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有”好老師視角下語文教師的發展探究

2023-10-11 17:12張慧茹屈玉麗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好老師四有教師發展

張慧茹 屈玉麗

[摘 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就“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這一問題做出的回答。如今,中國正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進,新時代對教育事業與教師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深入學習“四有”好老師的內涵,從“強化理想信念,做學生的引路人”“錘煉道德品格,做學生的好榜樣”“積累扎實學識,做專業的教育者”“培育仁愛之心,做學生的知心者”四個方面入手,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關鍵詞]“四有”好老師;語文教師;教師發展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21-0076-03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四有”好老師標準,以此勉勵廣大教師,為教師指明了發展方向。當下,教育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重提“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在組建現代化教師隊伍、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好教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語文教師應堅定理想信念、培養高尚道德、充實專業知識、胸懷仁愛之心,朝著“四有”好老師的方向發展進步。

一、“四有”好老師的內涵

“四有”好老師即要求教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知識基礎及溫暖的仁愛之心。這四個方面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

(一)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對象,信念則是理想實現的保障。理想為教師提供了奮斗的目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信念支配著教師的教學行為,體現著教師的價值觀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指引著教師前進的方向,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因此,新時代教師要努力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此之外,還要樹立教師職業信念、堅定教師職業理想,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貢獻。

(二)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的執教之基、立身之本。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尤為重要,蘇聯教育家包德列夫認為,教師對學生發生教育影響,不只是由于他的知識,更是由于他的道德威望。該觀點強調了在道德品質方面,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與模范。新時代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職責與使命,提升職業道德素質,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三)有扎實的知識基礎

有扎實的學識是教師教學的根本。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苯處熤挥芯邆湓鷮嵉膶I基礎知識和過硬的教學本領,才能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幫助學生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

新時代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及時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將理論知識有效融入教學實踐。此外,還要積極參加學術論壇、課題研討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習、積累先進的學科專業知識與教育教學知識,真正做到“學高為師”。

(四)有溫暖的仁愛之心

仁愛之心最能體現教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靈魂。教師只有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時刻關心學生,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而后因材施教。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與情感。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真心呵護學生健康成長。當然,仁愛與嚴格要求并不沖突,教師要在學習上、道德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中、情感上給予學生溫暖,做到嚴慈相濟。

二、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對語文教師發展的意義

新時代,語文教師要在學習、反思與改進的過程中向“四有”好老師不斷靠近,這既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又有利于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一)有利于提高覺悟,響應教育號召

新時代,教育應不斷改革與創新。語文教師不僅要守住課堂這“一畝三分地”,還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與職業敏感度,以及時接收并學習最新的教育政策,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時代發展需要以及社會進步要求及時調整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

爭做“四有”好老師有利于語文教師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政治覺悟、積極響應教育號召、走在教育改革進步的最前列。

(二)有利于完善自身,提升專業素養

新時代所需的教師應該是專業素養過硬,能陪伴學生成長、指引學生前行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語文教學專業能力,還要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和過硬的心理素養。

成為“四有”好老師包含著對教師政治、知識、品格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應以成為“四有”好老師不斷鞭策自己,從而完善自身,提升專業素養。

(三)有利于培育人才,不負職責使命

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上,語文教師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自己的職責使命,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又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因此語文教師要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并以仁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而讓祖國未來的人才庫“百花齊放”。

當代語文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能助推新時代人才的培養。語文教師只有努力成長,向“四有”好老師看齊,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人才。

三、“四有”好老師對語文教師發展的啟示

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四有”好老師是新時代所有教師的奮斗目標。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對“‘四有’好老師”概念的理解以及對語文課程任務、語文教師職責的認識,總結出“四有”好老師對語文教師發展的幾點啟示。

(一)強化理想信念,做學生的引路人

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教育的重要目標。語文教師首先要強化自身的理想信念,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以成功為學生引路。

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保持對語文教學的熱愛,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堅定不移地為祖國培養優秀的人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職業理想信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能正確理解教材中相關人物的理想信念,并引導學生分析這些人物的理想信念對其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而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在講授《鄧稼先》時,教師只有先理解并認同鄧稼先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教學中正確地引導學生感受鄧稼先的理想信念、學習鄧稼先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分析理想信念與鄧稼先所獲成就之間的關系,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并堅定自身理想信念。

