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與經驗借鑒

2023-10-18 11:38張曉莉阿麗米熱·阿不都卡迪爾
新疆農墾經濟 2023年7期
關鍵詞:經驗借鑒效果評價

張曉莉 阿麗米熱·阿不都卡迪爾

摘要:產業幫扶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激發扶貧內在動力,是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之路。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從經濟、社會、生態、幫扶途徑和幫扶措施五個維度構建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基于和田縣實地調查數據開展評價。結果表明:97.8%的農戶對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表示滿意,幫扶途徑效果>社會效果>幫扶措施效果>生態效果>經濟效果;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發展中實施的合作社—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包聯干部綜合幫扶途徑對農戶生產技能提高、收入增加、返貧風險下降等效果顯著?;诖?,結合和田縣產業幫扶實踐總結經驗借鑒,以期為邊疆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設施園藝產業幫扶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

關鍵詞: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經驗借鑒;和田縣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2XMZ076)。

[作者簡介]張曉莉(1980-),女,新疆石河子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阿麗米熱·阿不都卡迪爾(1995-),女,新疆阿拉爾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林經濟管理。

一、引言

黨和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確了產業幫扶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培育壯大特色支柱產業,鞏固擴大扶貧成果,全面有序推進鄉村振興[1]。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的出臺,培育和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已成為持續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有效對接全面脫貧后鄉村振興的基本戰略和途徑[2]。產業幫扶作為以經濟力量激發扶貧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和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能夠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對加快鄉村發展和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長遠指導意義[3]。

目前,產業幫扶相關研究多聚焦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領域。首先,目前有關產業幫扶效果綜合評價的研究成果豐碩,從定性分析的灰色關聯法、RHB戰略,到定量的熵權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二元Logistic等方法,均得到廣泛應用。整體而言,學者對于產業幫扶效果多從經濟、社會、生態、幫扶途徑及幫扶措施五個維度進行,并驗證了產業幫扶在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對不同脫貧、減貧效果穩定性具有顯著影響[4-5]。隨著研究深入,現階段產業幫扶面臨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總結:產業支撐帶動效應弱、產業融合發展不足、實用農業技術人才不足[6] ,政策資源依賴度過高[7],利益分配不均衡、扶貧產業選擇不精準[8],產業發展后勁不足等。其次,學者們較為全面地研究了產業幫扶對鞏固擴大扶貧成果的作用路徑,絕大部分學者認同產業幫扶對于鞏固脫貧成果作用集中在以下兩方面:宏觀上,產業幫扶是在當地政府政策支持下,借助龍頭企業引領農業經濟,帶動當地經濟增長[7];微觀上,產業幫扶能夠推動農村地區吸引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助力農戶增收[8]。另外,不同于傳統產業幫扶模式工作重點集中于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組織[9-10],當下產業幫扶實現了政府、企業、村兩委及工作隊等扶貧主體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引導農戶參與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多元主體作用[11-12],這種新型協同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產業幫扶效果[13]。最后,結合產業幫扶效果評價與各地區鞏固擴大扶貧成果的實踐經驗,學者們提出實施激發管理主體活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14],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調產業發展格局[15],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探索經濟合作組織,夯實鄉村產業基礎、加快產業融合[16]等改進措施,以提升產業幫扶效果,推進脫貧成果鞏固。

但是,國內學者們對于特定自然和社會文化環境視角下的產業幫扶機制研究較少關注特定領域,尤其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產業幫扶的實踐與效果[17]。鑒于此,本文聚焦設施園藝產業幫扶實踐,以新疆南疆地區和田縣為例,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效果評價研究,據此進一步探究設施園藝產業幫扶經驗,為提升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鞏固邊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效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經驗與借鑒。

