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2023-09-27 09:21沈嬌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沈嬌

[摘 要]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學迎來了改革的新浪潮。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長期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之一。文章對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核心素養;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核心素養是當代語文教育的行動指南。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擺脫舊思想的束縛,聚焦核心素養四個要點,在此基礎上探索語文教學新路徑,使語文教學目標從“以知識灌輸與語言能力培養為主”向“以促進學生素養提升與能力發展為主”轉變,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陳舊

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過分強調分數、成績的作用,忽視了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盡管這樣做會讓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應試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除此之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缺少與學生的深度交流和溝通,無法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課堂學習氛圍枯燥無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學模式單一

部分教師依舊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開展“灌輸式”教學,這樣做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主動性的調動作用不大。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學生身上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若依舊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則無法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學習效果也不佳。

(三)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部分初中教師在教學中依舊主導著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忽視,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記的尷尬局面,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教師無法與學生進行互動,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有效課堂與無效課堂

(一)概念

有效課堂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一定的策略完成教學目標,并獲得最優化的預期效果。也就是說,在投入相同精力、時間的情況下,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啟發下有所進步,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是很多教師一直追求的。然而,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效果往往與我們所預計的目標相差很遠。評價課堂是否有效,并不是針對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而是基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是否學到了知識,掌握了多少知識點。有效課堂強調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在適宜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積極構建知識,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提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無效課堂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投入相同精力、時間的情況下,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不想學習或者學習后并沒有得到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提升。

(二)無效課堂形成的原因

1.教師備課不到位。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前,教師需要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教學設計,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條件之一。教師對學生的學情缺少充分考慮,導致很多教學環節是無效的,嚴重影響了高效課堂的構建。此外,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不強。興趣是學生的益友良師,學生只有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會獲取更大的學習收益。而教學缺少趣味性,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同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重難點知識把握不足,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浪費大量時間,降低了教學成效。

2.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教師盲目追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只要適合學生發展,能夠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增強他們的能力,就是好的。教學環節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確定。目前,一些教師為了過分追求某一教學環節的完美,導致整堂課成為無效課堂。除此之外,教育信息化改革成為當前一種潮流趨勢,部分教師盲目地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期望以此提升教學效果,但缺少現代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無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應有的功能,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革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新課標背景下,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有必要立足時代發展,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根據學生的學情,運用新思維、新方法來打造初中語文教學新局面。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要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興趣,以此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基礎。此外,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對新課標進行深度研讀,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審美能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溫度”

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思維及對事物的看法。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使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學生的審美修養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需要從審美教育、鑒賞能力培養等方面入手。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手段,給學生創設一種視覺與聽覺融合的教學氛圍。在《涼州詞》(王之渙)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收集與之相關的圖片、具有特色的羌笛樂曲等教學素材,將其制作成課件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從壯美的畫面和凄婉的樂曲聲中,體悟到戍守邊關的士兵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梢哉f,古詩詞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鑒賞這些內容,能夠讓學生掌握不同意象表達的情感,進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他們感受到男兒為了保家衛國,拋灑熱血,胸懷激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他們熱血沸騰,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溫度”。

(三)提升思維能力,挖掘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語文課程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對學生的思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設計語文學習任務時,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要重新解讀語文教學的含義,通過引入多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情感,進而找到文章的核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短期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反思與實踐。因此,教師要擺脫過去“宣讀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進一步挖掘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例如,教師在講解《背影》一文時,可以導入多個問題,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探索語文的獨特魅力。課堂伊始,教師詢問學生:作者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寫出這篇文章的?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出現了背影?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每次均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文中哪一部分是最讓你感動的?文章中的父親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在作者眼中,父親有必要為其送行嗎?教師可以以文章為基礎進行深度分析,當時作者家中小康光景不再,只剩破爛與不堪。年邁的父親既不敢回首往事,也不敢展望前途,只能寄希望于兒孫。作者通過“背影”,表達自己對父親的無限思念,讓人感到父愛如山、父愛無言。教師通過對文章的深度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領悟到父愛的真諦,挖掘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

(四)開展實踐活動,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厚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語文“教學建議”中指出:“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眰鹘y的語文課堂側重于閱讀和背誦,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分神。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還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給學生,為他們未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綜合性學習《君子自強不息》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三個環節:第一環節,“認識自強不息的內涵”。圍繞主題“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有哪些?如何理解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學生通過小論壇的形式展開討論交流,明確自強不息的廣泛內涵,如剛毅堅韌、持之以恒、自信自立、勤思苦學、勇于開拓、努力奮進等。第二環節,“尋找自強不息的人物”。讓學生深入生活實際,挖掘身邊人、身邊事,聯系采訪對象,確定采訪提綱,實施采訪計劃,撰寫采訪稿。最后,以榜樣說或故事會的形式分享交流。第三環節,“青少年當自強不息”。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實施后,當代青少年對“自強不息”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礎上深入思考:青少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接力奮斗中應該怎樣做?在這一活動的組織實施中,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增加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厚度”。

(五)注重語言建構運用,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亮度”

語言是語文學科的構成基礎,奠定了語文教學的核心地位。語文橫跨多個領域,不僅涵蓋歷史、哲學,還涵蓋多個理科學科,是多門學科語言的構建基礎,學好語文尤為重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語言輸入組織課堂,包括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理解語言、建構語言、運用語言,成為能熟練操作語文的“文字技工”,從全身心投入的語言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和心靈感悟,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亮度”??梢哉f,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教學生讀書認字,而是使學生擺脫文字的束縛學習新的內容,領略語文課程新的含義,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結合。比如,在教學《誡子書》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這是一封家書,家書的內容是諸葛亮勸誡自己的兒子要勤學上進、寧靜淡泊,要戒驕戒躁,對自身修養方面狠下功夫。教師以此為基礎,舉辦一場以“天賦和努力誰更重要”為主題的辯論賽,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亮度”。

四、結語

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轉變教學思路,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支撐,還要積極投入教學實踐中,探尋初中語文教學的新路徑,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打開初中語文教學新局面,以此優化課堂教學,真正做到“遠看山有色,近聽水亦有聲”。

參考文獻

[1]尹春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漫談[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9):226,252.

[2]李艷.語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4):49-50.

[3]黃?;?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21(5):73-74.

[4]韋靜.以跨學科融合教學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索[J].廣西教育,2022(35):60-62.

猜你喜歡
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1+1”微群閱讀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