課教學效果上,思政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師上課的話語體系多為脫離實際的“空話”“大話”,語調沉悶、語速緩慢, 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講求藝術性。[20]此外,有學者認為在課程思政評價制度上,存在嚴重的不足,改進空間較大,“教育過程中的各類課程整合評價、教師協同育人理念等考核和評價標準都相對缺乏, 整體上促進各類課程同向同行育人的工作體制和制度規范存在不完善的狀況”。[18] 在課程思政體系構建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諸如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合力尚未形成、育人資源挖掘不夠等的問題。[21]

(五)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研究

課程思政問題的實施路徑,主要包含學校宏觀層面、學院和教師中觀層面、課程思政資源微觀層面等。具體如下:在學校宏觀管理層面上,要突出頂層設計與協同效應,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本身的制度機制設計,把“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學科思政”貫通學校制度體系建設。[22][23]在教師隊伍管理上,從各個方面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激發教師的思政意識, 以提升教師的思政素養和思政能力,[24]致力于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25]在課程思政資源微觀層面上,教師要開拓眼界,從自身的專業禁錮中走出來,即“打通專業壁壘,優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教學資源”,[26]高校思政管理部門要“鼓勵和推動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密切合作,深入挖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22]此外,有學者從課程思政教育與互聯網的角度,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對策,如汲取現代教育方式的創新理念,采用課堂的最新教學形式,運用“超星學習通”等信息工具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的教學模式。[27]筆者認為,課程思政問題的實施路徑,無論是從宏觀、中觀還是微觀層面出發,都離不開“人”這一主心骨。因此,課程思政的建設關鍵在于激發所涉及的“人”,諸如教育者、受教育者、領導者等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提高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激發課程思政的建設活力。

三、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發現

截至2022年8月,以“課程思政”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上檢索后發現與該主題相關的學術文獻共計39395篇,將檢索所得的文獻總數量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可知,以發表年份為單位,2017年共計發表329篇;2018年發表951篇;2019年發表3436篇;2020年發表8736篇;2021年發表15608;2022年預測值是17315篇。在逐年遞增的數據上折射出學界關于課程思政的研究熱度,研究熱度的增加,側面凸顯了社會對課程思政的重視度,也反映出課程思政的研究價值。但是,實際上,課程思政的教育實踐時間并不是很長,當下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還有很大的研究發展空間。

(一)研究方法方面

思辨性研究較多,且思辨研究的邏輯思維框架基本一致,研究內容陳舊且沒有創新;實證研究嚴重不足,可操作性的實例研究較少,缺少量化的數據作為研究證據支撐,導致研究結論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說服力。因此應將思辨性研究與實證研究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研究,以期尋找課程思政問題研究的突破點和創新點。

(二)研究視角方面

目前研究多從管理者、學校、教師主體視角研究“課程思政”問題的成因和對策,且在“課程思政”內涵的界定上,并未有對其在學理層面上的規范界定,長此下去,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界定的無邊界問題或將使課程思政的研究流于表象,又或是零亂。無論是在課程思政的內涵界定上,還是在其研究的其他方面,應立足于多學科交互的視角來對問題進行深入地剖析研究,如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乃至多學科融合的研究視角。

(三)研究內容方面

多是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緣起、價值、實踐路徑進行研究,研究的重復性與同質化較為嚴重,特別體現在“課程思政”內涵、課程思政的緣起以及上海高校課程思政的探索研究的重復率上,總的來說具有創新性和更具深度和廣度的研究相對缺乏。且在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開發、互聯網+課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比較少,且不夠深入,給我們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間。再從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看,將課程思政與具體的某一門課進行的研究居多,而與專業群課程體系交融式的研究較少。如安秀梅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功能研究》一文,劉淑芹的《高等數學中的課程思政案例》等,都以具體的專業課進行課程思政實踐研究,當然,也不乏匡江紅等人在《理工類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中,對理工類專業群體系與課程思政的研究,但是總體上來看,專業群研究較少。

(四)研究范圍方面

橫向上涉及工農藥理學等方面的研究,但該方面的研究仍處于一個起步階段??v向看,研究絕大多數集中在高等院校,學段上集中在高等教育學段,關于“課程思政”與其他學段的研究,如幼兒園、中小學學段的研究零星半點,少之又少。有研究才會有關注,課程思政一直貫徹義務教育階段和非義務教育階段、貫徹人的發展的一生。因此,今后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應在橫向加大研究的深度,縱向上擴大研究范圍,為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的來說,當下全社會對課程思政這一問題的關注度較高,且這樣的研究趨勢在近幾年仍然會以正向增長的趨勢發展。在筆者看來,在新時代背景下進行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研究者應從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內容、研究范圍等方面上進行突破,秉承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精神,對課程思政進行創新性、可行性的研究,避免研究的同質化與內卷化。

四、課程思政問題研究前瞻

綜觀課程思政問題的研究,無論從何種角度,都避免不了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如何培養?“課程思政”評價制度如何構建?而在課程思政研究內容存在同質化及重復率較高的情況下,研究者在研究專業思政元素和各學段的課程思政建設上,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各學段“課程思政”建設如何進行?這兩個問題同樣給研究者們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間??傊?,以上四個問題都將成為今后課程思政研究中不可避免且應著重關注的問題。

