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嗣真《書后品》中“逸品”用法辨正

2023-09-26 07:12四川師范大學藝術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畫品上品逸品

唐 波/四川師范大學 藝術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石守謙曾指出,由于古代藝評活動主要依據“創作者的‘心’、作品的‘骨氣’與‘格律’之間的關系,卻苦于沒有形式共識的依據,因而產生評價的困擾。在此狀況之下,品評就無法經由作品本身的形式構成一步步地推得,反而須賴完成后的效果回過頭來評定完成以前的創作活動?!盵1]古代“書品”(或“畫品”)著述的誕生,則集中反映了這一特點。于此而論,倘若某語匯作為獨立分品目錄被藝術史家使用,實則意味著是對某類藝術價值認知的重要提升。初唐李嗣真《書后品》是傳世至今涉及到最早使用“逸品”的書品著述。于是,李嗣真被學術界普遍視為是最早使用“逸品”來分品的藝術史家。事實上,《書后品》中“逸品”的用法,在《佩文齋書畫譜》(四庫本)、《法書要錄》(明·津逮秘書本)、《書苑菁華》(清·藏修堂叢書)、《說郛一百二十卷》(明·宛委山堂本)和《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等版本中用法差異甚大。有的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有的則只屬于“贊曰”中的修辭表達。因此,關于李嗣真“逸品”是否作為“分品目錄”使用,從文獻本身而言,也就成了一個亟待厘清的問題。

一、將李嗣真“逸品”視作“分品目錄”的研究舉要

(一)島田修二郎在《逸品畫風》一文中寫到:“事實上,逸品的名目也不是朱景玄首倡的,早在張懷瓘倡出神、妙、能三品之前,李嗣真已立下逸品之名。李嗣真對詩、書、畫的品評,雖寫了三部著作,但是其中的詩、與畫的品論,已佚失不存,因而留存到今天的,只有關于書之品評的《書后品》一部而已?!酥械娜恐?若就逸品來品評,發現在詩中終不見有逸品之人,然在畫中登上逸品的卻有四人,而在《書后品》上,登上逸品的則有李斯、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五人?!盵2]

(二)邵宏在《衍義的“氣韻”:中國畫論觀念史研究》一書中寫到:“從現存的資料來看,最早以‘逸’品第藝術的著作,是唐·李嗣真(公元643—696)的《書后品》。在該書中他還告訴我們:在他曾寫過的《畫評》之中,有‘四人’被列為‘逸品’。由此看來,他應當是第一次在美術批評中提出‘逸品’這一概念?!瓘哪切┍弧稌笃贰妨袨椤萜贰臅襾砜?李嗣真十分推崇當時所公認的那些在藝術技巧上出類拔萃的大家。是書逸品有五人,李斯、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盵3]

(三)胡新群在其博士論文《唐宋繪畫“逸品說”嬗變研究》中寫到:“從現存《書后評》(即《書評》)看,李氏評書計分四等十級,即,逸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每品略加議論,每等又加評、贊?!洹稌u》仿效庾肩吾《書品》,其《畫評》亦應仿效謝赫《古畫品錄》與姚最《續畫品》;《畫評》與《書評》又都在三級九等之上,冠以‘逸品’?!盵4]

對照組采用優質護理,為了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全、和諧的住院環境,可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溫度維持在21~24℃,且定期進行室內通風,保持室內光線溫和,減少強光刺激。同時還需在術后加強患者心理疏導,加強預防性護理,注意預防各項并發癥發生,為了避免窒息的發生,還需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4-5]。

