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兒童政治啟蒙的紅色基因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2023-10-05 14:28江蘇省淮安市文津小學
少先隊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研學紅色評價

江蘇省淮安市文津小學 丁 敏

政治啟蒙從少年兒童抓起,是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應有之義。如何落實兒童政治啟蒙教育,培養愛國、明禮、團結、樂學的新時代少年,學校充分利用地域紅色教育資源,開發實施“四位一體”的紅色基因校本課程,有效落實“立德樹人”。學校著力紅色文化育人價值的開發與研究,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啟蒙教育,引導學生通過多元方式提升認知,并努力踐行,養成良好的品格,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頂層設計,整體架構紅色課程體系

學校關注年段特點,考慮課程的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融合家校社教育資源,基于國家課程開發并形成紅色基因校本化課程實施框架,通過“學科、社團、研學、項目”等載體來推進紅色主題教育深入落實,從組織建設、場域建設等方面來保障育人實踐有效實施,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1.課程目標螺旋化

紅色基因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加強學生政治啟蒙教育,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價值認同和政治認同,培養愛國、明禮、團結、樂學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低段:通過觀影、繪畫等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偉人品格,增強責任感,通過繪畫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激發學生對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學習意愿,增強民族自豪感。

中段:通過閱讀、演說等形式學黨史、講歷史,引導學生感悟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形成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通過訪問本地老革命家、實地調查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淮安紅色基因的豐富內容。

高段:通過話劇、創作等形式,引導學生形成政治認同和精神升華,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國防觀念,認識到個人理想與時代發展以及祖國命運的緊密聯系,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偉大理想。

2.課程內容系統化

課程內容是達成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課程育人基礎。學校構建了課堂普及、社團體驗、研學感悟、項目研究“四位一體”的紅色校本課程體系。低中高年齡段分別以主題課程開展,低年級“閃閃的紅星”課程,以學唱紅歌、觀紅色電影等形式進行;中年齡段“領巾飄揚”課程,以讀故事、講故事、說故事、演故事等形式進行;高年齡段“發光吧,少年”課程,以創作、表演、研學等形式進行。主題課程著力引導學生了解英雄人物,傳承紅色精神,成長為奮發有為的新時代少年。

二、融合實施,創新推進課程有效開展

1.組織建設,形成三方合力共育

為保障育人實踐活動有效實施,加強組織建設,從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層面成立不同團隊組織,在組織推動中協同育人。各組織制定好組織工作機制、項目責任制等相關制度,保證組織的規范性和實效性,促其有計劃、有深度地開展,充分發揮各組織之間的協作功效,形成合力,促進育人實踐高效推進。

學生層面:成立少年宣講團?;谀甓翁攸c和學生需求成立少年宣講團,定時定點開展紅色課程的學習和主題實踐活動,有計劃有目標,注重課程學習的序列化和主題活動的生活化,開展“紅色故事宣講會”,孩子們從“聽講人”變成“宣講人”,從受教育者逐漸轉變為紅色文化的自覺傳承者和積極宣傳者。

教師層面:成立教師研修中心?;趯W校和老師的發展需求,根據特長、能力成立教師研修中心,在組織推動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以校本培訓及研究為載體,通過讀書沙龍、專題講座等形式進行分享,快速提升教師的素養。開展課堂研討活動,促進教師對紅色教育深入思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團隊作用,通過學習與實踐,推動教師成長,提升育人價值。

家長層面:成立家長志愿團。充分挖掘家長資源,組織一支家長志愿者團隊,組織開展好“家長進課堂”活動,協調好授課人員和授課時間,關注授課內容的主題性、多元性等,及時反饋評價,促進家校共育行動的有效開展,發揮其育人功效。

2.場域建設,營造文化育人氛圍

(1)外顯的物態文化。充分發揮軟文化建設,積極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打造“一館、三坊、一廊、一墻”?!耙火^”是指紅色主題館,使其成為校內研學基地,從紅色精神、時代楷模、發展進程等方面滲透紅色文化,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發展等多方面,向孩子們呈現我國各族人民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美好畫面。陳列、講解到日常維護將由學生自行管理,學生可以參與展區管理與講解運營,可以體驗設計、制作與展示,可以進行主題展活動的策劃,可以瀏覽歷史長河,在館內進行經驗分享與探究等活動?!叭弧笔侵搁喿x坊、手工坊、科創坊,學生通過閱讀文字、視頻等,了解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發展歷程,通過繪畫制作進行探究,制作研學規劃等?!耙焕取?,學校建設新中國歷史長廊,包括四個專題板塊,涵蓋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將一部現代中國簡史展現于每位師生眼前,營造起濃厚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氛圍?!耙粔Α笔侵搁W光記憶墻,記錄同學們參與紅色學習和實踐體驗的印記,見證他們的成長。

