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文《圣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對勘研究

2023-10-19 08:34文志勇
西夏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大明意譯

□文志勇

施護是北天竺三藏法師,宋太平興國(976—984)中,與中(北)天竺僧天息災結伴至開封。那時有許多僧人向宋廷進獻了很多梵文經典。宋太宗相信佛教,想借佛教之力輔助政治,坦言:“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抻诖说?,微識其宗。凡為君正心無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保?]369a他想把這些梵文經典翻譯出來,振興佛教,遂下詔于太平興國寺西建譯經傳法院,命天息災、施護與中天竺僧人法天(后改名法賢)共譯佛經,“所需受用,悉從官給”[1]369a。太宗還親自召見,賜紫方袍及師號:法天賜傳教大師,天息災賜明教大師,施護賜顯教大師,后更授天息災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法天、施護朝奉大夫、試鴻臚卿,真可謂榮寵之極。三人譯經也深得太宗歡心,每獻新經,皆召坐賜齋,以經付藏頒行。宋太宗還親自撰寫《三藏圣教序》,附在所有新譯經之首,以廣流通。宋真宗(998—1022)一仍前制,繼續尊崇法師,支持譯經:“及真宗即位,禮部侍郎陳恕以譯院久費供億為言。上不聽,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從法賢請也?!保?]369b

因此,在宋代漢文佛經翻譯史上,法天、天息災和施護是最重要的三大譯師。宋代譯經總數約243部、574卷①[2]132b,280,其中他們三人主持翻譯的竟高達240多部、482卷,只有少量佛經是法護、惟凈等人所譯。真宗咸平三年(1000),三位法師先后圓寂,官方隆重安葬,并各賜謚號。此后,宋代乃至中國漢文譯經事業的輝煌興盛,隨著印度佛教的衰亡和梵文佛經的斷流,徐徐拉上歷史的帷幕。

宋淳化二年(991)七月,施護譯成漢文《圣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該經是一部密教經典[3]768b。從較早的《崇寧藏》《房山石經》《高麗藏》(初雕本)到后來的《大正藏》《中華大藏經》等諸大藏經皆有收錄,內容一致,僅有一卷,篇幅不長,易于傳誦。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獻中也有此經,漢文本和西夏文本都有。漢文本刊載于《俄藏黑水城文獻》第3冊,僅一種,刻本,卷子裝,首尾完整,特藏編號為ТК-135,經題下有譯者題名“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詔譯”,經末有發愿文(圖1):“右愿印施此經六百余卷,資薦亡靈父母及法界有情同往凈方。歲大夏天慶七年(1200)七月十五日,哀子仇彥忠等謹施”[4]171-173。說明此經在譯出后的200年間,已被西夏人用于超度亡靈、積累功德、廣結善緣等佛事。此經之西夏文本刊布于《俄藏黑水城文獻》第24冊。根據俄方整理者的著錄,特藏編號為Танг.77,共有инв.№8048、570、910三個不同的館冊號,也就是說有三個不同的版本,分別為寫本冊子裝、寫本卷子裝、刻本經折裝。

圖1 ТК-135發愿文

關于該經的釋讀與研究,現有成果不多。2009年孫伯君發表《黑水城出土〈圣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譯釋》[5]46-51,將三個版本綴合成一個整體來釋讀,但對每個版本的具體情況缺乏詳細分析,未指出各版本之間存在的差別,特別是對инв.№570發愿文的釋讀與闡釋,將所提及的四個人構想成一家,并引申探討西夏姑表通婚的可能性。對此見解,恐尚待文獻印證方能使人信服。該文也沒有對人名前后不一的情況作出解釋。2017年,崔紅芬發表《〈六字大明陀羅尼〉考釋》[6]287-296,主要依據инв.№910號文獻(圖2)釋讀,結合唐宋密教的形成發展,探討了此經漢譯本形成的背景及西夏傳譯的大致過程,并專門比較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六字陀羅尼經,但仍然對各個版本的具體情況缺乏深入分析,個別錄文有誤。本文擬在新刊布材料和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對此文獻進行詳細釋讀和考證,并得出若干結論。

