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科技專業素養提升對策

2023-10-10 12:15黃卉晴
海峽科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科技館場館科普

黃卉晴

(福建省科技館,福建 福州 350005)

0 引言

2021年,國務院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以下簡稱新《綱要》),明確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突出科學精神引領作用,傳遞科學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同年,中國科協印發《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以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為基礎,將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貫穿到科技館體系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1]??萍拣^作為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呈現科學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陣地,肩負著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營造崇尚創新社會氛圍的重要責任。

科技館從事展教活動的工作人員是科技館的重要群體,目前行業內對這些工作人員并沒有統一的稱謂,各館叫法不一,有展廳講解員、展品管理員、科學詮釋者、科技輔導員、科普輔導員等[2]。本文采用科技輔導員稱呼。常言道,“比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笨茖W精神是對科學的目的、方法和思維模式的概括,不達真相不罷休,是一種思維模式、思考方式,也是一種對待萬事萬物的理性態度[3],它包括探索、理性、懷疑和實證四個方面??萍驾o導員作為科技館科學教育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肩負著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的重任。

1 科技輔導員所需的科技專業素養

相比傳統學校環境下的科學知識教育,科技館的探究活動更具開放性。近年來,“基于實物的探究式學習”“強調跨學科基于工程實踐的STEM教學”“5E學習法”“PBL教學法”等教學理論模型憑借著重視學習者的主動性、情境性、社會性,以及契合科學教育活動規律的特性,被廣泛使用在科技館的科學知識教育活動中??茖W知識作為教育活動的基礎和核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同時,應將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作為科技館教育活動開展的重點任務和終極目標[4],這對科技輔導員自身科技專業素養提出了要求。

1.1 正確的科學觀和理解科學本質

科技輔導員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受眾面十分廣泛,所開展的教育活動也更豐富和生動??萍驾o導員只有擁有正確的科學觀,才可能把科學知識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帶入科普教育活動中,只有掌握了科學的本質,才可能在活動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靈活主動。否則,很可能會把非科學甚至偽科學引入科學教育,不僅將誤導青少年、老年人等群體的科學認知,更有可能在社會上引發科學謠言等,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前,某些科普場館的運營中存在“重活動,輕科學”的“科普怪圈”,將科普場館活動和課程的趣味性擺在第一位,認為只要足夠吸引觀眾就是一個成功的科普案例,只要不出現淺顯的科學錯誤即可,忽略在科學知識傳授過程中對科學精神的培養。這樣本末倒置的行為,是一種盲目追求科學教育活動廣度而忽視了科普教育深度的錯誤方式,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2 正確的學習觀和教育觀

一個合格的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如何學習,才會懂得如何進行教學??茖W精神的養成需要學習中西科學精神演化的歷史進程,這不僅是純粹的科學技術知識,還有科學技術知識產生的人文背景,包括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等,從而形成自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借鑒有關的教學方式、方法,為自己所用。近年來,教育界推崇的建構主義理論,目的就是培養新時代善于學習的終身學習者,即在學習時要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激發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營造適合該知識的學習情境,把學習者置身于真實的社會場景中,有助于針對具體問題時對已有知識進行改組、重建。

正確的教育觀在科學精神層面上是對科學精神的教育有忠誠而強烈的愿景,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從事科學精神的教育事業。若無法從內心自發地付諸科學精神的教育實踐,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阻撓或是強制被動實施科學精神的教育,就容易變成徒有形式的應付,甚至半途而廢,無法取得實質性效果。

1.3 在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

科技輔導員與學生在實踐上的培養略有不同,職業的關系讓他們不但可以在開展探究活動的過程中理解科學精神,更可以通過探究活動的前期設計和后期效果檢驗中反復對科學知識進行論證和演練,不斷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加深對科學精神內涵的感悟。著名物理學家、現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布拉格說過,“科學研究的精神就像流水的運動,缺乏它就像一潭死水。在其最廣泛的意義上,科學研究所蘊含的當然遠不止是探究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問題?!芯考仁俏覀兊呢熑?也給我們帶來收獲。我們總是通過研究而成長,并且相信我們靈魂的健全仰靠這樣的研究”[5]。實踐的真實性教育與理論的灌輸式教育在教育效果上有天壤之別,科技館有著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科學DIY活動、STEAM課程等能讓觀眾和科學教育人員都在實際操作與真實體驗中都獲得真切的科學精神陶冶。

2 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科技專業素養現狀

近年來,國內開展了許多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覽和針對科技館教育人員的培訓,旨在提升場館教育人員的策劃、組織和實施能力,發揮科普場館補充中小學科學課程內容的教育功能。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將培訓分為學習實操、業務培訓、比賽交流三類。

2.1 學習實操

科技輔導員所具備的科技專業素養,特別是其科學精神會影響、制約和塑造科學教育活動,而其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通過閱讀書籍、參觀展覽、策劃科學教育活動等學習實操培養科學精神。如近年來由中國科協發起的 “眾心向黨、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精神主題展”“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等活動在全國各地巡展,全國各地科技館組織科技輔導員參觀展覽,感受老一輩科學家“求真、務實、創新、協作”的科學精神,以期將這些科學精神融入科學教育活動策劃中,提升科技輔導員采用正確科學方法進行科學實驗、科普講解、課程探究的能力。

