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創融合”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探析

2023-10-16 07:22劉猛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思政教育創新創業

【摘要】本文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結合國家大力推行課程思政的時代背景,在分析當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困境的基礎上,從設立以思政價值為導向的課程目標、構建以思政理念為線索的課程體系、設計以思政元素為融合的教學內容、打造以思政內涵為鏈接的實踐平臺和優化以思政育人為目標的評價機制這五個方面探討在“思創融合”理念指導下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高校 創新創業 思政教育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1-0070-07

自2015年國務院、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頒布多項政策大力推動高等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思潮不僅轉變了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而且影響著畢業生的擇業方向。當前,創新創業課程已成為許多高校的公共必修課,各類有關“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研討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在關注“專創融合”問題的同時,高校也不能忽視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思政教育。為實現立德樹人的工作目標,高校應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導下,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發揮創新創業課程的育人功能,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為社會輸送一批既具較高能力素質又有較高思想覺悟的創新創業人才。

一、“思創融合”的理念內涵及其現實邏輯

(一)“思創融合”的理念內涵

“思創融合”,即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理念。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課程思政”這一理念,指出高等院校應將專業課堂作為思政教育的切入口,確保專業教育“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高校紛紛探索將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在不斷創新專業課程的授課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基礎上,努力構建專業課堂“大思政”育人格局,發揮浸潤式思想政治教育優勢,促使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同頻共振。創新創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思維為目標,其本質仍屬于專業知識類課程,因此可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通過在教學中實踐課程思政理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構建“思創融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二)“思創融合”的現實邏輯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抓好專業課程教學工作,而且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創融合”理念指導下培養一批既有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又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從課程建設的現實邏輯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個維度上都有緊密的內在聯系。

首先,二者在教學側重點上具有互補性。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四門核心課程為基礎,旨在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看待世界發展規律、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和提升道德品質素養,在教學上更偏向理論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創業技能,常會以實踐活動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各有側重的教學特點使二者能夠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即通過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運用思政理論知識,在思政理論指導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能使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為補充,從而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

其次,二者在培養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先進的思想理論來武裝學生的頭腦,為學生提供強大的方法論武器,使其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企業管理能力、產品運營能力和行業創新能力等,鼓勵畢業生投身到經濟建設浪潮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都是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在培養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因此,二者更應同心同向、聚力協作,遵循“思創融合”的育人理念,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最后,二者在授課內容上具有互通性。從表面看,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授課主題南轅北轍,但其實二者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能讓學生學會正確看待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抓住創業工作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能讓學生切實了解我國的經濟發展特點,學會順應國家經濟變化的潮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能夠培養學生誠信、守法的創業觀,幫助學生了解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中關于創業案例的講解、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等內容中也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導的團結協作、不畏艱辛、奮勇向前等精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在授課內容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關系,這為“思創融合”理念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二、“思創融合”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困境思考

(一)價值導向趨利

課程的價值導向影響著人才培養的方向。目前受高校擴招政策實施、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高校人才結構性過剩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創新創業教育常被高??醋魇墙鉀Q就業問題的補充手段。這就導致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過多關注學生創業技能的鍛煉,忽視其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而很多學生在學習創新創業課程時也常以獲取創新創業獎項為目的,以期增加自身的就業優勢或獲取更多的學分。功利性的價值導向使得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活動時關注教學素材思想政治內涵的意識不強,從而導致創新創業教育僅停留在表層,未觸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二)課程體系單薄

“思創融合”教學理念的實施,關鍵要構建一個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為雙核的課程體系,以此對學生展開系統化、層次化的培養。目前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課程,但從整體上看,許多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僅為公共必修課或選修課,且只安排一學期或一學年的課時,縱向上未能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橫向上與學生的專業學習之間聯系較弱。這就導致創新創業課程在嵌入現有的課程體系過程中存在契合度較低、融合度不足的問題,使得創新創業課程常孤立于高校的課程體系之外,最終降低了創新創業課程的育人成效。

(三)思政內容缺失

高校若要提高創新創業教學的育人成效,關鍵要解決“教什么”這一核心問題。目前我國高校尚未有統一的創新創業方面的教材,因此除了直接選用創新創業領域內專家、學者編寫的專著,部分高校還會自主編寫創新創業課本,使創新創業教學內容更契合學校的實際需求。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創新創業課本內容多集中在創新思維與創業技能的培養上,少有體現與思想政治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師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思想政治育人環節,或難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實踐成效不佳