二、調查區域概況及設施園藝產業幫扶現狀

(一)區域概況

和田縣位于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區中部,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達到2795小時,晝夜溫差大,溫差高于15℃~20℃的長達125天,屬于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適合設施園藝產業發展。作為原重點扶貧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和田全縣原160個貧困村中有33 151戶特困戶,占農村總戶數的41.57%;貧困人口146 380人,占農村人口總數的41.41%[18];脫貧扶貧任務艱巨。多年來,政府通過大力發展設施園藝產業項目,將其與羊、鴿、兔、鵝等特色養殖業,灌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道路建設,冷藏保鮮倉庫建設一起,構建系統的產業鏈,不僅實現全面脫貧,還鞏固和拓展了扶貧攻堅成果,實現了與鄉村振興有效對接。

(二)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現狀

2019年,和田縣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與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九鼎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認真貫徹落實《加快南疆設施蔬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大力推進以日光溫室為基礎的荒漠戈壁設施園藝產業發展。同時,和田縣通過搬遷安置農戶、就業、金融助力設施園藝生產、“包棚促增收”等形式形成了設施園藝產業化發展諸要素資源的優化整合,結合“政府指導+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社實施+職業農民”“政府指導+龍頭企業引領+就業”“政府+金融助力+農戶”“科技服務+技術輻射+農戶”以及“品種改良+科學管理+產業鏈”等運營模式,全面推行標準化、產業化生產;并提供項目、人才、成果、平臺等優勢資源,強化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極大提升了幫扶對象自我發展的能力,帶動了農民增收。截至2022年底,和田縣設施園藝總面積13 894.8畝,拱棚總數量61 224個。其中設施園藝產業擁有墻體大棚3 148個,面積達5 013.4畝;大田拱棚5 669個,面積達1 700.7畝;另有庭院小拱棚51 807個,面積達5 180.7畝。據調查,2022年全縣設施園藝收入占種植總收入的47.5%;設施園藝戶家庭年收入達44 107元,比2020年增加15.3%,比2019年增加33.1%;家庭人均純收入9 942元,比2020年增加13.9%,比2019年增加27.4%。

三、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研究方法選擇

現有評估產業幫扶效果的方法有案例分析、問卷調查、綜合評估和描述性統計等[19-20]??紤]到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能科學地量化模糊對象,適用于求解不確定問題[21],對多層次、多因素的復雜問題具有良好的評價效果。本文參考已有研究成果[22],運用模糊數學的隸屬度原理,根據評價體系中多個指標的隸屬狀態,選擇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分析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解決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的總體模糊不確定性。

(二)權重方法

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層次分析法、專家評價法、模糊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能有效解決不同指標維度導致的橫向比較困難和高指標相關性導致的資源浪費問題[22]。

第一步,標準化處理相關數據后,進行KMO與Bartlett球型檢驗。運用軟件SPSS 20.0和Excel,處理經濟、生態環境、社會、幫扶途徑、幫扶措施五個維度的調查數據,得出Bartlett球形檢驗相關概率值及KMO值,判斷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第二步,計算相關系數矩陣及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公式(1)中,評價指標[j]=1,2,…,[p],樣本個數[i]=1,2,…,[n]。代入標準化處理后的樣本數據,計算得到相關系數矩陣[R=(rij)p×p],代入特征方程求得特征向量[μ]和特征值[λ]。

第三步,確定各因子權重。按照累積貢獻率[>]85%或[λ]>1的要求,確定載荷矩陣和公因子個數[m]([m

并采用正交矩陣右乘因子載荷矩陣,得到旋轉矩陣[23],最終通過整理得到各因子權重。

(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當前有關產業幫扶效果指標的研究主要體現在經濟、生態、社會等3個方面[24-25],部分學者從生態位產業扶貧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市場4個維度[26]。設施園藝產業扶貧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根據推進產業幫扶進程、連接整體幫扶與鄉振興的關鍵步驟,遵循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全面性與代表性相結合、系統性與客觀性相結合的原則,參考已有的產業幫扶經濟、社會、生態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實地走訪,選擇經濟、社會、生態、幫扶途徑、幫扶措施等5個維度、25個三級指標(見表1)構建整體效果評價體系。

