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華的教育信念與教育思想

2023-10-10 06:32李學農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8期
關鍵詞:自覺批判信念

【摘 要】班華先生在晚年梳理總結了自己的17條教育信念。他的教育信念是其教育思想的體現,反映出他是一位求諸自身的、“自覺”的教育思想者,是整體性、發展性的教育思想者,是面向教育實踐問題的教育創新思想者,是一位正直的、批判的教育思想者。

【關鍵詞】信念;思想;自覺;整體性與發展性;創新;批判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4-0014-06

【作者簡介】李學農,南京師范大學(南京,210097)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沒有信念就不會有思想,沒有教育信念也不會有教育思想。堅定的教育信念,一定會演化為豐富的教育思想;豐富的教育思想也一定會濃縮為深邃的教育信念。班華先生的教育思想深刻而豐富,晚年他將自己的教育思想提煉為17條《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

2017年10月,班華先生在他號為“朗晴齋”的居室中擬就了他的《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文稿,此年先生82歲。2018年2月19日,先生將他的2018年2月14日的修改稿以電子郵件形式發我,郵件名稱為“請提意見”,此年先生83歲。我于收到郵件的第二日,即2月20日回復先生。

班老師:您好!拜讀了您的《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十分感佩!這是您數十年教育思考的積累、提煉與升華。1897年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條》,針對美國當年的教育提出了5個方面的信條,您在120年后針對中國教育改革的當前局面提出了16個方面的信念,國度不同,時代不同,但是對教育的熱度是一樣的。

學生:李學農

2019年2月14日,又過了一年,班華先生再次修改了《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于該年2月18日以電子郵件形式發我,郵件仍名為“請提意見”,此年先生84歲。愈是大家,愈是謙虛。班華先生的謙虛表現在“希望”二字上,先生認定了自己的教育人生追求,但又委婉表達了并非以此自居,也想與教育先賢相區分。先生的謙虛還表現在將自己的教育信念稿不止一次地發給學生征求意見。2019年2月的修改稿將2018年稿的第一條分解為兩條,成為17條信念,同時對2018年稿中信念的順序進行了一定的調整。2019年9月26日,《中國教育報》刊載此稿,題為“生命自覺——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

《生命自覺——我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一文概括了班華先生一生在教育領域的探索,體現了他的教育思想與追求。下面,我嘗試解讀該文,對班華先生的教育思想進行梳理。

一、求諸自身的、“自覺”的教育思想者

班華先生教育思想的第一個特征是“自覺”,他所列前三條信念中都包含“自覺”:

——做自覺的教育者。

——做自覺的學習者。

——提高生命自覺。

班華先生為何如此強調教育的“自覺”和“自覺”的教育、學習的“自覺”和“自覺”的學習,并上升到“生命自覺”?這是因為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德育研究領域第一批領軍人物之一,班華先生牢牢抓住學校所有活動的“教育性”本質,即“道德事業”的本質。如何在學校各項教育事業中將德育貫徹到底,特別是要讓占據教師和學生在校大量時間的教學成為“道德的事業”?唯有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自覺”。如果把教學中傳遞和學習知識,特別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當作全部教育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等同把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當作得以“衣食飽暖”的工具,一切行動在“本能”的驅動下即可,無需“自覺”。德育本是教育者的天職,教師無論在教育活動中承擔的具體任務是什么,首先應當是德育者。然而,德育很容易“隱身”,因為德育是長期的教育事業,不可能產生即刻的“收益”;如果有人說有即刻收益,那就一定是騙人的。德育把一切教育活動作為“成人”的事業,追求的教育目的在人自身。因此,真正立德樹人的活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會有即刻的“收益”,唯有“自覺”地堅守,在一代新人成長起來并在帶來社會新的面貌以后,德育事業才會顯露效果。

班華先生的教育“自覺”思想,有著我國優秀教育文化傳統的根源??鬃诱f:“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保?]“自覺”就是“求諸己”?!白杂X”“求諸己”,在教育活動中遇到一切違背“立德樹人”原則的問題,就不會將問題歸之于不可抗的外在因素,而會自己“用力”去解決問題。如果在教育活動中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研究者,都能自覺踐行立德樹人,難道使一切教學成為“道德事業”還會成為問題嗎?

