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書記/校長眼中的高校圖書館:基于LDA主題模型的分析*

2023-10-11 05:38馬玥唐承秀王偉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校長育人圖書館

□馬玥 唐承秀 王偉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1]?!镀胀ǜ叩葘W校圖書館規程》對高校圖書館的地位進一步予以明確,認為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具備文化育人的職能,在文獻資源建設、學術信息支持、文化環境塑造等方面為高校作貢獻,且不乏亮眼的工作成績。但與此同時,在制定學校整體規劃、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等情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戰略地位和話語權往往難以比肩同為二級單位的學院或部門。有研究顯示,這可能是由于圖書館的戰略規劃與高校整體的戰略規劃不相匹配[2-3],或是圖書館難以向校領導展現自身的價值[4]。那么就目前來看,當著眼于圖書館這一機構時,我國高校書記/校長對哪些主題予以重點關注?這些受到高校書記/校長重點關注的主題,為高校圖書館檢視現有工作內容、體現自身工作價值、指引未來工作方向給予了怎樣的提示?本研究將LDA主題模型應用于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高校圖工委)《大學圖書館館長采訪書記/校長訪談錄》訪談文本,試圖揭示上述問題。

2 相關研究回顧

2.1 高校圖書館與校領導之間的關系

在高校范圍內,圖書館與校領導之間的關系大致可分為“提供決策相關服務”和“直接參與決策”兩種類型。劉麗、王雅戈等學者較早提出了可由圖書館為校領導提供信息咨詢或戰略決策服務的觀點[5-6],近年來也有部分學者建議圖書館利用其在信息資源、知識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以建立智庫、開展學科分析或動態監測服務等方式服務于高校發展,為高校戰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7-10]。除單向地提供服務外,國外部分高校圖書館領導會直接參與高校事務決策,這可能源于國內外在高校內部領導體制方面的差異。我國高校的內部領導體制為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美、英、法、德、日等國主要采取委員會制,由校董事會、理事會、校務委員會等機構進行各項事務的管理和決策[11-12]。杰西卡·博耶爾(Jessica Boyer)探討了圖書館館長及館員參與校內各種具有領導、治理性質的委員會的情況,如認證委員會、教務長理事會、評估委員會等,并提出圖書館需要實施積極主動的領導策略,并重視和直接管理者之間的關系[4]。

2.2 校領導對高校圖書館的看法

作為接受領導、提供服務,或在某些情境下建立合作關系的對象,高校圖書館也在試圖了解自身在校領導眼中呈現怎樣的形象、發揮怎樣的作用、體現怎樣的價值。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研究了加拿大高校教務長群體對圖書館與高校使命一致性的看法,發現教務長普遍認為圖書館在教學和科研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通過提供信息檢索入口及空間的方式發揮作用,但對于圖書館在促進學術交流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不熟悉[13]。美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伊薩卡”(Ithaka S+R)發布的《2022年美國圖書館調查》(USLibrarySurvey2022)顯示,半數左右參與調查的圖書館領導感到,讓校領導相信圖書館的價值主張仍然是一個挑戰[14]。在此基礎上,菲奧娜·哈蘭德(Fiona Harland)等學者運用扎根理論研究了澳大利亞及美國的圖書館領導如何通過增強圖書館與高校的戰略一致性促進圖書館的價值和影響力的提升,提出圖書館應該將自身的戰略規劃建立在高??傮w戰略規劃基礎上,通過參與教學和科研活動向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展示其價值和影響,并給出了可借鑒的操作流程[15]。

總體來說,上述研究在理論層面上均有一定建樹,且多數采用訪談法收集圖書館及其利益相關者的觀點,但抽樣時大多采用方便抽樣的形式,樣本數量較少或范圍較窄。此外,多數研究使用質性編碼、扎根理論、內容分析等方法對訪談文本進行分析,未見采用機器學習等方法對較大規模數據開展分析的研究。本研究將潛在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題模型引入這一研究領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往研究的不足,獲得更加客觀的數據,得到具備可借鑒性的結論。

3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數據來源與模型選擇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為2021年10月20日—2021年11月25日公開發表于高校圖工委官方網站(1)網址:http://www.scal.edu.cn/.“活動交流”欄目下的29篇《大學圖書館館長采訪書記/校長訪談錄》(以下簡稱《訪談錄》)?!对L談錄》的主要內容為高校書記/校長對該校圖書館的定位、認識、評價、期望等,訪談范圍包含6所“雙一流”高校、19所普通本科高校、4所高等職業學校,地域分布涵蓋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西南地區,樣本框偏移度較低,適宜用作分析材料。

本研究采用LDA主題模型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LDA主題模型是一種對文本主題進行建模挖掘的三層貝葉斯產生式概率模型[16],屬于機器學習中“無監督學習”的類別,能夠識別大規模文檔集中潛藏的主題信息,被廣泛應用于主題探索、知識組織、學術評價、情感分析等領域[17]。鑒于《訪談錄》屬于典型的靜態長文本,與傳統LDA主題模型的適用范圍相匹配,本研究選用機器學習工具包Scikit-learn中的LatentDirichletAllocation模塊進行模型求解。