若理想信念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明燈”,那么語文教師便是“指路牌”。語文教師不僅要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為學生做榜樣,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還要正確認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并使“明燈”長明,照亮前路。

(二)錘煉道德品格,做學生的好榜樣

“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語文教師要堅持錘煉自身的道德品格,做到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并將德育內容融入語文課堂,以使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德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笨梢?,教師的道德品格對學生品德的養成具有重要影響。例如,在教授《紀念白求恩》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分析白求恩同志高貴的共產主義精神,還要讓學生學習他對工作極致負責的態度以及對事物精益求精的品質。但單純依靠課文進行空泛的說教并不具有說服力,語文教師還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對教育工作極致認真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借助課文中的素材來對學生進行道德品格教育,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以使學生在積累道德知識的同時受到教師道德行為的熏陶,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三)積累扎實學識,做專業的教育者

扎實的學識是教學之基、教師之本。語文課程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其知識包含內容多、涵蓋范圍廣、更新變化快。針對語文學科知識的特點,有學者提出“語文教師應以廣博的通識知識為基礎,以精深的學科知識為主體,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知識為輔助,充實知識底蘊?!边@指明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對其他學科知識有所涉獵。

例如,在講授《約客》時,若具備一定的地理知識,便能把“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中所描繪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季的景象講透徹,有效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渲染的氛圍,準確理解作者傳達的感情;在講授《致橡樹》《雨巷》等文章時,若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知識,便能使學生對橡樹、丁香等意象有深入的理解;在教授《山水畫的意境》時,若具備一定的藝術知識,了解山水畫的特點、基本技法與表現形式,懂得欣賞并能夠感受山水畫的獨特意境與魅力,便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文章,體會山水畫中蘊含的精神情感,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知識是不斷更新的。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學習,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地講解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文章,才能在講授文章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四)培育仁愛之心,做學生的知心者

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愛自己的學生才是偉大。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護,理解學困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并給予耐心幫助;寬容學生的小錯誤并鼓勵其及時改正;及時捕捉學生情緒的變化并加以疏導等,在教學中做到平等、尊重與真誠。

例如,在教授《散步》時,學生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存在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小時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或讓學生站起來演示如何“背著孩子/母親慢慢地、穩穩地、仔細地向前走”。這樣的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話語的意味,還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回憶中、在演示中理解親情的珍貴。若有學生因想到自己去世的祖母或其他親人而傷心時,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情緒疏導,引導學生好好學習、珍愛生命,不辜負過世親人的期望。

語文課堂應充滿愛,語文教師應有仁愛之心。教育家呂型偉曾說過:“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愛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潤滑劑、催化劑也是黏合劑。語文教師要盡己所能關愛學生,給學生以愛的教育,助學生健康成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好教師,對語文教師響應教育召號、提升專業素養、培養創新人才等有重要意義,應成為語文教師共同的職業追求。在爭做“四有”好老師的指引下,當代語文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學生的引路人;要錘煉自身道德品格,身體力行做學生的好榜樣;要不斷學習,充實自身知識儲備;要永懷仁愛之心,做學生精神上的陪伴者。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向“四有”好老師靠近,才能成為讓組織放心、讓家長安心、讓學生真正受益的好教師。

[? ?參? ?考? ?文? ?獻? ?]

[1]? 周洪宇.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好老師講話解讀[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 向陽.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知識經濟,2020(13):159,161.

[3]? 張雷.談“四有”好教師視角下語文教師的責任與擔當[J].品位·經典,2021(4):112-113,126.

[4]? 張斌.基于“四有”好教師培養的中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8(10):16-20.

[5]? 陳慶章.大學教學常見問題解答600[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猜你喜歡
好老師四有教師發展
扎根三尺講臺 爭做“四有”好老師
淺談中職語文教育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教師發展自律動力問題探討
小學英語“四有”課堂構建策略探究
進社區 爭“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民辦本科院校教師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古詩教學,須從“四有”起步
新時期高校 “四有”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