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讓數學課堂充滿靈性

2023-09-23 12:04鎮蓓蓓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7期
關鍵詞:靈性對話數學教學

鎮蓓蓓

[摘 要]對話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能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發生思維碰撞,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在“生活與百分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搭建有效的對話平臺等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探究的深入,讓數學課堂活力四射。

[關鍵詞]對話;數學教學;靈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1-0018-03

有效的對話能讓課堂中的師生交往、生生互動變得更有情感,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自然順暢。教師注重課堂對話的引領與掌控,搭建有利于教學的對話平臺,無疑能加速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促使學生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為學生有效學習提供支撐和動力。下面以“生活與百分數”的教學為例,談談對話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迪作用,以有效促進學生領悟知識、建構概念,讓數學課堂更具時代氣息和靈性。

一、互動交流,感知利息的意義

存款、取錢對學生而言是比較熟悉的事情,盡管他們很少有這樣的經歷和體驗,但是會在父母的實際操作中有所認識。利息是存款所產生的附加利潤,六年級的學生對此是有所耳聞的,甚至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诖?,筆者通過學生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感知利息的意義,讓學生走進生活理解銀行存款的知識,進而在互動對話中實現認知的升華,促進學生認知的有效建構。

師:同學們周末到銀行開展的調查活動進行得怎么樣了?

生1:各個銀行的存款規則不是完全一致的,特別是大額存款的待遇是不同的。

師:不錯!一般人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2:通過存款能夠獲得一些利息。

生3:利息就是把錢存入銀行,銀行會根據存款的多少、存款時間的長短等進行結算,會給客戶一些本金以外的收益。

師:銀行結算中的大部分常識,你都知道,真不錯!那什么是本金呢?存款時間是指什么呢?還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得到利息呢?

生4:本金就是客戶存入銀行的錢,存款時間就是指客戶把錢存入銀行后的時間,這個區別還是挺大的。這是我收集到的信息:活期存款0.35%,三個月1.10%,半年1.30%,一年1.50%,二年2.10%,三年2.75%……

生5:這個我也了解過,它叫作利率,是計算利息的重要信息。

師:可以把你了解到的存款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同時,說說你對利息的了解。

生6:李阿姨準備存入農業銀行5萬元,計劃存期1年,到期后能夠獲得的利息是多少元?

生7:5萬元是本金,存錢1年就是存款時間,要計算利息得先查找相應的利率,再用“本金×利率×存款時間”這個公式計算出這筆存款的利息。

……

利息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概念。因此,教學“生活與百分數”時,教師要關注課前學習信息的搜集與整理,通過課堂對話拓展學生的學習視角,讓他們了解更多有關利息的信息。上述教學,筆者讓學生反饋自己課外調查的情況,使學生在課堂對話中逐漸感悟存款的實際價值,并納入到探究的范圍中。學生通過互動交流、相互評價,不僅知曉了利息計算的相關要素,能夠計算出利息,而且能進行較為理性的分析,總結出影響利息的主要因素,對利息的學習和理解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這樣還能加深學生對生活與百分數之間關系的理解,培養了他們精細計算、合理理財的意識。

二、互動反饋,感知納稅的意義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納稅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引導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了解納稅的意義是極具深遠意義的事情?;诖?,教師圍繞稅收這一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從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入手,引導他們展開相應的對話,使學生深入探究納稅的有關知識,培養他們的納稅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營造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之間積極對話,讓他們的學習更有深度,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自然順暢、更有靈性。

師: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你對它有哪些方面的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好像所有的商品都要繳納營業稅。

生2:買房要交個稅,還有交易稅,有的還要交個人所得稅。

生3:買汽車有車輛購置稅。

師:非常不錯!納稅中還有很多的數學知識,你們知道嗎?

生4:車輛購置稅一般是車價的10%。

生5:個稅一般是指超過5000元的部分的3%、5%,有時候會更多。

師:你能提出納稅方面的問題來考考大家嗎?

生6:小明家新買了一套商品房,房價是240萬元,應繳納個稅5%、交易稅2%、契稅1.5%。請問:小明家一共要支付多少萬元?

生7:小明家買房需要繳納3種稅,可以這樣計算:240×5%+240×2%+240×1.5%+240。

生8:梨花家新買了一輛小轎車,一共支付了35.75萬元。你知道她家支付的車輛購置稅是多少萬元嗎?

