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海豐縣赤坑越冬黃鹡鸰的集群夜棲行為

2023-10-07 11:43鄧卓迪劉金成鄭勝峰丁志鋒
四川動物 2023年5期
關鍵詞:棲息地基金項目越冬

鄧卓迪,劉金成,鄭勝峰,丁志鋒

(1. 廣東海洋大學濱海農業學院,廣東湛江 524088; 2. 廣州博雅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廣州 510640;3.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廣東省動物保護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260)基金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2021A1515011282; 2021A1515110744);廣東省林業廳-廣東動物志項目(202115)

夜棲地是動物夜間休息的場所,了解夜棲地的利用模式對于動物的保護和管理至關重要(Naniwadekaret al.,2020)。鳥類的夜棲地選擇與寄生蟲回避(Rohneret al.,2000)、配偶選擇和人為干擾(Peters & Otis,2007)、捕食壓力(Bocket al.,2013;Johnston-González & Abril,2019)、棲息地偏好和躲避極端天氣(Zoghbyet al.,2016)、食物資源(Johnston-González & Abril,2019)等因素有關。在開展廣東省汕尾市小微濕地越冬水鳥調查期間,2023年1月1日17∶54在海豐縣赤坑鎮吉嶼村(115.512°E,22.889°N)發現黃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集群夜棲(圖1),其飛離夜棲地時間為06∶40—06∶48,返回時間為16∶50—18∶03,個體數516只。

圖1 黃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 的夜棲地(劉金成 攝)

黃鹡鸰隸屬雀形目Passeriformes 鹡鸰科Motacillidae,在廣東省為冬候鳥和過境鳥(Lewthwaiteet al.,2015),見于省內各市(鄒發生等,2016)。有關黃鹡鸰的夜棲研究,Smith 和Ebbutt(1965)報道了數千只聚集夜棲于非洲尼爾利亞中部喬斯高原的一塊沼澤地中,棲息地植被主要為禾本科Poaceae河馬草Vossia cuspidata草叢,夜棲時間從18∶00開始;Wood(1979)在相同的區域對黃鹡鸰的食物資源、種群時間動態等進行了研究,發現黃鹡鸰從10月開始越冬,持續至次年的3月底或4月初。國內對黃鹡鸰的研究集中在繁殖習性的描述(鄧明魯等,1966;馬麗蕓,2014)。

本次發現的黃鹡鸰集群夜棲地為禾本科的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叢,其總體生境特征與Smith和Ebbutt(1965)的報道一致;離開和返回夜棲地的時間與Smith和Ebbutt(1965)的描述相似,但群體規模比Wood(1979)報道的小。黃鹡鸰偏好在水邊集群夜棲可能與其越冬季的集群特性(Badyaevet al.,2020)、棲息地和覓食地偏好等有關(水邊蘆葦叢環境既為黃鹡鸰提供了充足食物,同時也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Goddard,2022),但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

猜你喜歡
棲息地基金項目越冬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溫
常見基金項目的英文名稱(二)
常見基金項目的英文名稱(一)
BEAN SCENES
抵達棲息地
北方園林植物常見越冬防寒措施
流蘇越冬種條低溫貯藏扦插繁育試驗初報
冬季西葫蘆越冬豐產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