(四)張建軍在《中國畫論史》一書中寫到:“其實畫論中最早標出逸品之目的,并不是張懷瓘,而是更早的李嗣真,其《書后品序》云:‘吾作《詩品》……及其作《畫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钏谜妗稌笃贰方裉焐写?也確實是首列‘逸品’五人,李斯居首,被評為‘古今妙絕’、‘學者之宗匠’、‘傳國之遺寶’;次列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評為‘曠代絕作’;逸品之后,又列上上品、上中品、……直到下下品,一共是九品。又稱逸品為‘超然逸品’?!?1)需說明的是,畫論中張懷瓘未曾使用過“逸品”分品。張建軍此論,應是對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序文中“以張懷瓘畫品斷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優劣也?!钡恼`讀而來。實際上,該句中“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是朱景玄說的,而非張懷瓘,徐復觀對該句亦有此誤讀。詳見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86頁。[5]

總之,受傳世《書后品》的影響,以上諸家均將李嗣真該書中“逸品”看作是獨立運用的“分品目錄”。由于以上學者并不在版本目錄學上著力,因此,其結論均缺乏對《書后品》中“逸品”用法的深刻反思與深入考證。

“陌生人”這個概念對于孩子來說是有疑惑的,像文章開頭故事里那個救援人員是不是陌生人?警察是不是呢?消防員是不是呢?

二 、李嗣真“逸品”用法的追問與反思

“逸品”作為分品標準,在藝術領域影響極大。從美術史角度而言,這實與晚唐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將隱逸文人王墨、李靈省、張志和三人稱為“逸品”,并將“逸品畫風”明確界定為是“九品”之外的“非畫之常法和本法”的新畫法直接相關。由于唐朝文人社會的不成熟,朱景玄對“逸品”的追認,本質上也缺乏積極的書寫。自宋朝開始,隨著文人型社會的日漸成熟,“逸品”就倍受美術史家推重,譬如黃休復高喊“畫之逸格,最難其儔?!盵6]鄧椿則繼續高呼“然逸之高,豈得附于三品之末?”[7]就連徽宗皇帝也積極參與到了“神逸地位之爭”(2)鄧椿在《畫繼》中指出“至徽宗皇帝專尚法度,乃以神逸妙能為次”??梢?徽宗對“神逸”兩品的地位有自己的明確判斷。見(南宋)鄧椿《畫繼》,載于安瀾編《畫史從書》(第一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第69頁。的討論之中,等等??傊?在美術領域,“逸品”作為“分品”使用,確實發端于唐朝。

事實上,從文獻角度而論,最先使用“逸品”一詞的人實是初唐的李嗣真。因為,他在其《書后品》“序”中明確寫到“吾作詩品,猶希聞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難也。及其作畫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故知藝之為末,信也。雖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當窮絕終古,無復繼作也。故斐然有感而作書評,雖不足以對揚王休、閎闡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盵8]依此“序”可知,他在寫“書評”(《書后品》)之前,已經完成了“畫評”的寫作,且明確指出“作畫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由于李嗣真“畫評”(3)關于李嗣真畫學著述的名稱,歷代文獻著錄各不相同。經筆者考證應為《畫品錄》。詳見唐波《李嗣真<畫品錄>考》,載《中華文化論壇》,2017年第6期。早佚,這里“登逸品”中“逸品”,到底有沒有作為“分品目錄”獨立使用?若僅憑這句話實很難定論。因為,“登逸品”一詞作為一個完整的表達,在初唐乃至中唐是一個使用極為普遍的稱贊之辭,即語言的修辭表達。譬如初唐史學家姚思廉稱贊梁武帝“六藝備閑,棋登逸品”[9],中唐詩人劉禹錫則有“詩家登逸品,釋氏悟真筌”[10]等用法。若僅憑“序”中“登逸品”一語,就斷定他將“逸品”作為“分品目錄”獨立使用,明顯有斷章取義之嫌。

由于該書在兩類版本體例結構的“贊曰”中都有“超然逸品”一語,這即表明“逸品”一詞在李嗣真《書后品》原書的體例結構中作為“贊曰”的內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否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卻值得商榷,有待進一步考證。