四、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數據來源于實地訪談和調查問卷。調研主要對象包括和田縣的設施園藝產業帶動的原一般戶、脫貧不穩定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戶等。調查問卷設計過程中主要參考了凌楊[20]、劉亞麗[27]、王勃穎[28]等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和田縣實地調研情況。經預調研修正后,最終問卷內容包括五部分,即個體特征(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家庭特征(戶屬性、人口數、勞動力人數、家庭經濟來源、家庭收入情況等)、設施園藝參與情況(設施園藝種植經驗、參加的設施園藝幫扶項目、設施園藝規模、設施園藝的作物種類、設施園藝生產產品的銷售渠道、設施園藝培訓情況及效果、設施園藝增加家庭收入的方式以及相關幫扶效果的滿意程度評價)、農戶對幫扶效應的感知(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的感知)、農戶對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經濟、社會、生態、幫扶途徑、幫扶措施的滿意度)的滿意度等內容。調研組2021年8月至10月期間,在和田縣轄區十個鄉、兩個鎮對設施園藝種植戶發放問卷共240份,回收調查問卷234份,其中有效問卷211份,有效率達到90.17%。具體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調查樣本中男性占比較多,達到69.7%,女性占比30.3,從性別和文化水平交叉分析來看,女性文化水平較低。從年齡結構看,大部分農戶年齡集中在31~45歲之間,占比72.0%;從農戶文化程度看,學歷在初中及以下的農戶占比高達68.9%,中專以上文化水平的農戶占6.6%,大部分農戶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農業生產大都是依靠多年的生產經驗的積累,缺乏自覺學習新技術、新技能的覺悟。

(二)權重的計算

Bartlett球形檢驗給出的相關概率值P<0.05,KMO值為0.621,表明測試合格,所選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然后按照因子分析法逐步計算得出各指標權重(見表1)。五個維度的權重結果由大到小排序分別為:經濟效果0.279,幫扶措施效果0.214,社會效果0.185,生態效果0.163,幫扶途徑效果0.160。經濟效果對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影響最大,與產業幫扶直接目的一致;幫扶措施效果影響其次,從執行層面直接體現幫扶效果。

(三)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過程

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經濟效果的6個指標、社會效果的6個指標、生態效果4個指標、幫扶途徑效果4個指標、幫扶措施效果5個指標,共25個評價指標。該量表采用5級李克特量表[29]形式(非常滿意=5、滿意=4、一般=3、不滿意=2、非常不滿意=1),題項按5~1分賦值,求出量表總分作為對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滿意度的綜合態度。

本文中用[U]表示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滿意度,用[Ui]表示五個二級指標,用[Uij]表示25個三級指標。本文的模糊綜合評價的因素共包括五層,總結如下:

首先,確定(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評語集,確定權重關系,在構建等級模糊子集后,量化每個因素[Ui],即確定從單因素來看對等級模糊子集的隸屬度,得到模糊關系矩陣。

其次,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關系:在搜集到評價者的評價并進行統計后,將每個評價因素賦予一個權重[Vi],并要求0<[Vi]<1,且[Vi=1],二級指標和評價對象之間的權重可以表示為:[V=(V1,V2,V3,V4,V5)]

三級指標與二級指標之間的權重表示為:

再次,建立模糊關系矩陣,在構造等級模糊子集后,量化被評事物每個因素[Ui],進而得到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評價指標項模糊關系矩陣[R]。

最后,確定評價因素的權向量[A=(a1,a2,…,ap)]。合成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A]與各被評事物的[R]進行合成,得到各被評事物的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B],對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采用最大隸屬度原則進行分析。

根據表4顯示的經濟效果評價(4.549分)、社會效果評價(4.667分)、生態效果評價(4.592分)、幫扶途徑效果評價(4.677分)、幫扶措施效果評價(4.609分)結果,及權重值(見表1),結合最大隸屬度法則,可知:最終綜合評價結果為“非常滿意”。

(四)評價結果分析

從上述評價反饋可以得出,農戶對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非常滿意,產業幫扶成效明顯。五個維度的效果排序為:幫扶途徑效果>社會效果>幫扶措施效果>生態效果>經濟效果。