(2)內隱的精神文化。學校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依托學校公眾號創建傳承紅色文化的專欄,師生通過“津韻和聲”講述革命故事、紅色故事,形成網絡有聲資源,向所有師生共享。校園廣播里唱紅歌,通過網站、校報等定期刊發紅色教育故事,讓黨的聲音響徹在學校每一角落,形成濃厚的紅色精神傳承氛圍。

3.整合融通,拓寬課程育人途徑

與課堂、社團、研學、項目相融合,分層施教,采取互動式課堂教學、項目化學習、主題式學習等教學方式,注重學生體驗與表達、活動與探索、實踐與感悟。

(1)開設紅色基因課堂。以基礎學科為主、拓展課程為輔,低年齡段側重觀賞與交流,中年齡段側重感悟與表達,高年齡段側重創作與表演?;A學科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利用好教材資源,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課、德法課、班隊課,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愛黨愛國的堅定信念。各年級充分利用好《讀本》教材,日常認真研討,開展讀本教學。舉行讀本課比賽,教師們精心準備,以不同的切入角度、教學情境、教學策略,詮釋著共同的追求——不斷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學,將紅色教育和思政課堂有機融合,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精彩的課堂設計,在學生們心中燃起熱烈而昂揚的愛國熱情。支部書記每學期進課堂,給師生呈現精彩的思政課,指明思政教育課堂方向,激發師生愛黨愛國的思想情感。周一主題班隊課圍繞六大主題展開,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由于同一主題各年級教育的側重點和學生的能級點不同,學生發展部牽頭,進行整體架構,由零散到統整,年級商討制定形成學校班隊活動課程內容體系,體現班隊活動的邏輯性和層次性,讓班隊課程更加規范、高效。夕會課為主題班隊活動課的拓展延伸,形成“1+4”育人模式,1 指1 節主題班會課,4 指一周的4 節夕會課,以此進行一周的長線教育。以綜合學科為突破口,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開展傳統游戲活動,在音樂課中學唱紅歌,在美術課中指導學生創作紅色主題畫,手捏民族娃娃、制作郵票,手繪高鐵票等,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

創新開展拓展課程,形成“以教師為主、以社會力量為輔”的“教師+第三方機構”“教師+家委會”“教師+志愿者”的“1+n”授課模式,開展“家長進課堂”“紅色宣講團進校園”等活動,從而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加強少年兒童的價值觀引領,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開設紅色精品社團。以紅色文化為底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整合資源,分板塊分類別整體架構紅色社團,學生根據需求在線選課,周一、周五下午全校學生選班走班上課。開設民樂社、文創社、紅色劇團、津園講堂、創意手工社等12 個社團,依托本校和地域紅色文化資源,通過“講、寫、演、唱、畫、作”等多元形式,讓紅色故事“講”起來、紅色節目“演”起來、紅色歌曲“唱”起來。為了喜迎二十大,社團的孩子們用七彩的畫筆暈染心靈的紅色底蘊,用大型舞蹈演繹黨的偉大成就,參演《劉老莊激戰》電影,用精湛的表演還原當時驚心動魄的情景,塑造了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用快板的形式表達莘莘學子心向黨的堅定信念,用民樂演繹《奇跡》,科技社團、機器人社團也緊跟時代步伐,展現了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學生在社團中開闊視野,合作體驗,感悟紅色精神,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培養了學生愛黨、愛祖國的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切實做到政治啟蒙從小抓起,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同步發展。

(3)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紅色基因研學活動是校本課程的延伸與補充,主要依托紅色場館,采取尋訪、探究、體驗等方式進行。學校以周恩來紀念館、國防園、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等12 處紅色場館為目的地,根據年段特點設計了12 條研學線路、24 個主題研學課程內容,采取現場實踐、體驗探究、以游帶學、反思感悟的形式進行研學課程的教學與實踐。紅色基因研學活動主要由家委會組織,學生自愿參與。學校根據主題確定研學指南,供家長和學生參考。學生每學期至少完成1 個主題紅色研學活動。以“周恩來紀念館”線路為例,研學指南簡述了周總理的生平事跡,標注了研學路線、參加時間、前期準備、注意事項等內容。最后小組形成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文本,可以是視頻講解,也可以是情景再現式話劇,只要展示研學成果即可。學校還開展“樹愛國情口立強國志——黨的光輝照我心”研學活動,活動由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紅色追憶等幾部分組成。少先隊員們高舉黨旗、團旗、隊旗,一路高唱經典紅色歌曲,背誦毛澤東詩詞,重溫長征路的艱辛與困難。在紀念廣場上,隊員們敬獻花籃、唱隊歌、重溫誓詞;在英雄紀念碑前,他們齊聲宣誓。隨后,開展感恩教育,隊員們瞻仰英雄墻,為烈士掃墓。在革命紀念館展廳,開講紅色追憶課。學生充當講解員,講述紅色故事,感念英雄情懷。儀式上,少先隊員們一起談收獲、說成長,感受革命先烈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紅色之旅研學活動是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引導隊員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繼承先烈遺志,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通過紅色研學,探尋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隊員成長。