(一)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如何建設

“課程思政”的穩步實施離不開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而教師是課堂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主心骨,是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力量。建設什么樣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如何建設課程思政教師隊伍?關系到“課程思政”的內生發展,需要學界結合時代發展背景,進行深入探討。至今,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響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下發了本省市區關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文件。文件中都提到職業院校要加強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反觀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同樣亟須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以破除“課程”與“思政”貌合神離的“兩張皮”、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教育各自為政的局面。當然,高素質高質量的雙師型課程思政教師隊伍,不是說有就有,說是就是,更不是對教師的簡單劃分與認定。因此,關于“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今后的研究應積極探索建設一支與時代接軌的教師隊伍,詳細地說就是教師要學會將課程思政與互聯網相結合,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偏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學。同時,高校管理部分在教師的職前職中職后培訓中,著重培養教師在專業課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著力在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階段都建設出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課程思政”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課程思政評價制度如何構建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都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用好評價這根指揮棒。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用好評價這根指揮棒,踐行好課程思政評價,對課程思政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當下,一些高校在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探索出了多種行之有效的評價模式,可供初步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高校借鑒。如,湖北省高校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細則,“嚴格落實‘師德一票’否決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師評聘考核機制”。[26]但是,在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建設主體的不同,意味著其他高校的評價模式只能借鑒,不能完全復制。因此,今后,在課程思政評價制度構建上,如何發掘更適合于自身的評價激勵制度,各學校在借鑒其他學校成果的同時,應該基于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實證研究。但是如何確保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并科學有效地開展評價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三)專業課中思政元素如何挖掘

“課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專業課只講專業知識的局面,并為在專業課中如何講思政提出了要求。思想政治課中的思政元素是顯性的,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是隱性的。因此,專業課中思政元素如何挖掘、怎樣挖掘,值得深入思考。顯然,專業課只講專業知識與專業課主要講專業知識明顯不同,“只講”未包含思政元素,“主要講”包含思政元素。在專業課上,如何使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共同對學生產生影響,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途徑,但僅僅停留在思辨的層面上,沒有實證研究作為支撐,效果無從得知??梢?,有針對性的實證探索專業課上的思政元素研究虛位以待。在專業課中挖掘思政元素,首先要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理論素養,當教師的思想政治知識豐富時,才能看到專業課中隱性的思政元素;其次要培養教師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加強培訓,讓教師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最后,在全球化的時代,思想的交流與碰撞在所難免,在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的過程中,應大力挖掘專業課中正確的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思政元素。

(四)各學段課程思政建設如何進行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強調,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28]課程思政建設是加強中小學生思政教育的渠道之一,然而從當前“課程思政”在學段上的實施總體情況看,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步伐明顯快于中小學。通過梳理文獻發現,在中小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上,多是將“課程思政”與某一具體學科相結合進行研究,而相比之下,高等教育學段的課程思政研究類型與研究的數量更多。立德樹人是高校培養學生的一項任務,無可厚非,課程思政的提出與之相呼應。但是,如果僅僅關注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忽略其他學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那么立德樹人這一目標成效將會大打折扣。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但中小學教育是基礎,立德樹人要從基礎教育開始。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打開研究的視野范圍,針對如何對各學段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各學段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展開深入研究。

五、結語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人們對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需要,立德樹人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完善與擴大,也體現了教育的進步。全國性的課程思政改革起步不久,處在一個實踐探索階段,但在借鑒前期上海等高校所積累的經驗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下,“課程思政研究熱”只增不減,社會對課程思政關注度明顯提高,但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厘清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找準課程思政改革的方向,對培養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民對美好教育的需要,具有重大意義,更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閔輝.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2017(7):21-25.

[4]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0-14.

[5]何玉海.關于“課程思政”的本質內涵與實現路徑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10):130-134.

[6]石麗艷.關于構建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0):41-43.

[7]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8]趙繼偉.關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辯證關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5):51-55.

[9]邱仁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理論闡釋[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10]代玉良.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3(2):37-41.

[11]石書臣.正確把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2018(11):57-61.

[12]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13]劉承功.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6):62-67.

[14]譚曉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15]董勇.論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5):90-92.

[16]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31-34.

[17]何衡.高職院校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學論壇,2017(30):27-30.

[18]燕連福,溫海霞.高校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育人的問題及對策[J].高校輔導員,2017(4):13-19.

[19]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17(2):114-119.

[20] 吳月齊.試論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三個著力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67-69.

[21]李雪萍,馬發亮.高?!罢n程思政”體系構建問題及對策探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4):73-75.

[22]劉鶴,石瑛,金祥雷.課程思政建設的理性內涵與實施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3):59-62.

[23]韓憲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2):1-6,15.

[24]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67-70.

[25]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2):50-58.

[26]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27]楊守金,夏家春.“課程思政”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98-101.

[28]求是網.習近平: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EB/OL].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0-09/01/c_1126437578.htm.

(責任編輯:杜家和)

猜你喜歡
研究述評思政教育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國外私立大學管理體制研究述評及啟示
基于文獻分析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研究述評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劇作文獻研究述論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