創新創業實踐旨在通過各類動手實操活動,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強化學生對創新創業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創業各環節的細節,以此提升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成效。然而,目前許多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由于缺乏思想政治育人理念的指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一是重創業輕運營,許多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主要集中在“如何選擇創業項目”的命題上,但對“企業應如何可持續運營”方面的教學內容較少;二是重比賽而輕實際,高校教師在組織學生選擇創業項目進行創業模擬時,常以創新創業競賽為背景,很多時候僅考慮項目的競爭性或創新性,而未考慮本地區實際,導致很多創業實踐最終淪為紙上談兵的活動。

(五)教學評價單一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使教師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然而,許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教學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從評價主體上看,當下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仍以教師評價為主,很少采用同伴互評或學生自評的方式;從評價內容上看,課程評價多集中在“創業實踐能力”主題上,考核范圍小,且未關注學生在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等思想方面的成長;從評價標準上看,教學評價以主觀性評分為主,評價結果受教師影響大,缺乏一定的客觀依據。

三、“思創融合”視域下“五位一體”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實踐路徑

廣西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為學院)是廣西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外語類普通本科高校,自建校后就致力于以廣西為中心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外語人才。近年來,學院響應國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號召,積極探索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授課形式。針對當前高校在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中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學院在“思創融合”理念指導下,結合現有的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分析當下人才培養需求,提出了“五位一體”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緊緊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課程目標建設為導向、以課程體系建設為支架、以課程內容建設為核心、以實踐平臺建設為抓手、以評價標準建設為基礎,在“思創融合”理念引導下,切實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與創新創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旨在實現“內修外練”的課程教學目標,最終培養一批具有專業優勢的“雙創型”人才,為廣西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一)設立以思政價值為導向的創新創業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程建設的指南針,旨在回答“課程如何建設、由誰建設、為什么建設”等問題,并對課程建設過程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學院在設計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目標的過程中,參考了三維目標理論,設立了如圖2所示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三維目標。在總體目標的引領下,學院致力于將思政價值融入每一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建設當中。

在設立創新創業課程的總體目標時,學院明確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既不是為了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也不是為了完成學校的就業、創業任務,而是為了向社會輸送兼具創業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以此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意味著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需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發展,還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甘于奉獻、敢于擔當的歷史使命感等思想品質。思想品質的養成僅憑創新創業課程的專業知識教學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學院決定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通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領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觀,使學生在創業道路上不僅“會使勁”,而且能“使對勁”。

首先,在設置“知識與技能”維度的課程目標時,學院以思政價值為導向設計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開展與創業有關的法律知識教學時,教師除向學生講解法律條例,還需引導學生思考遵紀守法對維護國家經濟穩定的意義,以此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連接。其次,在設置“過程與方法”維度的課程目標時,學院以思政價值為引領組織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例如,在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或創業項目路演活動時,學院除關注學生創業項目的創意和完成度,還重點關注項目對地區經濟的價值,引導學生將創業活動與地區經濟發展聯系起來。最后,在設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課程目標時,學院以思政價值為導向組織學生開展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思想教育活動。如分享國內優秀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敢闖會創的優秀思想品質;針對學生在創業實踐中遇到的困難開展抗挫折教育等,使創新創業教育深入學生的內心。

(二)構建以思政理念為線索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既決定著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各要素的排列順序、具體內容和教學形式,也決定著學生獲取學科知識的詳細過程,直接影響學生創新創業知識體系的構建效果。為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學院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為中心,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了“網格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從縱向上看,該課程體系貫穿學生大學四年學習時間,課程難度逐年提升,教學內容契合各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大一學生入學后,首先會在通識必修課中接受創新創業基礎知識教學,以對創新創業課程形成初步的認知;完成基礎教學后,學生便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更具體的創新創業進階課程,并參與到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綜合素養;學生進入大三、大四后,已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與創新創業能力,便可以參與學院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活動,開始思考畢業后的發展方向。對其中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學院會鼓勵他們設計或加入各類創業項目,在產業學院、創業孵化園等平臺完成自己的創業夢想。