圖2 инв.№910錯寫陀羅尼

一、инв.№8084號文獻

俄藏инв.№8048[7]245是一件殘片??饲≈Z夫在描述俄方收藏狀況時稱:刻本,經折裝,17厘米×7厘米,6頁+1頁版畫,僅存經首,每頁4行,每行10個字。上邊距2.5厘米,下邊距1厘米。紙質八級。[8]429,392中方整理出版時,刊布照片2張。但實際的經文內容只有1張6折,第2張內容不屬于此經,而是《佛說報父母恩重經》“云何可報父母恩德”之片斷。第1張第1折是卷首版畫(圖3),畫一護法,身穿鎧甲,一手仗劍,低頭俯視,神情專注,欲降服一條盤踞的大蛇。因此畫所用紙張與后面經文所用紙張在顏色上有明顯差異,而且國家圖書館藏西夏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四經首也有類似的護法圖(圖4),故疑心它并非原經版畫,而是整理文獻時被拼接在一起?;蛘呖梢栽O想,它是某一類經典通配版畫的題材之一。后面5折,每折4行,每行10字,內容也不連貫,可分成兩段:第2折是經題及序分,從“如是我聞”至“祗樹給孤獨園”;第3、4、5、6折屬正宗分,內容連貫,從“身長病痛”至“以此真言,加持于線,系諸病人”。殘片中有幾處殘缺,可根據инв.№570和инв.№910參校補綴。

圖3 инв.№8048卷首畫

圖4 國家圖書館藏《大般若經》護法圖

2-1張(圖5),第2折:

圖5 инв.№8084號2-1張

直譯:圣六字壽增大明王陀羅/尼經典/

意譯: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

直譯:是如聞我一時佛舍衛國/往陀林苑人獨(利樹園處)

意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2-1張(圖5),第3折:

直譯:長病苦及也痢作肛病□/膽垢及皆集病等諸惡病/

意譯:患……渾身疼痛(長患病苦)及瀉痢痔瘡、風黃(風膽垢)痰重、諸惡重疾(時),

直譯:重染時前如大明句段佛/大威德念誦則日月□□/

意譯:如前稱誦大明章句,佛大威德令一切日、月、星曜、

2-1張(圖5),第4折:

直譯:羅漢賢圣一切實真□□/令誰某教子之守護應是□/

意譯:羅漢及圣賢皆說真言,與某甲弟子應作擁護,

直譯:病消停安樂得令復說刀/劍毒藥虎狼獅子蛇蝎蠅/

意譯:消除災患,使得安樂,所有刀劍毒藥、虎狼獅子、蚖蛇蝮蝎(蛇蝎蠅)

2-1張(圖5),第5折:

直譯:瘡毒諸獸野一切皆害不/得顫病離不也死夭所至/

意譯:(毒瘡)、諸惡禽獸(野獸),皆不能害。遠離虐疾(打擺子)等病,亦不中途夭亡

直譯:阿波娑摩羅部多毗舍(遮)/鳩槃茶等鬼主一切(悉皆)/

意譯:(也不死夭),乃至阿波娑摩羅、部多、毗舍遮、鳩槃茶等一切鬼將,

2-1張(圖5),第6折:

直譯:遠離病令不敢也/后次阿難若諸生有鬼□/

意譯:悉皆遠離,不敢為患施害。復次,阿難,若諸有情,為鬼魅所纏,

直譯:所侵年月所過病不除則/此語真以線之佑護病人/

意譯:連年累月,而不舍離,以此真言,加持于線,系諸病人……

2-2張(圖6):

