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白山景區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2023-10-02 07:42安琪金花
旅游縱覽 2023年9期
關鍵詞:發展策略

安琪 金花

摘 要:長白山景區森林康養旅游資源眾多,且民眾對森林康養旅游的興趣與日俱增。文章基于長白山景區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現狀,歸納出其當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相應分析。結果表明,長白山景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市場潛力巨大,但是吉林省內沒有出臺具體的森林康養標準,相關旅游產品的特色不鮮明且宣傳力度不足。所以在現有資源和市場的基礎上,針對目前的問題,從建立吉林省的森林康養平臺、引進人才、完善服務設施、打造長白山景區森林康養旅游品牌、開發森林康養旅游產品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策略;長白山景區

中圖分類號:F592.7;F326.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吉林外國語大學2023年度學生科研項目重點項目“基于RMP分析法的長白山森林康養旅游創新開發與提升路徑研究”(JWXSKY2023A036)。

201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1 200個國家級的森林康養基地,建成覆蓋全國的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到2050年,要使全民享受到更加全面的森林康養服務,把森林康養的概念深入人們心中。森林康養旅游是以森林對人體的特殊功效為基礎,以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森林資源為依托,配備相應的休閑養生與醫療康體服務設施,使人感到身心愉悅的一種旅游活動[1]。森林康養旅游是把森林旅游形式和康養旅游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將二者融會貫通的產業。一方面對森林旅游改良和升級,另一方面將兩種旅游形式有機融合。發展森林康養旅游是實現林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長白山景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處于東亞大陸邊緣,瀕臨太平洋的強烈褶皺帶,地貌為典型的火山地貌,每年的6—9月氣候宜人,且濕度較高,是進行康養活動最好的季節,具備發展森林康養旅游的優勢。

長白山景區氣候舒適,負氧離子含量充足,水質優良,藥用植物種類多,具有深厚的醫藥養生文化,周邊社區與景區內的住宿條件較好,擁有完善的酒店、餐飲、娛樂等設施,能夠滿足游客的多種需求。同時,景區內擁有完整的森林步道和休憩區,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散步、欣賞美景,并在此享受舒適的環境。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規范》,該景區的環境質量極佳,適合開展森林康養活動[2]。

(一)自然資源豐富

長白山景區從山腳到山頂高度濃縮了從溫帶到極地的垂直景觀帶,所以長白山景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生態系統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是歐亞大陸北部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型自然綜合體,是生態旅游的理想目的地,也是休閑養生的好去處。森林方面,長白山地區總面積約為20萬 km2,其中60%是原始森林,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87%。中醫藥方面,長白山地區蘊藏豐富的藥用植物,被稱為中藥寶庫,是中國三大中藥材基因庫之一。在中醫藥方面,長白山地區藥材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為祖國醫藥事業提供了優質的藥材資源。在溫泉方面,長白山溫泉資源豐富,其水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有“長白湯泉”之美稱。

(二)交通便捷

公路、鐵路和機場的建設,使其擁有了顯著的交通優勢,尤其是于2021年12月24日開通的長白山高鐵,使長春到長白山的時間縮短至兩個半小時,方便人們抵達長白山。在吉林省2021年發布的“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中也提到了將“長白通(丹)大通道”調整為“白松暢通至遼寧(丹東港、營口港、大連港)大通道”,有利于銜接“長滿歐”,連通白城市、松原市、長春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到遼寧省,促進吉林省與東北亞區域相連,與歐洲連通,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3]。

目前,鐵路方面,長白山地區2023年有6列列車到達長白山站。公路方面,長白山地區擁有池北區公路客運站,池北區公路客運站位于白河火車站對面,發往各地客運班線共14條。機場巴士共有3個班次,經停池北區美人松公園、西景區山門、白溪度假小鎮,基本囊括長白山的范圍。民航方面,長白山機場2023年執行9條航線,通航城市10個。

(三)人文歷史悠久

長白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長白山在《山海經》中被稱作“不咸山”。長白山是滿族的誕生地,長白山一帶在清代時曾被清朝統治者認為是“祖宗肇建興王之所”“龍興之地”,所以從清順治元年(1644年)至清嘉慶七年(1802年)將近兩百年內都對長白山實行封禁政策,這樣的封禁也為長白山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森林。時至今日,在保護區的周邊村鎮居民仍保留著不少滿族傳統習俗。

(四)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許多新的問題不斷出現。一方面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已經占據我國總人口的18.70%,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3.50%。另一方面是亞健康人群數量增多。據《中國城市青年群體健康觀念調查報告(2022)》統計,88.85%的城市青年存在健康困擾,亞健康成為普遍狀況。由于現代城市工作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個體休閑娛樂時間的極度壓縮,大城市的青年群體常常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

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統計信息顯示,自2006年至2019年,長白山景區旅游人數和景區旅游收入呈穩步上升趨勢,吉林省政府部門也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吸引游客,并提出要建設旅游強省,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實現全省旅游總收入突破“萬億級”規模,將長白山建設成為世界級旅游景區。

(一)缺乏統一的森林康養標準

根據《吉林省統計年鑒2022》,截至2021年,吉林省共擁有林業用地面積897.28萬hm2。其中,森林面積占據833.20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 45.20%。由此可見,吉林省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然而沒有帶動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目前,吉林省并沒有制定統一的省級森林康養規范,這使得森林康養產業難以實現規范化、可持續發展。此外,作為吉林省的旅游地標,長白山也由于缺乏地方性指導方案而難以發展森林康養旅游。

(二)長白山森林康養認知不足

森林康養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和趨勢,迎合現代人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觀念,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當下大多數人對于森林康養的認識都停留在森林旅游層面,而非真正的森林康養,認識上的偏差嚴重制約了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消費市場,還導致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欠缺。