從橫向上看,首先該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連接起來。一方面通過系統化的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引導學生有邏輯、有層次地構建課程知識體系,打牢學科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在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限選課三類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學元素,以“專創合一”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深化對創新創業內涵的理解。其次,該課程體系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連接起來。通過開展通識類實踐活動與專業類實踐活動,學院為學生提供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場景的練習平臺,降低學生的創業實踐門檻,為學生提供更充分的試錯機會,以此提升學生創業的可能性。最后,該體系下的所有課程都將貫徹課程思政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堂課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其思想價值引領功能,向學生傳遞正向、積極的創新思想和創業理念。

(三)設計以思政元素為融合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

為踐行“思創融合”理念,高校需要對現有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創編,在課程思政理念引領下積極挖掘課本中的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教學、案例講解和實踐活動中,以此豐富創新創業教育內容。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內容設計為例,該課程包含“創業與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創業的認知和方法”“創新創業大賽”“創業項目路演”五個教學板塊。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嚴格遵循“思創融合”的理念,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創新創業教學中(如表2所示),積極發揮思政理論浸潤式育人功能。

為提高思政元素的融合效果,學院在挖掘其與創新創業教學的重合面時始終堅持“四度”原則。

首先,堅持“思創融合”內容有廣度。創新創業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涵蓋眾多知識點的學科,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同樣包含哲學、政治、法律、歷史等多個領域內容。因此在挖掘二者的重合面時,學院帶領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放寬眼界,通過系統整合與梳理思政教學資源,優中擇優,將最適宜的思政元素融入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中。例如,在開展法律法規板塊教學時,為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與創業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內容,教師將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和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聯系起來,在介紹完法律條款后組織班級學生成立“商業法庭”,共同“審判”教師所給出的典型案例,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培養其“誠信經營、誠實做人”的良好品質。

其次,堅持“思創融合”內容有深度。課程思政工作并非在課堂中簡單提一兩句思政理論或講述一兩個思政故事便可完成,而是需要教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學會“如何做”的同時明確“為誰做”“為什么做”等問題。因此,學院在選擇創新創業教學中的思政資源時,著重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和可供學生討論的思政問題,以此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堅持正確的奮斗方向。例如,教師在選取優秀企業家創業案例時,沒有選擇巴菲特、比爾·蓋茨等西方企業家的創業故事,而是以任正非、董明珠等中國優秀企業家為代表,讓學生在了解企業家創業歷程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他們不畏困難、為國奉獻的品質,讓學生明白創業的終極目標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再次,堅持“思創融合”內容有力度。創新創業教育旨在為國家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助推國家實現創新發展目標。對此,學院創新創業教師在課堂中主動引導學生關注地區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樹立崇高而遠大的創業理想目標,將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問題當作他們創業過程中需解決的重要挑戰。例如,學院創新創業教師在課堂上分析跨境電商創業案例時,結合廣西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引導學生以中國—東盟貿易為背景分析跨境電商的創業問題,并促使學生在創新創業學習中明白掌握外語、商務管理的優勢,進而有針對性地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最后,堅持“思創融合”內容有溫度。以德樹人、以情育人、以志扶人、以智啟人既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原則,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高校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使“思創融合”內容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打造有溫度的創新創業課堂。為此,學院充分分析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在創新創業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創新創業教學成為大學生涯中的一盞指路明燈。例如,針對部分國際經貿學院學生擔心遭遇就業難、創業難等的問題,創新創業教師在開展“國家政策與國際形勢對創業影響”這一板塊內容教學時,專門組織學生整理了近年國家對外貿易相關政策的變化資料,讓學生感受到國家對對外貿易的大力扶持,進而重拾專業學習的信心。

(四)打造以思政內涵為鏈接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打造多元化的實踐平臺是高校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成效的關鍵。為解決當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浮于表面、成效不佳的問題,學院以思政內涵為鏈接構建了“學—賽—研”創新創業實踐模式(如圖3所示)。該模式兼顧實踐活動的深度與廣度,能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

第一,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活動。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校園氛圍,學院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各類創新創業課外興趣活動?;顒硬辉O年級或專業門檻,旨在為學生源源不斷地帶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學習資源。例如,學院定期邀請創業校友、行業企業家等到校舉辦創新創業沙龍和講座,為學生提供近距離與企業家接觸、溝通的機會,讓學生了解企業家們的創業故事,受其激勵和鼓舞;又如,學院鼓勵學生成立各類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校園社團活動,讓學生借助朋輩力量進行自主實踐,獲得更豐富的創新創業知識。