“’互動性’存在于口語交際的各個環節和話語理解的各個層面”,是指參與語言交流的雙方在口語交際中形成聽和說的交互作用。

考《書后品》的體例結構,李嗣真采用了“分品+敘錄+評+贊”的書寫范式。但頗值得注意的是,該書在今天比較常見的幾個版本的體例結構中,關于“逸品”用法卻各有不同。譬如該書在《法書要錄》(明代津逮秘書版本)[11]、《說郛一百二十卷》(明代宛委山堂本)[12]、《書苑菁華》(清藏修堂叢書本)中,“逸品”既是其體例結構中的“分品目錄”,且還位于“九品”分品中的“上上品之上”,同時,還以“超然逸品”一語的形式出現在體例結構“贊曰”的內容之中(圖1-1、1-2)。尚須指出的是,“津逮秘書本”被學術界公認“校訂精審,素負盛名”[13],而1986年上海書畫出版社(4)關于1986年上海書畫出版社的《法書要錄》,洪丕謨在“點校后記”中寫到:“關于《法書要錄》的版本,……明代毛晉??痰摹督虼貢繁玖鱾髯顝V。此次點校,就是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影印的《叢書集成初編》所收《津逮秘書》本為工作底本的?!緯趯π_^程中,除極少數文字稍有出入的地方,……作理?;虮拘?或引用其他書籍作他校外,原則上不作理校、本校和他校對?!?以“津逮秘書”為底本出版了《法書要錄》豎排繁體句讀版,作為現代出版物,易得易讀,對當前學術研究影響尤大。換言之,學術界認為李嗣真“逸品”是“分品目錄”的認知,應主要受“津逮秘書本”影響而來。然而,該書在四庫本《御定佩文齋書畫譜》,以及1979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歷代書法論文選》中“逸品”一詞,則只以“超然逸品”一語的形式出現在該書體例結構“贊曰”的內容之中,即不是獨立運用的“分品目錄”(圖2-1、2-2、2-3)。目前學術界似乎并沒有注意到《書后品》版本中的這一矛盾現象。

圖1-1 津逮秘書本《法書要錄·后書品》清華學校圖書館藏 圖1-2 津逮秘書本《法書要錄·后書品》清華學校圖書館藏

圖2-1,2-2,2-3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書后品》四庫本

李嗣真本人在《書后品》中的“逸品”到底作何使用呢?長期以來,似乎并沒有成為學術界的一個專門問題。但鑒于書畫“分品”屬于對藝術家藝術效果、藝術價值追認式書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厘清該問題還是很有必要的。既然要討論是否是“分品目錄”,那么,“目錄”又與著作版本及體例結構直接相關。

三 、李嗣真“逸品”用法辨正

考四庫本《御定佩文齋書畫譜》(5)有研究指出《佩文齋書畫譜》主要抄襲了《古今圖書集成》(初名《匯編》)而來,其中“卷8-10‘論書·書品’,出自(《古今圖書集成》)《書家部》主要采自‘總論’部分,個別篇章出自《書法部》?!?。見趙彥輝,李少鵬《<佩文齋書畫譜>編纂問題初探》,載《文藝爭鳴》,2015年第7期,第206頁。和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歷代書法論文選》(6)《歷代書法論文選》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和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選編校點,但在該書“出版說明”中并沒有指明所依據的具體底本。,在這兩個版本中李嗣真《書后品》的體例結構為“李斯、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上上品二人—上中品七人—上下品十二人—中上品七人—中中品十二人—中下品七人—下上品十三人—下中品十人—下下品七人”[14]。從“李張鐘二王”到“下下品”,由高到底“分為十等”;然后“李張鐘二王”及每品人名之后又依次為“敘錄+評+贊”三個部分,屬于典型的“分品+敘錄+評+贊”的體例結構。但是這兩個版本中“逸品”一詞并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分品目錄”使用,而“逸品”只是出現在“秦相刻銘,爛若舒錦,鐘張羲獻,超然逸品”這句對“李張鐘二王”書法“贊曰”的內容之中。換言之,《書后品》在此類版本的體例結構中“逸品”只屬于“贊曰”內容的表達修辭,而非“分品目錄”。