班華先生長期秉持教育自覺的思想,他在多篇論文中都論述過這一思想。2007年,他在發表于《教育研究》的《讓教學成為道德事業》一文中明確提出,“做自覺的教育者,讓教學成為道德的事業”。他說:“讓教學成為道德事業,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也是我們追求的過程,只要我們努力追求,就能不斷地接近理想目標。而要接近理想目標,需要有自覺的教育者,我們應當努力爭取做一個自覺的教育者?!?“自覺的教育者應當自覺地從‘倫理上考慮’教學,自覺地‘將教學視為道德事業’,堅持道德是教育教學的最高目的,教學應當為其服務?!?[2]15如孟子所說,“自覺”也是一個“反求諸己”[3]的過程,在孟子看來,教育者教育別人達不到目的,就要思考自身的問題了。這就是說,教育者要教育人,也得自我教育。班華先生說:“自覺的教育者應當明智地意識到教育者是教育成的,意識到自己的道德與學問不是必然比學生高。自覺的教育者應當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學習者,而且是終身的道德學習者,包括向自己的學生學習?!保?]162012年,班華先生在《中小學德育》上發文《學習做一名自覺教育者》,號召班主任做自覺教育者。[4]2014年,班華先生在《中國德育》上發文《做立德樹人的自覺教育者》[5]。2016年,班華先生在《江蘇教育》發文《享受做自覺教育者的幸?!?,表達了一種教師的幸福觀。[6]而“享受教育幸?!?,也是班華先生想要具有的教育信念之一。2017年,《當代教師教育》刊登了對班華先生的專訪《教師要努力成為自覺的教育者》[7]。在這篇訪談中,班華先生更深入地將“成為自覺的教育者”作為一種信念來表達,而且談了如何才能成為自覺的教育者。也是在這一年,班華先生開始歸納自己一生想要具有的教育信念。

班華先生講教育自覺,也講學習自覺。學習自覺也是教育自覺,學習自覺就是自我教育。班華先生講教育自覺,講學習自覺,還講生命自覺。自覺一定要自覺到生命,因為有生命才有一切。教育自覺、學習自覺、生命自覺,也是對教育研究者的要求,自覺的教育研究者才能把“自覺”的信息傳遞到一切人那里。

二、整體性、發展性的教育思想者

班華先生的教育思考始終是整體的、發展的,這是他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自覺運用于中國教育研究的結果,在他的教育信念中有明確的表達。

關于整體性教育思想:

——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教育、人、社會、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珍愛自然界生命,珍愛人類生命。

——人在自己生活環境,即在家庭、學校、社會、自然里成長、發展,學校、家庭、社會應是育人共同體。

——優化教育生態。包括優化人的成長與發展的整個環境,即優化家庭、學校、社會、自然環境,以利于人的成長與發展。

——自覺教育者具有全球觀念、宇宙視野,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服務。

關于發展性教育思想:

——教育過程是引導、幫助受教育者自己發展。教育目標是培養人的德智體美素質都得到發展。理解人的德智體美之間的相互關系。教育管理目的在解放人、教育人、發展人。

——關懷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學生精神關懷是老師教育使命的核心。

班華先生的整體性教育思考,是以宇宙的視野看“教育—人—社會—自然”四者的關系。早在1992年,在班華先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育學》中就以“教育—人—社會”整體思維方法論深入分析了教育本質。[8]在這本教材(2011版)的編寫思想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整體性思想”。班華先生說:“我們認為‘教育·人·社會’三者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整體?!保?]在班華先生所希望的17條教育信念中,整體性的教育認識論特別突出。

他在“做自覺教育者”信念的具體表述中,提出自覺的教育者對教育要在“教育—人—社會—自然”相互關系中整體理解。他的整體性教育認識論在“教育·人·社會”之外,又加上了“自然”。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也生活在自然中。在整體性思維中加入“自然”,就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宇宙”視野,而“生態”觀也自然地納入到整體性教育認識論中。