經濟效果評價結果隸屬于非常滿意,綜合評價為4.549分。經濟效果“非常滿意”占比0.549,農戶對經濟效果的總體滿意度較高,表明經濟效果好。但五個維度中經濟效果評價得分最低,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雖然家庭人均收入有所增加,但農戶整體消費意識仍較淡薄,除食物和家用設施支付有所提高外,其他消費行為與之前持平,導致消費水平提高不夠顯著。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需要長期投入不斷發展和持續鞏固,但相關種植技術、管理水平、資金扶持、科技轉化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起步較晚,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發展還在探索中,種植的規模較小,類型較少,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有待提高,并且技術服務保障和政策支持仍存在一些不足。

社會效果評價得分為4.667分,“非常滿意”隸屬度較高,占比0.667;“滿意”占比0.333??赡苁且驗椋阂环矫?,多數農戶通過政府組織的農業技能培訓,掌握了相關生產技能,當地設施園藝產業為農戶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反季節蔬菜供應能力增強,縣鄉經濟水平穩步提高;另一方面,當地政府有效的組織和宣傳增進了民族團結,提高了農戶的滿意度。

生態效果評價得分為4.592分,“非常滿意”占比為0.593;“滿意”占比0.406,“一般”0.001。這是由于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大大提升了土地生產效率,提高了農產品質量,保護和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此外,有部分農戶認為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水資源的使用效率較低。

幫扶途徑效果綜合評價得分最高,達到4.677分,“非常滿意”占比0.677,“滿意”占比0.323,這是由于當地政府積極組織多項技能培訓,鼓勵并引導農戶學習農業生產技能,農戶認可政府、企業、農業技術人員幫扶,參與積極性高。

幫扶措施效果評價得分為4.609,“非常滿意”占比0.609;“滿意”占比0.391。農戶認為政府在幫扶力度、干部責任落實、帶頭作用以及社會保障機制方面做得非常好,而政府在資金的扶持及可持續發展規劃方面有待提高,但在實地走訪中發現,雖然產業幫扶政策確實大大改善了農戶收入,但有部分農戶認為政府在產業幫扶過程中忽略了幫扶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除此以外,由于農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數農戶并不能準確全面地感知到產業幫扶帶來的實惠。

五、結論與經驗借鑒

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效果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設施園藝產業具有投入成本低、資源密集等優勢,逐漸成為令農戶增產增收的特色產業,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整體而言,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的經濟效果、社會效果、生態效果、幫扶途徑效果、幫扶措施效果良好,農戶非常滿意,且產業幫扶途徑獲得農戶的一致認可,幫扶效益顯著。

從經濟效果看,設施園藝產業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增加了農戶收入,提高了生活質量,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從社會效果來看,設施園藝產業幫扶對農戶生產技能的提高、就業機會的增加、反季節蔬菜供應、鄉村經濟發展水平、降低返貧風險等起到關鍵作用。這說明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為提高當地農戶的農業生產技能、增加就業機會,搭建了穩定的相互交流平臺,發揮了正面的社會效應。從生態效果來看,設施園藝產業幫扶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土地生產效率的提升、水資源和綜合耗能的節約及農產品質量的提升等起積極作用。從幫扶措施和幫扶途徑效果來看,農戶認可政府、企業、農業技術人員幫扶,參與產業培訓意愿較高,政府在宣傳國家政策、強化幫扶力度、落實干部責任、凸顯帶頭作用以及社會保障機制方面做得較為完善。

綜上所述,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廣的寶貴經驗,對我國欠發達的地區及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產業幫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促進產業高效發展

推動政府主導、市場引導,實現政府、市場、農戶三者有機結合。政府在產業幫扶措施實施過程中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因地制宜,挖掘地方資源稟賦,將產業幫扶與當地資源稟賦有機地銜接在一起,全面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合理規劃,多措并舉,拓寬農戶增收渠道。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結合當地自然資源稟賦,依照多采光、少用水、不占地(耕地)、高效益的發展原則,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新疆九鼎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新疆盛世華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以食用菌、干鮮果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為主,總投資25 768.79萬元;另一方面科學建設農業設施園藝區,按照種植區、引種區、展示區、加工銷售區布局,從單一農作物品種發展為高附加值水果種植,并不斷增加作物品類,引進先進技術,優化作物品種,努力打造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的現代化農業。