再考,李嗣真《書后品》在《法書要錄》(津逮秘書本)、宋代陳思《書苑菁華》(清代藏修堂叢書本)、《說郛一百二十卷》(明代宛委山堂本)等本版的體例結構則為“逸品五人—上上品二人—上中品七人—上下品十二人—中上品七人—中中品十二人—中下品七人—下上品十三人—下中品十人—下下品七人”[15]。從“逸品”到“下下品”,由高到低“分為十品”。每品人名之后仍依次為“敘錄+評+贊”三個部分。在此類版本中的“逸品五人”中的“五人”,實際上也是“李張鐘二王”,所以“贊曰”的內容與《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和《歷代書法論文選》所載相同。但不同的是,“逸品”卻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換言之,《書后品》在此類版本的體例結構中,“逸品”既屬于“分品目錄”,亦屬于“贊曰”內容的表達修辭。

基于單一模型成像效果良好,繼續進行多個球體模型成像,分別設定中心埋深相同和中心埋深不同兩種情況進行成像,對結果進行分析。

事實上,若從兩類版本的體例結構來看,該書有沒有“逸品”的目錄,都是“十等”,這都與李嗣真自謂的“始于秦氏,終于唐世,凡八十一人,分為十等”[8]134的“分品”結構吻合。若就本文所列舉這幾個常見的版本而言,無論《書后品》中的“逸品”是否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至少在體例結構上都是講得通的。這也即是說,若從《書后品》自身的體例結構而言,已無法辨正該書中“逸品”是否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了。

一場大戰驚動了錢鎮長。他終于出來了。鎮長把保安拉開,訓斥道:你是保安,不是保亂,怎么連這點規矩都不懂!錢鎮長拉起地上的人,這才看清,原來是牛皮糖。牛皮爹,是您啊。怎么跑到這里來鬧場火呢。

正如筆者所言,“逸品”作為一個特殊語匯,若作為“分品目錄”獨立使用,即代表著對某種類型藝術價值的追認式書寫。從這個角度而言,有或沒有,顯然是一件差異很大的事情。由于兩類版本中“逸品”的用法有異,因此,有一個必然是錯誤的。那么,到底哪類版本才是對的呢?又如何才能證明呢?其實,關于該問題的研究,歷史并沒有留下一個“死角”。因為李嗣真在《書后品》“序”中寫道“吾作詩品,尤稀聞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難也。及其作畫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故知藝之為末,信也。雖然,超吾逸品之才者,亦當敻絕終古,無復繼作也。故斐然有感而作書評,雖不足以對揚王休、弘闡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盵16]據此可知,李氏作“書評”與“畫評”構成前后相繼的姊妹篇,且“書評”作于“畫評”之后,所以“畫評”一書中“逸品”的使用情況,實可成為求證《書后品》體例結構中“逸品”用法最直接的證據。眾所周知,關于《畫品》(今稱《古畫品錄》)著述,謝赫首開其端。李嗣真的“畫評”著述在文獻記載中便有《后畫品錄》《畫后品》《續畫品錄》等多種記載,但據筆者考證其書名實為《畫品錄》,這顯然是順謝赫《畫品》而來。因此,謝赫的分品結構定會直接影響李嗣真《畫品錄》的寫作。雖《畫品錄》早佚,但慶幸的是該書有相當部分內容在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為我們保留了下來。因此,通過《歷代名畫記》《畫品》和《書后品》互參互證,筆者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辨析,試圖解開這個千年之謎。