圖6 инв.№8048號2-2張

第2張照片中的文獻僅剩4行大字,滿行12字。還有6行小字,呈雙行排列,每行6字,最后一行5字,進一步闡釋大字所說內容。最前面只剩2行小字,大字內容殘缺。因為缺少題名,整理出版者將此擬題為《佛教文獻》,經翻譯、查閱、對比可知此為《佛說報父母恩重經》“云何可報父母恩德”之片段。[9]307-308,312,315通過инв.№8048《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與инв.№759、6670(圖7)、5048(圖8)《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相比較,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原文有大小字者,共有8句,現只有其中2句半,即第5句之小字部分,第6、7句之全部。這種大小字并寫的情況,一般出現在注釋疏解之類的著作當中,像這種在契經中出現的,實屬少見。

圖7 инв.№6670號12-9張

圖8 инв.№5048號5-3、5-4張

此頁最前面2行小字曰(括號中是根據經文補齊的內容):

直譯:(若父母因勤修常十善行/能則)此者父母包乳/養育之恩報是/

意譯:(若因父母,常勤修十善,)是報父母抱乳養育之恩也。

第1、2行大字及雙行小字內容是:

直譯:若父母因罪障罪懺齋戒受持/能則此者父母不凈/洗濯之恩報是/

意譯:若因父母,懺悔罪障,受持齋戒,是報父母洗濯不凈之恩也。

第3、4行大字及雙行小字內容是:

直譯:若父母因貧病人救橋建井挖/能則此者父母惡業/作因恩報是/

意譯:若為父母,救濟貧病,修橋打井,則能報父母為作惡業恩也。

從以上譯釋、分析及所附圖錄可知,該文獻刻印精美,可惜殘缺嚴重,且分屬兩種不同的內容。部分殘缺可參校其他同類文獻綴補。西夏文本無譯者信息,從譯出的內容上看,是以施護譯漢文本為底本完成的,語言忠實、貼切而生動。比如“祗樹給孤獨園”,譯作“(陀林苑人獨利樹園處)”;“蚖蛇蝮蝎、諸惡禽獸”,譯作“(蛇蝎蠅瘡毒諸獸野)”,增加了“蠅瘡毒”,把叮咬的后果形象地表達出來;經懺中常說的“某甲”,譯作“(誰某)”,用小字橫排并列;“虐病”,生動地譯作“(顫?。?,即俗稱的“打擺子”;“痔瘺”,譯作“(肛?。?;“風黃痰重”,譯作“(風膽垢)”或“(風黃垢)”;“連年累月”,譯作“(年月所過)”。第二張是《佛說報父母恩重經》“云何可報父母恩德”之第5、6、7句中的部分片斷。

二、инв.№570號文獻

инв.№570[7]246-250(圖9,圖10)是殘件,克恰諾夫描述:寫本,小冊子,14厘米×9.5厘米,22頁,首殘,每頁5行,每行7字,結尾重復經題,紙質八級。經末有題記,克恰諾夫也做了翻譯。但由于某些字跡模糊,他只能翻譯出大致內容,對發愿者特別提到的兩個需要施寫經咒來保佑的人名,只使用了擬音書寫,且發愿者和審核者的姓名前后書寫不一。

圖9 инв.№570漏寫后的添加

圖10 инв.№570錯寫后的標記和更正

中方出版時刊布照片12張,除第1、12是單頁面以外,其余都是每張有2個頁面,可分成左、右兩面(以讀者左右視角為標準)。每面基本上是5行,

每行7字,偶爾也有每面6行,或每行6至8字者,如12-2、12-4、12-5、12-9、12-10、12-11,還有因漏抄經文而中間補寫者,特別是12-4右面,不但一面6行,而且還漏掉整整一行,只好補寫在旁邊空

12-1張(圖11),只有左面:

圖11 инв.№570號12-1、12-2張

直譯:尊者阿難大患病/染佛自知后此于/

意譯:(爾時)尊者阿難染有重病。佛自知曉,

直譯:所往坐氈遇坐阿/難之語謂汝今諦/

意譯:即至彼所,敷座而坐,對阿難說:汝今諦聽,

直譯:聽我六字大明□/

意譯:(我有)六字大明

12-2張(圖11),左、右兩面俱全:

直譯:陀羅尼一有我災/消壽命增長令能汝/

意譯:陀羅尼,能消除災患,增益壽命。

直譯:若受持則自身及/不真更四眾比丘/

意譯: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復令四眾比丘、

直譯: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也/夜長安平眾苦□/

意譯: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長夜安寧,遠離諸苦。白處。經文缺首,其他內容連貫完整,從“尊者阿難大患病”至“阿難聞已,信受奉行”。經末有發愿者、審核者題記,部分字跡潦草模糊,無法辨認。

直譯:遠離令能也/后次阿難此六字/

意譯:復次,阿難,此六字大明陀羅尼,

直譯:大明陀羅尼者七/十七俱胝佛及后六/

意譯:是七十七俱胝數佛和六

12-3張(圖12),左、右兩面:

圖12 инв.№570號12-3、12-4張

直譯:大威德師共同所/說六大師者一大/

意譯:大威德師同所宣說。六大師者:一如來,

直譯:師如來依理正等/覺二釋帝天主三/

意譯:應正,等正覺;二帝釋天主;

直譯:多聞天王四國持/天王五增長天王/

意譯:三多聞天王;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

直譯:六目廣天王此如/等賢圣口異聲同/

意譯:六廣目天王。此等圣賢,眾口同音,

直譯:陀羅尼所說難替/黎難替黎難涂哩/

意譯:誦陀羅尼云:難底黎難底黎難睹哩

12-4(圖12),左、右兩面:

直譯:涂摩哩缽鐃哩/古啰胝摩圖摩/意譯:都摩哩缽拿哩俱蘭致摩都摩帝

直譯:替娑訶/佛阿難之語曰此/

意譯:娑婆賀 佛告阿難:

直譯:六字大明句章者/大威力有若如人/

意譯:此六字大明章句,有大威力。如有人

直譯:生王法災中恐懼/大火災中恐懼大水災中恐懼/

意譯:遇王法難遭受驚恐,大水難中受驚恐,大火難中被驚嚇,

直譯:賊盜災中恐懼怨/主災中恐懼戰敵/

意譯:賊劫難時受驚嚇,冤家難中驚恐,(眾惡難中驚恐,斗戰難中驚恐,)

直譯:災中恐懼星惡災/中恐懼此如諸災身/

意譯:惡曜難中驚恐,如是諸難害身之時,

12-5張(圖13),左、右面:

圖13 инв.№570號12-5、12-6張

直譯:害將時一心大明/王句段念誦則教/

意譯:一心稱念大明章句,

直譯:子之守護解脫得/令此語說也此諸/

意譯:擁護某甲,令得解脫。此語誦罷,

直譯:眾災速消滅得/后次阿難若諸生/

意譯:彼諸眾難,速得消除。復次,阿難,若諸有(情)

直譯:有身諸痛苦頭頸/眼耳鼻病齒牙舌/

意譯:患諸病痛:頭痛脖子痛、眼耳鼻舌痛、牙痛

直譯:病唇口面頰病胸肋/背病心病肚病腰/

意譯:嘴頰痛、胸脅背肚痛、心痛腰胯痛、

直譯:病胯身長病苦及/

意譯:渾身疼痛,

12-6張(圖13),左、右面:

直譯:也痢作肛病風黃/垢又皆集病等諸/

意譯:及瀉痢痔瘺、風黃痰陰、

直譯:惡病重染時前如/大明句段佛大威/

意譯:諸惡重病,如前稱念大明章句,佛大威德

直譯:德念誦則日月星/星羅漢賢圣一切/

意譯:令一切日月星(曜)、羅漢圣賢發真實言,

直譯:實起真言令誰某/教子守護當是災/

意譯:與某甲弟子應作擁護,息除災患,

直譯:病滅息安樂得令/數說刀劍毒藥虎

意譯:令得安樂,所有刀劍毒藥、

12-7張(圖14),左、右面(此頁左面有二字旁帶+號,是寫錯標記,下面重寫,予以更正):