(二)重視扶志引智,激發農戶致富活力

精準施策,重視“扶志”“扶智”“引智”,激發幫扶主體內生動力。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農戶稟賦、提高農戶的技術認知和采納水平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 被調查農戶文化水平較低、缺乏自覺學習新技術和新技能的覺悟、自我發展意識淡薄等實際問題,和田縣依托縣農業局協調龍頭企業研發專家和科技特派專家,整合培訓資源,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大規模的培訓,抓實農戶素質和技能培訓、農村農民教育培訓活動。具體而言,農業局著力宣傳產業幫扶優惠政策,扶持創業類項目,引導農戶進入設施園藝產業;扶持設施園藝項目,安排相關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設施農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戶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能,增強農戶自信;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引領幫扶作用,組織有經驗的種植戶下鄉交流,幫助提高幫扶對象實現種植能力,推進設施農戶農業技術水平與農業現代化的有機結合;農業科技特派專家服務團隊輔助發揮技術扶持作用,對農戶實施設施農業環境調控、蔬菜高效栽培、加工與銷售、日光溫室拱棚性能優化提升、設施蔬菜害蟲防控、設施蔬菜產品電商銷售、設施農產品安全生產及安全控制等現場培訓。此外,由龍頭企業和設施園藝產業合作社組織建立的產業“示范區”,采用“五統一”(統一生產培訓、統一育苗、統一水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銷售)的保障措施,使農民增收的同時還能學習種植技術,顯著提升農戶的持續創收能力。

(三)實施導向引領,助力產業延伸

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發揮箭頭效應,穩定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和田縣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科技園區的箭頭效應,除保障道路建設、灌溉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投資外,加快高效節能溫室及配套設施建設,扶持育苗、育種、加工、冷庫、烘干房等生產性服務設施建設,不僅通過扶持生產、就業和搬遷給農戶提供了資源和技術,也帶動了整個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借助“互聯網+現代農業”模式、“政府指導+龍頭企業帶頭+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和田縣著力提升設施園藝產品種植、加工、倉儲冷鏈物流、包裝、直銷店及農業旅游等產業環節的發展,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穩定的設施園藝產業鏈逐漸形成。由此可見,對于資源稟賦不足、人才儲備有限、農業生產水平偏低的邊疆地區或經濟落后地區,如果缺乏帶頭能人或龍頭企業,適時采用重點引進龍頭企業、統籌規劃企業輻射規模、完善產業鏈建設等幫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建設時間短、經濟效益好,可以迅速整合當地人力、物力資源,實現農戶收入的爆發式增長,給地區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整體效果良好。但從和田縣設施園藝產業幫扶項目調查中也發現,部分農戶無法準確感知產業幫扶項目帶來的實惠,擔憂未來政策的持續性和返貧風險。未來產業幫扶推動經濟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農戶的積極性和自主發展能力上,讓農戶具有自主“造血”能力。具體而言,應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科學布局產業結構,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注重幫扶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持續重點關注已脫貧農戶的狀況,加強培訓引導,落實幫扶政策,保障農戶可持續增收能力。

參考文獻:

[1]“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J].湖南農業,2022(11):8.

[2]呂開宇,施海波,李蕓,等.新中國70年產業扶貧政策:演變路徑、經驗教訓及前景展望[J].農業經濟問題,2020(02):23-30.

[3]沈妍彥.供銷社參與中藥材產業扶貧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36):38-40.

[4]李雨,王全忠,周宏.產業幫扶對農戶脫貧及減貧效果穩定性的影響——來自貴州畢節煙草種植計劃調減的經驗證據[J].經濟地理,2019,39(08):168-176.

[5]周兵,胡振興.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模式與效果評價——基于生態位理論視角的案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9(04):138-142.