首先,考《歷代名畫記》,張彥遠征引李嗣真《畫品錄》內容共計17條[17],一共涉及到對19位畫家的品評,且全部為“上品”畫家,其中直接提到“上品”一詞多達11次,提到“上品第一”1次,“下品”一詞1次。假設李嗣真《書后品》原書的體例結構中已使用“逸品”來“分品”,且為最高品屬實的話,那么,由于《畫品錄》成書于《書后品》之前,且兩書為前后相繼的姊妹篇,這正如四庫館臣再談到這個問題時所言:“計其《畫品》(按《畫品錄》)體例,亦必一律?!盵18]常理而言,李嗣真《畫品錄》體例結構中也應使用“逸品”目錄來“分品”繪畫才對,且同樣應屬于最高品。然而,張彥遠作為“畫史鼻祖”(余紹宋語),在征引該書“上品”畫家19人,尤其特別強調“上品第一”畫家技藝超群、古今獨立、包前孕后的情況下,卻只字未提到“逸品”及相關內容,令人十分不解。若要能合理解釋張彥遠的這一做法,唯有李嗣真《畫品錄》中原本就沒有使用“逸品”作為“分品目錄”才能講得通。

其次,再據張彥遠征引《畫品錄》的內容可知,被李嗣真強調是“上品第一”的畫家包含了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其具體敘評內容為:

Heinrich多米諾模型是典型的事故致因模型,該模型通過對大量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本質原因進行分析,提煉出了事故預測模型,在理論上為事故的預防和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4],該模型強調事件的逐一線性發展會導致事故的發生. 如圖1所示,將危險源(風險源)、隱患、事故3者存在著的連鎖反應關系類比于此模型,從整個事故發展控制時機的選擇上進行安全管理模式的劃分,可以分為事后型安全管理、缺陷型安全管理、風險型安全管理[5]. 泰州大橋高速公路風險管理模式即基于此理論建立,并據此確定了危險源評估監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串聯型風險管理流程,如圖2所示.

仔細審視李嗣真對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的敘評,他所使用的關鍵贊辭有“獨立亡偶”“絕倒”“萬代蓍龜衡鏡”“冠冕”“絕作”“萬類皆妙”等。無獨有偶,這種稱贊與李嗣真在《書后品》中所謂“及其作畫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故知藝之為末,信也。雖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當敻絕終古,無復繼作也?!敝械膬蓚€關鍵贊辭“登逸品”(7)“逸”有“才質性情過于眾類”的引申義,該句中的“登逸品”此意非常明顯,且具有強烈的稱贊之意。關于“逸”字的精神內涵,詳見唐波《“逸”之品鑒標準溯源——唐宋逸品(格)研究補遺》,載《榮寶齋》,2015年第6期,第156頁。與“敻絕終古,無復繼作”的含義基本一致??梢哉f,《書后品》中這句話正是對《畫品錄》中這三人(登逸品者本四人,還有一人張彥遠沒有征引,已無從可考)敘評內容的高度概括與境界升華,充滿無限的贊美與稱頌之意。進一步而言,通過李嗣真對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的敘評表明,“上品第一”即屬于《畫品錄》中的最高品,因此,被贊為“登逸品”“敻絕終古,無復繼作”,這正是體例結構中“分品”與“贊曰”在行文上的前后呼應。換言之,李嗣真《畫品錄》體例結構中的“上品第一”的分品,恰好對應著“登逸品”的贊辭,在該書中“逸品”絕對沒有獨立作為“分品目錄”使用,而只是作為“贊曰”的表達修辭而已。

陸探微:“亡他寄言,故屈標第一?!贝搜赃^當。但顧長康之跡,可使陸君失步,荀勗絕倒。然則稱萬代蓍龜衡鏡者,顧、陸同居上品第一。

對比兩種方法檢查對患者術前確診率、誤診率、漏診率。MSCT檢查的術前確診率、誤診率、漏診率分別為90.0%、5.0%、5.0%,DR檢查患者的確診率、誤診率、漏診率分別為70.0%、16.0%、14.0%,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下表。