3.2 數據預處理

首先,刪去《訪談錄》中并非訪談具體內容的部分(如標題及副標題、圖片及圖注、本館概況介紹、訪談雙方稱呼、換行符等),得到約13萬字的原始數據,并輸入Excel文檔。之后,利用中文分詞庫“結巴”(jieba)對原始數據進行分詞?!对L談錄》雖屬于訪談文本,但涉及較多學術用語,與文獻期刊類文本的數據形態類似,故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停用詞表為基礎[18],輔以在原始數據中出現頻率高但不具備主題識別性的功能詞(如“圖書館”“學?!薄案咝!?,構建包含755個詞(含標點符號)的停用詞表。使用受訪各高校全稱及簡稱、圖書館領域常見名詞[19]、訪談中提到的高等教育領域專有名詞(如“立德樹人”“以本為本”“第二課堂”)等146個詞構建自定義詞典。為進一步提高后續主題的可識別性,在分詞階段進行文檔詞性標注,僅保留名詞、名動詞、其他專有名詞。

為計算文字權重,進而將上述數據轉換成可以量化的特征詞[20],本研究采用Scikit-learn中的CountVectorizer函數和TfidfVectorizer函數對已分詞完畢的數據進行特征提取。根據以往類似研究的經驗,將CountVectorizer函數的參數max_df設置為0.5、min_df設置為10,提取1000個特征詞語,而后使用TfidfVectorizer函數得到“文檔-詞語”稀疏矩陣。

3.3 LDA主題模型訓練

在正式訓練LDA主題模型前,需要確定最佳主題數。目前學界對于最佳主題數的確定方案有諸多不同觀點[17],根據原始數據的特征,本研究結合困惑度計算結果與使用pyLDAvis模塊得出的可視化聚類結果,共同確定最佳主題數。如圖1及圖2所示,當主題數為6時,困惑度曲線在局部出現低點,且主題顆粒度適中、間距較為均勻、聚類效果好,故確定本研究的最佳主題數為6。將最優主題數n_topics=6輸入LDA主題模型,設置最大迭代次數max_iter=50,進行模型求解,得到“文檔-主題”“主題-詞語”概率分布表。

圖1 困惑度隨主題數量變化的趨勢

圖2 使用pyLDAvis模塊輸出的可視化主題聚類結果(2)圖2中的主題編號為自動生成,與表1不完全一致,圖2中主題1、2、3分別對應表1中的主題2、3、1。對照原始數據發現,圖2中主題2和3存在少部分重合很可能是因為高校的目標和整體規劃也包含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內容。

4 主題分析與討論

根據“主題-詞語”概率分布表中詞頻位于前25位的詞語,結合圖書情報領域專業知識及高等教育語境,對主題進行人工識別及命名,如表1所示。其中,“服務學校根本任務與整體規劃”“文化育人與書香校園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三個主題對應的文檔數量較多,分別達到7篇、8篇、7篇,故本研究認為這三個主題是受到高校書記/校長廣泛關注的熱門主題。

表1 主題-詞語概率分布表

在上述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訪談內容中提及概率最高的主題在各高校類型中的分布進行描述,詳見表2。

表2 概率最高的主題在不同類型高校中的分布(單位:所)

以下將結合訪談具體內容和典型案例,對上述主題分別進行分析。

4.1 服務學校根本任務與整體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1]。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則是高校達成這一根本任務、實現這一根本目標的重要路徑。在此基礎上,各高校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十四五”規劃,以“雙一流”建設、“雙高”建設等作為努力方向,并將達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體系建設作為達成這一整體規劃的重中之重?!对L談錄》全文共提及“立德樹人”47次、“三全育人”10次、“‘十四五’規劃”65次,這也側面證明了高校書記/校長對于達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成“十四五”規劃預定目標的重視程度。圖書館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書記/校長希望圖書館能夠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使自身的各項具體工作都能夠有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也只有根據高校的整體規劃來制定自身的發展規劃,圍繞高校的根本任務梳理工作內容、明確工作重心,才能體現自身對于高校的價值和貢獻度。

4.2 文化育人與書香校園建設

該主題圍繞高校書記/校長對圖書館協助完成文化育人任務、助力書香校園建設的要求展開,具體而言主要涉及閱讀推廣活動、館舍與空間再造等方面的內容。閱讀推廣活動是挖掘學生潛在閱讀需求、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高校書記/校長普遍對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尤其是圍繞“經典閱讀”與“紅色閱讀”這兩大主題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表示認可和支持,并鼓勵圖書館不斷探索更加新穎的活動形式,在借鑒同行優質活動思路的同時挖掘自身專長,創立具有本校特色的閱讀推廣品牌。由于圖書館是高校提供文化活動的主要基礎設施之一,高校書記/校長同樣關注圖書館在館舍與空間再造方面的成果與潛在問題。高校書記/校長能夠意識到圖書館作為空間場所對營造文化育人氛圍的重要意義,在具備相關條件時支持圖書館對館舍進行改造、新建,如廣西藝術學院圖書館“獨秀書房”、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圖書館空間改造工程等;而在缺乏相關條件時,則鼓勵圖書館在現有基礎上優化館藏資源布局、調節空間功能分區、改善文獻閱覽環境,從而提升師生對圖書館空間的使用體驗。