[6]孫夢潔,陳寶峰,任燕.中國產業開發扶貧的經驗及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0,369(01):19-22.

[7]王介勇,戴純,劉正佳,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35(10):1273-1281.

[8]黃承偉,覃志敏.統籌城鄉發展:農業產業扶貧機制創新的契機——基于重慶市涪陵區產業扶貧實踐分析[J].農村經濟,2013,364(02):67-71.

[9]田進東,趙傳波,胡傳國.在產業幫扶中展現合作社作為[J].農村經營管理,2019(02):44.

[10]李光集.產業幫扶促進鄉村振興——以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為例[J].上海農村經濟,2022(06):25-28.

[11]劉建生,陳鑫,曹佳慧.產業精準扶貧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27(06):127-135.

[12]楊照,張正堯.產業精準扶貧評價體系構建及研究——基于14個貧困縣的調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03):179-184.

[13]呂鵬,劉學.企業項目制與生產型治理的實踐——基于兩家企業扶貧案例的調研[J].中國社會科學,2021(10):126-144,207.

[14]周誠,林海.相對貧困地區建立產業幫扶長效機制的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國扶貧,2020(8):76-78.

[15]龔冰,呂方.“摘帽縣”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基于蘭考縣案例的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20(01):53-60.

[16]李小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政策與實踐問題[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1-3.

[17]王春光,單麗卿.農村產業發展中的“小農境地”與國家困局——基于西部某貧困村產業扶貧實踐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3):38-47.

[18]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編)[R].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

[19]張曉輝.彰武縣北甸子村產業扶貧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肉牛養殖戶視角[D],沈陽農業大學,2020.

[20]凌楊.金陽縣青花椒產業扶貧效果評價研奮[D],西南石油大學,2019.

[21]曹新川,王瑞清,何良榮,等.實驗數據的計算機處理[M],阿拉爾:塔里木大學,2019.

[22]李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濟南市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2020.

[23]白璐.元江縣咪哩鄉經濟林果產業扶貧效果研究[J].安徽農學報,2022,28(01):58-61.

[24]胡丹.精準扶貧背景下古龍崗鎮產業扶貧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7.

[25]周兵,胡振興.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模式與效果評價——基于生態位理論視角的案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9(04):138-142.

[26]孫洋.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價[D].蘭州大學,2010.

[27]劉亞麗.定西市貧困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效果的滿意度評價研究[D].甘肅農業大學,2020.

[28]王勃穎.張家口市蔬菜產業扶貧效果調查分析[D].河北農業大學,2021.

[29]亓萊濱.李克特量表的統計學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判[J].山東科學,2006(02):18-23,28.

責任編輯:李亞利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Experience of Assistance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al Industry——Taking Hotan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ng Xiaoli? Alimire·Abudoukadi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 assistance can fully utilize resources and stimulate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nect and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article uses factor analysi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istance in the protected horticultural industry from five dimensions, i.e. economy, society, ecology, assistance channels, and assistance measures.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on-site survey data in Hotan County. The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97.8% of farmer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assistance effect of the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dustry, with the assistance pathway effect being greater than the social effec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 effect being greater than the ecological effect,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being at the bottom. The comprehensive assistance approach implemented by cooperatives, enterprise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ersonnel, and package cad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dustry in Hotan Coun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farmers production skills, increasing income,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dustrial assistance in Hotan County, we aim to summarize and draw lessons from i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ed horticulture industry assistance work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the border region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and to assis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dustrial assistanc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experience; Hotan Prefecture

猜你喜歡
經驗借鑒效果評價
國外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經驗借鑒及啟示
社區醫生與二級綜合醫院??坡搫幽J綄Ω哐獕夯颊吖芾淼男Чu價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肝臟射頻消融術應用全面細致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精細化管理應用于醫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評價
國外舞劇檔案管理的經驗借鑒分析
中外供給側改革的比較與啟示
對西方節日在中國青年人群中盛行現象的思考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及經驗借鑒
綠色稅收體系構建經驗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