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紙》教學設計的新思考

2023-09-23 12:04王曉雙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7期
關鍵詞:剪紙藝術美術教學剪紙

王曉雙

[摘 要]美術教學是美育的重要形式,而剪紙是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如何通過剪紙教學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并加以創新,成為美術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在剪紙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傳統的剪紙藝術文化內涵,從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和藝術素養出發,激發學生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同時借助生活元素、開放性主題,強化學生的剪紙技藝,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美術素養。

[關鍵詞]美術教學;剪紙藝術;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1-0030-03

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簡單易學,造型千變萬化,藝術風格受地方民俗、文化的影響,是人民群眾對不同歷史時期、社會背景的認知,也是人民道德思想觀念的傳承以及生活理想、審美情趣的反映,真實地再現了勞動人民娛樂、抒情、認知、表意、交際等多重社會價值取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剪紙教學是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發現美的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最佳途徑。

一、以傳統剪紙藝術熏陶學生

剪紙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中體現美的較為鮮明的一種藝術類型,內容和形式豐富多變,充分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構思。如此精巧的藝術形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展示他們能夠理解的經典剪紙作品,通過作品當中的人物、故事、文化元素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并借助其別具一格的形態,使學生體會到傳統民俗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及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運用信息化教育資源平臺收集傳統的剪紙藝術作品和經典的傳說故事,鼓勵學生通過觀看《天生剪紙狂》等紀錄片,走進剪紙藝術領域,直觀地欣賞獨特且極富魅力的剪紙藝術作品,近距離領略國內一流剪紙藝術家的風采。這樣可增進學生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激發學生學習剪紙的熱情。

小學生的行為能力受年齡的限制,要想增強剪紙教學的效果,往往不能選擇復雜的技巧和內容,而應挑選一些簡單的構思圖形,讓學生進行剪紙練習。例如,教師以對稱圖形為主題,讓學生剪制花草、樹木、小動物等簡單圖形,并將板報作為學生剪紙作品的展示平臺,讓學生的作品裝飾板報的每一個角落,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激發更濃厚的學習熱情。

二、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模仿

在掌握剪紙藝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后,如果只是讓學生練習一些構思簡單的圖形,可能會削弱學生學習剪紙的熱情。如有些學生總是喜歡剪小貓、小狗、小兔、花、草等作品,但造型千篇一律,缺乏靈動性,這是因為他們并未認真地觀察動物的生活狀態,在剪紙時只是按照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剪裁,既未準確把握被剪對象的特點,也未融入個人的思考,導致剪紙技藝難以得到提升。簡單的圖形只能作為練習剪紙的過渡,學習剪紙不應長時間停滯,應不斷提高難度和創新。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生活經驗和素材的積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當中不同事物的不同形態,發現生活元素當中的剪紙主題。

例如,在下一節剪紙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先明確剪紙主題(有花、草、樹木、玩具、生活用品等),讓學生在課后觀察,并將觀察到的形態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每一個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所描繪的事物形態存在很大的差異,且每一次觀察都會呈現不同的結果。如此一來,同樣的主題可以生成不同的剪紙作品。這樣教學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能夠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并轉化為剪紙作品,為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剪紙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不同的事物、物品的不同形態,發掘可以作為剪紙訓練的生活元素,使其成為剪紙素材,提高學生的剪紙技藝。

三、以開放主題激發學生創造

剪紙教學不僅要傳承剪紙藝術,還要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保持剪紙藝術的活力。創新是藝術長遠發展、歷久彌新的原動力。剪紙藝術及其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在剪紙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開放式主題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剪紙藝術創作,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保持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興趣和新鮮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例如,教學紙花的剪紙技巧時,教師可以從主題選擇、技法創新兩個方面,指導學生掌握創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根據材料進行教學主題的創新設計。如讓學生收集不同顏色的包裝袋,結合生活元素發揮想象力,利用包裝袋鮮亮的色彩設計練習題目;選擇硬度較高的剪紙材料,并根據紙的厚度和層次設計不同的主題,進行分層剪刻。

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模仿七巧板,把帶有各色花朵的剪紙材料拼接成剪紙作品,構思和創新材料圖案的不同組合。如利用包裝盒上的向日葵圖案或花朵圖案設計小花園,創作出多姿多彩的剪紙作品。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進行剪紙雕刻,突破剪紙的平面效果,選用線條簡單的浮刻畫進行立體剪紙創作。如裁剪奔跑、跳躍等運動主題時,可通過線條呈現立體的效果。另外,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主題選擇上進行開放性設計。教師可拓展剪紙拼接創作領域,把難度不同的剪紙素材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分組運用手中的剪紙素材進行創作。不同的小組剪紙主題不同、素材不同、難度不同,最后完成的剪紙作品呈現多樣化,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其次,學生對剪紙技法進行創新,教師要予以支持和鼓勵。雖然剪紙藝術較為復雜,但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技法進行剪紙作品的創作。例如,在教會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紙技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發揮,進行涂鴉剪刻。如根據不規則的圖形或材料展開聯想,使用剪紙紋樣刻畫出想要的圖案,可拼接成埃菲爾鐵塔的形狀;也可以將埃菲爾鐵塔的造型與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加入金字塔、大熊貓等造型,豐富元素的多樣化,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剪紙作品。教師還可以引導高年級學生進行連環畫形式的剪紙作品創作,讓學生根據“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神話故事創作連環畫剪紙。創作不同的事物要運用不同的剪紙技法,如人物用普通剪紙技法、場景用剪刻的技法等。學生可以在平面圖形上發散思維,把不同大小的圖案拼接起來,或利用對稱的原理進行創作。這樣教學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能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剪紙技法。