整體性的教育思考或教育認識論,必然要將“發展”納入其中。這是因為整體不僅是“空間”中的整體,也是“時間”上的整體、過程中的整體。班華先生的整體性、發展性、系統性教育思想,在他主編的《發展性班級教育系統》著作中得到體現。從整體觀、系統觀出發,班級組織是一個“系統整體”,這個系統“旨在促進學生發展”。他說:“‘班級教育系統’前面冠以‘發展性’,意在突出‘人’,突出‘人的發展’,強調班級教育以關懷學生的發展為本,其中以關懷學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發展為核心?!保?0]

三、面向教育實踐問題的教育創新思想者

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也是教育創新的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始,班華先生正值壯年,他的教育創新熱情迸發出來。他的教育思想創新立足于中國大地,立足于中國基礎教育“田野”,體現于他的教育信念:

——心育天地,大有作為。自覺心理教育者理解,一切教育實質上都是心育。

——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教育。實施發展性心育。

——整體融合性心理教育。心育與各育融合,心育與各學科教學融合,心育與各類教育活動融合,心育與社會各類活動融合。

——建設中國特色的班級教育學。班級教育學是教育學科分支。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班級教育學的意義、方法。

班華先生的教育創新思考特別體現在他的心育思想和中國特色班級教育學的創建上。他的“心育”和“班級教育學”代表性成果分別是《心育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和《發展性班級教育系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作為班華先生的學生,我有幸參與了他的這兩項重要的教育創新工作。

班華先生的心育理論是從他的教育研究核心領域——德育中“發育”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現代德育理論的快速發展時期,研究者對德育實踐的認識愈加深入。班華先生在《心育論》后記中寫:“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黨中央、國家教委有關重要文件中,以及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已提出了心理素質培養問題,綜觀現時代的社會發展,我們深感在我國探討心理教育問題,已是當前教育研究的一項迫切任務?!卑嗳A先生的貢獻在于:心育從德育發端,拓展為對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健康發展的重要而全面的認識,明確提出了“心育”概念,構建了心育研究與實踐的基本架構,真正開辟出了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一定包含著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一定包含心理現代化,并且包含民族心理的現代化。這恰好是我參與寫作的第三章“心育的社會功能”中的內容。班華先生在《心育論》后記中也表示,“人的素質現代化、民族素質現代化、社會現代化是同一運動過程的不同方面,是整體上的進步”。[11]直到晚年,談到心育問題,他常常念念于此。非常難忘的一個情景是:1994年的初春,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西山老宅的書房里,先生捧著完整書稿,與我討論書名,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論”“心育論”或……最終以“心育論”定名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今天看來非常恰當,這個名稱既簡明又有內涵?!靶挠币殉蔀楣J的教育學術范疇的概念。

建設中國特色的班級教育理論是班華先生教育思想創新的又一個重要方面。班華先生是實踐的教育思想者,他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從教育實踐中、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教育思想創新。班先生的教育思想創新有“源”有“根”,所以在基礎教育實踐者那里形成了威望,產生了深刻影響。說到班華先生的中國特色班級教育思想,就要聯系到一個學術組織——班主任研究中心,這個學術組織最初的名稱應當是“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班主任研究中心”。這是一個由關心、關注基礎教育實踐的學人們自發建立起來的學術團體,大家團結在班華先生周圍。這個學術組織沒有圖章,沒有經費,當然也沒有任何“級別”。但是,就是這個學術組織,在省內并向全國推進了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研究。

我在一篇回憶班華先生的文章中寫道:

班主任研究中心取得的第一個體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果是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班主任文庫”,該文庫有綜合卷、中學卷、小學卷等,其中綜合卷包括幼兒園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初中班主任、高中班主任、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和大學班主任。小學卷和中學卷涉及各個研究專題,如小學養成教育、小學班主任實施素質教育指南等,中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學班主任實施素質教育指南等。這部“21世紀班主任文庫”從1997年開始出版,直到21世紀初,成果可謂洋洋大觀。

沒有班華先生的領軍,上述研究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的。

在這篇回憶中我還寫道:

班先生在班主任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發展性班級教育系統》,這是班先生班主任研究的精心之作。這部著作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素質發展研究”的成果,這個課題的申報恰恰是在班主任研究中心成立之后。課題申報過程中,班先生帶領課題組一次又一次開會研討,從課題名稱到研究內容,大家反復斟酌、推敲。這個課題研究成果出版于2000年,它體現了班先生班主任理論的核心思想?!鞍l展性”體現了班先生對班主任工作中“人”的重視,“班級教育系統”是班先生力圖綜合班主任研究領域各個組成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各子項目研究基礎上以“系統觀”上升到理論新高度。對于班主任工作的“發展性”“系統觀”,始終貫穿在班先生的班主任理論研究中。

現任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齊學紅教授組織的班主任沙龍“隨園夜話”,迄今已舉辦了110多期。班華先生生前非常熱心地參加這個活動,他不僅以老邁的身體參加活動,還不時給這個活動以主題建議。在“隨園夜話”沙龍專為班先生舉辦的追思會上,一線班主任的深情表達讓我感到: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他的思想是能夠深入廣大教育實踐者的內心的。

四、正直的、批判的教育思想者

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勇于直面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班華先生在他的“我想具有的教育信念”中的最后兩條寫道:

——防治教育腐敗。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人的神圣事業,教育腐敗使教育蛻變為某些人獲取功利的手段,導致多種教育病癥,如忽視體育、輕視美育等。人們對此沒有覺察,明顯覺察到的有考試主義、分數主義、升學主義、錦標主義。教育病的危害是折磨人、摧殘人、誤導人。必須努力防治教育腐敗,堅持教育培養人的神圣性。

——解放兒童——我們的教育夢。上個世紀陶行知提出對兒童“五大解放”“六大解放”,當下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圓“解放兒童”的教育夢。

毫無疑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起了體量龐大的教育體系,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得益于這些年來各級各類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步伐正在邁進。但是,前進中的中國教育依然面臨著許多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的問題,甚至是需要“治療”的“教育病”。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就是“治療”“教育病”的一個重要措施。

班華先生把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兒童”作為自己的教育信念,就是看到了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而當下的教育仍未解決好又急切需要解決的教育問題,這就是要“釋放兒童的創造潛力”,這與當下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演講中提出兒童的“五大解放”:解放小孩子的頭腦、解放小孩子的雙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時間、解放小孩子的空間。[12]128-130一年以后,即1945年,陶行知在《民主教育》中,在“五大解放”上又增加一個“解放眼睛”,就成了“六大解放”[12]140。無論“五大解放”或“六大解放”,都是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晚年,班華先生把他所“擁有”并“踐行”的教育信念,表達為自己“希望具有”的教育信念。這是他的謙虛,也是對后學的一種勉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理論建設,需要教育學人“薪火相傳”,而“教育信念”就是那“薪火”的“種子”,是前行的“靈魂”。

【參考文獻】

[1]朱熹.論語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160.

[2]班華.讓教學成為道德事業[J].教育研究,2007(2):12-16.

[3]朱熹.孟子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95.

[4]班華.學習做一名自覺教育者——由《座位也是一種資源》想到的[J].中小學德育,2012(7):53-54.

[5]班華. 做立德樹人的自覺教育者[J].中國德育,2014(18):6-10.

[6]班華. 享受做自覺教育者的幸福[J].江蘇教育,2016(39):1.

[7]班華,雷曉慶,胡金木.教師要努力成為自覺的教育者——訪班華先生[J].當代教師教育,2017(3):1-6.

[8]班華.中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9]班華.中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0]班華.我理解的“發展性班級教育系統”[J].班主任,2008(3):3-4.

[11]班華.心育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00.

[12]王文嶺、徐志輝.陶行知論創造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自覺批判信念
為了信念
發光的信念
信念
沖破單向度的枷鎖
淺談認同危機語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覺
用“批判”的思維解讀語篇的光輝
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價值探討
在批判中尋求解放
《詩觀》中鄧漢儀詩史觀的自覺
公眾道德自覺的培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