圖14 инв.№570號12-7、12-8張

直譯:狼獅子蛇蝎蠅瘡/毒諸獸野一切皆/

意譯:虎狼師子、蚖蛇蝮蝎、諸惡禽獸,

直譯:害不為+得能顫病離/不也死夭所至阿/

意譯:皆不為害,瘧病不著亦不中,

直譯:波索摩啰?。慷?毗舍遮鳩槃茶等/

意譯:天,乃至阿波娑摩啰、部多、毗舍左、鳩盤茶

直譯:等鬼主一切悉皆/遠離病令不敢也/

意譯:等一切鬼將,皆悉遠離,不再施害。

直譯:后次阿難若諸生/有鬼惡所侵年月/

意譯:復次,阿難,若諸有情,鬼魅所纏,連年積月

12-8張(圖14),左、右面:

直譯:所過病愈則此言/真以線之佑持病/

意譯:(而不舍離,)以此真言,加持于線,

直譯:人之手于系作則/時金剛手大藥叉/意譯:系患人手。時金剛手、大藥叉主,

直譯:主怒嗔力依鬼魅/之頭破七分為及/

意譯:以忿怒力,破鬼魅(頭,)裂成七瓣。

直譯:大智舍利子大賢/通目犍連戒持羅/

意譯:又令大智舍利弗、大神通目乾連、持戒羅睺羅,

直譯:喉羅及汝阿難陀/等皆守護來令安/

意譯:還有你阿難陀,都來擁護,令其得安隱。

12-9張(圖15),左、右面:

圖15 инв.№570號12-9、12-10張

直譯:樂得令若此不如/則須彌須王根有處/

意譯:若不如此,則須彌山王離開本所,

直譯:離大??萁呷赵?皆墮大地震裂如/

意譯:大??萁?,日月墮落,大地崩裂。

直譯:來依理正等覺者妄/語不作阿難此六/

意譯:如來,應正,等覺,不說妄(語)。阿難,

直譯:字大明陀羅尼賢通/威德有無始是若/

意譯:此六字大明陀羅尼,神通威德,得未曾有。

直譯:如隨喜聽聞也此/人永常壽長病無/

意譯:若隨喜聽聞,是人恒得長壽不病,

12-10張(圖15),左、右面(其大部分內容,從“六字增壽”至“千萬億人得解脫”,為現存入藏本所無):

直譯:攝惡遠離更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者/

意譯:眾惡不侵,何況受持讀誦,

直譯:謂處所有此者最上/增益成就法是/

意譯:書寫供養。是名成就最上增益之法。

直譯:六字壽增痛病厄災/恐怕傷害天眾害/

意譯:六字增壽,病痛、災厄、驚怖、傷害、

直譯:害+施魔魅香食等/傷害不得或也善/

意譯:諸天惱害、羅剎鬼魅、食香等,

直譯:起親近或也自處/遠離此咒持則善/

意譯:(皆)不得傷害,或者善意親近,或者各自遠離。持此咒(者),

12-11張(圖16),左、右面:

圖16 инв.№570號12-11、12-12張

直譯:神看守護頭尾圍/繞彼時世尊此咒曰/

意譯:則善神看護守衛,周圍圍繞。彼時世尊說此咒已,

直譯:所說時千萬億人/解脫得/

意譯:千萬億人得解脫。

直譯:阿難聞后信受順/行/

意譯:阿難聞已,信受奉行。

直譯:圣六字壽增大明王陀/羅尼經典竟/

意譯: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 竟

發愿者嵬移胡(富)仁

許者嵬移說文

直譯:舅(家)寧(氏)寶豬年八月六日夜/所時夜作時生舅舅[]/

意譯:某某某于豬年八月六日夜生。某某某于牛年五月二十七日晨生。

12-12張(圖16),僅一面:

牛年五月二十七晨/[]時時生/

直譯:此經典發愿者[]/[]嵬移氏胡仁此/許者嵬移茂根/

意譯:此經發愿者嵬移氏胡仁。審核者嵬移茂根。

總體而論,這件文獻從品相上說,就不如前一件精致用心,書寫簡陋,時有錯漏。如12-2左面,漏寫“(比丘尼)”;12-4右面,漏寫“(大火災中恐怕大水災中恐懼)”;12-8左面,“(病不愈)”中間漏寫一字,變成“(病愈)”;12-9左面,“須彌山王”錯寫成“(須彌須王)”,正確的寫法是“”。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抄經者發現寫錯字時,他會在旁邊用+號標明,然后再寫上正確的字。例如12-7左面,“”+(為)改為“(得)”,“”+(?。└某伞埃?,此處用音譯phu)”;12-10右面,“”+(害)改成“(施)”。但是在12-12發愿文中,寫錯2字后,卻直接涂黑,明顯前后不一致。

這件文獻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的發愿文,為我們了解經文施寫的背景提供線索。發愿者名字,12-11右面寫“(嵬移胡仁)”,12-12寫成“(嵬移氏胡仁)”,前面還有2字被涂掉。審核者,應當負有一定的審查責任,前面寫成“(嵬移說文)”,后面寫成“(嵬移茂根)”。另外提到的2人,應當是發愿者的親屬,克恰諾夫在著錄時未能準確書寫出西夏文,只給出近似的構擬音。筆者因水平有限,同樣也無法準確識讀并翻譯成漢語,只知道這2人,一個生于豬年,一個生于牛年。施寫此經的目的在于使佛法綿延,保佑有情眾生,特別是發愿文中提到的4人。

需要指出的是,12-1只有一面,根據內容判斷,它前面還應當有一面混在其他黑水城文獻當中,是可以尋找出來綴合完整的。12-12也僅有一面,紙上蓋有很大的俄羅斯科學院亞洲博物館遠東藏品登記印章,上列語言、形狀、編號、卷冊、備注五項內容。如果要填寫,勢必破壞文獻內容。筆者猜測,要么印章直接蓋在原文獻紙上空白處,要么此頁內容系整理時才補寫進去,因為發愿者和審核者的名字存在差別,涂掉的2字也顯然是寫錯后才涂黑的,而其他部分寫錯后并未涂黑,而是標記后再另寫以示更正。當然也可能原來就是如此,只是俄方不專業的收藏和整理留下了疤痕。

按照常理,經末發愿文,根本沒必要書寫兩遍,發愿者和審核者的名字也應當前后一致,還有那個大大的收藏印章和涂改過的痕跡。故此疑心這一頁內容并非原本所有,很可能是被整理者動過手腳、添加而成(圖17)。

圖17 инв.№570發愿文人名前后差異及收藏印章

三、инв.№910號文獻

據克恰諾夫描述,инв.№910[7]250-251為寫本,卷子裝,19厘米×89厘米,全文保存,每行15個字。上邊距1厘米,下邊距0.8厘米。紙質六級。中方出版時刊布3張照片,能更加清楚地知道,這個卷子上、下都有單欄線,每行15—16字,偶有17字者,內容完整。

3-1張(圖18):

圖18 инв.№910號3-1張

直譯:圣六字壽增大明王陀羅尼經典/

意譯:《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

直譯:是如聞我一時佛舍衛國往陀林苑人/獨利樹園處/

意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直譯:其時尊者阿難大患病染佛自知后此/于所往坐氈遇坐阿難之語謂汝今諦/

意譯:爾時,尊者阿難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難曰:汝今諦聽,

直譯:聽我六字大明王陀羅尼一有我災消/壽命增長令能汝若受持則自身及不/

意譯:我有六字大明陀羅尼,能消災患,增益壽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

直譯:真更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也夜長安平眾苦遠離令能也/

意譯:復令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長夜安隱,遠離眾苦。

直譯:后次阿難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者七俱/旨佛及后六大威德師共同所說六師/

意譯:復次阿難,此六字大明陀羅尼,七俱胝佛并六大威德師同所宣說。六大師者,

直譯:者一大師如來依理正等覺二釋帝天/主三多聞天王四國持天王五增長天王/

意譯:一如來,應正,(正)等覺;二帝釋天主;三多聞天王;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