四、以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剪紙作為一項頗為流行的民間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易學,但“難精”。學習剪紙藝術,一般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剪出比較簡單的作品,如初學者可以很快剪出《魚兒》(見圖1)的造型。若要剪出結構復雜、圖案精美的造型,則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如《雙魚》(見圖2)的造型。但是,對一名技藝精湛的剪紙藝術家來說,只剪出復雜的造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自主創作剪紙造型,剪出別具一格且極具魅力的作品。

開展剪紙教學活動,教師要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剪紙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藝,只有堅持訓練,才能嫻熟地掌握剪紙技藝。但剪紙教學中最難的當屬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有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想象能力、較強的創造意識,才能夠不隨大流,保持自我特色,從而自主探究出獨出心裁的作品,實現個性發展。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鼓勵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讓學生的剪紙作品彰顯個人特色,以此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學生習得一定的剪紙技巧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剪花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以自己喜歡的花(如牡丹、荷花、百合等)為主題,自主設計并剪裁出獨特別致的形狀或者紋樣。這樣能夠打破傳統剪紙固定形狀、紋樣的束縛,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剪紙實踐能力。此項活動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教師講述注意事項之后,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在紙上繪制出自己喜歡的花型,并根據教師傳授的剪紙技藝開始剪裁?;顒悠陂g,有的學生喜歡百合,但是不知道如何構思。教師此時要給予適當點撥,啟發學生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的學生繪制出花的圖案之后,不確定設計的方法能否剪出心儀的圖案。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自主探究、反復練習中真正掌握剪紙技術的精髓,提高剪紙創作能力。

上述剪紙教學,教師通過開展剪紙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發散思維,在自主探究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之情,又增進了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理解和感悟,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五、以多元評價提升學生素養

剪紙藝術是一門凝聚了中國人的智慧的創造性藝術。在開展剪紙教學時,教師不能局限于剪紙技術方法、技藝流程等理論知識的講解,要注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提升剪紙技藝的同時,增進對剪紙藝術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剪紙藝術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瑰寶、是中國人的智慧之作,從而領悟到剪紙藝術獨特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增強民族自信心。

剪紙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為學生創造發揮空間、堅持多元評價等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鼓勵學生正視個人優勢與不足,積極拓展知識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秉持不驕不餒的態度彌補不足、鞏固優勢,磨礪自己的意志力,增強學習信心和決心,不斷提高剪紙技術能力。

例如,在教學窗花剪紙藝術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窗花的樣式,讓學生認識到窗花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即用色紙剪成的各種圖案,其花樣豐富,有花卉、鳥獸、蟲魚等多種不同的紋樣。春節時,人們一般會將各式各樣的窗花粘貼在窗戶上,這樣既能夠起到裝飾點綴的作用,也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蓮生貴子》(見圖3)、《金玉滿堂》(見圖4)等經典的剪紙作品,就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課堂上,教師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參與窗花剪紙大賽活動,你會剪什么樣式的窗花?你會就此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然后在班內舉行窗花剪紙大賽。在學生完成剪紙后,教師通過個人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以窗花造型美觀度、創意水平、寓意表達等標準,對學生的剪紙水平進行評價,由此評選出“最具創意獎”“剪紙小明星”“最佳造型獎”。這樣有助于學生在熱烈的課堂氛圍中勇于表現自我,充分展現個人才能,在多元評價中正確認識自我、提升和完善自我。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掌握描繪美的技巧。因此,教師要注重剪紙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其個性化思維;要創新美術教學設計,采取開放式主題設計,促進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對剪紙技法的掌握,培養其創造力和創新思維,提高其綜合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俞琴.剪紙藝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59-60.

[2] 侯加弟.讓剪紙藝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6):142-142.

[3] 葉松錤.淺談剪紙藝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6):190-191.

[4] 周麗娜.情趣興趣為基,實踐創新為主:小學美術教學《剪紙》教學設計案例分析[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中),2016(11):106-107.

[5] 吳倩倩.美術欣賞教學“民間藝人進課堂”四進策略探究:以六年級《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一課為例[J].中國美術教育,2018(6):29-33.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剪紙藝術美術教學剪紙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探究
搞好幼兒美術教學,促進幼兒智力發展
剪紙
剪紙鑒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