2.2 業務培訓

以2019年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人員交流活動、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教育人員培訓班為例,兩次培訓共設置18個培訓內容,其中14個課程是關于場館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策略及案例分析,而只有2個課程是介紹科學本質、科學探究方法等涉及科學素養的內容。根據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教育人員培訓班調研結果,學員對此次培訓的滿意度為98.65%。由此可見,不論是科技館行業發展,還是各場館的科學教育人員在工作中的需求都指向“場館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策略及案例”,也就是常說的“干貨”。但是在實際培訓中,關于科學本質、科學方法甚至是科學精神的內容少之又少。在科普研究所李秀菊博士的“科學本質”課程中,盡管李博士已經通過動手實踐、創設趣味情境等教學策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降低理論難度,但其中仍然有許多專有名詞讓學員們對課程產生距離感。

對經驗尚淺的科技輔導員來說,現成的教學設計思路、教學案例可以直接使用,在這種“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年輕的科技輔導員對科技館的科學教育活動能快速上手,但是自身的科學精神沒有得到真正的涵養。

2.3 比賽交流

以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和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共同主辦的“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比賽為例,該比賽既是對科普場館教育項目成果的檢驗,也是場館之間交流分享、互學互鑒、共同提高的平臺。根據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的數據,2019年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比賽中展評入圍培育項目共有48個,只有4個項目未明確描述項目的教學理論模型,占比為8.33%,較之往屆有大幅下降;“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占比最大,為50%;還有許多教學模型如“5E學習環”“PBL學習法”“STEM教學”“CDIO工程教育模式”“做中學”等,可謂各顯神通。

可以看出,通過比賽交流,整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的水平有所提高,科技館科學教育人員的專業能力大幅提升,其結果與培訓交流的結論一致。目前,科普場館可以利用行業培訓,緊跟全國行業前進步伐,形成自身的教育觀并提升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出關于科學精神方面的培訓及成果幾乎沒有,這是目前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

3 對策建議

科技輔導員科技專業素養關乎科技館運維的宗旨與目的,更具象的是將影響到區域內民眾的科學素養水平。但目前,科技館科學教育人員的科技素養的培養現狀不容樂觀,這直接導致了受教育者將同樣缺失科學精神的現實問題。結合目前培訓、比賽等業務交流的現狀及問題,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3.1 將科學精神培養納入科普場館教育人員業務培訓

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教育人員培訓班為例,該培訓班已舉辦6期,參與的科普場館越來越多。截至2022年底,福建省總計已建成開放科技館數量為29家,各級科技館分館56家。自2018年起,福建省科技館已經連續多年舉辦專門針對科普場館教育人員的培訓,尤其在2019年,福建省科技館邀請當年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教育人員培訓班”滿意度靠前的授課專家來現場講授題為《理解科學與科學探究》《作為學校有機組成部分的科技館的課程設計理念與技術》等課程,深度剖析了活動與課標、教育活動開發、科學與科學探究等理論知識,指明了今后科學教育活動的課程開發與實踐方向,在科學精神的培養中發揮具有科技館特色的作用。

為了解決在大部分場館業務培訓中普遍缺失科學精神培養的課程和內容這一問題,建議在開展業務培訓的相關文件中加入相關規定,引起主辦部門的重視和關注。在培訓過程中豐富教學的形式和方法,提升學員探究科學精神課題的興趣。同時,在業務培訓中加大對學員的學習成果考核,避免學習流于形式。

3.2 加強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實踐

作為科技輔導員,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科學??茖W并不是表示“好的”“正確”這一類的形容詞,它是一個名詞,表示探究事物規律的一種范式,其目的是發現自然現象背后的規律。而科學使用的方法分為公理演繹和系統實驗,前者從幾個假設性的公理出發,然后運用數學邏輯推演,最終找到隱藏在深處的自然規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最好的范例,他通過相對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和等效原理最終得出廣義相對論;后者是通過觀察現象,提出某種理論,再用更加精確的觀察或者系統實驗來檢驗。如果實驗結果與理論不符,就要求科學家修正該理論,直到與所有已知現象相符合,如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而實證是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也是現代科學的顯著特點。

明白了什么是科學,科技輔導員面對熱點事件時,可以從實證的角度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應用于實踐中,科技館科學教育人員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用心構思提問和實驗活動環節,引導學生提出具有可證偽性的科學問題,讓學生明白事物的因果性有別于相關性。同時,科技輔導員則通過教學和反思來培養自身的科學思維。

3.3 強化自身學習主動性,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任何方面的素質培養都離不開學習。在科學教育中,科學精神的培養并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能相輔相成。從科學傳播與教育兩大功能上看,科技館科技輔導員時刻面臨著更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建構新理論的挑戰。因此,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是必備的素養。為了適應新的時代要求,迎接新的挑戰,提高學習效率,還要強化自身學習的主動性??萍驾o導員應主動與同行交流討論新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新技能,促進集體能力的提高。

4 結束語

科技輔導員的科技專業素養直接影響科學教育活動質量,科技館行業相關部門應關心重視科技輔導員群體,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提升其科技專業素養??萍拣^科學教育人員也應積極參與培訓與比賽,加強與同行溝通交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利用教學實踐檢驗和提升自己的科技素養,為國家的科普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科技館場館科普
Chengdu Universiade Opening Ceremony Venue開幕式場館介紹
科技館一日游
會前視察 支招亞運場館利用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深圳科技館新館
科普達人養成記
災難來臨,我不怕——科技館一日游
場館風采
參觀誠毅科技館
科普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