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的實施路徑研究

2023-10-04 22:43熊天生?任勝平?譚春祥
新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實現路徑中職學生

熊天生?任勝平?譚春祥

【摘要】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是個體通過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后對于“我是什么樣的人”的認識和理解,積極正向的自我認知能夠幫助中職學生在社會實踐和交往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融入社會生活。

【關鍵詞】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實現路徑

筆者采用“問題提出—原因剖析—對策提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的表現及原因,提出了中職自我認知教育的三條實現路徑:自我對話—促進學生內在自我的不斷完善;學校教育—促進學生自我認知水平不斷提升;社會氛圍—營造正確的人才觀念。得出結論: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信積極的態度、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交往、引導學生作出科學的職業規劃。

一、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的意涵

1.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的內涵

美國學者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將個體的自我認知劃分為物質的自我認知、社會的自我認知和精神的自我認知三個維度。其中物質的自我認知側重于個體對自我生理、身體、儀態等方面的觀察和判斷,社會的自我認知側重于個體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名譽、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觀察和判斷,而精神的自我認知側重于個體對自己的道德、心理、個性、能力等方面的觀察和判斷。并指出個體的整體信念和自我認知是這三方面自我認知統一協調的結果??梢钥闯?,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是個體通過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后對于“我是什么樣的人”的認識和理解[1],積極正向的自我認知能夠幫助中職學生在社會實踐和交往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融入社會生活,自我認知是影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擁有正確積極自我認知的中職學生往往更善于進行自我情感和意見的表達,更愿意展示自己的優勢和暴露自己的不足,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欲求,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探尋和突破自我。

2.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的價值

(1)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自信。中職學生一直以來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簽,這使得中職學生往往自我感覺不好,遇到事情表現得不自信、不積極。這種情況歸根結底在于中職學生面對外界的評價時無法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容易以他人的觀點和看法給自己“下定義”。而自我認知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準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優勢、潛力和特長,通過找準自己的定位從而重拾自信,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善于揚長避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2)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交往。交往具有普遍性,在個體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發展中不可或缺,是中職學校學生參加正常的職業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缺少良好的交往能力,學生就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結交朋友,更好地融入生活。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經歷了中考的失敗,在心理、行為上表現出較多的問題,很難從客觀上認識自我,在人際交往中顯得孤僻、不自信,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與周圍人進行交往。而自我認知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認識自我與學習、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建立自信心的基礎上學會交往,進行良好的交往行為,減少孤獨感和失落感。

(3)引導學生作出科學的職業規劃。中職學生在中考失利后進入職業院校學習,其進入的是一個與之前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具有較大差異的學習環境,且畢業后緊接著面臨的就是就業或升學,因此更需要有著清晰的自我認知。中職學校自我認知教育通過引導學生審慎地自我觀察進行客觀公正的自我評價,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不足、發展潛力,進而幫助學生正確地選擇自己未來適合從事的職業[2]??梢钥闯?,自我認知教育使得中職學生能夠更加清楚自己的性格、思維、能力和興趣等個性特征,這是中職學生作出科學的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的前提和基礎。

二、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的表現及原因

1.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的主要表現

(1)自我評價不高。在一項“中職學生需要什么”的調查中,調查結果顯示,按照重要性遞減進行排序,中職學生最需要的依次是自信、理解、愛、信任、朋友、關心和支持、尊重、知識和技能??梢钥闯?,缺乏自信、理解和信任是中職學生的主要現狀。而這種自信心的缺乏使得中職學生對自我的評價不高,往往給自己貼上“壞學生”的標簽[3]。

(2)厭學情緒高漲。中職學生通常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即正是由于在中考考試中的一次“落榜”因此自己只能到職業學校學習就業的技術技能,也常常認為自己不夠優秀,沒有能力。這種錯誤的自我認知使得原本對學習沒有信心的學生表現得更加討厭學習,表現出不服管教、逃學逃課等消極厭學的行為。

(3)未來發展迷茫。中職學生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困生,他們的文化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較差,由此導致他們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往往以偏概全,認為自己是“差等生”,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處于弱勢地位。這種帶有偏差的自我認知導致中職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和失望,失去了積極奮斗的目標和不斷前進的動力。

2.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的原因剖析

(1)個體因素:失敗的成長經歷。就現在的教育體制機制來看,中職學生的成長經歷大抵逃不過小學考試成績不好被迫進入一般的初中,中考失利之后被迫進入中職學校。這種成長經歷使得大多數學生缺乏自信,容易在問題歸因時歸結為自己的能力不行、資質差??梢钥闯?,中職學生正是由于在標準成功模式下其成長經歷中遭遇了較多的失敗,導致其經常進行貶低式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判斷,最后往往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中,導致了自我認知偏差。

(2)教育因素:畸形的教育觀念?!拔ǔ煽儭薄拔ǚ謹怠闭撌沟眉议L和教師之間攀比之風盛行,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單而非學生的成長。而中職學生往往在這場比試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被扣上了“差生”的帽子?!耙徊顨小?,因此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成績不好時通常都會各種指責和否定,這種錯誤的、畸形的教育觀念使得學生以為自己永遠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對自己的潛力和天賦產生懷疑,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3)社會因素:錯誤的人才觀念。雖然我國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是受到“學而優則仕”等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職業教育是“做工”的教育和培養“苦力”的教育,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技術技能人才也得不到社會大眾的重視。這種將技術技能人才等同于苦力的錯誤人才觀念,導致中職學生長期以來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因此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也受到影響,往往更加容易對未來失去信心,認為上職業學校是不光彩的,將自己定義為失敗者。