生9:車輛購置稅是10%,題目說購車總價是35.75萬元,那就是車價的1+10%,列式計算為35.75÷(1+10%)=32.5(萬元),納稅為35.75-32.5=3.25(萬元)。

……

上述教學,筆者設計了兩大板塊內容:一是信息收集與反饋;二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這樣設置旨在讓學生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收集納稅的相關信息,通過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對納稅知識的了解,增強他們的納稅意識,促進他們對生活與百分數之間關系的理解,使學生學會運用百分數的知識去解決納稅中的數學問題。

在信息采集和應用環節,筆者著力搭建平等的對話平臺,一方面,讓學生匯報自己了解到的納稅信息,如購置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契稅等,拓展學生有關納稅的基本常識,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納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設計問題,考查他們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更科學地解讀納稅問題,更好建構納稅認知。通過這樣的互動對話,讓學生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互動展示,感悟折扣的意義

折扣現象可謂鋪天蓋地,特別是在商場、店慶等活動中。對此,學生是有一定認識和經驗的,但是他們沒有真正關注或研究過?;诖?,筆者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以互動展示這一平臺,讓學生對折扣有一個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更加清楚地理解折扣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它與百分數之間的聯系。同時,通過互動對話,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百分數的作用,較好地建立折扣認知,明白折扣的意義。

師:從屏幕的畫面中,你能得到怎樣的數學信息呢?

生1:這是興慶商場10周年店慶,珠寶類商品七折出售,服裝類商品六折起,家電類商品一律八八折……

師:課前進行了有關折扣方面的調查研究活動,結合這個畫面,你有哪些認識呢?

生2:蘇果超市早上的蔬菜一般是七折出售,晚上的面點六折出售。

……

師:很好!那你們能用這些信息編寫一組數學問題嗎?

生3:黎明準備在興慶商場10周年店慶期間買一個鉆戒,原價12000元,現在可以節省多少元?

生4:鉆戒屬于珠寶類商品,打七折出售,就是原價的70%,節省了1-70%,所以可以節省12000×(1-70%)=3600(元)。

生5:王寧寧家購買了一臺冰箱,原價4500元,實際付出了多少元?

生6:家電類商品一律八八折,即原價的88%,所以實際付出了4500×88%=3960(元)。

生7:昨天晚上,媽媽在蘇果超市買了一組面包,實際付出27元。媽媽這次比原價少付多少元?

生8:蘇果超市的面點是六折出售,即原價的60%,那么原價是27÷60%=45(元),比原價少付45-27=18(元)。

……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折扣問題同樣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店慶活動打折、銷售過程讓利等。為此,在折扣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去收集與之相關的信息,并通過深入分析與思考,幫助他們積累有關折扣的數學活動經驗。

上述教學,筆者旨在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折扣、理解折扣和應用折扣,使學生在折扣學習中更好地建構百分數的認知。首先,組織觀看動畫片,突出商場店慶中的打折現象,讓學生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應用,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百分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其次,以課前的社會調查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反饋,讓他們進行必要的對話交流,分享收集到的折扣信息及其用途。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能助推學生對百分數的探究和應用。最后,利用調查到的信息編寫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實踐體驗,感悟百分率應用

百分數也叫百分率,在生活中的應用極其廣泛。因此,在“百分數與生活”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在對話與思考中更有效地梳理所學的百分數知識,形成整體性的百分數認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師:今天大家的表現非常不錯!這里是一組學習情況的反饋,從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知道了課堂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丁丁回答8次,答對6次;紅紅回答正確4次,答錯1次;彤彤回答……問題是,他們每個人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是多少呢?

生2:正確率是回答正確的次數與總次數之間的比。

生3:丁丁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是6÷8=0.75=75%,紅紅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是4÷1=4=400%。

生4:生3回答的前一部分是對的,后一部分是錯誤的。

師: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4:因為正確率是答對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而1是紅紅答錯的次數,并不是總次數,所以是錯誤的。

生5: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明白總次數是答錯的與答對的次數之和。

生6:彤彤回答的正確率是80%,她回答錯誤的次數是2次,那回答對的次數是多少次呢?這個問題不太好解決,因為80%與2次好像不是對應關系。

生7:你這個分析是對的!應該先找出錯誤率,再去思考。

生8:有點兒明白了。正確率是80%,那么錯誤率應該是20%,它們合起來應該是100%。

……

實踐體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發展他們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在“百分數與生活”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特別是感悟百分率應用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深入探究百分數的知識,鞏固百分數的認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述教學,筆者以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解讀信息,思考與分析其中的問題。這樣創設情境,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源于生活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深入探究生活與百分數之間的關系。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上升的過程,所以數學教學的立足點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鞍俜謹蹬c生活”的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教師引導學生對話教師、對話同伴、對話文本,能幫助他們在對話中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對話是思想交互、情感交融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思考課堂對話內容,精心打磨課堂對話細節,促進學生探究的深入,以達成數學教學事半功倍之效。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把握對話的設計,立足學生的學習實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搭建對話平臺,引導學生對話教師、對話同伴、對話文本,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最終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得到提高,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春霞.小學數學開展“對話式教學”的應然之道[J].教書育人,2019(34):40.

[2] 蔡曉燕.對話教學:活力課堂的應然之路:探微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有效對話的途徑與方法[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7):7.

[3] 鄭亮彬.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對話式教學的路徑[J].基礎教育研究,2021(20):22-24.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靈性對話數學教學
讓小學作文課堂充滿靈性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借助電子白板構建富有靈性的數學課堂
開拓華語文學的靈性空間——初論“靈性文學” 的詮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