(三)森林康養產品特色不足

長白山作為一個大型的自然風景區,其森林、溫泉、中藥等資源十分豐富,為長白山特有的森林康養產品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想充分發揮長白山的優勢,必須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康養產品,才能更好地滿足旅游者的康養需求??v觀長白山景區現有旅游產品,大多數旅游產品和其他景點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森林康養產品特色不足。

(四)森林康養旅游設施不完善

完善的基礎設施可以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體驗,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到長白山景區進行森林康養旅游消費。然而,長白山景區建立時間較長,景區內部分設施老舊且智慧旅游設施較少。同時景區內存在標識牌不清晰的問題,游客無法獲得優質的服務。此外,由于長白山景區面積大、景點多、游覽路線長,存在游客排隊等候過久的現象。這不僅會影響游客的游覽體驗,還會給景區的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五)森林康養服務專業人才匱乏

長白山景區將主要精力放在生態旅游方面,而忽略了康養旅游。景區內的很多從業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景區內缺乏優秀的康養師和專業管理人員,同樣也缺乏優質的康養服務導致森林康養旅游的發展與其經營和服務水平脫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康養服務質量的管理,以提升游客體驗度和滿意度。

(一)健全吉林省的森林康養標準

吉林省政府部門應當依據國家現行的森林康養標準,并根據省內具體情況,按照林業、衛生、養老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制定并完善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規范,促進其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做到選址科學、安全,功能分區合理,建設內容完備,突出長白山本地的特色優勢。以“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完善的管理,突出的特色,顯著的效益”為目標,建立國家級和省級的森林康養基地,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同時也要對森林康養基地的品質進行評估,并進行動態管理。由政府引導,在全國范圍內提高長白山森林康養基地的知名度,同時也要積極申報國家相關的項目[4]。

(二)提高長白山森林康養旅游的品牌知名度

長白山擁有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這使得長白山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應當充分發揮長白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整合本地的旅游資源,將獨特的地形地貌、多樣的人文與生物資源相融合,把森林、山水與人文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以此為基礎,挖掘更多的旅游業價值,不斷開發高質量的旅游產品與服務,從而為長白山森林康養旅游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媒體宣傳等方式,全面提高長白山森林康養旅游業的品牌形象,拓展旅游業的發展空間,把長白山景區打造成一個森林康養型的旅游勝地,并利用各種媒介,對吉林省及周邊省份進行宣傳和推介,力爭在森林康養型旅游業中占據一席之地[5]。

(三)開發特色的森林康養旅游產品

在自然生態方面,可以利用長白山的藥用植物,開發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動和產品,提高相關產品的銷量;同時提高景區內的醫療水平,利用現有資源,建立以森林為主導,以中藥和溫泉為輔的長白山特色森林康養旅游產品體系。

在人文方面,可開展與森林康養相關的文化活動,如森林康養知識培訓、親子活動、戶外課堂等;以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傳統,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各類研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加深他們對自然景觀和環境保護的理解。

(四)完善森林康養旅游設施

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在長白山建設智慧設施,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森林康養服務,完善相關環境評估體系,并定期進行環境監控。其次,依托長白山地區的資源優勢,建立以“森林浴+溫泉浴”為主的功能性復合度假區。再次,也應該在區域內打造高端療養綜合體,將森林康養和長白山的醫藥文化進行融合,提供藥膳等中醫特有的產品,以期吸引更多游客。最后,為了進一步推動區域內的森林康養旅游資源整合,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發展集居住、旅游、休閑、度假、療養于一體的全新旅游生活方式,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打造出一片充滿活力的休閑娛樂空間。

(五)培養和引進相關人才

人才是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的保障和前提,為了確保長白山的森林康養旅游可持續發展,當地必須積極吸引森林康養旅游相關人才。長白山景區應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爭取在長白山召開有關森林康養旅游的學術研討會,并吸引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到長白山從事研究,使長白山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長白山景區應該進一步與吉林省內相關學校開展校企合作,合力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康養專業人才。開展校企合作,既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高校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的時代要求。另外,由于市場對森林康養導游和治療師的需求較大,可以在長白山地區開設森林療養師培訓班,并逐步構筑高層次的科研教學平臺,以滿足市場對森林康養導游和治療師的需求。

由于人口老齡化與亞健康人口增多,作為把旅游業和“大健康”產業結合的森林康養旅游,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叼B旅游產品是深度旅游與體驗旅游類產品,滿足各個年齡段游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長白山景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應當合理利用資源優勢,提高長白山景區森林康養知名度。通過景區品牌賦能,將康養與自然、人文相結合,將傳統觀光旅游與現代健康養生相結合,提供“旅游+健康+養生”的多元化旅游服務,設計出更具長白山特色的森林康養旅游項目,促進區域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1] 修淑秋,王煥琦,王洪俊,等.長白山二道白河地區森林康養緩解心理應激作用[J].中國城市林業,2021(5):40-45.

[2] 吳后建,但新球,劉世好,等.森林康養:概念內涵、產品類型和發展路徑[J].生態學雜志,2018(7):2159-2169.

[3] 付凱,趙航飛.森林康養旅游協同發展路徑研究[J].西部旅游,2023(3):37-39.

[4] 叢麗,張玉鈞.對森林康養旅游科學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學刊,2016(11):6-8.

[5] 董翔文.森林康養旅游研究及開發[J].經濟師,2022(12): 147-148.

猜你喜歡
發展策略
旅游移動電子商務下的景區發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廣發銀行信用卡發展策略研究
試論市場經濟發展下公路經濟的長遠發展
校園電子商務的分析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