直譯:六目廣天王此如等賢圣口異聲同陀/羅尼所說難涂哩難替黎難涂黎/

意譯:六廣目天王。如是圣賢,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難底黎難底黎難睹哩

直譯:涂摩哩缽鐃哩古啰旨摩圖摩替娑/訶佛阿難之語曰此六字大明句段者大/

意譯:都摩哩半拏哩俱?致摩度摩帝娑嚩賀佛告阿難:此六字大明章句

直譯:威力有若如人生王法災中恐怕大火災/中恐怕大水災中恐怕賊盜災中恐怕怨/

意譯:有大威力。若復有人王法難中驚怖,大水難中驚怖,大火難中驚怖,賊劫難中驚怖,

直譯:主災中恐怕戰敵災中恐怕星惡災中恐/怕此如諸災身害將時一心大明王句章念/

意譯:冤家難中驚怖,眾惡難中驚怖,斗戰難中驚怖,惡曜難中驚怖,如是諸難害身之時,

3-2張(圖19)(因拍照銜接,前面5行字與3-1后面5行字重復):

圖19 инв.№910號3-2張

直譯:誦則教子之守護解脫得令此語說也/此諸眾災速消滅得/

意譯:一心稱念大明章句,擁護某甲,令得解脫。作是語已,是諸眾難,速得消除。

直譯:后次阿難若諸生有身諸痛苦頭頸/眼耳鼻病齒牙舌病唇口面頰病胸肋背/

意譯:復次,阿難,若諸有(情)患諸疼痛:頭痛項痛、眼耳鼻痛、牙齒舌痛、唇口頰痛、

直譯:心病肚病腰病胯病身長病苦及也痢/作肛病風膽垢病及皆集病等諸惡病/

意譯:胸脅背痛、心痛肚痛、腰痛胯痛、遍身疼痛,及瀉痢痔瘺、風黃痰陰、諸惡重病,

直譯:重染時前如大明句段佛大威德念誦則/日月星星羅漢賢圣一切實真言起令誰某/

意譯:如前稱念大明章句,佛大威德令一切日月星(曜)、羅漢圣賢發真實言,與某甲

直譯:教子之守護當是災病滅息安樂得令/數說刀劍毒藥虎狼獅子蛇蝎蠅瘡毒/

意譯:弟子應作擁護,息除災患,令得安樂,所有刀劍毒藥、虎狼師子、蚖蛇蝮蝎、

直譯:諸獸野一切皆害不能顫病離不也死夭/所至阿波索摩啰部多毗舍遮鳩槃茶等/,

意譯:諸惡禽獸,皆不為害,瘧病不著亦不中,天乃至阿波娑摩啰、部多、毘舍左、鳩盤茶

直譯:鬼主一切悉皆遠離病令不敢也/后次阿難若諸生有鬼惡所侵年月所過/

意譯:等一切鬼將,悉皆遠離,不敢為患。復次,阿難,若諸有情,鬼魅所著,連年積月

直譯:病不愈則此言真以線之佑持病人之手于/系作則時金剛手大藥叉主怒嗔力依鬼魅/

意譯:而不舍離,以此真言加持于線,系患人手。時金剛手、大藥叉主,以忿怒力破鬼魅

直譯:之頭破七分為及大智舍利子大賢通目犍/連戒持羅喉羅及汝阿難陀等皆守護來/

意譯:之頭,令作七分;又令大智舍利弗、大神通目乾連、持戒羅睺羅及汝阿難陀,皆來

直譯:令安樂得令若此不如則須彌須山王根有處/離大??萁呷赵陆詨櫞蟮卣鹆讶鐏響?