顧愷之:顧生天才杰出,獨立亡偶,何區區荀、衛而可濫居篇首,不興又處顧上?謝評甚不當也。顧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會,足使陸生失步,荀侯絕倒。以顧之才流,豈合甄于品匯?列于下品,尤所未安。今顧、陸請同居上品。

因此,若要厘清“逸品”是否是“分品目錄”,還須得從版本目錄學入手。

第三,關于“畫品”著述,謝赫《畫品》(今本《古畫品錄》)首開其端,而后姚最又續寫了《續畫品》(今本《續古畫品錄》)。因為姚最的《續畫品》不分品,因此李嗣真《畫品錄》必又順承謝赫《畫品》而來,其體例結構的處理,自然應與謝赫《畫品》相關??贾x赫《畫品》的體例結構為:第一品五人,第二品三人,第三品九人,第四品五人,第五品三人,第六品二人,其中謝赫對第一品中的第一人陸探微的敘評尤其值得注意。

張僧繇:顧陸已往,郁為冠冕,盛稱后葉,獨有僧繇。今之學者,望其塵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云乎?且顧陸人物衣冠,信稱絕作,未睹其余。至張公骨氣奇偉,師模宏遠,豈唯六法精備,實亦萬類皆妙。千變萬化,詭狀殊形,經諸目,運諸掌,得之心,應之手。意者天降圣人,為后生則。何以制作之妙,擬于陰陽者乎?請與顧、陸同居上品。[17]394-395

當前我們在國內有關于村級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當中所做的一部分的實施以及預測,都缺少在執行規劃以后對所作出的成果進行評價這一環節。但是在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整個過程當中,對其實施進行評價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土地利用規劃的過程要保持其完整性,在應有的制定規劃要保證科學合理、實施執行保證準確高效之外,還應當對所制定的規劃實施之后的效果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總結。這樣才能夠及時有效的判斷所擬定的土地利用規劃是否合適、是否具有普遍的可行性。

謝赫《古畫品錄》云:“第一品五人 陸探微,窮理盡性,事絕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獨立,非復激揚,所能稱贊。但價重之極,于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故屈標第一等?!盵19]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謝赫分品的局限與不足,謝赫明知把陸探微放在“第一品”是委屈了他,由于“上上品之外”又“無他寄言”,即謝赫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分品名目,只好“屈標第一等”。因此,從形式看陸探微還是屬于“第一品第一人”。李嗣真在《畫品錄》中將謝赫的“第一品”到“第六品”,整合成了“上品、中品、下品”三品,這樣更加符合自漢末以來的人物品藻形式,雖然這可視為是對謝赫《畫品》體例結構的推進,但是李嗣真卻仍將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視作“上品第一”,而沒有單獨以其它品目相稱,顯然這又與謝赫處理陸探微的方式又完全相同。這足以表明李嗣真仍然沒有走出謝赫分品的局限與不足,仍然屬于“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即李嗣真也仍未找到一個恰當“分品目錄”來指稱那些超一流的畫家。此亦可證李嗣真《畫品錄》的體例結構中沒有使用“逸品”作為“分品目錄”。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專業性要求高,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研究核查處克服困難,創造性地開展了工作,確保了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穩妥有序開展。針對試驗過程中的關鍵數據,他們開發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報告填報系統,增強篩選被檢查對象的有效性;制定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核查要點和判定原則,建立了符合WHO標準的臨床試驗檢查體系;并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程序,做到了檢查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第四,李嗣真《書后品》中對“李斯、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的敘錄內容也頗值得推敲,具體內容為:

李斯小篆:右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絕妙。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張芝章草、鐘繇正書、王羲之三體及飛白、王獻之草行書半草行書:右四賢之跡,揚庭效伎,策勛底績。神合契匠,冥運天矩,皆可稱曠代絕作。[8]135