三、中職自我認知教育的實現路徑

前文分析可以看出,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偏差受到失敗的成長經歷、畸形的教育觀念和錯誤的人才觀念這個體、教育和社會三方面的影響,因此中職自我認知教育也要發動多方力量,開展全方位的自我認知教育,使得中職學生在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積極向上、樂觀進取,在生活和工作中大放異彩。

1.自我對話:促進學生內在自我的不斷完善

莎士比亞所說的:“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全看你怎么去想它”。中職學生因為在中考中落敗,因而只能去職業學校開始下一段學習旅程,他們比同齡人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消極方面,因此更容易封閉自我,孤立周圍同伴[4]。因此,在開展自我認知教育的過程中,中職學生要積極進行自我對話,以促進內在自我的不斷完善。所謂自我對話,就是要求中職學生打開自己、審視自己,與自己內心真實的自我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對話機制,在這種與自我溝通和對話中清晰地找準自己的定位。具體來說,一方面,中職學生要在自我對話中進行自我和解。中職學生只有通過自我對話進行自我紓解、自我理解和自我分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和解,才能持有良好的心境,逐漸在內心中改變狹窄、錯誤、扭曲的自我認知,以冷靜的思維和平常心來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重大抉擇。另一方面,中職學生要在自我對話中進行自我肯定。沒有人會一直成功也沒有人會一直失敗,沒有任何事物只有正面而沒有反面。因此,中職學生要通過自我對話進行自我肯定和自我認可,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告訴自己只要跳出攀比和從眾的社會心理陷阱,自己未來同樣會變得很優秀,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2.學校教育:促進學生自我認知水平不斷提升

學校的自我認知教育是中職學生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自我認知教育的關鍵環節。這是因為學校擁有最專業的教師團隊,且學校是中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學生自我認知教育的過程中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和時間優勢,是開展自我認知教育的最佳主體。具體來說,中職學校開展自我認知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其一,通過開設適當的心理學課程來預防中職學生自我認知失調。社會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健康等心理學課程能夠幫助中職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心理剖析,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自己,正確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對于中職學生縮短心理適應期、加快人格成熟和正確自我認知具有積極作用。

其二,通過進一步加強心理咨詢工作來改進中職學生心理咨詢服務。自我認知偏差的中職學生往往容易產生消極意識和極端行為,而通過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支持服務能夠在自我認知教育課堂之外為學生繼續提供幫助,使得學生在自我認知出現偏差和情緒失落時能夠找到幫助的窗口。這種心理咨詢服務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正視心理需求,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其三,將中職學生自我認知教育與其他教育教學相結合。根據思政教育和課程思政的教育思路,開展中職自我認知教育也需要在專門的自我認知教育之外將其滲透到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一方面,要實現自我認知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偟膩碚f,自我認知教育和思想健康教育都著重于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等精神層面產生影響,二者具有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無論是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還是自我認知教育的過程中,都要注意將培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聯系起來,加強對中職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使得二者能夠共同發揮作用,進一步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提升中職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另一方面,開展中職學生的自我認知教育,還需要將其與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積極發動中職學校全體教師教書育人,讓所有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都能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自我認知。

其四,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為中職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具體來說,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寬松舒適的校園環境、輕松愉悅的管理制度、嚴肅認知的校風學風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和思維方式,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幫助學生深化自我認知,能夠充滿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朝氣,在自我認可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個性。

3.社會氛圍:營造正確的人才觀念

從本質上來說,社會是檢驗人才技術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考場,社會大眾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和價值觀念不僅會影響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也會對中職學生的自我認知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社會主流中流傳和蘊含的價值觀念會形成一種普遍的人才觀念,對中職學生群體正向積極的評價和態度會使得學生整體上處于一種被認可、被鼓勵的氛圍中,因此在自我認知時不會陷入消極被動的情緒中,能夠更加全面認識和評價自己。因此,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開展自我認知教育的過程中,要做好對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價值體現的宣傳工作,使得社會大眾一改職業教育是次于普通教育的錯誤觀念,認識到中職學生是擅長于動手操作的技術技能人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類型。只有社會大眾真正從內心深處認可和肯定中職學生,中職學生才能在“他信”的氛圍中更加積極進取,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價值,從而能夠理性地看待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環境、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要通過鼓勵學生自我對話以促進學生內在自我的不斷完善、通過系統的學校教育促進學生自我認知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在社會大眾中營造一種正確的人才觀念為中職學生提供自我認知成長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元.自我認知的實現路徑[J].寧夏社會科學,2013(05).

[2]周旖.自我認知與成長—中職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價值和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8(22).

[3]李文柱,賈梅英,溫魁賓.發現學生:中職教育大發展的新起點—關于中職學生心理認知狀況的調研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6(23).

[4]王敏會.中職生積極自我意識的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2014(16).

猜你喜歡
實現路徑中職學生
論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區的建設:現實背景、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國家治理作用的實現路徑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