(4)開展項目化研究。為突破碎片化、微型化的淺層學習,建構起情境化知識,以知識遷移推進目標任務的完成,將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層面開展項目化研究,將紅色元素融入到校園生活中,如津園戲劇節、運動會、六一藝術節、國慶節等,讓紅色教育更生活化,與知識學習、品德養成、素養培養互為依托與支撐,在體驗中潛移默化地習得知識,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5)在節慶中進行政治啟蒙教育。六一時,為了讓黨史深入童心,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學校開展“紅色之旅,趣味尋寶”活動?;顒忧?,輔導員對尋寶規則進行強調,并對黨史知識進行講解,讓孩子了解黨的成立與發展歷史,學生進行黨史小知識闖關,闖關成功方可開啟尋寶之旅。每個孩子手上都有一份詳細標注的藏寶圖,指引著孩子們去尋覓驚喜的小寶藏,這些藏寶點都是跟黨史有關的城市?!皩殹被顒硬粌H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加熟悉校園的機會,在真實生動的情境中感受“尋寶”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黨史知識。在國慶節到來之際,學校整體策劃國慶系列活動,激發師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一年級孩子以手勢舞的形式靈動演繹,把情感融進跳躍的手指中,綻放最美的花朵,為祖國媽媽送上最真誠的祝福。二年級孩子跟隨音樂動情歌唱,唱出他們對祖國滿滿的愛意。三年級同學發揮奇思妙想,把紅旗描繪得絢麗多彩,用畫筆勾勒紅色印記,用色彩點燃愛國情懷。四年級孩子觀看了由我校影視社團同學出演的紅色電影《新安旅行團》,在光影中身臨紅色歲月,立志要成為有擔當的少年。五年級學生組成了國旗方陣和涂鴉方陣,手捧國旗,變換成“73”字樣,拿起畫筆,揮灑繽紛的色彩,在畫卷上勾勒出五星紅旗、天安門等圖案,用心中最美的畫面描繪祖國。讀書節開展以“閱讀紅色經典,浸潤最美童心”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孩子們閱讀紅色經典書籍,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以激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6)在儀式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大隊部精心組織策劃豐富多彩的隊活動,如紅領巾尋訪、紅領巾獻愛心等。在雷鋒行動中,發揮紅領巾“禮儀崗”的監督作用;在“文津之聲”廣播站中,結合節點事件和“津園·四季”活動精選內容,給少先隊員以啟迪和影響;在“少年國旗班”和“爭當升旗手”活動中,結合主題活動和重大節日對少先隊員進行主題教育,學期末評選“最佳國旗班”;聚焦常規,開設“津園視角”欄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月推送,形成少先隊品牌項目。各中隊創新開展隊活動,引領少先隊員在少先隊組織中茁壯成長,學期末評選“優秀中隊”“優秀少先隊員”。此外還舉行“‘小小石榴籽’喜迎二十大”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編排民族舞《竹竿舞》歡迎新生到來,“小石榴籽”們寫下純真的心愿和對祖國的祝福,一顆顆小愛心匯聚成一顆大大的愛心,展現新生的團結和擔當。新生們在儀式中感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六一時舉行一年級入隊儀式,隊旗飄飄,領巾飛揚,是理想的傳承、信念的傳承,同時也賦予了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們新的使命,莊嚴的儀式活動增強了新隊員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三、立體評價,為師生多元發展賦能

課程評價是課程實施的重要一環,是檢驗和優化課程實施的重要手段,學校紅色基因校本課程評價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

1.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以學?!丁敖蚱贰苯處熢u價機制》為參照系,重點對教師進行課程開發與實施的評價和教師對課程開發與實施的自我反思性評價兩方面內容進行考核。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指向教師開發與實施課程的教育能力、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達成的教學效果。教師的自我評價,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的反思和總結。學校采用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相結合,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家長評價相結合,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由此評選“津品”教師,學期末予以表彰。

2.學生評價

以學?!俺砷L銀行”為抓手,建立“津幣”運行系統。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表現可以通過電子班牌進行積分——獲得四類“成長幣”——兌換“津幣”,學生可以將“津幣”存入“成長銀行”存折,也可用于校園觀影、舉辦畫展、購物等,學期末以“成長銀行”中“津幣”數額公布“成長榜”,學期末開展圓夢活動,評選“成長之星”和“津采少年”。通過階段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師生和生生評價,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品格的養成。搭建課程成果展示臺,如主題征文、繪畫、朗誦、合唱等比賽,激發主動參與意識,表達學生對祖國繁榮富強的祝愿。

紅色基因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能聚焦生命成長,面向未來發展,引導學生以多元的方式提升認知,不斷體驗感悟紅色精神,培植紅色基因,厚植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有效落實了政治啟蒙和價值觀教育,為培育時代新人賦能,推進學校立德樹人工作走深走實。

猜你喜歡
研學紅色評價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紅色是什么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紅色在哪里?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研學之旅
追憶紅色浪漫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