意譯:擁護,令得安隱。若不爾者,須彌山王離于本處,大??萁?,日月墮落,大地崩裂。

直譯:正等覺者妄語不作阿難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賢通威德有未曾是若如隨喜聽聞也此/

意譯:如來,應正,正等覺(者),無有妄語。阿難,此六字大明陀羅尼,神通威德,得未曾有。若隨喜聽聞,

直譯:人永常壽長病無眾惡遠離更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者謂處所有此者最上增益成就/

意譯:是人恒得長壽不病,眾惡不侵,何況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是名成就最上增益之法。

3-3張(圖20)(前面3行字與3-2后面3行字重復,且大部分內容,從“六字增壽”至“千萬億人得解脫”,為現存入藏版本所無,筆者用劃線字表示):

圖20 инв.№910號3-3張

直譯:法是圣六字壽增痛病厄災恐怕傷害天/眾害施魔魅香食等傷害不得或也善起/

意譯:圣六字增壽,病痛災厄、驚怖傷害、諸天惱害、羅剎鬼魅食香等,不得傷害,

直譯:近親或也自處遠離此咒持則善神看守/護頭尾圍繞/

意譯:或者善意親近,或者各自遠離。若持此咒,則善神看護守衛,周圍圍繞。

直譯:彼時世尊此說咒所說時千萬億人解脫/得阿難聞后信受順行/

意譯:彼時,世尊說此咒已,千萬億人得解脫。阿難聞已,信受奉行。

直譯:圣六字壽增大明王陀羅尼經典

意譯: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

由此可知,инв.№910保存完整,抄寫工整。因此研究者多以它為中心進行綴合,但在書寫上存在很多問題。如多處漏寫、改寫,把“(驚怖)”錯寫成“(驚虎)”,“(七十七俱胝佛)”略寫成“(七俱胝佛)”,陀羅尼書寫中有一句錯誤,末尾還添寫出一段藏經中所沒有的內容,個別用詞與另外兩種文獻也互有差異。

四、余 論

此經自東晉以來就有人漢譯,到施護時,前面已有三四個版本可供參考。因此,施護譯經,并非是單純的譯經,實則還有參考、修改和加工等。他名下的另一部譯經《佛說圣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與此經有高度的相似。通過這幾件文書,我們能看出西夏人對這類密教經典的理解和偏愛,能更準確地把握西夏佛教中的密教特色。事實上,此經題中雖冠有“圣六字”,但陀羅尼并非是六字。像這一類的陀羅尼經典,在藏經中至少有七八部,陀羅尼也各不相同。正如崔紅芬指出的那樣,在密教中,存在著兩大類六字陀羅尼經,上述圣六字陀羅尼算是一類,后世所熟悉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算另一類,天息災譯《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就有這個真言的雛形“唵么抳缽訥銘吽”。[7]295-296藏傳密教則更強調和泛化了此咒的威力功效,西夏受漢、藏佛教文化的影響,所以在密教類經典中時常會見到此咒。不能一見到六字真言,就認為是受藏傳佛教的影響,還是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為妥當。

注釋:

①此錄只有卷數,而無部數。243部是筆者檢索《大正藏》累計所得,未必完全準確。于君方說宋代傳法譯經院共譯經259部、727卷,但未注明出處,參見于君方《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商務印書館,2015年出版。

?畫線一行系漏掉后補寫在旁,計12字,故本頁就有7行,且行7、8、12字者皆有,顯得特別擁擠。

?這兩行字跡潦草,模糊難認。發愿施寫經文需要保護的兩人姓名,克恰諾夫音譯為“ГхиэНин-лдиэ,ГхиэГхиэлхон”,本人試作翻譯,但也未必正確,特此注明。

?發愿者和審核者的名字,前后兩處書寫不一。

?此處原文有誤。

猜你喜歡
大明意譯
到延安去
最美的背影
曹大明教授簡介
淺談英漢翻譯中的直譯與意譯
《六字大明陀羅尼》考釋
淺談直譯與意譯的合理結合
漢英動物詞“龍”與“鳳”的文化內涵及英漢互譯
大陸與港臺譯制片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直譯與意譯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漢英機器翻譯中的意譯和直譯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