4.3 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高校書記/校長對圖書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要求大致可以分為經濟、社會、文化三個方面。在經濟方面,圖書館被要求與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供數字資源檢索和行業信息咨詢等服務;在社會方面,圖書館被鼓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向所在區域的社會公眾開放文獻資源,或與當地公共圖書館加強合作,增強高校對當地的社會效益輻射;在文化方面,圖書館立足地方、民族特色進行的文化傳承工作則被重點關注,如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建立的壯學文獻信息庫、壯侗語族語言文學數據庫等地方特色文化數據庫等,體現高校作為文化資源高地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訪談錄》中四位高職院校領導中的三位都提及了對圖書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這一功能的要求,這一比例遠遠高于普通高校,這可能是由于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要求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22]。這也為高職院校圖書館這一類型的高校圖書館未來的努力方向予以了提示。

4.4 資源與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在移動互聯網、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智慧化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為黨和國家培育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務之一。與此同時,我國圖書館目前也已進入智慧圖書館建設時期,涵蓋軟硬件系統開發、資源共建共享、標準規范體系建設、數字化服務推廣等多個方面[23]。因此,作為高校學術資源與服務的提供方之一,圖書館與時俱進的數字化進程開始受到高校書記/校長的關注。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主要包括資源和服務兩方面,資源方面包括電子資源建設、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館藏古籍文獻數字化建設等,服務方面則主要是建立以軟硬件設施升級為標志的智慧圖書館服務系統,陜西科技大學、延邊大學等高校還提出將智慧圖書館建設納入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總體布局的建議。在此基礎上,高校書記/校長也要求圖書館在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信息素養等方面作出努力,如開設信息素養課程、深入院系舉辦信息素養嵌入式培訓,并從學校層面將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學生能力培育框架或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中[24],凸顯了圖書館在此方面的專業地位。

4.5 突發事件下的應對策略

由于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2021年10-11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因此,訪談中有關疫情中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服務、應對突發事件的內容較多。在受疫情影響閉館期間,各高校圖書館采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解答師生的資源檢索和利用問題,并增開線上閱讀推廣活動,豐富師生居家文化生活;同時盡量創造條件滿足師生對紙質資源的硬性需求,如北京大學圖書館推出的“送書到樓”服務等,這些應對策略得到了高校書記/校長的認可。此外,高校書記/校長還要求圖書館與其他部門合作,推動教學資源數字化、數據庫遠程訪問優化等工作。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被納入“乙類乙管”范圍,但正如北京大學校長郝平所言,“疫情加速了高等教育方式的變革,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內容,助推了高校治理方式和效能的提升”[25],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各項針對性舉措也為高校圖書館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向師生提供持續服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4.6 館員隊伍專業化建設

目前高校圖書館館員隊伍年齡結構老化、專業人才短缺已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部分高校書記/校長對此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關注,承諾通過人才引進、校內調整等方式促進人員結構的優化,提高館員學歷水平;同時,也要求圖書館在發揮館員愛崗敬業熱情的同時,不斷開展館員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使得館員專業能力與國際一流高校的圖書館員接軌。此外,一些高校書記/校長還提出,圖書館雖然屬于教學輔助部門,但也應當聚焦學?!半p一流”建設需求,充分鍛煉和發揮館員情報專業優勢,按服務層次和服務內容形成學科服務梯隊,做好與學科帶頭人、高水平科研團隊的精準對接工作,實現學科服務精準化,最終形成如聊城大學校長王昭風所言,“具有較強文獻信息感知能力、學科前沿捕捉能力、信息化工具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5 結論與建議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自身做出的工作成績與這一機構在高校中的戰略地位似乎不相匹配,這已成為長久以來令圖書館的工作方向陷入困惑,進而制約館員工作積極性的一大難題。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圖書館希望了解校領導如何看待圖書館的工作,又對圖書館有哪些方面的要求。高校圖工委的《大學圖書館館長采訪書記/校長訪談錄》恰恰是針對上述問題的有效數據來源。本研究采用LDA主題模型這一具備客觀性的機器學習方法提取《訪談錄》中的主題內容,發現當論及圖書館時,高校書記/校長主要關注其服務學校根本任務與整體規劃、文化育人與書香校園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資源與服務的數字化轉型、突發事件下的應對策略、館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六大主題方向的內容。結合訪談具體內容可以發現,“服務學校根本任務與整體規劃”具備最為普遍性、綱領性的意義,引領其他幾個主題內容的具體實施。這意味著圖書館首先應當關注高校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整體規劃,在此基礎上依據其他幾個主題方向的提示在具體工作上做好、做精,才能獲得校領導的關注和支持。本研究也建議高校圖書館對自身的資源建設和服務成效定期進行評估,并將結果呈送校領導,以使校領導更加直觀地了解圖書館的工作成績,從而體現圖書館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貢獻。

猜你喜歡
校長育人圖書館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圖書館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論校長的修養
去圖書館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校長給力“九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