若將李嗣真對《畫品錄》中“上品第一”四位畫家的敘評與《書后品》中對“李張鐘二王”五位書家的敘評進行比較,不難發現,他所使用的修辭語言高度一致。譬如稱贊這四位畫家是“敻絕終古,無復繼作”,而稱贊這五位書家是“古今絕妙、曠代絕作”。值得注意的是,李嗣真在《畫品錄》中之所以采用“上品第一”來分品超一流的畫家,實屬于“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的權宜之計,抑或無計之計。因此,在李嗣真畫品著作的體例結構中“上品第一”與謝赫的“上上品之上”的處理應是一回事。由于李嗣真《書后品》是繼《畫品錄》之后的姊妹篇,既然《畫品錄》用“上品第一”來分品超一流的畫家,那么《書后品》則理也應用“上品第一”來分品超一流的書家,才符合邏輯。無獨有偶,若《書后品》的體例結構中沒有“逸品”的分品目錄,那么“李張鐘二王”五人在分品形式上則剛好呈現為“上上品之上”的做法。這可以說與李嗣真在《畫品錄》中使用“上品第一”來指稱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完全是一回事??梢钥闯?李嗣真的書畫分品從根本上確實沒有走出謝赫“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的局限與不足。于此而論,《書后品》中的“逸品”,也不可能獨立用作“分品目錄”。

第五,還有一點證據也頗為重要。在《書后品》的所有版本中,李嗣真開篇都明確寫道“始于秦氏,終于唐世,凡八十一人,分為十等”[8]134。請注意是此處用的一個“等”字,假若原書中有“逸品”的“分品目錄”,再加“上上中下再分上中下”的“九品”,李嗣真應說“分為十品”才符合語言表達習慣,而不應是“分為十等”。若原書中沒有“逸品”的“分品目錄”,而只是將“李張鐘二王”先單獨列出,從形式上而言則恰好自成“一等”。如此一來,這“一等”再加上“九品”,從語言表達的習慣上講,則正好是“分為十等”,而非“分為十品”。此亦表明李嗣真《書后品》的體例結構中沒有使用“逸品”作為“分品目錄”。

由于李嗣真《書后品》是順承《畫品錄》而來的姊妹篇,通過對張彥遠征引《畫品錄》體例結構的仔細分析與比對,發現李嗣真因為在分品結構上仍未走出謝赫《畫品》中“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的局限性,而致使他在書畫品著述的體例結構中,也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更加適合的分品術語來分品那些最優秀的書畫家。關于《書后品》中的“登逸品”“超然逸品”,其實都只是其“贊曰”內容中的表達修辭,而非獨立運用的“分品目錄”。

結 語

由于李嗣真《書后品》作于其姊妹篇《畫品錄》之后,因李嗣真作畫評時仍未走出謝赫《畫品》中“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的分品局限與不足,《書后品·序》中所謂“登逸品數者四人”,只是他在《畫品錄》的“贊曰”中對“上品第一”的四位技藝超群的畫家的表達修辭。受此影響,其《書后品》中的“超然逸品”,也只是他對“上上品之上”五位書家在“贊曰”中的表達修辭。通過對張彥遠征引《畫品錄》內容的詳細對比分析可知,“逸品”一詞,無論是在李嗣真的《書后品》中,還是在其《畫品錄》中,均不作“分品目錄”獨立使用。

魯迅曾說:“清朝的考據家有人說過,‘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妄行校改。我以為這之后,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盵20]由于目前所見的《書后品》各種版本,均是明清人刊刻,因此,一些版本中將“逸品”用作“分品目錄”,應是明清以來的刊刻者所加,并非原書所有。

猜你喜歡
畫品上品逸品
中國畫論中的“逸品”本義辨析
談國畫品評中的“神品”“逸品”之別
流傳千年的養生“上品”
益州七友瀞園展——“益州”與“逸品”
魏晉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變與起家官制度
奇趣為宗 反常合道——淺談紫砂作品“逸品提梁壺”的創作
上品海參“上品堂”
姚最《續畫品》成書與流傳考略
也談人品與畫品
墨太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