第二,開展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創新創業教學實踐和競賽活動。為使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更具專業特色,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競爭力,學院面向不同專業開展了具有層次性的創新創業競賽和實踐活動。一方面,學院鼓勵各二級學院以學年為單位定期舉辦院級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學校工商與公共管理學院每年會舉辦“創·辯·競·展”賽事,動員院內各專業學生積極將專業知識應用于實踐競賽中。另一方面,學校要求各二級學院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年級組織開展階梯式的專業技能實踐活動,為學生提升創業能力打牢基礎。

第三,開展針對具有創業潛力學生的創業項目孵化指導活動。為給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有力支持,引導具有創業潛力的學生對項目進行深入研學,學院依托產教融合優勢,設立了中國-東盟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該創業園既是學院創業課程實踐教學基地,又是學生創業基地,具有項目孵化功能。創業園為創業大賽中的優秀項目提供1年的免費創業實踐場地支持,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創業的環境,幫助學生將創業理想轉化為實踐行動,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中發揮創業主體作用,通過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創業實戰中進一步提高創業能力。

(五)優化以思政育人為目標的創新創業評價機制

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既是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創新創業課程目標得以實現的有力保障。在評價機制的協助下,高校不斷完善課程授課方式,提升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效性,獲得更好的育人成效?;诖?,學院以思政育人為目標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評價主體與評價內容,不斷優化課程整體評價機制。

一是確立以生為本的評價主體。實施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方便教師考查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更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課程學習現狀,使學生能夠查漏補缺,不斷完善現有的學習策略,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做足準備。為解決傳統教學評價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學院在創新創業課程評價中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實施“教師評價+學生自評+朋輩互評”的三主體評價方式。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表現情況進行評分,教學評價的部分權利則交還給學生。一方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自身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學生自評的本質是學生對自我成長的關注和評估,與思政育人目標相契合。學院在創新創業課程正式授課前及課程結束后,都會向學生發一張創新創業能力自評表,通過客觀定量評價和主觀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學生對現階段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自評,通過對比不同階段的自評表讓學生感受課程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習自信心。另一方面,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小組成員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組內互評。創新創業是一門實踐性強并注重團隊合作的課程,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是絕大多數創新創業課程都會采取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考驗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學習成效,而且反映其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共情能力等素養,而這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團結協作精神培養不謀而合。學院在每次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結束后,都會組織參與活動的小組按照一定的標準對組內同伴的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匿名評價,以此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自身在團隊合作中的優勢以及不足。

二是豐富以德為先的評價內容。評價內容能夠引導師生明確教學活動方向,提高師生對思政教學的重視程度。學院改變了傳統創新創業課堂中僅考查創新思維與創業技能的評價方式,在評價內容中增添了各類思政元素,形成了“以德為先、思政引導”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方面,在創新創業理論學習過程中,學院注重考查學生的思政學習成果。在日常的課后練習、階段小測或期中期末測驗等書面考核中,教師會結合學生當下的學習內容布置富含思政元素的創新創業理論練習作業。例如,在完成法律法規課后練習后,教師會要求學生思考誠信經營的必要性;在考試中,教師會在題目中要求學生分析杰出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愛國品質等。另一方面,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學院同樣關注學生品質的培養。例如,對學生編寫的創業項目書或開展的項目路演,教師不僅會評價學生創業項目的創新性與合理性,而且會考查該項目與地區經濟發展需求的契合度。通過在教學評價中融入思政育人內容,能促使學生主動關注創新創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使課程思政工作更順利地推進。

新時代背景下,“思創融合”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為應對當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所面臨的現實挑戰,廣西外國語學院構建了“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課程模式,希望能為各高校提供可借鑒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經驗。

參考文獻

[1]洪曉暢,毛玲朋.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5).

[2]溫雷雷.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耦合機制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1(24).

[3]董樹軍,胡港云.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17(22).

[4]關春燕,何淑貞.協同理論視閾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2).

[5]周艷華,肖雨萍,袁宏.淺談新時代高校大思政構建與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以??诮洕鷮W院為例[J].中外企業文化,2022(3).

作者簡介:劉猛(1984— ),河南太康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及招生。

(責編 蔣海蘭)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思政教育創新創業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武陵山片區高校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的建設與啟示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